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_第1页
4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_第2页
4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_第3页
4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_第4页
4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41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 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对我院 XX 年 5 月XX 年 4 月上报的 41 例 ADR 分别从报告人、引起 ADR 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ADR 报告者主要是医生(%)和护士。在 41 例 ADR 中 涉及抗生素 17 例占%,中药注射剂 12 例占%。经静脉给药 引起的 ADR33 例占%。ADR 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为主。结 论:临床在使用抗生素及中药注射剂时,特别是静脉给药 时,要严密监测,有不良反应征兆时及时处理,以免发生 更严重的 ADR。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抗生素;中药注射剂;静 脉给药 我国药品管理法明确提出国家执行药品不良反应 (ADR)报告制度,XX 年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联合颁布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我院于 XX 年正式实施网络上报 ADR 工作,并将 ADR 监测工作纳入 到医疗质量检查项目中。本文对我院收集并上报的 ADR 进 行分类,总结以掌握我院 ADR 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从而促 进合理用药,降低 ADR 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 XX 年 5 月 1 日XX 年 4 月 30 日我院 ADR 报告共 41 例。对 41 例 ADR 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引发 ADR 的药 品种类、给药途径、ADR 损害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患者的年龄、性别 41 例 ADR 报告中,男 25 例(%) ,女 16 例(%) ,男女 比例为1。患者年龄 3 月13 岁,其中年龄 6 岁 9 例(%) 。 ADR 程度及转归 41 例 ADR 报告中,一般 ADR37 例(%) ,其中 2 例为新 发现的 ADR;严重的 ADR4 例(%) 。转归结果:治愈 33 例(%) ; 好转 8 例(%) ;对原疾患影响不明显的 38 例,病情加重 2 例,病程延长 1 例。 引发 ADR 的药物种类和例次 结果见表 1。引起 ADR 的药物以抗生素和中药注射剂为 主,占%。表 1 引起 ADR 的药物种类和例次(略) 引发 ADR 的给药途经 41 例 ADR 中,静脉给药 33 例(%) ;口服给药 6 例(%) ; 局部外用 1 例(%) ;肌肉注射 1 例(%) 。 ADR 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 结果见表 2。ADR 主要以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及附件损 害和全身过敏症状为主。表 2ADR 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 现(略) 导致严重 ADR 的药物及临床表现 结果见表 3。表 3 严重 ADR 药物及临床表现(略) 报告人及职业 医生报告 32 例占%,护士报告 8 例占%,药师报告 1 例 占%。 3 讨论 引发 ADR 的药品种类 41 例 ADR 报告中,主要由抗生素与中药制剂引起,与 有关报道12相一致。抗生素 ADR 发生率和涉及品种 数均居各类药物之首。这与我院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有关, 其中无明显指征用药、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用药剂量偏大、 起点偏高等也是引发 ADR 的重要因素。其中头孢类、青霉 素类抗生素的 ADR 较常见,而毒性较大的氨基糖苷类因临 床使用谨慎,无 ADR 报告。中药注射剂的 ADR12 例,占%, 仅次于抗生素。由于大部分中药注射剂未能分离出成分单 一、能够定性定量的有效物质,因此很难确定其中是否有 导致 ADR 的物质存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和提取工艺 也有待完善,因此,临床使用中易发生 pH 改变、色泽变深、 杂质增加、产生沉淀等现象,从而导致 ADR 的发生。我院 复方毛冬青注射液由于其中含鱼腥草成分,且 ADR 发生率 高,目前已停用。 引发 ADR 的给药途径 41 例 ADR 中,以静脉用药的发生率为最高,临床症状 比较严重,甚至出现了休克等症状,这与目前临床静脉给 药较滥有关。静脉注射方式是诱发 ADR 和合并感染的重要 因素,目前,WHO 已将注射剂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 药的重要标准3之一。国内外也大力提倡口服途经给药, 即使重症病人使用静脉用药后一旦病情缓解应采用序贯疗 法,改用口服给药,以减少静脉用药并发症及 ADR 发生的 风险机率。 ADR 的临床表现 41 例 ADR 中,涉及皮肤及附件损害的比例较高,变态 反应性皮肤损害多于毒性损伤,与有关报道相一致4 。 一方面说明皮肤损害是 ADR 的主要反应,另一方面由于其 他系统或器官造成的损害可能较为隐匿,不宜察觉,因此 上报率较低。 报告人的职业 从 ADR 报告来源分析,医生、护士上报较多,药师报 道仅 1 例占%(患者因出现 ADR 而退药) ,参与临床查房的 药师至今尚无 ADR 报告,说明在 ADR 上报过程中,临床药 师应加强与临床的联系,协助督促医护人员上报 ADR 病例, 对于防范药物治疗中不良事件的发生起到干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秀琴,张志清,王川平.316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XX,14:22. 2刘彩虹,任爱红,王丽.我院 73 例药品不良反应报 告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XX,3:54. 3黄祥,冯颖,梅巍,等.安痛定的不良反应与用药安 全性J.中国药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