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创造学思想录,懂得了创 造性思维就是“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以不同的方 式思考问题”,“造就你自己的规则”,其实创造性 思维就是我们常说的“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天上 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以丰富的“知 识”“学问”为基础的。今天我们学一篇新课文学 问与智慧。 议论文 学问和智慧11 1. 学习目标2. 作者简介3. 背景透视 5. 相关资料6. 检查预习7. 听读课文 9. 句段品析10. 疑难探究11. 板书设计 13. 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14. 拓展延伸15. 教材习题讲解 4. 文体知识 8. 整体感知 12. 本课主旨 16. 课后作业布置 3. 体会隽美的语语言并注意语语言积积累。 1. 理清学问问与智慧两者之间间的关系。 2. 学习习文章中运用的多种论证论证 方法。 (难难点) (重点) 来自点拨 罗罗家伦伦(18971969),字志希,笔名毅,绍绍 兴兴柯桥镇桥镇 江头头人,著名的教育家、学者。其代表 作有:新人生观观逝者如斯集新民族观观 文化教育与青年等。 来自点拨 作者是五四运动时的学生领袖,后来从事学 术研究,成为著名学者、教育家,先后做过清华大 学和中央大学校长,颇多建树。他研究中国的教育 ,发现了其中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本文针对把“学 问”与“智慧”混为一谈的错误认识,阐释了“学 问”与“智慧”的不同内涵及相互关系,反对死读 书,读死书,主张重视能力培养。 来自点拨 立论文 1定义: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事实,摆道 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2要求:要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用充足有 说服力的论据要言之有理,合乎逻辑。 议论文的分类 来自点拨 驳论文 1定义:论辩是针对对方的观点加以批驳,在批驳的 同时阐述己方的观点。 2方式:提出论点证明论点总结论点。 来自点拨 我国古人用竹片或木片作为信息载体。用于书写的 竹片叫做“简”,又称“策”;用于书写的木片,叫做 “札”,又称“牍”。“五车”语出庄子天下篇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惠施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 ,很有才学,是名家的代表人物。这里是说惠施是个有 学问的人,他读的书要用五辆车子拉。后来人们便以“ 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车”等 来表示对饱学之士的称赞。 “五车”的典故 来自点拨 王安石赠外孙:“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 车书。”用“读五车”来表示要多读书。“五车”的 典故,反映了在一个历史时期内所使用的传播手段。 这么多的简册,运输、存放都很麻烦,人们常形容说 :“汗马牛”“充栋宇”。因而形成了“汗牛充栋” 的成语典故。 魔法记忆之记少余多法: “蚌”只在地名蚌埠中读 (bng),其余情况下读(bng)。 一 读一读字音 部分来自点拨 陶冶 寸积铢累 矻矻穷年 探骊得珠 蚌埠 y zh k l bng bng 河蚌 二 写一写字形 部分来自点拨 高zhn远远瞩 ( ) shn( )养 屋yn ( ) 慷ki( )激昂 gi( )括 灌gi( ) 赡赡 檐慨 概溉溉 瞻 三 记一记词义 部分来自点拨 1.寸积铢积铢 累: 铢铢,古代重量单单位,24铢为铢为 一两;累,积积累。形容点点滴 滴地积积累。例句:甲骨文的发现发现 ,与其说说是王懿荣冥冥之 中的运气,不如说说是他一生寸积铢积铢 累的个人修为为使然。 2.食古不化: 读书读书 人一味学古人,拘泥陈陈法,不善于灵活运用。 例句:互联联网时时代,手机企业业墨守成规规、食古不化,即使 像诺诺基亚亚一样样的巨头头,也难难免会遭到惨败败。 部分来自点拨 3.无关宏旨 : 不涉及主旨。指意义义不大或关系不大。例句:如果 说说PS照片是民间间的一种游戏戏,无伤伤大雅,也无关宏 旨,但PS照现现于官场场上,则则非同小可。 4.探骊骊得珠: 骊骊,黑龙龙。比喻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键。 例句:老舍先生的茶馆馆聚国事家事、世态态人情 于一室,整篇戏剧戏剧 探骊骊得珠,让让我们们在啼笑中感知 着民众的无奈以及时时代的黑暗。 部分来自点拨 5.融会贯通: 融会,融合;贯通,全部透彻了解。参合多方面的知识 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 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辨析: 举一反三:反:类推。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 “举一反三”强调由此及彼的类推,如:习近平指示, 要认真吸取输油管爆燃教训,注重举一反三,落实安全 生产。“融会贯通”强调对知识的融合,从而得到全面 的透彻的理解,如:大多数文科高考状元都强调学文科 重在融会贯通。 部分来自点拨 6.鞭辟入里: 眼深入剖析,进进入最里层层。形容能透彻说彻说 明问题问题 , 深中要害。例句:鲁鲁迅对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 进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总结总结 性的批判。 7.浮光掠影: 比喻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过的影子一 样样,一晃就消逝。例句: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训练 , 所获获得的思想只是浮光掠影。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部分来自典中点 1. 理清文章思路。 【答案】第一部分(1-2段):解释释“学问问”与 “智慧”的区别别。 第二部分(3-6段):论论述学问问与智慧的关系。 2. 文章的中心论论点是什么? 部分来自典中点 【答案】我们们不但需要学问问,而且需要智慧 需要以智慧去笼笼罩学问问、透视视学问问、运 用学问问。 部分来自点拨 1. 读读文章的第一节节,理解文章是怎样样来阐阐明学问问与 智慧的。 【答案】作者作了一系列的精彩的比喻喻。这这些比 喻贴喻贴 切,是因为对为对 学问问与智慧及其相互关系认识认识 准确。 部分来自点拨 2.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如果只有学问问而没有智慧,会怎么样样?相 反如果没有智慧只有学问问又是怎么样样?如果同时时具备备学问问与 智 慧呢? 【答案】第一种是“有学问问的笨伯”或“两脚书书橱”“冬烘 先生”。 第二种情况则则可能不见见得有很好的学问问或者是对对于人情事理 , 都很通达,凭借经验经验 ,运用心得。 第三种则则是既有学问问又有智慧的人,他们对们对 人情和事理都有 独特的见见解,对对于学问问有自己的独见见。只有同时时兼备备了这这两 种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智者或学问问家。 部分来自点拨 3. 在论论述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时问题时 作者采用了什么样样的 论证论证 方法? 【答案】既采用了对对比论证论证 ,又引用了庄子庖 丁解牛的例子来进进行论证论证 。可见见比喻喻是生动动而 又 贴贴切的,例证证是形象而又典型的。 部分来自点拨 4. 学生快速地阅读阅读 第二部分的内容,明确每段文 字所讲讲述的主要内容。 【答案】第三节节:论论述学问问不能离开智慧。 第四节节:论论述世间间不仅仅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 有缺乏智慧的书书。 第五节节:论论述智慧也离不开学问问。 第六节节:论论述学问问和智慧相辅为辅为 用、缺一不可 的关系。 重点品析第二部分 部分来自点拨 5. 在第四节重在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运用了 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答案】运用了对对比论证论证 的方法,来说说明著书书、 读读 书书要有智慧。 部分来自点拨 6. 第六节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在篇末指出文章的中心论论点,同时时也作 为这为这 篇文章的结论结论 。结结束语语用“不但而且 ”句式对对全文进进行了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使全文脉络络 更加清楚,结结构更加紧紧凑,形成一气呵成、不可 辩驳辩驳 的雄辩辩气势势。 阅读方法解密 部分来自点拨 议论文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 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其作用是:总结全文, 得出中心论点;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强调的中心论点,发出的号召或希望人们 提出问题,发人深省,启发人们去关注或思考 某个问题。本文就是在结尾归纳总结全文,再一次强 调中心论点。 重难点小结 部分来自点拨 本部分形象而准确地阐释阐释 了“学问问”和“智 慧”的辩证辩证 关系,作者强调调,需要学问问,更需要 智慧,需要知识识,更需要能力,这这个观观点与我们们 新课课程改革理念十分吻合,对对我们们很有启发发。 部分来自点拨 【答案】文章首先用生动动的比喻对喻对 “学问问”和“智慧”这这 两个概念作了比较较,第2段批驳驳了“学问问就是智慧”这这种 错误错误 的看法。接着第3、4段,作者从“学问问是不能离开智 慧的”的角度论证论证 “没有智慧的学问问,便是死的学问问”。 第5段从“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问”的角度来论论述“智慧却 必须须以学问问做基础础,才靠得住”。最后得出全文的中心: “我们们不但需要学问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 笼笼罩学问问、透视视学问问、运用学问问。” 1.【难难点探究】本文内涵丰富,作者是怎样样安排文章结结构的? 部分来自点拨 【答案】第三节论节论 述学问问离不开智慧,运用了对对 比和举举例论证论证 的方法。先将没有智慧的人研究学 问问和有智慧的人研究学问问,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样, 做对对比论证论证 ;然后列举举了孟德尔、达尔文等因有 智慧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的例证证。对对比鲜鲜明,例证证 典型,有很强的说说服力量。 2.【难难点探究】阅读阅读 第三节节与第五节节,比较这较这 两段 的论证论证 方法有何不同之处处? 部分来自点拨 第五节论节论 述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问,运用了比喻论证喻论证 的方 法。将无学问问的智慧比喻喻成“肥皂泡”,尽管外表五光 十色,但裨瞬起瞬灭灭。交从学问问中产产生出来的智慧比喻喻 成“探照灯”,有很强的穿透力;比喻喻成“珍珠泉的泉 水”,因为这为这 是“有根底的智慧,才是最靠得住的,最 为为清澈,最为为宝贵贵。”这这些比喻喻,不仅仅形象生动动,而且 贴贴切,因为为它揭示了智慧与学问问之间间本质质的联联系。 学问问和智慧 概念 不同 学问是知 识的聚集 智慧是陶冶 原料的熔炉 辩证辩证 关系 有区别 有区别 需要学 问问更需 要智慧 学问不能 离开智慧 智慧也不能 离开学问 文章针对不辨“学问”与“智慧”差别的认识 误区,对二者的关系作了准确的阐释:学问不能离 开智慧,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强调需要学问,更 需要智慧,需要知识,更需要能力的学习理念,对 重视知识、忽视能力培养的旧教育观念也是一种有 力的批判。 1.观点针对性强,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议论议论 文提出的论论 点要有价值值,如本文所涉及的学问问和智慧的关系,的确是 一般学习习者说说不清楚或是没有引起重视视的,积积弊已久,为为 害不浅。为为了论证论证 自己的观观点,作者综综合运用了比喻论证喻论证 、 举举例论证论证 、对对比论证论证 ,充满满了智慧和雄辩辩。 2.辩证地分析问题,说理透彻层次分明。 作者在论论述学问问不 能离开智慧时时,列举举了三个杰出人物的事迹,引用赫胥黎 和爱爱因斯坦的话话,说说明“发现发现 ”本是每个人都可能具有的 禀赋赋,因为为真理是客观观存在的,只有智慧者才具有发现发现 能 3.说理生动形象,语言充满了智慧 。说说理最忌枯燥,但是说说理 也很容易流于枯燥,本文能受读读者喜爱爱,除了拥拥有正确的观观 点,还还在于充满满了智慧的语语言。作者是饱饱学之士,也是有大 智慧的人,行文之际际,旁征博引,意趣盎然,不失幽默。 力,只有有发发现能力的人才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 这就防止读者产生误解,以为智慧者在生活中只是极少数,从 而使论证更加严密。另外文中先说学问不能离开智慧,再说智 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最后归结到中心论点上来,这样处理,文 章的层次更清晰。 智慧之言,精辟之语 (1)智慧是勇敢者的翅膀,依赖它才能飞向希望 的蓝天。 (2)学问如一朵盛开的花,智慧是土壤、水分、 气候等适宜的自然条件,凭借它,学问之花 才越开越灿烂。 (3)学问是营养,缺乏营养的人不会有健康的体 魄;智慧是对营养的精心配制,经过这种配 制,人才能达到最佳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一、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智慧是能力。(或:学问 指的是积累的知识,智慧指的是发现和创造的 能力。) 点拨:根据作者所用的比喻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合肥市和平小学第二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曲流地理试题及答案
- 探索死亡测试题及答案
- 费用结算面试题及答案
- 校医院药品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栓绳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总结
- 2025年建店培训合同范文
- 工会知识竞赛题库含参考答案
- 2025年初级育婴师执业资格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设备监理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培优b卷】
- 2023中国暴雨强度公式汇总
- 天文仪器商业计划书
- 2023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全套样本方案模板
- 妊娠期合并症-心脏病的护理(妇产科学课件)
- 急救护理学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标准教程(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范围及计量办法
- 肾脏疾病常见症状和诊疗
- 安全环保职业卫生消防题库及答案
- 金X绅士无双攻略
-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章末复习) 高一数学 课件(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