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方法1ppt课件_第1页
体格检查方法1ppt课件_第2页
体格检查方法1ppt课件_第3页
体格检查方法1ppt课件_第4页
体格检查方法1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概述 是医生对被检者 进行全面、系统 、规范的体格检 查后,对健康或 疾病提出的判断 。 检体诊断主要依 靠体格检查得出 的诊断 体格检查 概念: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 或简单的检查工 具(如听 诊器、叩诊锤等)来了解身 体健康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 检查方法。 注意事项: 1检查者要态度和蔼,端庄大方。 2检查要在适宜的室温、充足的光线和安静的 环境中进行。 3检查者应站在受检者的右侧进行体检,必要 时要有第三人在场 4、对急危重病人,在简单地问诊,重点检查后, 立即实施抢救。 5体格检查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规范进行。 6病人的病情往往是在不断地变化。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 一、视诊 二、触诊 三、叩诊 四、听诊 五、嗅诊 一、视诊 概念: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 断方法。 (一)视诊内容: 局部状况(近观):皮肤颜色、舌苔、头 、颈、胸廓、腹 形、四肢等。 全身状况(远望):发育、体型、营养、 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姿势、步态等 。 (二)视诊注意事项 最好在自然光线下进行。侧面来的光 线观察搏动、蠕动、肿物轮廓更清楚。 特殊部位检查需用仪器设备。 视诊 二、触诊 概念:是医生通过手的感觉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 种诊法。弥补视诊的不足。(腹部最重要) 触诊方法 (一)浅部触诊法(2cm) 4种方法 1.深部滑行触诊法:病人张口平静呼吸,以并拢的 24指端,逐渐触向腹腔脏器或包块。用于腹腔深部包 块和胃肠病变检查。 触诊 浅触诊 深触诊 2.双手触诊法: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包块后部, 右手在前腹壁进行触诊。多用于肝、脾、肾和腹腔肿 物的检查。 3.深压触诊法:以拇指或并拢的23个手指逐渐 深压。如探测阑尾压痛点、胆囊压痛点等。 4.冲击触诊法:以34个并拢的手指取一定角度( 70-90)置于腹壁相应的部位,做数次急速而较有力 的冲击。适用于大量腹水时触诊肝脾。 双手触诊 深压触诊 冲击触诊法示意图 触诊注意事项 1.取得病人合作。 2.检查下腹部时,应嘱病人排尿。 3.触诊时,病人腹部应放松。 4.先健侧,后患侧(左右) 5、检查时手要温暖,指甲要剪短。 三、叩诊 概念:是用手指叩击身体表面某部,使之震动产生 音响的特点来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 (一)叩诊方法 直接叩诊法:用右手中部2-5指并拢的手指掌面或 指端直接拍击或叩击被检查的部位,措产生的反响和指 下的振动感来判断病情。(适用病变面积广泛) 间接叩诊法:用右手中指端叩左手第二指前端并与 其垂直。以腕关节活动为主。每次只需叩击23下。 间接叩诊法示意图 叩诊 (二)叩诊音 清音:见于正常人肺部 鼓音:正常人胃泡区,腹部。病理情况下见于肺内 大空洞,气胸、气腹等。 过清音:见于肺气肿。 浊音:见于正常人心或肝被 肺边缘所覆盖的部分 ,病理状态下,如肺炎。 实音:见于正常人实质性的心脏或肝脏。病理情况 下,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或肺实变。 (三)叩诊注意事项 1.病人可采取不同的体位。 2.被检查部位充分暴露。 3.双侧对比。 4、叩诊强度 四、听诊 概念:是以听觉听取发自机体各部的声音,并判断其 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技术。 (一)听诊方法: 1.直接听诊法:震水音、胎音 2.间接听诊法:心脏、肺 间接听诊法示意图 (二)听诊注意事项 1.环境安静。 2.检查听诊器。 3.低调声音用钟型体件,高调用膜型体件 。 4.不能隔衣听诊。 5、两侧对比。 五、嗅诊 概念:是以嗅觉来判断发自病人的异常气味与疾病 之间关系的方法。 (一)嗅诊方法 将病人的气味扇向自己的鼻孔。 (二)异常气味 呼吸气味,汗液味、痰液味、脓液味、呕吐物味 、粪 便味、尿液味。 临床意义如下 1、呼吸气味 有浓烈酒味见于酒精中毒或饮酒后; 大蒜味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 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氨味见于尿毒症; 肝腥味见于肝性脑病。 2痰液味、3汗液味、 4脓液味 、5呕吐物 味、6粪便味、7尿液味 2痰液味 血腥味见于大咯血患者;恶臭味见于 支气管扩张并发感染。 3汗液味 酸性汗味见于长期服用水杨酸药物 者。 4脓液味 恶臭的脓液味多考虑气性坏疽。 5呕吐物味 酸味过浓的呕吐物,多提示胃潴 留;粪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