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二怒汉观后感十二怒汉观后感 15001500 字字 当 12 个陪审团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有的人想着早点去 看球,随便举手表决一下就结束无聊的讨论,反正结果如 何都不会影响自己的生活。有的人则是一开始就带着对贫 民窟孩子的偏见在叫嚣着,似乎那些贫民窟的孩子都跟老 鼠一样。有的人则是完全没有主见,谁有理就听谁的。当 然也有人是正义的,也有人仔细的分析,不放过一丝一毫 的细节。下面是 1500 字的十二怒汉观后感,欢迎阅读。 十二怒汉观后感 1500 字 给马路边的乞丐丢几块钱,这 能算是“慈悲为怀”吗?对我来说,如果这样的“善举”就 能满足一个人的良心,那我怀疑那个人的良心到底有多么 廉价。 十二怒汉 ,一个多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名字,仿 佛银幕上即将充斥着暴力与血腥。然而这部美国片的原名 就是“12 angry men”(十二个愤怒的男人),却是一部法 庭片。若说愤怒,电影中也不是全然没有,3 号陪审员作为 “愤怒的男人”似乎最典型不过。从头到尾他都在怒吼咆 哮,一遍遍强调着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几乎让人以为他想 要凭借大嗓门把被告送上电椅。而 3 号也是最顽固,最后 一个同意 “被告无罪”的人。可他的立足点呢?只是出于 逃避自己没有教育好儿子的责任。在生命面前,这样的 “愤怒”似乎卑微得可笑。 全片剧情开始之前就出现了一个概念: “疑罪从无” :在没有提出完全定罪的证据之前,应当主张被告无罪。 大意就是“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 。这一点深深地 影响了当代美利坚合众国的司法体系, “倒逼”美国的司法 人员以近乎强迫症般的苛刻对待案件审理的过程。同时这 也构成了本片主题的奠基石,引导出一连串激烈的冲突矛 盾在狭小的休息室中爆发。 对证据的怀疑使得 8 号陪审员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多数 人的对立面。 “少数服从多数” ,这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一种解决分歧的办法。可是美国的法院却要求全体陪审员 必须取得一致意见才能做出最终判决。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十二个人的陪审团中,持不同意见者必须花费大量时间说 服他人;同样地,只要出现一条异议,其他人也就可能需要 费尽口舌方可驳回。这样费时又费力的陪审团制度,对大 多数国人来说,想必都是“笨拙”而陌生的。然而在我看 来,这种做法不失为一种慈悲。 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 谈薮谓:“薛道衡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 何为怒目?菩萨何为低眉?答曰:金刚怒目,所以降服 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 好一个“慈悲六道”! 8 号陪审员出于对被告生命的尊重,出于对“法治”精 神和宪法的信仰,成为了“少数派” ,以一人之力对抗十一 位“怒汉” 。从怒汉们每个人自己的立场来看,仿佛他们才 是法律的捍卫者,对违法者就应该严惩不贷!“杀人偿命, 欠债还钱” ,这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当怒火、偏见和 从众蒙蔽了人们的双眼,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人往往会 失去冷静思考的能力。这样的群众,或者说是“盲流” ,将 铸就“多数人的暴政” ,制造出“平庸的恶” 。 所以佛教造像中菩萨总是慈眉善目,微闭着双眼,因 为菩萨知道众生不易,他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存在。而西方 人秉着民主与法治的精神,与东方的大道殊途同归。电影 中 8 号陪审员在不断讨论案情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还原事 件的真相。或许他的推论才是错误的,被告可能就是一个 弑父的凶手。可是他的努力暴露出了案件审理过程中的漏 洞,提出了看待案情的另一个角度。聘请律师的优劣、检 察官的优劣、法官的优劣,当这些都无法实现完全公平的 时候,我们只能尽可能地保证案件审理的程序得到遵守, 从形式上实现公平公正,给被告人一个还自身清白的机会。 在这种时候,对“法”的尊重和对生命的尊重并无多大不 同。 我认为慈悲绝不等同于“软弱” ,更不是什么好好先生、 滥好人。而低眉不代表顺从,更不代表毫无底线的怜悯。 在现代法庭上, “慈悲”被加入了新的含义:尊重生命,尊 重法律,给任何人一个自我辩白的机会。这才符合我心目 中大慈大悲的概念。这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善良。 十二怒汉观后感 1500 字 十二怒汉很明显是如今的这些 疯狂店员们的鼻祖,用最少的场景讲最精彩的故事,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不足十平米(注:本人数学不好,数字上 难免有落差)的一个法院陪审团会议室里诞生了影史哪个排 行榜都能进前十的伟大电影。 精彩之一:用一句流行的话叫最牛逼的就是影片百分 之九十七的故事和镜头全部在一个陪审团会议室里,还是 个没有空调风扇出了毛病的会议室。剩下的百分之三中的 百分之一是来会议室的路上,百分之一在会议室旁边的厕 所,还有百分之一是离开会议室。除了几个相同的镜头的 切换和中景近景的推进,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大幅度调配, 而我们看到的成品却是如此的具有张力,你让那些只会拍 大场面和狂轰乱炸的导演们无地自容。 不知道大家看过一部百万字的小说叫尤利西斯的, 这部小说最让我难忘的是它用百万字只讲了几个人几十个 小时内发生的事情。故事每个人都有,没个人都会讲,不 过用这么短的时间写出这么长的篇幅,方是最大本事。放 到十二怒汉 ,就是用这么小的场景拍出这么情节紧凑张 力十足又扣人心弦的影片,才是最牛比的。这对于几个镜 头间的切换,演员的表演,尤其是对白和心理活动的要求 实在是太大了。 精彩之二:十二个伟大的人物。既然不换场景,就等 于失去了故事推进的辅助器材,只能靠演员的口述来讲故 事,同时靠十二个人不停转换的内心世界还增加张力。很 明显十二个人都做到了。在故事中的案件分析展开之前, 十二个人就通过各自的小动作和表情语言小露了一把各自 的性格,除了第一男主角的隐忍和超强洞察力外,一个害 羞不敢太多说话,一个广告公司的废话联翩自以为很幽默, 一个很有活力急着要去看比赛,一个老迈,一个很强硬却 不懂尊老,一个头脑清楚说话条条名列一看就是个财务工 作人员,还有因为自己的儿子的问题而对整个案件有偏见 的,等等等等。 十二个人性格鲜明各有特色,让人过目不忘,而跟着 故事推进每个人不同的性格语言都是设置故事 G 点的重要 手段,越发丰满的人物影响着整个故事案件和观影者的心。 最难的是层层变换的心理,被十二位演员处理的很是到位。 精彩之三:故事中的故事。电影讲的是十二个陪审团 成员在决定一个被告杀死父亲的孩子时起了冲突,然后十 二个人各抒己见,对案件抽丝拨茧,最后发现那孩子是被 诬告的。影片有两层的故事张力,一个就是表面的十二个 人对这个案件的争论,由一个人反对到最后,而故事中的 故事就是关于这个案件的。我们从十二个人的讨论中知道 了案件的来龙去脉,知道了关于那个孩子的不利证据,然 后跟着十二个人的分析,也慢慢知道了案件中存在的不合 理的地方,最后也象其他人一样接受了男主角的理论,对 整个案件有了新的理解和看法。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案子,是说一个经常受到父亲毒打 的孩子在一个晚上十一点多由于父亲再一次对他施加毒手 而杀了父亲,然后逃离,三个小时后又回到案法现场,被 警察逮住。有四个证据能证明这个孩子上杀人凶手:一, 凶器,根据一个刀具店的老板说,是他亲手把那把第一无 二的刀卖给他的;二,没有不在场证据,那孩子说在案法时 间他在某个电影院看电影,但他却想不起来电影的名字内 容;三,楼下的一个老头在案发时听见倒地声,然后走到门 口看见这孩子跑了出去;四,对面楼的女人躺在床上睡不着, 透过经过的电车的最后一节车厢看到了那孩子杀人的过程。 这就是疑问,是类似于推理小说似的能够带动我们的 精神和好奇心的点,是让我们一谈究竟的动力。这也是影 片吸引我们的方法,把故事中的故事完整甚至于完美化, 这样才不会让影片因为没有场景的调度和变化而单调。当 然,这些疑问将会被十二个人一一破解,我们也将在最后 一清二楚。 十二怒汉观后感 1500 字 十二怒汉(12 Angry Men), 1957,美国 小成本,大电影;小场景,大世界 导演:西德尼吕美特(Sidney Lumet)剧情:90 画面: 80 类型:剧情关键字:法律的公正、制度的公正 经典台词: 类似电影: 一直想看这部久负盛名的十二怒汉,终于在出差期间 完了这桩心事,这部电影的剧情很简单,讲述了一宗谋杀 案的审判,谋杀案的主角是一位来自平民窟的 18 岁少年, 他因为杀害了自己的父亲而被告上法庭,十二个素不相识 的人作为陪审团决定着他的命运,是有罪还是无罪,是存 活还是死亡? 开始言之凿凿的证据,疑犯无力的辩驳,陪审员一致 的态度,让观众感觉这个少年罪不可赦,非上电椅不可。 随着第一轮表决结束,有人提出质疑,情节逐渐的出现了 转变,到后来随着对证据的深入讨论,各种疑点浮出水面, 最终完成了逆袭。导演采用了强烈反差和倒叙的方式,先 塞给观众一个糊涂的真相,然后逐层抽丝剥茧,推翻了看 似牢不可破的证据,给人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的感觉。 很佩服导演对人物的刻画能力和演员的演绎能力:能 够在局促的空间里、短短的一个半小时内,将十二个不同 背景、年龄、家庭、职业、脾气的人生动活泼的展现出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鲜明的个性,通过言语、动作和表 情把角色所代表的那一类人表现的淋漓尽致。没有主配角 之分,十二怒汉独具一格,平分秋色。 整部电影非常的沉闷,但是导演并没有留时间让你去 产生抱怨的念头,神经一直随着冲突的爆发和化解而紧张 和放松,一切都在导演的控制之中。从刚开始天气的异常 闷热,到中途讨论时暴雨来袭,随后风扇正常运转,最终 雨过天晴,与电影的沉闷到逐渐明朗,最终豁然开朗一一 呼应。每一次讨论,都是一次冲突的集中爆发,每一次表 决,都是一次心理斗争。每一个怀疑都很合理,每个证据 的推翻都很严谨,随着证据的不断推翻,给了每个人态度 转变的理由,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仅仅凭借这些,这部电影就能够称之为经典。 但这部电影通过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似乎不只是这些。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也有自己对十二 怒汉的理解。有人认为十二怒汉分别代表了每个人的十二 种性格,有人认为十二怒汉分别代表了人性中从善到恶的 十二种表现等等。 也许我们可以从这部电影讨论一下美国的陪审制度以 及她的公正性。 开场时,法官单手托着下巴,漫不经心的宣布替补陪 审员退席,由陪审团讨论结果,可见案件的审判结果由陪 审团决定,而非法官。退场时,两位陪审员之间互问姓名, 透露了陪审员都是最普通的公民,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 有着不同的职业,互不相识。透过剧中的对话也可以知道, 陪审团的讨论结果必须一致,否则案件将交给下一个陪审 团来审判。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可以有合理的怀疑,除 非确定无疑,陪审团无法判决被告有罪” ,这说明了如果没 有明确的证据证明疑犯有罪,那完全有理由说他是无罪的, 这被认为是“我们司法制度中最为珍贵的部分” 。整部影片 也都是围绕着这个点,找到了所有证据的疑点,并最终说 服了所有人认为疑犯无罪。 那这种陪审制度、司法制度是否真的公平呢?我们从影 片中也可以看出一点端倪,首先是律师,从角色的对话中 我们可以知道疑犯的律师跟疑犯之间没有进行深入的沟通, 甚至律师自己都不相信嫌犯是无罪的。其次是检察官和警 察,他们在取证时,主观上也没有去辨别证据是否真实。 最后是陪审团,可以看出陪审员都不是专业的司法人员, 他们不懂法律知识,不了解犯罪心理学,不清楚如何判断 疑犯是否有罪,跟那位律师一样,大部分陪审员都是凭借 自己听到的一面之词(因为疑犯和律师都没有太多的辩解) 和直觉,觉得来自贫民窟的“熊孩子” 、 “野孩子”杀了他 的父亲是非常合理的,他们没有考虑过证据的真实性,也 没有研究过孩子犯罪的动机。 如果不是那位持有怀疑精神的陪审员,那是否就意味 着孩子在粗糙的审判后就会被判死刑呢? 把审判权交给直 觉是否真的合理呢?且不说这次审判是否公正,这种制度真 的公正吗?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一批次案例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工智能机器人操作初级技能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远程医疗支付体系建设与商业模式验证报告
- 2025-2030中国肾病用药市场需求预测及商业模式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绿色金融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管理咨询行业金融科技融合与市场机遇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客户关系管理与价值共创研究
- 2025-2030中国管理咨询行业供应链优化与运营效率提升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管理咨询市场新兴业态与创新模式分析
- 2025-2030中国社区团购渠道啤酒销售增长潜力与供应链重构方案分析报告
- 2025海康威视视频安全门禁系统使用手册
- 安检流程课件
- 2025综合能力测试真题题库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护理查房
- 保密文印管理办法
- 慢性病患者的安全用药监护
- 肝癌的中医护理
- 【公开课】+动物细胞(教学课件)生物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 高血糖健康宣教
- 【城市道路监理大纲】市政一级主干道路工程监理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