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16沥青混合料的Superpave设计级配分析.pdf_第1页
AC-16沥青混合料的Superpave设计级配分析.pdf_第2页
AC-16沥青混合料的Superpave设计级配分析.pdf_第3页
AC-16沥青混合料的Superpave设计级配分析.pdf_第4页
AC-16沥青混合料的Superpave设计级配分析.pdf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第 1 0 3 期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tr a ns o o r t a t i o n i n i nn e r mo n g o l i a 文章编号 : 1 0 0 5 0 5 7 4一( 2 0 0 8 j 0 2 0 0 0 1 一 o 6 a c一1 6沥青混合料的 s u p e r p a v e设计 级配分析 鞠 平 ( 包头市公路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 包头 0 1 4 0 3 0 ) 摘要:分析传统 a c一 1 6级配和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的a c一1 6级配的特点 , 并进行 s g c试验、 马歇尔试验和路用性能 检验, 以此探求采用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的嵌挤密实型a c一1 6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关键词 :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 传统 a c一1 6 ;压实特性曲线; 路用性能 中图分 类号 :u 4 1 4 7 5 文献标识码 : a ab s t r a c t :t h i s a r t i c l e a n a l y z e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i n g r a d a t i o n o f b o t h t r a d i t i o n al a n d s u p e r p a v e ac 一1 6 a s p h a l t m i x a l s o, i t d i s c u s s e s,ba s e d o n t he r e s u l t s o f s gc,ma r s ha l l a n d r o a d p e rfo r ma nc e t e s t s ,t h e pe r f o r ma nc e o f i n t e do c ki n g de n s e l y ac 一1 6 a s p h alt mi x wi t h s u p e r p a v e d e s i g n me t h o d ke y wor d s:s u p e r p a v e de s i gn ;t r a di t i o n al ac 一1 6 asph a l t mi x;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 o mp a c t i o n c u r v e;r o a d pe rfo r ma n c e s h r p计划吸引了全世界公路研究者的注意和兴 趣 引起 了许多 国家的重视, 自 1 9 9 3年 s h r p计划结 束, 美国公路界经过 l 0多年的努力 , 不断完善 s u p e r - p a v e 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2 0 0 4年 , a a s h t o将这种 设计方法写人规范, 全美有 8 5 的州开始使用这种混 合料设计方法。与此 同时 , 其 他国家也 在不断吸取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的经验。s u p e r p a v e设 计方法在我国江 苏、 山东、 湖北、 内蒙古等省区都已进行过大规模的推 广应用 , 2 0 0 4年 9月 4日发布的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 技术规范 ( j 1 1g f 4 0 2 0 0 4 ) 也充分借鉴 了 s u p e r p a v e 沥青混合料体积设计方法的研究成果。此外 , 新规范 在保持延续性并充分考虑到我国现有试验设备水平的 基础上, 对其他以s u p e r p a v e 混合料设计为主的先进设 计方法提供了很大的包容度。 有鉴于此 , 对 s u p e r p a v e混合料设计方法在工程建 设中的应用研究很有必要 , 本文分别采用传统 a c一1 6 设计方法和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方法进行体积指标和性能 试验, 以确定二者不同性能。 1 沥青胶结料 s u p e r p a v e沥青胶结料指标体系是一套全新 的沥 青指标体系( a a s h t o m3 2 0 0 3 , 美国 s h r p沥青路 用性能规范) , 其 目的就在于限制沥青路 面 中沥青胶 结料引起的永久变形、 低温开裂和疲劳开裂的潜在因 素 与传统 的经验性沥青指标体系中的参数相比, 更能 清晰反映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本文试验采用内蒙古 路安特沥青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的 s b s改性沥青 , 其试验结果如表 l所示。 表 1 沥青胶结料试 验结果 2 a c一1 6设计 级配 按强度构成原则的不 同, 沥青混合料结构可分为 按嵌挤原理构成和按密实级配原理 构成两大类 , 根据 我国 公 路 沥 青 路 面 施 工 技 术 规 范( j t g f 4 0 2 0 0 4 ) , a c一 1 6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是按密实级配原理 设计组成, 本文据此设计传统 a c一 1 6级配, 采用内蒙 古乌兰察布市所生产的 l o2 0 mm、 51 0 m m、 3 5 m m玄武岩碎石 、 03 mm玄武岩石屑 和石灰岩磨细 矿粉、 生石灰, 其选择的合成级配见表2 。 s u p e r p a v e级配设计理论 采用 0 4 5次方级配 图, 维普资讯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一 h i g h w a y s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i n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2 0 0 8年第2期 最大密度线为集料颗粒排列最紧密的组成 , 可使集料 达到最大的密实度, 为了规范级配, 在0 4 5次方图上 增加了两个附加的特征 : 控制点和限制区, 级配选择是 通过控制点和限制区来进行的。设置控制点是要求集 料级配不得超出规定的区间, 控制点分别设于公称最 大尺寸筛、 中等尺寸筛 ( 2 3 6 m il 1 ) 和最小尺寸筛 ( 0 0 7 5 m m) 处。限制 区处 于沿最大密度级配线和中 等筛与 0 3 m i l l 筛之间, 限制 区形成一个级 配不 能通 过的带。由于限制区特有的驼峰形 , 所 以通过这个区 域的级配称为“ 驼峰级配” 。根据美国的观点 , 设置限 制区的目的有两个 : 一是为了限制砂的用量 ; 二是为了 提供足够大的v m a 。依据上述集料对此a c一 1 6结构 进行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 , 其选择的合成级配见表 2 。 从 图1 、 图2 和表2 可 以看 出 , 与传统 的a c一1 6 l 0 0 0 9 00 8 0 0 7 00 6 0 0 5 0 0 4 00 3 00 2 00 1 0 0 00 表 2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级配和传统级配对比 注: 在 1 3 2 筛孔处采用 9 0和 1 0 0的控制点指标值。 7 r , 一一 + 一设计级配 一 最大密度线 - n- n n 与 苫 6 d = 图 1 传统 a c一1 6级配设计 曲线 t q a 一 一 r , l , ; : : r 一设计级 配 一最大密度线及限制区 - n- n n 。 譬 苫 d d - 2 圈 2 采用 s u p e r p a v e设计的级配 曲线 t q a 一 一 维普资讯 总第 1 0 3期 鞠平: a c一1 6沥青混合料的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级配分析 集料结构相比,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的 a c一 1 6 结构降低了 4 7 5 m m筛孔处的通过率, 并减少 了细集料的用量, 使 中等粒径( 51 0 m m, 1 01 5 m m) 集料较多 , 形成 s 型级配曲线 ; 而传统 a c一1 6结构 的粗集料用量较少 , 在 l 3 2 m l n筛孔附近处于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的控制点之 下, 并且合成级配通过了限制区。 根据配合比设计结果( 沥青用量 4 8 ) 的轮碾成 型试件剖面见图3 。从图 3可 以看出, 外观上看 , 两种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 结构都较密实,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的 a c一1 6结构粗集料 含量大, 各级接触较多, 增强了嵌挤作用, 但是仍属于 连续级配; 而传统 a c一1 6结构粗集料 间彼此隔开 , 其 间多被细集料和沥青胶浆填充。 3 a c一 1 6混合料体积指标分析 为了探寻这两种不同设计 的特点 , 分别对这两种 结构进行了 s g c和马歇尔试验, 结果见表 3和表 4 。 图 3 室 内轮碾试件剖面 图 表 3 s g c体 积特性 传统设计 类型 沥青用量 试件密度 矿料间隙率 空隙率 沥青饱和度 稳定度 流值 马歇尔模数 残 留稳定度 g c m一 。 k n ( 0 1 n -l n 1 ) k n n -l n l 一 从表4 可知, 与传统 a cl 6结构相比,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的a c一1 6 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大的矿料间隙率, 较小的 g n i i 和 g 呲。 s u p e r p a v e 理论认 为, 规定 i 时的密实度可以防止混合料合成时产生 软弱集料结构和低内摩阻力, 而规定 时的密实度 可以防止混合料在设计交通量下过度压实, 产生永久 变形 。因为 对应的交通量远大于设计交通量, 因 此, 只要符合 皿 时的密实度要求, 就不会在设计交 维普资讯 h i g h w a y g o l i 2 0 0 8年第 2期 通量下产生过度压实。s g c试验表明, s u p e r p a v e设计 的 a c一1 6沥青混合料集料结构更强, 抵抗永久变形 的能力更强, 这归结于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的 a c一1 6结构 已形成了的嵌挤密实结构 。矿料级配决定 了矿料颗粒 间嵌挤力的大小及混合料密实程度, 这同时也说明 :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的嵌挤密实结构 的 a c一1 6在抗车辙 方面要好于传统 a c一1 6密实结构 , 表 5的动稳定度 试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无论 s g c试验还是马歇尔试验 , s u p e r p a v e设计 的 a c 一 1 6 混合料都大于传统的 a c一 1 6 混合料的矿 料间隙率 。合适的矿料间隙率是为使集料级配间有一 定的空间, 容纳必要的沥青以形成适当的沥青膜厚度 , 以便保证有足够的沥青裹缚集料把它们粘结在一起 , 并且当温度升高时沥青体积能膨胀不产生泛油现象, 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 此外 , 马歇尔试验方法过冲击作用使沥青混合料 达到密实 , 但冲击力不能使集料较好分布 , 当扁平细长 颗粒含量较多时更是如此 , 所以马歇尔方法得 到的试 件矿料间隙率 v m a通常比 s u p e r p a v e 方法大 , 而沥青 饱和度 v f a则较小 , 因此, 当采用马歇尔方法设计 时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 v ma要适 当增大。 从表 3 、 表 4中可知 ,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的 a cl 6混 合料具有较大的空 隙率 、 流值 , 较低 的稳定度。传统 a c1 6属于典型的悬浮 一密实结构, 细集料和沥青胶 浆多且致密, 在力学性能上表现为马歇尔稳定度较高, 流值大 , 而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的 a c一1 6级配中粗集料含 量较大 , 相应的细集料、 沥青胶浆 比例有所下降, 降低 旋 转 次 数 图4 一, v 间的压实曲线 对 于 s u p e r p a v e设计的嵌挤密实型 a c一1 6沥青 混合料 , 由于其粗集料含量较多, 沥青混合料处于 j7 v 一 压实阶段时, 各级集料通过颗粒的相对移动重 新组合 , 在未达到有效的嵌挤密实前, 压实能量多用在 混合料的体积改变上, 压实速率相对较快, 具有良好的 可压实性 ; 随着集料颗粒的重新组合完成 , 混合料也趋 了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 因此其马歇尔稳定度有所降 低。 4压实特性曲线 s u p e r p a v e 理论认为 , 旋转压实过程 中的压实特性 曲线提供了集料结构 的相对强度和胶结料含量的有关 信息。较弱的集料 结构 与集料结 构较强的混合料相 比, 其压实曲线的斜率较小而密实度较大, 也即较易压 实。 由图4 可知, j7v 一 d 。 。 间的压实曲线斜率,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的 a c一1 6结构大于传统 a c一1 6结构。 通常认为 j7v 一 d 。 间的压实曲线斜率代表 了此范围 内混合料的可压实性 , 也即认为这一斜率反映了混合 料中集料的结构强度 , 这部分 曲线代表混合料铺筑过 程中的压实, 即从 j7v i 开始经 j 7v 压实次数后达到 4 空隙率的过程 , 平均斜率增大 , 压实速率增大 , 混合料 可压实性增大, 因此 , s u p e r p a v e设计的 a c一1 6结构 在铺筑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压实速率 , 可压实性好于传 统 a c一1 6结构。 由图5可知 , j 7v 一j 7v 一 间的压实 曲线斜率,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的 a c一1 6结构 小于传统 a c一1 6结 构。 一 m 间的压实 曲线反映 了混合料从设计空 隙率 4 压实到 2 附近的过程, 反映了混合料开放交 通后混合料的再压实过 程, 这就意味着在同样的交通 量下 传统 a c一1 6沥 青混合料 比 s u p e r p a v e设计的 a c一1 6沥青混合料更易被压实到极限密度 , 因而抗变 形能力较差 , 这也反映 了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的 a c一1 6沥 青混合料具有更好的抗车辙能力。 旋 转 次 数 图5 nd 一 间的压 实曲线 于密实 , 较多的粗集料达到石 一 石接触状态, 压实时受 到集料内摩阻力的抵抗 , 更多的能量消耗在集料间的 摩擦上, 因而在 d 。 。一 砌 阶段表现出较强 的抗变形 能力 。 两种结构的沥青混合料都是采用旋转压实仪 在n i i =8 , d =1 0 0 , m =1 6 0 , = 7 0 0 k p a 下对其 舛 镐 & ; 、 维普资讯 总第 1 0 3期 鞠平 : a c一1 6沥青混合料的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级 配分析 5 体积参数进行测试, 旋转压实的原理是搓揉压实 , 旋转 压实时其压头下压和切剪局部沥青混合料 , 对沥青混 合料施加交变剪切力和垂直压力 , 使其受到很大 的作 用而重新排列变得密实。这种压实方法其压实程度可 以达到最大理论密度的9 8 以上 , 而马歇尔方法通过 冲击作用使沥青混合料达到密实, 空 隙率通 常较 大,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的 a c一1 6沥青混合料与传统 a c一1 6 沥青混合料相比, 粗集料比例较大 , 铺筑时必须增大压 实功, 合理组织压实工艺, 才能获得所需的空隙率。 5 a c一1 6混合料路用性能分析 为了验证此设计 的合理性 , 进行 了高温稳定性检 验、 水稳定性检验、 低温抗裂性能检验 和渗水系数检 验, 结果见表 5 。 表 5 配合 比设计检验结果 由表 5渗水系数试验结果可知, s u p e r p a v e设计的 a c一1 6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 和传统 a c一1 6沥青混 合料都形成了密实结构 。 5 1 高温稳定性 由表 5可知 ,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的 a c一1 6沥青 混合 料动稳定度高于传统 a c一1 6沥青混合料; 高温抗车 辙能力受集料级配和沥青性能影响, 高温沥青胶浆变 软, 主要依靠集料级配来抵抗行车荷载所造成 的永久 变形。传统 a c一1 6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悬浮在细集 料和沥青胶浆所组成的分散系中, 抗永久变形能力受 温度影响较大。而 s u p e r p a v e设计的 a c一1 6沥青混 合料中粗集料的含量增加, 利于粗集料之间互相嵌挤 锁结 , 形成较多的嵌挤密实结构 , 可以有效提高沥青混 合料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 , 从 而提 高了高温稳定性 。因此 ,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的 a c一1 6沥 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高于传统 a c一1 6 。 5 2 水稳定性 从表 4中残留稳定度和表 5中冻融劈裂抗拉强度 比试验结果可知 , 传统 的 a c一1 6混合料和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的 a c一1 6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都不差。沥青混合 料对水损害的抵抗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沥青与集料 的粘附性以及细集料、 沥青胶浆是否充分填充 了粗集 料间的空隙。s u p e r p a v e设计的 a c一1 6结构马歇尔 击实后的空隙率为5 2 , 传统 a c一 1 6结构击实后的 空隙率为4 9 , 相对来说, 传统 a c一 1 6结构的粘附 和填充效果更好一些 , 因此其水稳定性好于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的 a c一1 6结构, 而 s u p e r p a v e设计 的 a c一1 6结 构在增加了粗集料含量的情况下同样形成 了密实填充 效果 , 其相应 的水稳定性也就好些。 s 3 低温抗裂性 从表 5梁底最大弯拉应变试验结果看 : 传统 a c一 1 6沥青混合料低 温抗 裂性 能好 于 s u p e r p a v e设 计的 a c一1 6沥青混合料。s u p e r p a v e 设计 的 a c一1 6沥青 混合料的粗集料含量较大 , 并且形成了嵌挤密实结构, 因此其弯曲劲度模量较大 , 从而这种沥青混合料就会 呈现出脆性 , 因而其弯曲应变较小 。 6结语 近年来随着骨架设计理论 的提出, 密级配沥青 混合料中的粗集料嵌挤作用越来越受到了重视 , 采用 s u p e r p a v e设计的 a c一1 6沥青混合料就是一种嵌挤 密实结构 , 取中等或偏高水平的设计空隙率 , 可取得优 良的路用性能。 实践表明, 传统 a c一1 6沥青混合料可有较高 的强度 、 较好的密水性和稳定性 , 但由于其粗集料多呈 悬浮状态, 因此在使用 同种沥青 和集 料的条件下 , 与 s u p e r p a v e没计的嵌挤密实型 a c一1 6沥青混合料 相 比, 高温性能稍差。 本文在采用 s u p e r p a v e 设计 的 a c一1 6沥青混 合料时, 减少了靠近最大粒径的粗集料和细集料较细 部分的比例 , 控制矿粉和石灰比例 , 增加了中间筛孑 l 的 粗集料 。根据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虞文景教授级高 工的论述 , 若减少 0 3 4 7 5 m m填充料成分, 则将增 加混合料 的空隙率; 若增 加 0 0 7 52 3 6 m m细集料 成分 , 过多的细集料将使沥青混合料热稳性变差 、 水敏 感性增强。为使 s u p e r p a v e设计 的 a c一1 6沥青 混合 料不致空隙率过大 , 耐久性变差 , 须严格控制其细集料 用量和粉胶比。 一 的 s g c压实 曲线斜率表明 , 与传统 a c一1 6沥青混合料相 比, s u p e r p a v e设计的嵌挤 密实 型 a c1 6沥青混合料在 j 、 一j 、 d e s 阶段具有较好的可 压实性 , 在 d 。 一 r 纰 阶段具有较强 的抗变形能力, 因 而具有较好 的施工性和抗车辙性 , 但必须注意的是 , 这 种嵌挤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特别需要加强压实 , 提高压 实度 , 才能取得 良好的效果 。 维普资讯 6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1 hn s v o a fi o n i n 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2 0 0 8年第2期 文章编号: 1 0 0 5 0 5 7 4一( 2 0 0 8 ) 0 2 0 o o 6 6 3 从南方雨雪冰冻灾害谈北方高速公路除雪抢通措施 任宝 ( 内蒙古高等级公路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 养护科 ,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1 0 0 7 0 ) 摘要: 通过对2 0 0 8年春节前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的反思, 介绍了针对北方地区高速公路多年来积累的除雪抢通经 验与措施。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除雪抢通; 措施 中图分类号: u 4 1 8 5 6 文献标识码: a ab s t r a c t :t h r o u g h c o n s i d e r a ti o n s o ff r o s t s n o w d i s a s t e r i n s o u t h e n l c h i n a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t h e s p ri n g f e s t i v a l i n 2 0 0 8 ,t h i s a r t i c l e d e s c ri b e s t h e e x p e rie n c e a n d me a s u r e s f o r c l e a n i n g s n o w o n exp r e s s w a y t o o p e n t r a f f i c i n n o r t h e r n p a r t ke y wo r d s :e x p r e s s w a y;s n o w r e mo v s 1 t o o p e n t r a ff i c ;me a s u r e s i 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的反思 现代经济社会大系统 中的各子系统运行紧密关 联。2 0 0 8年春节前, 在我国南方这次大范围持续雪灾 中, 铁路交通依赖电力 , 电力又依赖能源 , 能源又依赖 交通, 上述三者的循环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 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便呈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据了解, 这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交通, 特别是公 路交通的影响是历史上最严重 的。一是影响范围广 , 全国先后有 2 3个省份公路交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 其中 l 3个省份公路交通多次中断, 客货运输受阻。二 是受阻国省干线公路多 , “ 五纵七横” 国道主干线有 9 条近 2万 k m多处路段封闭交通, 约6 0 0 0 7 o o o k m 路段封堵。全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