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断层解剖学简介人体断层解剖学01ppt课件_第1页
人体断层解剖学简介人体断层解剖学01ppt课件_第2页
人体断层解剖学简介人体断层解剖学01ppt课件_第3页
人体断层解剖学简介人体断层解剖学01ppt课件_第4页
人体断层解剖学简介人体断层解剖学01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断层解剖学 Sectional Human Anatomy 断层解剖学绪论断层解剖学绪论 Introduction toIntroduction to Sectional AnatomySectional Anatomy 参 考 图 谱 和 教 材 断层解剖学的定义和特点 人体断层(面)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 体不同方位断面上的器官结构的形态、 位置以及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断层解剖学的特点: 能保持结构于原 位, 可由断层重塑整体,与临床结合密 切。 开设断层解剖学的目的 使学生在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和医 学影像技术知识基础上理解和掌握人体 主要结构在连续断层内的变化规律,为 学好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坚实的形态学基 础。 学习断层解剖学的目的 从解剖断层认识影像断层,以影像断层 印证解剖断层,二者互为手段,相得益 彰。找出两者相结合的规律,以快速准 确地诊断,治疗疾病,造福人类。 分 类 尸体断层(面)解剖学: 影像断层解剖学: 通过切制尸体断层标本的方法,显示正常 人体各部器官或结构的断面形态、位置和 相互关系。 通过超声、CT和MRI等影象学手段,显示活 体正常器官结构的断层形态或功能状态。 盆部的横断层面 断层解剖学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阶段 1618世纪 16世纪初,意大利画家 da Vinci (达芬奇)绘制 了男、女躯干部的正中矢状断面图。这是有关断 层解剖学的最早记载。A.Vesalius 研究了脑的横 断层解剖。 17世纪,数位学者作了脑、眼和生殖器的断面。 18世纪,Camper镌印了盆部的纵断面图, Scarpa则用盆部的断面来表达取石手术途径。 1618世纪,阻碍断层解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缺 乏使尸体变硬的方法。 断层解剖学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阶段 19世纪20世纪60年代,是 断层解剖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完善了断层解剖方法 出版了许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图谱 断层解剖学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断层解剖 学的大发展时期。 由于超声、CT、MRI等断层影像技术的临床 应用,开辟了断层解剖学研究的新纪元,并 逐步形成了断层影像解剖学的全新体系。 断层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冰冻切片技术 塑化切片技术 火棉胶切片技术 激光共聚焦技术 计算机图像三维重建 断层影像技术:超声,光学成像,CT, MRI, SPECT, PET等 影像融合技术(image fusion) 胎儿面部三维 超 声 成 像 XCT机(Elscint)图片 1972年英国EMI公司的Hounsfield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XCT机。 GE公司的XCT 头 部 横 断 面 解 剖 X线吸收系数表示 组织的密度高低程 度。 X线吸收系数 CT 值 人体软组织的CT值 多与水相近,但由 于CT有高的密度分 辨力,所以密度差 别虽小,也可形成 对比而显影。 体 组 织 CT 值 (Hu ) (Hounsfield unit) XCT (Elscint)机诊断图 CT( Computed Tomography) 是计算机断层的 缩写。克服了X 光机平面图像在 深度方向的重叠 ,可以得到人体 脏器的断层(即 一薄层)图像, 许多断层像可以 重建成三维的立 体像。 GE公司PET PET为利用发 射正电子的放 射性核素进行 器官断层显像 的仪器。它以 11C、13N、15O 、18F及其许多 标记化合物进 行脑和心肌血 流灌注、氧耗 量、葡萄糖、 蛋白质和脂肪 代谢显像,以 及神经受体显 像。 PET是在分 子水平上显 示活体器官 代谢、受体 和功能活动 的影像技术 ,称为生理 断层。主要 用于神经系 统、心理紊 乱、心疾患 和肿瘤的显 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肺癌 CT PETPET-CT PET-CT正电 子发射电子计 算机断层显像 癫痫 CT PETPET-CT GE双探头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 GE双探头SPECT) SPECT的基本原理: 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作 为示踪剂或显像剂,如 99mTC、111In、123I,将 这种示踪剂注入人体内 ,使该示踪剂浓聚在被 测脏器上,从而使该脏 器成为r射线源,在体 外用绕人体旋转的探测 器记录脏器组织中放射 性的分布,探测器旋转 一个角度可得到一组数 据,旋转一周可得到若 干组数据,根据这些数 据可以建立一系列断层 平面图像。计算机则以 横截面的方式重建成像 。 以色列变角度SPECT SPECT的应用: 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的诊断、癫痫灶的 术前定位和肿瘤的 诊断、以及脑功能 和受体的研究。可 获取脏器的代谢信 息和诊断功能性病 变。 数字化医用X射线诊疗装置 u采用数字化技术 可得到数字图像 ,便于计算机连 网,数字传输, 数字化图像的清 晰度高。现在有 数字化X光机, 数字减影血管造 影仪,计算机断 层XCT等。 移动式血管造影系统 移动式血管造影系统诊断图 X线造影和影像增强技术 1.X线造影技术:用造影剂注入到受 检脏器,以增加它们与周围组织的 对比度,提高影像分辨率。 2.X线影像增强技术:用增感屏或X线 影像增强器使图像提高亮度和清晰 度。 医用X线电视技术 医用X线机 和闭路电 视系统配 合使用的 医用电视 系统。 NMR 、MRI 、MRA NMR:核磁共振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MRI:磁共振 magnetic resonance MRA:磁共振血管造影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含单数质子的原子核,例如人 体内广泛存在的氢原子核,其 质子有自旋运动,带正电,产 生磁矩,有如一个小磁体。 磁共振现象与MRI 小磁体自旋轴的排列无一定规律 。但如在均匀的强磁场中,则小磁 体的自旋轴将按磁场磁力线的方向 重新排列。 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 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 。 磁共振现象与MRI 用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radionfrequency,RF)进行激发, 作为小磁体的氢原子核吸收一定量的能而共振,即发生了磁 共振现象。停止发射射频脉冲,则被激发的氢原子核把所吸 收的能逐步释放出来,其相位和能级都恢复到激发前的状态 。这一恢复过程称为弛豫过程(relaxationprocess),而恢 复到原来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则称之为弛豫时间( relaxationtime)。有两种弛豫时间,一种是自旋-晶格弛豫 时间(spin-lattice relaxationtime)又称纵向弛豫时间( longitudinal relaxation time)反映自旋核把吸收的能传 给周围晶格所需要的时间,也是90射频脉冲质子由纵向磁 化转到横向磁化之后再恢复到纵向磁化激发前状态所需时间 ,称T1。另一种是自旋-自旋弛豫时间(spin-spin relaxation time),又称横向弛豫时间(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反映横向磁化衰减、丧失的过程,也即是 横向磁化所维持的时间,称T2。 磁共振现象与MRI 人体不同器官的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的T1是相对固定的,而 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差别,T2也是如此(表1-5-1a、b)。这 种组织间弛豫时间上的差别,是MRI的成像基础。有如CT时, 组织间吸收系数(CT值)差别是CT成像基础的道理。但MRI不 像CT只有一个参数,即吸收系数,而是有T1、T2和自旋核密 度(P)等几个参数,其中T1与T2尤为重要。因此,获得选定 层面中各种组织的T1(或T2)值,就可获得该层面中包括各 种组织影像的图像。 MRI的成像方法也与CT相似。有如把检查层面分成Nx,Ny, Nz一定数量的小体积,即体素,用接收器收集信息,数 字化后输入计算机处理,获得每个体素的T1值(或T2值), 进行空间编码。用转换器将每个T值转为模拟灰度,而重建图 像。 头 部 横 断 层 面 解 剖 正常颅脑的T1与T2值(ms) 组 织T1T2 胼胝体38080 脑 桥 44575 延 髓475100 小 脑58590 大 脑600100 脑脊液1155145 头 皮23560 骨 髓32080 人体正常与病变组织的T1值(ms) 肝 140170脑 膜 瘤200300 胰180200肝癌300450 肾300340肝血管瘤340370 胆汁250300胰 腺 癌275400 血液340370肾癌400450 脂肪6080肺 脓 肿400500 肌肉120140膀 胱 癌200240 磁共振血管成像 患者无创伤、无痛苦易于病人所接受。不需要从血管内注射 任何造影剂,就可得到血管的全貌。而CT、DSA检查需要向 血管内注入含碘化合物造影剂,才能得到血管影像,患者有 痛苦、有创伤和碘剂过敏反应的出现,严重时危及病人的生 命的安全。 磁共振血管成像,依据人体血管内血流速度的差异,检测到 MR信号不同,经计算机数据三维重建处理,显示血管立体结 构。在一定的范围内可替代常规的血管造影检查。MR血管扫 描方法有多种选择,依据病情需要,可任意选用不同的扫描 序列进行血管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存在不足之处,部分容积效应(partial volume effect)。使相邻结构间发生密度值传递,边缘模 糊不清,空间和时间分辨率仍不如常规的血管造影检查,有 待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解决,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 实现。 奥沃伽玛刀 X-刀(STAR系列) Co60治疗机(HMD-I)型 断层解剖学的发展前景 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及其在解 剖学研究中的应用,断层解剖学正从横断层 向多维断层、从描述向量化、从尸体向活体 、从厚片向薄层、从宏观向微观、从断面向 三维和四维、从单纯形态相结合功能和代谢 等方向迅速发展。 在具体内容上,可展开的研究: 影像断层解剖学研究 显微断层解剖学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