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6年重点科室环境卫年重点科室环境卫 生学监测计划生学监测计划 演讲者:孔懿演讲者:孔懿 时间:时间:20162016年年1 1月月1919日日 目录 Part1 环境卫生学和消毒效果监测方 法介绍 Part2 2016年监测计划实施方案 Part1 环境卫生学和消毒效果 监测方法介绍 监测规范 p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pWS/T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pGB50333-2014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pWS/T 368-2012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pWS/T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pWS310.3-200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3部分 pYY0572-2005 血液透析相关治疗用水 p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p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 p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 目录 Part1 空气监测方法介绍 Part2 医务人员手监测方法介绍 Part3 消毒液监测方法介绍 Part4 内镜监测方法介绍 Part1 空气监测 PART1 空气监测 p监测的原因 pWS/T 368-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要求: p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产 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重症监护 病房、新生儿室、烧伤病房等的空气净 化进行监测 各类空气环境分类 p类环境: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疗场所,分洁净手 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 p类环境: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血 液病病区;烧伤病区;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室 p类环境: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灭菌区 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血液透析中心、普通病房 p类环境: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 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 类环境 p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疗场所:手术室、净化病房、 ICU、配置中心、供应室 p根据GB50333-2013洁净手术部 p依据房间空气中0.5m的尘粒数和5m的尘粒数 洁净度100级(350粒/m3 N(0.5m的尘粒) 3500粒/m3 ;5 m的尘粒为0) =洁净度5级 洁净度1000级=洁净度6级 洁净度10000级=洁净度7级 洁净度100000级=洁净度8级 洁净度300000级=洁净度8.5级 洁净手术室用房的分级标准 洁净用房等级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空气洁净度 级别 参考手术 手术区 周边区 手术 区 周边 区 0.2cfu/30min 90皿 0.4 cfu /30min 90皿 56 假体植入、某 些大型器官移 植、手术部位 感染可直接危 及生命及生活 质量等手术 0.75 cfu /30min 90皿 1.5 cfu /30min 90皿 67 涉及深部组织 及生命主要器 官的大型手术 2 cfu /30min 90皿 4 cfu /30min 90皿 78其他外科手术 6cfu/30min90皿8.5 感染和重度污 染手术 补充两个概念 p手术区和周边区 p手术区:需要特别保护的手术台及其周围区域 级手术室: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9m,两端至 少各外推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 级手术室:手术台两侧边至少各外推0.6m,两端至 少各外推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 级手术室:手术台四边至少各外推0.4m(包括手术 台)的区域 级手术室不分手术区和周边区 p周边区:洁净手术室内除去以外的其他区域 洁净手术室沉降法测定细菌 浓度布点 洁净手术室沉降法测定细 菌浓度布点 各级手术室布点图 p级手术室布点图 各级手术室布点图 p级手术室原布点图 各级手术室布点图 p级手术室现布点图 各级手术室布点图 p级手术室布点图(ICU层流病房同) 级手术室 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 1.实验材料:90mm营养琼脂平皿 2.实验方法:空气平板沉降法 暴露30分钟 3.结果计算: 平均每皿菌落数 = 各平皿菌落数之和(CFU)/ 采样的平皿总数 4. 采样时间: 工作前,进行清洁和消毒,自净30-45分钟 工作结束后,手术间清场、清洁和消毒自净30分钟后 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 5. 采样步骤:整个过程采用无菌技术 根据各布点图进行布点(暴露30分钟) 现场演示 洁净手术室空气监测 6. 结果判定 p级手术室的空气培养合格的结果: 手术区的菌落数0.2个/30min皿 周边区的菌落数0.4个/30min皿 p级手术室的空气培养合格的结果: 手术区的菌落数2个/30min 周边区的菌落数4个/30min皿 p级手术室(ICU层流病房) 菌落数6个/30min皿 二类环境的空气监测方法 二类环境 p非洁净手术部 和 高危科室 北院手术室、眼科手术室、 泌尿外科手术室 产房,导管室 烧伤病区,重症监护病区 新生儿室,北院生殖中心 二类环境布点图 p30m2: 布点5个皿 p30m2: 布点3个皿 p暴露时间15分钟 p每季度对空气进行监测 p结果判断:菌落数4.0CFU/15min皿 二类环境布点图 p30m2: 布点5个皿 二类环境布点图 30m2: 布点3个皿 PART2 手的监测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pWS/T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p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 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p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 流动水洗手,在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 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p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p卫生手消毒:菌落数10 cfu/cm2 p外科手消毒:菌落数5 cfu/cm2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 p根据WS/T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 监测方法:用含相应中和剂的采样试管采样 采样方法:现场演示 含相应中和剂的采样试管 p外科手消毒:3M爱护佳9200 洁肤柔凝胶 碘伏 p卫生手消毒:爱护佳免洗液 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p请明确注明使用的手消毒产品 4. 采样时间 应选择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5. 采样步骤 5.1 采样人员向院感科领取相应的采样试管,然后准备酒精灯等辅助用品。 选择正要接触患者、或进行诊疗活动前的医务人员进行采样。 5.2 采样前采样者需先清洁自己的双手,接着点上酒精灯,打开采样试管, 在火焰中消毒试管口和试管塞;抽取一根无菌棉签,在试管中的无菌洗 脱液浸湿。 5.3 此时被检者五指并拢、手面朝上,站在采样者的对面。采样者用浸湿的 棉签在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采样两只手),涂擦过程中 同时转动棉拭子。 5.4 接着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5ml含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 试管内,试管口和试管塞在火焰中消毒,关闭试管,立即送往医院感染 管理科实验室。 5.5 由实验室人员完成后续的检测工作。 PART3 消毒液的监测 消毒剂的监测 p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pWS/T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p每月对用于灭菌的消毒剂进行监测 p每季度对高水平消毒剂和皮肤黏膜消毒剂进行监测 p使用中灭菌用的消毒液菌落数:0 cfu /mL p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 10 cfu/mL p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 100 cfu/mL 目前我院使用情况 p灭菌剂:戊二醛、过氧乙酸内镜灭菌 p高水平消毒剂:戊二醛内镜消毒 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 p皮肤黏膜消毒剂:洗必泰 碘伏 酒精 消毒剂监测方法 实验材料 p采样试管:含9 mL 相应中和剂的洗脱液的试管 实验方法 p用无菌吸管或试管按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0mL被检消 毒液,加入9mL中和剂中混匀 采样时间 p选择使用中的消毒液(已开瓶或已倒入消毒罐中的 消毒液)进行采样 采样步骤(现场演示) l整个采样工作需要两位护士共同合作。首先采样护士应先清洁 双手,可选择免洗液消毒双手。然后采用无菌技术进行操作。 l一位护士先撕开10mL一次性注射器的包装,然后取出注射器, 打开针帽从消毒槽中吸取1mL的消毒液。 l同时另一位护士点燃酒精灯,同样采用无菌技术,当第一位护 士抽取消毒液后,打开采样试管在火焰中消毒瓶口和瓶塞,让 第一位护士将注射器中的1ml的消毒液注入采样试管中。注入后 立即在火焰中消毒瓶口和瓶塞并关闭试管,并在试管上做好标 记。此时第一位护士可以将注射器针头丢入利器盒,注射器丢 入黄色垃圾袋中。 l采样结束后,立即将采样试管和开据的化验单一并送至医院感 染管理科实验室,由实验室人员完成后续的检测实验。 PART4 内镜的监测方法 内镜的检测方法 p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 p消毒后内镜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 p灭菌内镜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 p监测标准: p消毒后内镜:细菌总数20 cfu/镜 p灭菌内镜:细菌总数= 0 cfu/镜 内镜清洗与消毒质量监测 消毒内镜的质量监测 pGB15982-2012要求,消毒后内镜,抽取50mL含 中和剂的洗脱液,从活检孔注入,采样原有存放 洗脱液的蓝口瓶全部回收,立即送实验室; 取1mL倾注培养,361、48h,计数细菌菌 落数(cfu/件) 剩余的洗脱液在无菌条件下采用滤膜(0.45m )过滤浓缩,将滤膜接种于培养基上, 361 、48h,计数细菌菌落数 消毒内镜的质量监测 p当滤膜法不可计数时: 菌落总数(cfu/件)=m (cfu/平皿)50 m=2块平行平皿的平均菌落数 p当滤膜法可计数时: 菌落总数(cfu/件)=m (cfu/平皿)+m1 (cfu/滤膜) m=2块平行平皿的平均菌落数 m1=滤膜上菌落数 内镜消毒质量监测 p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的菌落总数应 20cfu/件 Membrane filtration 过滤装置 倾倒过滤液 无菌操作,接种于平皿表 面 内镜的检测方法 p考虑到我院暂时还未配备过滤膜接种器 p 目前的检测方法如下 灭菌内镜 p目前实验室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p 灭菌内镜的清洗质量的检测 灭菌内镜清洗质量检测 p检测方法:ATP检测仪 p检测结果: 45RLU ATP检测原理 pATP生物荧光法测定原理,是利用荧光素酶在镁离子 、ATP、氧的参与下,催化荧光素氧化脱羧,产生激活 态的氧化荧光素,放出光子,产生560nm的荧光 p在裂解液的作用下,细菌裂解后释放的ATP参与上述酶 促反应,用荧光检测仪 可定量测定相对光单位值( RLU),从而获知ATP的含量, 进而得知细菌含量。 ATP检测技术的评价 p邢书霞等(2008)研究表明,当细菌浓度 在1.0102 1.0108 cfu 范围内,细菌对数值 与RLU对数值之间呈线性关系(R20.9,p 0.01)。 ATP检测在内镜清洁质量中的应用 Part2 2016年监测计划实施方案 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消毒效果监 测目的 p 做有“意义”的监测 p 精简监测的内容 p 提高监测检测的效果 p 反应科室真实的情况 p 提高科室对环境卫生和清洗消毒效果 的重视 p 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可能的隐患 监测计划内容 p采样方式:主动采样和被动采样相结合 p监测时间:主动采样的科室每月不再提前 通知监测时间和监测内容 p监测内容:医务人员手 空气 消毒或灭菌内镜 消毒剂 2016年监测计划 p监测不改变的科室: 静脉配置中心 眼科手术室 输血科 3号楼配置间 北院整形门诊手术室 特婴室 北院配置中心 产房 血液透析中心 急诊输液室 心导管室 北院生殖中心 介入手术室 供应室 14A净化病房 其他科室由院感科主动采样 2016年监测内容的改变 p重点病房 7D 13AICU 12AICU 8A ICU(B) 12DICU 11AICU 以上科室的每季度空气培养不再做要求 p其他监测内容均未改变 院感科主动采样内容 p采样内容以三个月为一个循环: 每月:4个病区:医务人员卫生手和空气 1个手术室:外科手、消毒剂、灭 菌内镜清洗质量和空气 3个消毒内镜科室:内镜消毒质量 注:大手术的空气采用仍由科室自己完成 2016年监测具体实施计划 重点病房的采样 p卫生手:随机抽取医生和护士的手各一位 p监测科室: 第1月:13A ICU、12A ICU、EICU 第2月:8A、7D、704病区 第3月:ICU(A)、ICU(B)、11A ICU p空气采样:EICU、ICU(A)、704病区 消毒内镜的采样 p消化内镜每月采样4根内镜 p其他内镜科室如下安排: 第1月:7D (采样1根)、ICU(A) (采样1根) 第2月:EICU (采样1根)、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通银行2025玉林市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农业银行2025三沙市秋招无领导模拟题角色攻略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快速成型工艺
- 邮储银行2025石家庄市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德阳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中国银行2025汕头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邮储银行2025白山市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2025新兴技术对行业颠覆影响
- 工商银行2025临沂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猎头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铁塔监理流程
- 《社会化网格治理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700字
- 稳派教育2025届高考压轴卷英语试卷含解析
- 车间5S检查评分表
- 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简介范文
- 静电复印纸项目质量管理方案
- 高一 人教版 英语 必修一第四单元《Lesson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课件
- 中建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指南
- 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分享
- 2024年新人教版部编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