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_第1页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_第2页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_第3页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_第4页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准扶贫工作调研报告 按照政协常委会年初工作要点安排,近期县政协组成调研组对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滔河、民主、佐龙、孟石岭、四季等镇,实地调研贫困村、贫困户现状、产业建设、部门帮扶等情况,与职能部门、帮扶部门召开座谈会,进一步了解全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和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共同商讨促进今后工作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现状 (一 ) “精准识别 ”,做实基础信息。 2014 年 4 月县上成立了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县扶贫信息监测 中心,做到了镇有扶贫办、村有信息员,县有信息平台、村有信息档案、户有信息手册。按照国定 2300 元和省定 2500 元标准,进行筛选识别,共识别认定了 72(镇村改革后 )个贫困村 贫困人口,其中国家扶贫标准 户 人。对锁定的贫困对象,全部进行了到村、入户登记、建档立卡,扶贫手册填写、建档信息化管理。 (二 )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县委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岚皋县关于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岚皋县选派包抓部门及帮扶干部进驻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岚皋县扶贫 开发工作考核办法 (试行 )、岚皋县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等 8 个配套文件,明确提出以扶贫开发统揽 “三农 ”工作全局,并就中省市新时期扶贫开发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进行了全面安排,广泛开展了县、镇领导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干部系统培训,迅速把新精神和新要求宣传贯彻到镇村,提高了精准扶贫的知晓率和执行力。 (三 )明确责任,推进到村帮扶。县上印发了岚皋县选派包抓部门及帮扶干部进驻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组建了12 个扶贫工作分团、 42 个驻村扶贫工作队和 3 个督导组,任命贫困村第一书记 42 名,选派 40 个县 级部门,抽调县镇 156 名干部,结合省市派驻的 15 个部门及企事业单位 36 名干部,共计55 个部门及企事业单位 192 名干部,驻村帮扶首批启动实施的42 个贫困村 (镇村综合改革前 48 个 )。各部门工作队进驻贫困村,开展了村情、民情摸底,协助各镇完成了贫困户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制定了驻村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普遍落实了结对帮扶具体措施。据统计,县镇村共有 1422 人参与联户结对帮扶贫困户 1633 户 4387 人。按照 “缺啥补啥,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原则 ”,对照 42 个村基础设施、结对帮扶和产业、移民、教育、旅游、健康、 保障扶贫 “八个到村到户 ”的要求,组织涉及的 21 个行业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就项目的核实、规范填报、与上级项目主管部门的衔接、争取等事项做了精确对接,申报项目总投资达 亿元。 (四 )多项施策,提高增收能力。一是实施产业扶贫。一方面围绕烤烟、魔芋、山药、茶叶和其它山林经济确定到户增收项目,全县有 15543 户贫困户有增收项目,占 如民主镇国庆村采取综合施策,坚持到户项目长短结合,既着眼当年增收,又考虑长远发展,防止返贫。短期项目以烤烟、养殖为主,其中务烤烟的贫困户占 60%,且每户年收入在 5 万元以上 ;中长期项目以中药材、速生林为主,平均每个贫困户中药材面积达 3 亩以上,速生林面积达 4 亩以上。另一方面贫困户将土地流转给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集约发展农村产业,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土地流转和就地在农业园区务工增加收入。如滔河镇同心村、漆扒村有 50%的贫困户将山林、土地流转给当地能人,发展集约园区,贫困户每天在园区获得务工收入在 60100 元不等。尤其在这里值得阐述的是民主镇银盘村通过产业龙头带动、能人大户引领、促使贫困户增收的做法。该村支书王庭宝与陕西同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岚皋县新兴农林开发 公司,流转农户林地、耕地 2000 亩,其中流转贫困户的 1600 亩。今年共投入 620 余万元,其中土地流转支出 120 余万元。发展魔芋 500 亩、茶叶 450 亩、山药 250 亩。公司吸纳全村贫困户劳动力在产业园区务工,截止目前,已经兑付劳务工资 180 余万元,预计全年对付劳务工资在 400 万元以上,贫困户人均 5000 左右,加上土地流转所得,当年完全可以脱贫。银盘村的经验告诉我们,采取这种形式开展精准扶贫,是今后贫困户增收的主攻方向:第一,村上有一个好班子,有一个好的致富带头人 ;第二,因地制宜,选准了好的脱贫致富项目 ;第三,绘 制了好的发展蓝图,先期流转2000 亩,计划明年再大面积流转,并通过 2 至 3 年的努力,建成省级园区 ;第四,建立起了良好的利益共享机制,贫困户通过在农林公司务工,成为产业工人,与企业唇齿相依,共存共荣,可以充分激发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 ;第五,贫困户增收稳定,不担市场风险。全县类似这种发展形式的还有爱国、四星、茅坪等一定数量的村,他们必将带动当地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致富。二是贫困户生产技能有所提高。围绕农村实用技术和木工、电工等务工技能,组织培训 4027 人次。三是全县落实扶贫项目 93 个,整合投入资金 元, 一批路桥、水电、住房建设项目建成投用,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发展后劲。四是积极开展智力扶贫。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 548 人。 (五 )坚持不懈,加快扶贫搬迁。 2014 年完成 1200 户搬迁任务和 13 个集中安置小区建设任务 ;对 10 年搬迁对象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优化了搬迁布局规划,确定了今后六年建设集中安置点 42 个 (新建 25 个、续建 17 个 );对前三年移民信息进行了全面核对, “一区一策、一户一法 ”、垃圾和污水治理、社区管理、 “两证 ”发放、 “两地 ”流转等试点工作扎实开展。 二、主要问题 (一 ) 工作进展不平衡。一是按照 “八个到村到户 ”要求,个别镇村对精准扶贫认识不足,存有畏难情绪、应付心里,导致思路不清,重点不突出,措施不得力,扶贫效果差。二是相当一部分帮扶部门工作作风不严不实,责任心不强,帮扶措施跟不上,个别帮扶单位还停留在口头号召上,没有按县上要求真正沉下身子,深入村组户开展工作,切切实实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部分单位驻村干部责任没有落实,尚未专司其职。 (二 )贫困户居住条件改善任务艰巨。目前贫困户拥有砖混结构房屋 5078 户,占贫困户的 23%,与验收标准相差很远。而且越是边远村,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就越差,居住的房屋都是年代较久远的土墙房子,例如佐龙镇朝阳村 178 户贫困户,仅有 17户是砖混结构房屋,还占不到 10%,贫困户住房改造和建设任务量大面广。另外,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村贫困户基本生产生活用水、用电、出行、求医、就学困难问题仍未解决。 (三 )贫困户增收能力仍然不足。从调查情况看, 2014 年 4 月开始启动贫困村贫困户摸底建卡,制定规划,当年少数贫困户落实了短平快增收项目,大部分贫困户在今年才落实增收项目,贫困户真正有增收项目的不到 75%(包括 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及能人大户带动 )。根据中省有关 3 年脱贫要求和标准,明年又要面临验收,时间已逾大半,可以说脱贫时间紧、任务重。 (四 )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资金严重短缺。一是资金不足,项目安排有限。二是部门整合资金难度大,不利贫困村 “整村推进 ”工作的开展。虽然贫困村都有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挂点联系,有不少单位资金有限,缺乏投入到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三是现行的扶贫开发中,没有安排到户的扶贫资金,发展生产所需资金由村民自筹,无法解决扶贫对象的实际问题。四是金融扶贫门槛高、贷款难,融到生产发展资金比较困 难。五是是危困户建房资金缺口较大。 三、几点建议 (一 )切实增强精准扶贫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把精准扶贫放在“三农 ”工作之首、放在统揽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全局的高度进行摆布,进一步增强精准扶贫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定期研究和部署精准扶贫工作,特别要针对目前个别镇少数村存在 “上面热,下面冷 ”、 “拖后腿 ”的现状、应付心态对待精准扶贫等问题,充分认识其影响脱贫验收的严重性,采取各种形式营造脱贫致富良好氛围,同时应每镇每个贫困村进行研判,制定倒计时的工作规划和实施办法,不断完善策扶持机制、工作运行机制和社会帮扶机制 ,创新和完善精准扶贫开发方式,确保精准扶贫规划的顺利实现。 (二 )切实加大陕南移民迁建工作力度。把陕南避灾移民搬迁作为 “三农 ”工作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总抓手,放在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再安排、再部署。抢抓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移民迁建政策宣传、引导力度,使贫困户自主认识到只有移民搬迁才是正真 “挪出穷窝、走出贫困 ”的有效途径,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要全面落实各级和有关部门的主体责任,集中财力、人力、物力,做到有搬迁能力的应搬尽搬,极大地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对立地条件相对较好,贫困群众又缺乏搬迁能力的村组, 要进一步加大安全饮用水、农网改造、通组到院落道路硬化、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卫生及其他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力度,极大地改善基础条件,结合危困户建房,进一步发动和组织群众,选择安全可靠地址新建房,较为彻底地改善贫困户住房条件。 (三 )切实提高贫困户增收能力。要把贫困户增收当作核心。一是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推广银盘、四星、爱国等地的经验做法。有序加大贫困户土地流转力度,因地制宜选准增收项目,突出培育魔芋、畜牧、茶叶、烤烟、食用菌、山药、养蜂等具有特色、市场前景好的产业,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和能人大户的带动发展 ,用抓工业的理念来抓农村产业,搞好集约经营,提高组织化程度,使贫困户以产业工人、土地受益或入股分红等形式获得稳定增收。二是围绕特色农业搞加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在有条件的镇村加快发展一批农副产品贮藏、加工、运销龙头企业,扶持一批能带动贫困农民增收、辐射能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四 )切实抓好智力扶贫。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全面实施 “阳光工程 ”、 “雨露工程 ”和 “人人技能工程 ”, 抓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贫困初高中毕业生就读中职工作,切实开展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和电子、电工、烹饪、焊工 、美容美发等专业技术培训和职级资格认证,提高农民脱贫致富的本领,加快贫困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力度。对考入国家计划内大专和本科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教育部门在安排资助时优先保证,确保其免费上学。引导和鼓励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继续接受高、中等职业教育或一年以上的技能培训。同时要,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培养贫困村产业带头人引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能力和带领当地贫困人口发展生产、参与市场竞争、共同致富增收的能力。 (五 )切实落实精准扶贫投入。一是加大对部门精准扶贫资金进行捆绑力度,从每年预算直接归 口到扶贫部门切块下达,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二是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力度,进一步强化项目意识,坚持长中短相结合的原则,确定好扶贫到户项目,积极申报,争取中央、省市支持。三是尽快启动金融扶贫工作,切实解决贫困户生产发展资金。四是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的联系,深入开展社会扶贫,省市部门定点帮扶和各级机关联村包户扶贫、结对扶贫。制定落实企业扶贫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建立完善帮扶长效机制,争取省市内更多的企业参与帮扶工作。五是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确保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 (六 )切实加强精准扶贫目标考核和干部队伍建设。一是 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