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穿刺成功课件_第1页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课件_第2页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课件_第3页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课件_第4页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技巧 静脉穿刺术是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 一,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是儿科护士的基本功 。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不同于成人,有其特殊规律 。小儿血管细,血管的深浅因人而异,加上患儿 不合作,会给操作带来许多困难,因此熟练掌握 静脉刺术是非常必要的。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中的一 项基本操作,在儿科抢救中静脉穿刺做到一针见 血能保证静脉通路的顺利开通,为抢救和治疗赢 得宝贵时间,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冲突。下面从 几个方面具体阐述小儿静脉穿刺的技巧。 一、 影响穿刺成功的因素 1.1 患儿家属的因素 家属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对环境陌生, 希望技术水平高的护士为患儿操作;对静脉穿刺 缺乏认识,表现为在穿刺时不敢看或躲避行为; 对护士的年龄、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表现的不 信任,对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不信任等原因, 导 致不配合护理人员操作,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情 绪,易造成穿刺失败。 1.2 患儿的机体条件与静脉条件 患儿身体的胖瘦、皮肤的厚薄、 皮肤的白黑、皮肤的紧松、病情的程 度、高热、有无脱水等均可决定静脉 条件。充分了解静脉条件,可增加穿 刺成功的机会。 1.3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对穿刺成功 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操作时是否集中 ,能否正确对待患儿家属的过激言语 ,能否在患儿病痛哭泣时控制自己的 内心感受等,以上因素处理不当,会 导致护理人员情绪变化,因而导致穿 刺失败。 二、 沟通与选择 2.1 首先加强与患儿家属的心理沟通针对 上述患儿家属存在的心理问题,护士应提 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树立良好形象,接待 病人态度要和蔼,言语要温柔,耐心地做 好解释工作,与家属谈话,讲清病情及治 疗方法消除其心中疑虑,通过与家属沟通 及高水平护理技术来赢得家属的信任和配 合。 2.2 巧妙选择合适静脉因年龄、疾病、治 疗目的不同,对穿刺部位的选择各有所偏 重:一般性治疗,新生儿至 2 岁的小儿宜 选头皮静脉, 2 8 岁的小儿宜选四肢静 脉;慢性疾病患儿由远心端静脉开始;抢 救时应选用肘静脉和大隐静脉,同时注意 针对小儿的血管特点灵活掌握。 2.3 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应熟练掌握小儿 静脉的特点,加强与患儿家属的心理沟通 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在工 作中摸索、总结穿刺经验, 练就全面过硬 的本领,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信心 穿刺的成功率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 三、具体的操作措施 (一)操作前: 3.1 首先向患儿家长交代患儿静点的药、点几 组,然后嘱家长把患儿放在床上,在你选择血 管的时候,向家属交代您的宝宝血管不太好( 即使好,也说不太好),这时家长在心里就有 了自己的孩子不好扎的概念,然后你再告诉她 ,不要紧张我会尽量一针扎上,(这时候就是 你扎不上,他也不会埋怨你,如果你一针扎上 了,他就很佩服你)但是一定要告诉家长要配 合护士。 3.2 做好家长、儿童的思想工作,对于学龄儿童, 他们懂得了一定的道理且不一定有自制力,只要取 得他们的信任,讲清道理,就能配合治疗(现在我 们科护士在扎针前就夸他们你是小美女呀、帅哥、 男子汉、你很勇敢等等)。对于婴幼儿必须事先做 好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合作与信任,请家长帮 助固定患儿,不让他乱动。 n 3.3 选择好部位和血管避免慌乱或急于盲 目试进针而造成患儿痛苦,增加自己心理 压力;避免在骨隆突出、关节部位、静脉 活瓣处静脉穿刺,新生儿至 2 岁的小儿宜 选用头皮静脉穿刺,由于头皮静脉是网状 分布,所以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 回流。忌从血管中间开始,以防穿刺失败 造成淤血,以致整段血管模糊不清,无法 再进行顺行和逆行穿刺。 头皮静脉应首选用正中静脉,此静脉 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粗短而直,不 易滑动,易固定,其次额浅、颞浅静脉(此 静脉细长浅直,不滑动,暴露明显)、耳后 静脉 ( 较难固定,且稍粗直或略带弯曲, 但易破 ) 等。 3 岁12岁儿童宜选用四肢 浅静脉,若患儿需要在关节、大隐静脉等 处穿刺,则要另备固定的夹板、绷带等。 常用静脉的选择:了解小儿头皮静脉的解剖 特点,有利于穿刺时,掌握血管的深浅度 和走行方向,临床穿刺常选静脉如下: 颞浅静脉:位于两侧颞部,该静脉细 长、浅直、清楚,血管虽细,但容易穿刺 成功,液体不易外渗。 前额静脉:位于前额正中,呈Y型,分岔 于近发际,表面显露粗短,直深,且易固定,易 于穿刺成功。但选用静脉时,如向前穿刺,虽针 头固定在血管内,仍有60%以上的患儿局部可发 生肿胀,此现象乃因该静脉直径较粗,但其延伸 到眉间部,变成又细又多的小静脉围绕双眼向心 流,从而使液体汇流速度减慢,逐渐瘀积并由血 管壁渗出到组织内,故易形成水肿;如采取向后 穿刺,液体则汇入颞浅静脉总支而不易发生水肿 。 耳后静脉、顶骨结节处颞静脉:这两条静脉 的特点是显露虽较清楚、粗长、直线,但位于皮 下,脂肪层上,皮下深度 2mm 左右,血管下有 2 3mm的脂肪层及疏松结缔组织,不易掌握深 浅度,易给进针造成一种错觉。故穿刺时一定要 绷紧皮肤,使血管固定,并正确估计深浅度,方 有可能成功。 n额静脉穿刺时进针角度为2025 额上静脉额上静脉 n耳后静脉及发际内的颞浅静脉进针角度应为30。 n n 颞上静脉颞上静脉 正中静脉正中静脉 3.4 选择好针头大小,选择针头大小原则是根 据静脉大小及深浅部位而定,一般常用头皮正中 静脉、额、颞后静脉、手指浅静脉、指趾间静脉 滴注均可用4.5号5.5号针头。肘静脉、大隐静脉 ,推注或采血可用5.5号7.5号针头。 3.5 选择好适宜的光线高度适宜的光线, 静脉显得清晰,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若 强光直射穿刺部位,因光线的刺激反而无 法看清血管。在阴雨天或夜间借助 2 台40 W日光灯置于操作者左前上方,距离穿刺 静脉100 cm120 cm高度为佳,此时灯光 对眼的刺激小,静脉暴露好,穿刺易成功。 (二)穿刺中 3.6 合理选择进针手法,根据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所 成角度不同,分为直刺法与斜刺法,直刺法是指在 欲穿刺的静脉上,针头与皮肤成10 15度角,针头 斜面向上,通过皮肤将针头直接刺入静脉,适合小 儿头皮静脉,手背及足背浅静脉。斜刺法是指在欲 穿刺的静脉旁侧距静脉 1 cm 1.5cm处,针头与皮 肤成20 30度角,将针头刺入皮下,然后在皮下潜行 0.8 1 cm后,在刺入静脉,适于肘静脉、大隐静脉 及较大的静脉。根据血管壁弹性,估计血管的口径 。当肉眼观察针头直径大于血管直径的情况下,只 要方向对,深浅适宜,穿刺多能成功 3.7 选择适当的持针手法对特定病情,如休 克、发热 (尤以高热)、吐泻引起的脱水、气 温低、发热寒战时末梢血管收缩,高热患儿 使用解热药或穿刺时因恐惧而激烈反抗引起 的大汗淋漓,都会使静脉血管因血容量减少 而虚瘪等,情况应了然于胸,一般不采用右 手拇指持针柄在上,针头斜面向上刺入皮肤 后再换成食指在针柄前,拇指在后沿静脉走 向平行刺入法。而采用直接用右手食指在下 使血管充盈后,通过皮肤将针头直接刺入静 脉,同时进针时宜轻、稳、慢,仔细观察回 血情况和用心体会脱空感。 、 穿刺过程中,操作者可有三种感觉: 即穿皮感、破膜感、落空感。当针头进入 皮肤时,由于通过真皮层,可有一种穿透 皮肤的感觉;当针头穿透血管壁时,有一 种似穿透窗纸的既破膜感觉;当针头进入 血管腔内,行进时无阻力,有一种落空感 。 3.8 适当的左手配合: 穿刺者穿刺时用左手拇指、中指压在所选静脉 穿刺部上下方,使所选静脉拉直,用左手小指及小 鱼际部位配合向左侧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同时将输 液管下端绕在左手小指上,这可防止穿刺成功后固 定胶布时不小心刮掉针头,由于小儿进针一 般较浅 ,哭闹挣扎及输液管自身重量下坠,都易使穿刺成 功后而滑出。对虚瘪静脉左手拇指、食指固定要穿 刺段血管,来回挤动,使局部短暂充盈后再行穿刺 3.9 穿刺不见回血的情况下: 不要急于拔出针头,一定要设法证实针头确实不 在血管内才能重新进行穿刺。 应边退边看有无回血,如仅退针不见回血,易穿 透静脉形成血肿。 可直接利用血管内外压差,把穿刺针头和输液管 接头分开。 也可轻捏输液管下段,观察针尖部是否随输液管 的挤压有外渗现象,针梗处有无少许回气。 3.10 保持良好心态: 在穿刺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沉着 稳定的心理状 态,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于孩子的哭闹和血管的难 寻,而是来自家长的过高要求和对护理工作的不理 解。患儿哭闹,容易造成静脉暴露不清、血管不充 分、家属过度保护、精神惊慌以及过激的言语,都 会无形中增加护士的心理压力。平时对孩子的呵护 和关爱来到医院就变成对医护人员医疗和操作技术 的苛刻要求和百般挑剔,尤其是当一针未成功,面 对家属的质疑,要用心理学知识来调节自我表现, 避免多余思维信息干扰,要在患儿家长叮咛、责怪 甚至非难时,及在患儿哭闹声中练就气定神闲的工 作本领,才能减少穿刺的失败率。 (三)穿刺后 3.11 固定: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只是整个 输液成功的一半,固定显得格外重要。针 头固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穿刺成功后手 指固定针头应牢固,不能移动;二是胶布 固定应牢固,不能让针头漂浮在皮肤上, 特别是对不配合治疗的婴幼儿,穿刺完毕 家长应协助用夹板和绷带固定穿刺部位。 对于哭闹或者出汗多的患儿,头皮静脉穿 刺可采用环绕头皮固定法,将头皮针管固 定于外耳廓上,可起缓冲外力的作用。 3.12 看护: 小儿剧烈哭闹易使已成功穿刺的输 液外渗,故应指导家长有效看护,以防家长及患 儿本人引起不必要的血管损伤和破坏。 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嘱患儿家属,以 “ 喂奶 ”姿势抱起患儿:将患儿一手夹在家属的腋窝下, 平抱起患儿,输液部位朝外,家属抓住患儿的另 一只手 。 3.13拔针: 拔针后应用左手拇指沿血管方向直 行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