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呼唤生命教育》达标训练 粤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呼唤生命教育》达标训练 粤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呼唤生命教育》达标训练 粤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呼唤生命教育》达标训练 粤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呼唤生命教育》达标训练 粤教版必修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呼唤生命教育呼唤生命教育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t 凸现 突兀 斑秃 颓风败俗 Bxio 销蚀 绡帐 骁悍 削足适履 Cu 皈依 玫瑰 硅谷 交广市鲑珍 Dji 枯竭 桔梗 攻讦 开源节流 解析 A颓 tu;B.削 xu;C.鲑 xi。 答案 D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无论学校还是社会,都有引导孩子了解生命、观注生命、热爱生命的义务。 B21 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最基本的现实,是个体生命的健康存在。 C所谓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 人文精神。 D因为只有找到自己的心安之路,生命才有所皈依。 解析 A观注关注。 答案 A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 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 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C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 起来,加工成药材。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 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解析 正确辨析病句是高考的必考点,与往年大致相同,考查的是“没有语病的一项” ,保 持了考查的延续性与稳定性。 考试大纲列举的六种病句类型是学生语言实践中经常出现 的毛病类型,也是高考的考查点。本题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项。B 项语序不当(不合逻辑)。 正确语序应是:“达成一致”“终于定稿”“写入法律” 。C 项偷换主语。 “采集” 的主语应该是“人们” ,而“贝母”应该是“被(人们)采集起来”D 项不合逻辑(语序 不当)。 “不仅还”表递进关系,原句内容倒置,应该是“他不仅是记者、作家以及电 影工作者,还是先驱” 。 答案 A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李景阳在论“雅而不高” 一文中,入木三分地指出了问题产生的要害,可以说切中 时弊,具有很强的警世作用。 B一个人如果总是在约束下生活,就会少一分天真,少一分自由。我愿我的生活挥洒自如, 如行云般随意卷舒。 C近日,美国时代周刊载文说, “蒙古国新纳粹把矛头对准中国,尽管这些新的纳粹 行事嚣张,然而他们的危言危行并没得到蒙古国人的广泛支持。近年来反而是逐渐式微, 声誉日下” 。 D对于那些既有损于名校声誉又损害学生利益,唯利是图,扰乱正常教育秩序的拉大旗作 2 虎皮的“联合办学” ,教育主管部门应立即叫停。 解析 A入木三分:议论、见解深刻,此处应为“一针见血” ;B.挥洒自如:形容文笔流 畅或书画技艺纯熟;C.危言危行:正直的言论和行动。 答案 D 5下面句中画线的短语,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A生命的价值要求我们必须热爱生命,关注生命和珍惜生命。 B这除了青少年心理脆弱之外,还跟社会、家庭、学校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有关。 C就微观而言,老人、中青年甚至孩子都生活在追求成功的沉重压力之中,而成功并不一 定使他们有幸福感。 D只有生命的存在才会有人的其他价值的创造、实现和评估。 答案 D 6下面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母亲;人类是在这里诞生和成长的,是在这里成熟起来的。正 是在这个星球上,我们激发了探索宇宙的热情,也是在这里,我们正在痛苦和不安之中掌 握我们自己的命运。 B国外一些专家学者指出,人类要幸免于难,就必须从内心深处改变,即从生命教育做起。 因为只有找到自己的心安之路,生命才有所皈依。 C具体地说,人的生命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的生命的不可替代性。日 本学者池田大作指出:“生命是尊严的,就是说,它没有任何等价物,任何东西都不能代 替它” 。第二,人的生命的不可逆性。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复得。 D然而遗憾的是,在以往相当长的时期,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中,忽视了具体实在的生命教 育,难以使孩子们养成对具体生命、对大自然、家人、邻里、同学等的爱心与同情,也无 法收获爱心所带来的真诚回报。 解析 A “母亲”后用逗号,在“宇宙的热情”后用分号;C.引号外的句号放引号内; D.“具体生命”后用逗号。 答案 B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 79 题。 所谓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 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它表现为三个层次:第一, 保存生命的教育,即生存教育。它的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教会学生基本的生 存技能,满足生命生存的需求。第二,发展生命的教育,即生命价值教育。因此,发展 是生命意义的标志。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谋求发展,从而珍惜和敬畏生命,实现自我 的生命价值。生命价值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及其对自身的重要意义。 第三,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介绍死亡知识,让学生了解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死亡对亲人、 朋友的伤害,使学生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从而更加珍惜生命。 与其他教育一样,生命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它的实施与开展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7将本文段首句改为一个长句,为“生命教育”下定义。 答:_ _ 答案 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 文精神,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的教育。 3 8将标有序号的句子按语意顺序排列。(只填序号) 答:_ _ 答案 9对本段所论证的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生命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B生命教育的含义和内容 C生命教育的三个方面 D怎样进行生命教育 答案 B 三、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012 题。 医学人文让医生思考人的价值 郭莉萍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医学在基础医学研究领域和临床治疗领域都获得重大突破。人 们在为这些新知识和新技术带来的新能力而欢呼的时候,越来越意识到人的价值和尊严正 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技术理性的发展正在背离人文精神的需求生物医学的迅猛发 展为人类带来了始料未及的伦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医学界的有识之士意识到自己的实 践和医学教育中存在着“价值问题” ,只靠他们自己的专业训练来解决这些问题是很困难的, 也是不现实的,他们需要人文学者的广阔视野。 医学人文最早关注的是医学的本质问题和最基本的人类价值问题。此前,医学生接受的教 育要求他们在情感上与病人保持距离,因为医学教育者认为情感具有主观性,会干扰医学 实践中的“科学”判断。但美国医学人文教育先驱之一多尼塞尔夫提出了医学教育要同时 培养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的观点。他指出,认知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包括对患者、同事以及对自己的同情、敏感性和共情,医生的情感能力使他们能够更 好地与他人进行情感上的沟通、更好地提供病人照护,但是现代医学教育中却忽视了情感 能力的培养。 从一开始,美国学者就认为文学是医学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与医学从古典时代起就 有亲密的关系,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医学生可以意识到慢性病、残疾、死亡、抑郁和苦难 不会屈服于技术和科学,这是人类生存状况的问题,需要技术以外的力量和智慧来面对; 文学有助于培养想象力,而想象力是作出伦理决策的重要基础(想象自己处在不同的位置会 带来不同的视角);此外,文学为医学生提供宝贵的内省机会,只有省察自己才可以了解自 己的能力、局限、对苦难和死亡的态度,这些都是好医生需要的品质。 而对没有多少生活经历的年轻医学生来说,文学创造了一个可以近距离探索人的价值、人 际关系、人的情绪的模拟环境,关于疾病、衰老、死亡的文学作品可以使年轻健康、没有 经历过疾病折磨、甚至没有经历过家人死亡的医学生去感受这些经历给人带来的痛苦和恐 惧,反思医生在这些人生关键时刻的作用;阅读并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有助于医学生深 入病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共情。 面对当前医疗体制改革带来的问题,国内医学界也开始反思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 “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老生常谈的论调和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时,如果病人能够遇到 以解决病人的问题为己任、在压抑的环境中愿意倾听他们的痛苦,能够给予他们关爱和希 望的医务工作者,病人的求医经历也就会因此得到改善。 (选自 2013 年 12 月 10 日光明日报 ,有删改) 10画线处说, “医学界的有识之士意识到自己的实践和医学教育中存在着价值问题 ” , 4 请具体分析,存在着怎样的“问题”? 答:_ _ 答案 实践中,单纯依赖技术,漠视人的价值与尊严;教育中,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忽 视了情感能力的培养。 11简要概括文学对于医学具有哪些价值。 答:_ _ 答案 (1)使医学生认识到“技术与科学”的局限性。 (2)为医疗的伦理决策提供想象力基础。 (3)提供模拟环境和内省机会,理解医生的使命和患者的心理,提升医学生的品质。 12请联系全文探讨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 答:_ _ 答案 (1)反思医学的缺失和存在的问题,关注对于医学本质的价值追问。 (2)倡导医疗与人文并重的价值追求,突出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3)呼唤医疗教育的改革,试图解决当下的医患矛盾问题。 四、语言表达 13国人在境外旅游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杂物、乱刻乱画等不文明言行严重损害了 中国的形象,引起广泛的舆论关注。请以文明旅游为主题拟写一条宣传语。要求使用对偶 的修辞方法,主题鲜明,语言得体。 答:_ _ 解析 这是一道语句扩展的题目,答题时注意要使用对偶的修辞方法、突出“文明旅游” 的主题。 答案 礼貌言行体现个人修养 文明旅游展示中国形象 14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教育学者熊丙奇谈北京市民戴着口罩燃放烟花时说:“很难想象,一个戴着口罩 燃放烟花者说自己有高度的环保意识。而遗憾的是,现实之中,有太多这样的人。他们其 实渴望一个空气清新的环境,也在关注 PM2.5,可是,却不认为减少污染,自己也有责任。 ” 材料二 富裕的瑞士人把“我们没有资源,只有一双手”作为口头禅。废水要集中处理后 才能排放;饭店不用一次性餐具,不管招待谁,不超过三道菜;洗涤用品买简装的,回家 后往旧瓶子里灌;家庭垃圾按玻璃瓶、塑料品、旧报纸和无用废品分类装入扎口的塑料袋 中。 某报拟开办一个专题栏目,你认为这两则材料可归入哪个专题?请你以报纸编辑的身份针 对上述材料写一段编后话,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80 字。 答:_ _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一定要审清答题要求,本题涉及两个问题, 一是专题栏目,二是编辑编后话。同时有字数和修辞的要求。材料 1 中抓住关键句子“他 们其实渴望一个空气清新的环境却不认为减少污染,自己也有责任” 。这就是说不少人 虽知道环保的重大意义,却不愿付诸实施。材料 2 是说瑞士人的环保行为,然后通过中外 环保行为的对比,我们大家真该好好反思。 5 答案 环保。示例:环境保护要说在口上,记在心上,落实在手上。我们不少人虽知道环 保的重大意义,却不愿付诸实施,对照瑞士人的做法,真该好好反思。愿大家别做语言的 巨人,行动的矮子。 15读下面的材料,得出一个生活哲理来。 女儿身体较弱,父亲坚持每天要她吃一只煮鸡蛋。一天,女儿突然问:“爸爸,你小时候 每天吃鸡蛋吗?”父亲以为给女儿以切身教育的机会来了,说:“我们小时候一年也难得 吃一个鸡蛋!”正当父亲准备讲当年生活的贫苦时,女儿把话抢了过去,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