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的检查技术ppt课件_第1页
乳腺的检查技术ppt课件_第2页
乳腺的检查技术ppt课件_第3页
乳腺的检查技术ppt课件_第4页
乳腺的检查技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乳腺的检查技术 钼靶X线 乳腺导管造影 MRI CT US 一、乳腺的解剖 二、乳腺MRI成像技术 SE:T2WI、T1WI、PD IR TSE FFE 三、乳腺MRI检查的特殊设备 及技术 1. MRI仪 2. 乳腺线圈 3. MRI造影剂:GD-DTPA( 0.16-0.2mmol/kg ) 脂肪抑制: 选择性脂肪饱和与选择性水激发 激发去共振的旋转传递技术(RODEO) 稳态快速绝热轨迹磁化转移技术(MT-FATS) STIR 动态增强扫描技术 灌注MRI、弥散MRI MRS 四、乳腺MRI扫描方法 1.扫描前准备 2. 患者体位 3. 断面选择 4. 脉冲序列选择:2D、3D、动态增强MRI 质量控制 成像容积 空间分别率 时间分别率 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 伪影:运动、呼吸、心脏搏动、金属伪影 动态增强MRI技术的原则 脂肪抑制技术 快速、多次重复 月经周期和年龄的影响 手术后3月内、放疗后6月内不宜扫描 动态增强MRI扫描技术 1.快速扫描技术:EPI、K空间技术 2.造影剂注射方法 3.图像后处理: SI-TIME曲线 ROI 减影 MIP重建图像 ROI 置于 最高强化 区及乳腺 实质,描 绘SI-Time 曲线 五、正常乳腺的MRI表现 A、T2WI B、T1WI C、脂肪抑制T2WI D、脂肪抑制T1WI 乳腺实质分型 1.N1型:脂肪多,腺体少。T2WI、T1WI 高信号 2. P1型:腺体及导管占10-25% 3. P2型:腺体及导管占25-50% 4. DY型:乳腺实质占75%以上 影响乳腺组织MRI信号的主要 因素 月经周期 年龄 六、乳腺病变的平扫MRI表现 形态特征 病变的形态 病变的边界 病变的内部结构 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乳头凹陷征 桥征 信号特征 多数病变呈T1低、T2WI高信号 病变内微钙化 肿瘤出血 水肿 囊变、坏死 七、乳腺病变的增强MRI表现 乳腺病变增强MRI的分析原则 是否有强化 强化的程度 强化出现和消失的速率:快进快出、持 续强化、延迟强化 增强扫描病灶的形态、边界、强化均匀 性特点。 乳腺病变的动态增强MRI表现 1.病变动态强化参数(Emax、Tmax、S slope)及SI-Time曲线类型的特点。 A B C D TmaxTend TprevT0 SIprev SIend SImax IS SLOPE SIpre 动态强化 参数: Emax Tmax S slope 2.强化的形态学特征 形态:圆形、类圆形、分叶状、不规则 型、星芒状、蟹足状 边界 强化均匀性 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1.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鉴别 良恶性病变的信号强度无特异性 良性病变多为圆形或卵圆形,恶性病变 多呈不规则形或星芒状。 良性病变多呈均匀强化,恶性病变多呈 不均匀强化 不强化间隔只见于纤维腺瘤,周边强化 多见于恶性病变。 纤维腺瘤 呈圆形 乳头状瘤呈卵圆形 恶性病变呈不规则形 恶性病变呈星芒状 乳头状瘤强化均匀 恶性病变强化不 均匀 不强化间隔是纤维腺瘤的特征 周边强化征 2.、良恶性病变的动态强化特 征的鉴别 1.良恶性病变的各动态强化参数(Emax、 Tmax、S slope)不同; 2.良性病变SI-Time曲线多呈C型或D型,恶 性病变SI-Time曲线多呈A型或B型。A型 多见于恶性病变,D型多见于良性病变。 A B C D TmaxTend TprevT0 SIprev SIend SImax IS SLOPE SIpre 四型: A型 B型 C型 D型 SI-Time曲线类型 良性病变SI-Time曲线为C型,乳腺 实质为D型。 良性病变SI-Time曲线为D型 恶性病 变SI- Time曲 线为A型 恶性病变SI-Time曲线为B型 恶性病变SI-Time曲线呈C型 九、动态增强MRI诊断乳腺良恶 性病变的准确性 1.标准:2分钟内达到高峰,且强化程度100% ,敏感性 97.7%-100%,特异性65%-100%。 2. 根据SI-Time 曲线类型鉴别良恶性,敏感 性 84.8%,特异性93.3%。 3.综合分析病变形态、强化均匀性及SI-Time 曲线类型后,敏感性为93.9%,特异性为 93.3% ,准确率为93.6%。 动态增强MRI的准确率明 显高于其它像学方法, 平扫MRI不优于X线及US 十、病灶的显示和程度的估计 1.动态增强MRI显示病灶优于传统影像 学方法。 2.动态增强MRI可准确估计病变的大小 、位置、范围、程度,有利于临床分 期及治疗方法的制定。 3.国内乳腺MRI的作用不及国外突出。 十一、乳腺病变强化的病理基 础 微血管密度(MVD),血管生长程度 微血管分布,病变内部强化的不均匀近 似反映了微血管密度区域分布的不均匀 。 我们的发现支持了“周边强化”征可 能是浸润性癌生长方式反映的假设。 61个标本微血管密度与各动态强化参数的关系 mMVD 微血管密度分级 动态强化参数 r值 p值 r值* p值 Emax 0.73 0.001 0.64 0.001 Tmax -0.82 0.001-0.81 0.001 S slope 0.84 0.001 0.82 0.001 曲线类型* 0.88 0.001 0.90 0.001 各动态强化参数及曲线类型与 mMVD 及其分级相关。 微血管密度(mMVD)与S slope 直线回归分析 S slope 与mMVD的关系最密切。 61个良恶性病变微血管密度分级与SI-Time曲线类型的关系 微血管密度分级 曲线类型 1 (n=29) 2(n=2) 3(n=4) 4(n=26) 良性 恶性 良性 恶性 良性 恶性 良性 恶性 A(n=12) 0 0 0 0 0 1 0 11 B(n=19) 0 0 1 0 1 2 1 14 C(n=27) 22 4 0 1 0 0 0 0 D(n=3) 3 0 0 0 0 0 0 0 病变SI-Time 曲线类型与微血管密 度明显相关。 A型曲线,肿瘤 间质微血管丰 富(免疫组化 染色100) C型曲线,病灶微血管稀少(免疫 组化染色100) 微血管分布,周 边强化征与病变微 血管分布有关。 肿瘤新生血管最多区域的微血管密度是 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动态MRI可能是估 计肿瘤血管和血管生长的非创伤性方法 ,可用来估计预后及选择治疗方案。 灌注MRI 血管密度、大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