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模式未必适合本土创业公司.doc_第1页
硅谷模式未必适合本土创业公司.doc_第2页
硅谷模式未必适合本土创业公司.doc_第3页
硅谷模式未必适合本土创业公司.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硅谷模式未必适合本土创业公司 所谓硅谷集成电路创业模式一般包含三个阶段,一、获得vc对创意及团队认可,一般集成电路设计创业团队可以获得100-5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创业;二、产品开发完成后创业公司会二次融资,额度一般在500-2000万美元用于产品推广;三、技术或产品获得市场认可后创业公司一般会选择直接ipo或被知名跨国公司收购,成功的硅谷创业公司一般都会经历上述三个阶段。 与硅谷模式不同,集成电路在中国发展几十年,上市的只有中星微、展讯和珠海炬力,能够被跨国公司收购的案例很少,十年前新涛科技被idt以8500万美元收购以及上海掌微被sirf 1.25亿美元收购之外鲜有成功,其实这两家也不能算是本土创业公司,总部都在硅谷,运营主体都设在美国,中国只设有部分研发,甚至所销售的产品也是以海外为主。 硅谷创业以核心技术为目标,能被跨国公司收购很正常,国内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瞄准的是市场需求,至于技术是否领先则往往不是创业者最关注的,因此本土公司创业在技术层面很难引起跨国公司的关注,一旦开拓市场不利,被收购的价值为零,在中国集成电路设计界很少出现并购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有五百家之多,很多人预计未来会出现并购潮,老杳却认为很难,倒闭潮倒是非常有可能,真正拥有尖端核心技术的中国ic设计公司很少。 没有尖端核心技术并不能阻止本土ic设计公司的兴起,毕竟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中国电子市场对不同种类、不同水准的集成电路需求非常旺盛,只有能够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即使没有最高端的技术本土ic设计公司一样可以做的非常不错,也是基于这一点,许多风险投资商认为中国是集成电路投资最后一片沃土。 与硅谷创业尽快开发出尖端技术不同,本土集成电路创业公司最大目标应当是尽快赚钱,无论产品高端低端,无论是否代表高科技,只有尽快实现营业收入,才能与客户建立紧密的关系,更好的把握市场脉搏,进而通过就客户推广新产品,目前阶段很多中国本土集成电路设计公司都是依赖中国成熟的电子制造产业生存,虽然产品品质与跨国公司相比略有差距,更好的性能价格比是竞争的根本,本土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进步,制造出更加便宜、功能更加丰富的电子产品,应当说目前中国本土集成电路设计业已经与电子制造业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和彼此依存的共生关系,山寨手机之所以流行,mtk固然居功至伟,中国本土集成电路设计业在成本上做的贡献同样不可小视,目前本土ic已经在fm、摄像头、蓝牙、电源管理、音频放大期,功率放大器、模拟电视甚至电池等部件上已经替代了或正在替代跨国公司成为主流供货商。其它诸如玩具用音频芯片等更在全球占据统治地位。 应当说本土ic更依赖市场而不是技术,这是本土ic创业公司与硅谷创业的最大区别,基于此本土创业者要更加重视市场和盈利,也正因为如此,本土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被收购的价格会很低,这一点与电脑、电视领域的竞争格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虽然创业阶段本土与硅谷有较大的区别,如果希望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二者却殊途同归,说到底就像联想的“贸工技”和华为的“技工贸”的区别,拥有了市场的联想可以进一步拓展核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