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体治疗理论整体治疗理论 目 录 一中医学整体理论 二脏腑的概念和意义 三经络 四人体的几大系统 五脊柱和全身器官的关系 中医学整体理论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 人体的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 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 互影响。互影响。人体的这种统一性,是以五脏人体的这种统一性,是以五脏 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 联与脏腑,外络于肢节,并通过精、气联与脏腑,外络于肢节,并通过精、气 、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 能活动。能活动。 阴 阳 阴阳是指自然界一切具有相互对立 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五 行 心火 肾水 肝木 脾土 肺金 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 概括脏腑组织的功能属性, 论证五脏系统相互联系的内在规律。 气 血 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使脏腑、经 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脏腑的概念和意义 一、五脏 1、心:心脏的大小和本人的拳头当。它 位于胸腔之内,约23在身体正中线的 左侧,13在正中线的右侧,如把手掌 放在左侧乳头附近,可以清楚地摸到心 尖搏动。传统医学认为:心主神明、主 血脉。 脏腑的概念和意义 2、肝: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也是 最大的实质性脏器,肝脏主要位于右季 肋部和上腹部。传统医学认为:肝储血 、主疏泻。用现代医学解释:消化、内 分泌、神经反应的作用。 脏腑的概念和意义 3、脾:位于腹腔左侧,平对第十一肋 间隙。传统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 主运化水谷、统血。用现代医学解释: 消化、代谢、血液系统。 脏腑的概念和意义 4、肺:位于胸腔,分为左肺和右肺, 为人体的呼吸器官,覆盖于心脏之上, 中医称为华盖。传统医学认为:肺主气 ,司呼吸。用现代医学解释:呼吸系统 。 脏腑的概念和意义 5、肾: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 一,肾贴腹后壁的上部,位于腹膜后间 隙内。右肾比左肾低半个到一个椎体, 第11胸椎第3腰椎之间。传统医学 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育。 用现代医学解释:泌尿、生殖、内分泌 。 脏腑的概念和意义 二、六腑 1、胆:位于肝脏下面的胆囊窝内。胆 贮藏排泄胆汁,主决断,调节脏腑气。 2、胃:位于左上腹,上连食管下连十 二指肠,胃容纳量可达3000ml。主受 纳、腐熟的作用。 脏腑的概念和意义 3、小肠:位于腹中,上端与胃相接处 为幽门,与胃相通,下端与大肠相接为 阑门,与大肠相连,是进一步消化饮食 的器官。主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 4、大肠:包围在小肠的周围,从右向 左分别是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 状结肠及直肠。主传化糟粕和吸收津液 。 脏腑的概念和意义 5、膀胱:位于下腹部,居肾之下,大肠之前 。在脏腑中,居于最下处。为中空囊状器官 。其上有输尿管,与肾脏相通,其下有尿道 。正常可容纳尿液350400ml,最大可达 800ml。有储存尿液和排泄尿液的功能。 6、三焦: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膈到肚 脐是中焦包括脾,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与肾 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 脏腑之间的关系 通过经络系统互相依存、互相制约: 心小肠相表里 肝胆相表里 脾胃相表里 肺大肠相表里 肾膀胱相表里 心包三焦相表里 经络系统经络系统 一、经络的概念 运行气血,联系脏腑,沟通表里上下,调 节机体各部功能的通路。 经络系统 二、经络的生理功能 1、联系内外,网络全身。 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3、抗御外邪、反映症候 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经络系统经络系统 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阴阳消长(阴阳 )、上下肢分布(手足),及其与脏腑属 络的关系(脏腑)而命名的。因此,十二 经脉的名称由阴阳、手足、脏腑三个部分 组成。 经络系统 足太阳膀胱经 分为膀胱内经和膀胱外经,它涵盖了人体 1/3的穴位,是人体最重要的经络。所以 我们在研制康福宝远红外线按摩理疗床时 就重点选用了这条经络。 督脉督脉 督脉为诸阳之会 经络系统 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穴位 1、天柱:后发际正中旁开1.5寸。 2、肺腧: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心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肝腧: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5、胆腧: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6、脾腧: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7、胃腧: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8、大肠腧: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9、肾腧: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0、小肠腧:第一骶椎旁开1.5寸。 11、膀胱腧:第二骶椎旁开1.5寸。 经络系统 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主治 1、天柱:头痛、眩晕、颈椎痛等。 2、肺俞:肺炎、支气管炎、咳嗽、胸膜炎。 3、心俞:冠心病、心绞痛、风心病、心肌炎、心律失 常等。 4、膈俞:高血压、贫血、乳腺炎、更年期综合症等。 5、肝俞:肝炎、胆囊炎、高血脂、肋间神经痛等。 6、胆俞:胆囊炎、肝炎、肥胖、腹胀等。 7、脾俞:胃溃疡、消化不良、脾肿大、糖尿病等。 经络系统 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主治 8、胃俞:胃病、失眠、十二指肠溃疡、胰腺炎、腰背痛 等。 9、肾俞:肾炎、尿道感染、腹痛、腰痛、疝气、神经衰 弱、坐骨神经痛、失眠、腰肌劳损等。 10、大肠俞:便秘、肠炎、痢疾、腹泻、阑尾炎等 11、小肠俞:前列腺炎、盆腔炎、月经不调等。 12、膀胱俞:坐骨神经痛、糖尿病、膀胱炎、前列腺炎 、睾丸炎等。 腹部穴位及主治腹部穴位及主治 1、云门:胸部正中线旁开6寸,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 2、中府:云门穴直下 1寸,主治:同上。 3、膻中:两乳头之间,主治:气喘、胸痛、心悸、呕吐。 4、期门:乳头直下第6肋间,主治:胸肋胀痛、呕吐。 5、日月:乳头直下第7肋间,主治:胁肋胀痛、呕吐、黄疸。 6、上脘、中脘、下脘:脐上5、4、2寸,主治:胃痛、腹胀、泄泻、 呕吐。 7、神阙:脐中,主治:腹痛、虚脱、调节机体免疫。 8、气海:脐下1.5寸,主治:腹痛、腹胀、气虚、血虚。 9、关元:脐下3寸,主治:尿频、遗尿、前列腺炎、月经不调。 10、中极:脐下4寸,主治:小便不利、遗精、阳萎、盆腔炎、附件 炎。 经络系统 下肢穴位与主治 1、承扶:大腿后面,臀下横纹中点。主治:腰背痛 、坐骨神经痛、尿潴留、下肢麻木等。 2、殷门:承扶穴下6寸,主治:腰背痛、坐骨神经 通、腰椎病、腰肌劳损。 、委中:在膕橫紋中点。主治:腰背痛、中风后 遗症、痔疮、半身不遂等。 4、承山:小腿后正中,腓肠肌腹凹陷处。主治:腰 痛、腿痛、便秘等。 5、飞扬:承山外下方1寸。主治:头痛、目眩、风 湿性关节炎、腰背痛、肾炎、膀胱炎等。 6、跗阳:小腿后,昆仑穴上3寸。主治:头痛、腰 痛、下肢瘫痪等。 7、昆仑: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主治:头痛 、颈项强直、背痛。 人体的各大系统 、运动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神经系统 、生殖系统 、泌尿系统 、内分泌系统 、消化系统 、免疫系统 一、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淋巴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的功能: 、把机体从外界摄取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代谢给各个组织 。 、运送与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物质 、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淋巴系统) 循环系统常见的疾病:高血压和心脏病。 二、内分泌和代谢系统 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有糖尿病、 甲亢、肥胖、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症、 原因不明的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 三、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常见疾病: 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 脊椎的组成 1、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 组成。 2、从侧面观察脊柱,可见成人脊柱有颈 ,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其中,颈 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 脊椎的四个生理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首付款赠与协议书范本
- 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趋势
- 三方协议书那章给学校
- 合作开发协议内容须知
- 微信是什么协议书
- 2025年电子产品购销合同范本
- 银行 抽屉协议书
- 三方协议书电话核实
- 买断竞业协议书
- 2025租赁合同的形式和主要内容
- 核电运营数字化转型探索-中核集团 核电运行研究(上海)有限公司 2025
- Unit2RainorShine词汇与语法特训鲁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学堂在线 如何写好科研论文 章节测试答案
- 旅馆顾客财物管理制度
- 交通设施韧性提升-洞察及研究
- CJ/T 340-2016绿化种植土壤
- 购车没过户协议书
- 转让店铺欠款协议书
- 2024年黑龙江省《宪法知识竞赛必刷100题》考试题库【研优卷】
- 《建筑电气安装》课件
- 《山东省房屋市政施工安全监督要点》及《安全监督“二十要”》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