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仪上看世界》课件小学品德与社会沪教版五年级下册(2)_第1页
《1地球仪上看世界》课件小学品德与社会沪教版五年级下册(2)_第2页
《1地球仪上看世界》课件小学品德与社会沪教版五年级下册(2)_第3页
《1地球仪上看世界》课件小学品德与社会沪教版五年级下册(2)_第4页
《1地球仪上看世界》课件小学品德与社会沪教版五年级下册(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 误人子弟 督学到某学校视察,看见教室里有个 地球仪,便问学童甲:“你说说看,这个地 球仪为何会倾斜23.5度?”学童甲惶恐地答 道:“不是我弄歪的!”督学摇摇头,转问 学童乙。学童乙双手一摊,说道:“您也看 见,我是刚刚才进来的!”督学疑惑地问教 师怎么回事。教师满怀歉意地说:“不能怪 他们,这地球仪买回来时已经是这样的了 。”校长见督学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忙解释 :“说来惭愧,因为学校经费有限,我们买 的是地摊货。” 笑过之后,你觉得笑话的可笑之处在哪儿? 古代地球仪 现在地球仪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 个工具 地球仪的主要功能是利用地球仪 上的经纬网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 一点的位置。 地轴 北极 南极 地球自西向东 自转所围绕的 一根假想的轴 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 北极星的一端的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端是地球的 南极。 在地球仪上我们能 够观察到什么? 1._ 2._ 3._ 4._ 大洲和大洋 经 纬 线 国家和城市 山脉和河流 经线与经度 经线 北极 南极 1、经线的形状2、经线是否等长 3、经线所指示的方向 半圆形等长 南北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 垂直相交的半圆,也叫子 午线 特点:所有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 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 两条相对应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 圈,且都可以把地球仪平分为两 个半球。 在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线 地 轴 60度 东 经 60 度 0 度 经 线 地心 00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 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本初子午线) 北极 南极 00150150 300300 450450 450W 450E 东经450 西经450 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 西经200,东经1600 (西经)1800 (东经) 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东西经180度 经线是同一根经线 愈向西愈大 愈向东愈大 180W 2010 0 2010 180E 经度变化规律 赤 道 0 90 90 纬线与纬 度 赤道和纬线 1、纬线的形状 2、纬线是否等长 3、纬线所指示的方向 圆形 不等长 东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赤道 0 度 40度 北纬40度 北极 南极 纬度 (北纬90度) (南纬90度) 地心 40度 南纬40度 北半球 南半球 0 30 15 45 30 15 45 150S 150N 北纬150 南纬150 0(赤道) 10N 20 N 90N 90S 10S 20S 愈向北愈大愈向南愈大 纬度变化规律 00150150 300300 450 450 00 300 150 300 150 450 A B A: 150W ,300N B: 300E, 150S C C: 300E, 300N 450 经线经线 纬线纬线 概念 圆圆弧状况 长长度 指示方向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 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地球仪上与地轴垂 直并且环绕地球仪 一周的圆圈 半圆,两条正相对的经 线可以组成一个圆圈 圆,每一条纬线自 成一圈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每一条经线长度相等 赤道最长,向两侧递 减,到极点为零(就 半球而言,每一条纬 线长度都不等;就全 球而言,纬度相同的 线长度相等) 度量 度数起点线线 度数划分 代号 半球划分 经度纬度 本初子午线(0经线)赤道(0纬线) 向东西各180向南北各90 东经(E)西经(W ) 南纬(S)北纬(N ) 西经20、东经160组 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 球的分界线 赤道把地球分为南 、北两个半球 东西半球划分 东:陆 西:洋 东半球图 西半球图 南北半球划分 南:洋 北:陆 0 90 90 赤 道 30 30 60 60 低 纬 度 低 纬 度 中 纬 度 中 纬 度 高 纬 度 高 纬 度 N S 低、中、高 纬度的确定 我国领土大部分位 于中纬度地区,属 于北温带,南部少 数地区位于北回归 线以南的热带,没 有寒带。 请你判断中国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 位于 半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