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σ在隧道支护设计中的应用.pdf_第1页
2D-σ在隧道支护设计中的应用.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6卷 第 2 9期 - 3 3 0 2 0 1 0年 1 0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 n l v0 1 3 6 no 2 9 oc t 2 0 1 0 文章编号 : 1 0 0 9 6 8 2 5 ( 2 0 1 0 ) 2 9 0 3 3 0 0 2 2 d 在 隧 道 支 护 设 计 中 的 应 用 邱 勇 杨立新 摘要: 针对重庆某隧道在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隧道支护设计后, 利用有限元程序, 对支护参数进行了验算, 得到各支护 参数在隧道支护中的受力变形性状, 从而为隧道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 隧道, 支护参数, 数值计算 中图分类号 u4 5 5 7 1 文献标识码 : a 随着隧道工程的发展以及众多经验的积累, 目前设计单位对 于新建的隧道工程在设计时大部分采用工程类 比法进行设计。 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 , 在隧道开挖的支护设计中, 往往存在着 各种不同的问题, 为进一步验证工程类比法设计的安全性, 文 中 针对重庆某隧道工程的支护设计, 利用 2 d - or 有限元程序进行 了 计算分析。由计算结果进一步分析了类 比设计在工程中的安全 性。 1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某隧道位于原重庆市城口一岚皋一级公路改建工程, 隧道全 长0 6 2 2 k m, 隧道左侧紧邻龙潭河, 属流水侵蚀型峡谷地貌 , 其余 均为原始地形地貌。隧道主要穿越地层为奥陶系下统湄潭组 ( 0 】 ) , 奥 陶系下统 红花园组 ( 01 h ) 和奥陶系下统 桐梓组 ( 0l ) , 岩 性为粉砂岩 、 页岩 、 灰岩 , 局部覆盖少量第 四系土层。 隧道衬砌内轮廓按建筑界限净宽 9 0it i , 净高 5 0m拟定 , 为 r=4 8 5 m的单心圆曲墙圆拱 , 隧道净宽 9 1 8 1t i , 净高6 6 m, 内 净空面积 5 3 5 5 m , 内净空预留了内装饰净空 , 同时还考虑了照 明、 消防、 交通工程等营运管理设施所需空间。 根据地面调查资料及钻探揭露, 隧道区穿越地层有: 1 ) 第四系全新统残积坡积层( ) : 主要为粘土, 褐黄色、 紫 足施工要求。5 ) 岩溶段裸岩固结灌浆采用的施工程序及工艺是 合理的, 达到了设计预期 的目的。总体原则按环问分两序( 即单 数环为 i 序, 双数环为 序) 、 环内加密的次序进行施工, 通过加 密灌浆逐渐使被灌岩体密实, 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达到防渗目 的。6 ) 灌浆试验效果明显: 通过灌浆处理, 声波波速提高显著, 说 明灌浆对声波波速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灌后岩体整体性 、 均质性 得到加强, 力学性质得到改善。 综合本次试验成果可知, 本次试验所采用的施工方法、 灌浆 工艺、 灌浆技术参数是合理的, 工程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 可作为后 红色, 软塑硬塑状, 含少量砂岩、 泥岩块碎石及角砾, 零星分布 于隧道区 。 2 ) 侏 罗系 中统 沙溪 庙组 上亚 组 ( j 2 ) : 粉 砂质 泥岩 : 紫红 色、 紫灰色, 粉砂质泥结构, 块状构造。含少量灰绿色砂质团块及 条带, 局部夹薄层泥质粉砂岩及长石石英透镜体。长石石英砂 岩 : 灰 、 青灰 、 灰 白、 褐灰 等色 , 中粒结构 , 厚层 状构造 , 主要 矿物成 分为长石, 石英, 岩屑, 云母次之, 钙泥质胶结, 具斜层理及水平层 理。局部含少量泥岩角砾及团块, 局部夹薄层粉砂质泥岩及泥质 粉砂岩。隧道区内,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上亚组为一套干燥炎 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内陆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建造, 故其岩性岩相 变化较大, 隧道区内砂岩厚度相对稳定 , 区域上多为大的透镜体 或具有分叉、 变薄 、 尖灭及尖灭侧现的特点。 2 隧道结构支护参数 隧道结构支护参数按工程类 比结合本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拟 定, 再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所拟定的支护参数进行验算( 见表 1 ) , 以 确定参数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3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为验证衬砌参数的可行性, 在数值计算中选取一段级围岩 深埋段, 水文地质条件一般。隧道衬砌结构与洞口加强段基本相 序大规模固结灌浆施工的依据。 参考文献 : 1 d l t 5 1 5 8 2 0 0 1 ,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要求 s 2 d l t 5 5 5 1 2 0 0 5 , 水电水利钻孔压水试验规程 s 3 dl t 5 1 0 0 1 9 9 9 ,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 s 4 d l i “ 5 0 1 0 9 2 ,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 s 5 dl t 5 0 1 5 9 2 , 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 s 6 g b 1 7 5 2 0 0 7 , 通用硅酸盐水泥 s 7 j g j 6 5 培9 ,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 s ana l y s i s o n t he c o ns t r u c t i o n o f a he a d r a c e t u nn e l ka r s t s e c t i o n ba r e r o c k 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 g r o u t i n g t e s t m i cha n g z he ng ab s t r a c t :th i s a r t i c l e c a r r i e s o n c o mp l e t e a na l y s i s a n d e l a b o r a t io n o n a h e a d r a c e t u n n e l k a rst s e c t i o n b a r e r o c k con s o l i d a t i o n g r o u t i n g t e s t o f j i n p i n g s e c o n d a r y h y d r o p o we r s t a t io n ,v e r i f i es t h e f e a s i b i l i t y a n d r a t io n a l i t y o f con s t r u c t i o n me t h o d,p r o c e d u r e s a n d con s t r u 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of h e a d r a e e t u n n e l k a r s t s e c t i o n b a r e r o c k con s o l i d a t io n g r o u t i ng , wh i c h h a s p r o v i d e d r e l i a b l e t e c hn i c a l p a r a me t e r s a n d t ech n o l o g i c a l b a s i s f o r s u b s e q u e n t l a r g e - s c a l e c o n s o l i da t i o n g r o u t i ng ke y wo r d s :g r o u t ing t e s t ,g r o u t i ng p r e s s u r e ,con s t r u c t i o n t echn o l o g y ,r esu l t s a n a l y s i s ,q u ali t y i n s p ect i o n 收稿 日期 : 2 0 1 0 0 6 2 6 作者简介: 邱勇 ( 1 9 7 5 一) , 男 , 工程 师, 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 , 青海 西宁8 1 0 0 0 1 杨立新 ( 1 9 7 5 一) , 男 , 工程师 , 莱西市市政管理处 , 山东 青 岛2 6 6 6 0 0 第 3 6卷 第 2 9期 2 0 1 0年 1 0月 邱勇等 : 2 d - o 在隧道支护设计 中的应用 3 3 1 同。数值模拟模型如图 1 所示。围岩为级, 地质较好, 模型的 6 0 n l , 竖向 6 0 r n 。 半宽和半高大致取为洞宽和洞高的 3倍 5倍 , 本模型为横 向 模型计算中的主要参数 : 衰 1 村砌支护参数总表 项 目 初期支护 二次衬砌 仰拱 衬砌类型 喷射混凝土 锚杆 混凝土 规格 厚度 c m 位置 规格 长度 m 间距 c m 钢筋网 刚架 规格 厚度 cm 洞 口 r 2 2 n迈式 自钻式 8 0 踟 2 5 2 5 加强段 c 2 0 2 5 拱墙 3 0 拱墙 c 2 5 4 5 4 5 中空注浆锚杆 梅花形布置 拱 、墙 r 2 2 n迈式自钻式 1 o 0 1 o 0 2 5 2 5 级围岩段 c 2 o 1 5 拱墙 3 0 拱墙 c 2 5 3 5 3 5 中空注浆锚杆 梅花形布置 拱 、墙 围岩 : 变形 模量 e=2 9 5 51 0 t m2 , 泊松 比 =0 3 , 比重 y:2 2 t m3 , 粘聚力 c =5 0 t m2 , 摩擦角 =3 9 。 ; 锚杆: 长度 l= 3 1 t i , 半径 r=1 1 1 0 _ 。 m, 弹性模量 e=2 1 1 0 t m2 ; 初期支 护 : c 2 0混凝土: 弹性模量 e=2 8 1 0 t m 2 , 泊松比 =0 2 , 比 重 y =2 5 t m3 , 粘聚力 f =2 2 0 t m 0 , 摩擦角 声=5 3 。 ; 二次衬砌 : c 2 5 混凝土: 弹性模量 e=2 9 5 1 0 6 t m 2 , 截面面积 a=0 3 5 , 截面惯距 , =3 5 7 1 0 i 3 m4 。 考虑围岩虽属于级深埋地段, 但地面仍可能发生沉降, 故 围岩横向和底部视为固定约束, 地表为自由面。 4 计算结果分析 1 ) 锚杆受力。图2为锚杆轴力图, 从图2中可看出, 右侧拱角 锚杆轴力最大, 为 0 7 9 7 t , 即 7 9 7 k n, 锚杆断面积 a=3 1 4 0 0 1 1 = 0 0 0 0 3 8 , h r b 3 3 5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为 1 8 8 mv a , 其抗拉力大小为 1 8 8 0 0 0 0 3 8 =7 1 k n, 所以设计的锚杆具有足 够的安全度 , 整个系统锚杆受力分布合理。 图 1 有 限元模型图 2 ) -次衬砌受力 、 变形分析。为进一步确定初期支护安全 性, 对初期支护的抗压强度进行验算。验算公式: k n b h 。 其中, k为安全系数, 根据荷载组合类型取值, 此处 k=2 0 ; n 为轴向力 , 取最大值, 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取 n=2 6 5 8 0 t ; j 为截 面纵向弯曲系数 , 取 =1 ; r 。为 抗压 极 限强 度 , 初 期 支护 采 用 c 2 0混凝土, r 。 =1 5 5 0 t _m2 ; b为截面宽度 , 取每延米即b =1 m; h为截面高度, 即衬砌厚度 h=0 3 5 m; 为轴向力偏心影响系 数。验算看出: 初期支护实际承受压应力远小于极限抗压强度, 满足要求。 , 3 ) 洞周水平相对收敛值验算。对计算结果位移进行分析, 发 现计算中的左侧最大位移为第 4 号 , 第 1 0 号节点, 右侧位移最大者 为7 , 8号节点, 考虑同一水平线 , 取 7号节点的相对收敛值验算。 图 2 锚杆轴力 图( 单位 : t ) 最 大 水 平 相 对收 敛 值 = = 0 0 0 0 3 1 1+(一0 0 0 0 3 1 1 5 9 7 4 35 9 7 4 3 1 0 0 =0 0 0 5 2 0 6 。 收敛值远小于级围岩埋深( 3 5 m) z b于5 0 m时的允许洞周 水平相对收敛值 0 1 5 0 5 , 所以初期支护变形验算符合要求。 4 ) 最大主应力分析。由等值线图和色谱图可以看出, 应力在 侧墙 比较集中,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侧墙的变形以及支护效果。 5 ) 宏观安全标准选取安全率分析。从安全率色谱图上可以 看出不稳定围岩范围较小, 主要集中在洞底 , 侧墙的安全率也相 对较低 , 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 5 结论与建议 目前的隧道支护设计很多情况下是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 很 少有进行计算分析的。但仅通过类比法设计, 对工程的安全性很 难把握, 同时也可能造成工程上的浪费。因此 , 在今后的设计中, 通过工程类比进行设计后, 采用有 限元程序进行分析, 能对设计 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作进一步的了解, 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 1 徐胜一 2 1 3 - o程序及其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j 岩石力学 与工程 学报 , 1 9 9 8 。 1 7 ( 4 ) : 4 7 5 4 7 7 2 任少强 大跨度双连拱公路 隧道数值模拟与围岩稳定分析 j 中国工程科学, 2 0 0 9 , 1 1 ( 8 ) : 5 8 6 3 3 梁旭黎, 李冬霞, 李 源 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的 弹塑性分析 j 山西建筑, 2 0 0 8 , 3 4 ( 6 ) : 3 3 4 3 3 5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2 d- i n t u n n e l s u p p o r t i n g d e s i g n q i u y o n g y a n gl i - x i n ab s t r a c t :as f o r a c h o n g q i n g t u n n e l a d o p t s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a l o g 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