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 式 1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 管理规范 n医院感染管理科 闫芳芳 n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 年9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规范医院感染 暴发报告和处置的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 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医 疗安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 2009年7月20日以卫医政发200973号 发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 ,规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 近年来,安徽医院感染事件 n痛 心 事 件 n2005年12月,宿州市立医院眼球 事件 n2008年3月,阜阳手足口病 n2009年12月,霍山血透丙肝事件 n2010年1月,安庆宜城医院血透丙 肝事件 n2013年1月,淮南新华医院血透丙 肝事件 回顾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省内) n2009年11月份,安徽霍山县医院进行血液 透析的多名病人相继发现感染丙肝,当地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霍山县医院治疗的57 名血透病人进行丙肝抗体检测,发现28名 患者丙肝抗体呈阳性,19例病人被诊断为 医院感染,经国家、省级卫生专家深入调 查,确认为是一起医院感染事件,是一起 医源性感染事件。 回顾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省内) n2009年12月21日,6名患者来到安庆市卫生 局投诉称,他们在宜城医院进行血透期间 感染了丙肝,并称除他们之外,医院里还 有其他患者也一样感染了丙肝。经调查, 安庆宜城医院透析的77名患者中,丙肝抗 体阳性的患者39人。其中15例初步确诊为 院内感染。 淮南丙肝事件属“严重医院感染” n2013年1月淮南市新华医院陆续报告在血液 透析病人中发现丙肝病毒感染者,省、市 卫生行政部门立即组织专家组多次进行现 场调查,。调查发现,该医院接收的门诊 透析病人共74人,透析前筛查出丙肝患者 12人,乙肝患者6人;2012年陆续发现新增 丙肝患者3人。今年1月上旬,医院对74名 透析患者全部经血检测,又新增丙肝患者9 人,抗体阳性22人。调查结论为“严重的医 院感染事件”。 第一章 总则 n第一条 为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管理, 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降 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保障医疗安 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规 范。 n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其他 医疗机构发生的医源性感染暴发的报告及处 置工作依照本规范管理。 n第三条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范围,包括疑似 医院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暴发。 第一章 总则 n第四条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遵循属地 管理、分级报告的原则。 n第五条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 全国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的管理工作 。 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 负责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 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组织管理 n第六条 医院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 任制,明确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制订并落 实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处 置工作预案,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 n第七条 医院应当明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 院感染管理部门、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 及相关部门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 工作中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反应快速,管理 规范。 第二章 组织管理 n第八条 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 应当建立并完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的 工作程序,提高医院感染暴发的防控和处置水平 。 n第九条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组织对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 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辖 区内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 第三章 报告程序 n第十条 医院发现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 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 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一)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二)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n第十一条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 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 门。 第三章 报告程序 n第十二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组织专 家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下情形的,应当于24小 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一)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二)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三)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 果。 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 )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 会同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共同组织专家进行调查 ,确认发生以上情形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 当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报告。 第三章 报告程序 n第十三条 医院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 要求,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 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卫 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在2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卫 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确认发生以 下情形的,应当在2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一)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二)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三)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发生上 述情形时,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向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报告。 医疗机构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CDC 12小时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24小时 组织专家调查 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卫生部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CDC 2小时 2小时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2小时 国家突发 公共卫生 事件相关 信息报告 管理工作 规范(试 行) 第三章 报告程序 n第十四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省级中医药管理 部门上报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医院感染 暴发信息,内容包括:医院感染暴发发生的时间 和地点、感染初步诊断、累计感染人数、感染者 目前健康状况、感染者主要临床症候群、疑似或 者确认病原体、感染源、感染途径及事件原因分 析、相关危险因素主要检测结果、采取的控制措 施、事件结果及下一步整改工作情况等。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本规范要求,结 合实际制订本辖区内的各级各类医院上报医院感 染暴发信息的具体要求。 第四章 处置工作 n第十五条 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 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 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 医疗安全。 n第十六条 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 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 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 第四章 处置工作 n 第十七条 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 报告后,应当及时组织有关专家指导医院开展医 院感染暴发的医疗救治及调查处置工作,提供相 应的技术支持。卫生部接到报告后,可以根据实 际需要组织有关专家提供技术支持,降低医院感 染对患者的危害。 n第十八条 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应当加强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处置能力建设,加强人员相 关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医院感染暴发报告 和处置水平。 第五章 质量管理 n第十九条 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可以委托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开展本辖区内医院 感染管理工作及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和处置工作的 质量管理。 n第二十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感染管理质 量控制中心应当对本辖区内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及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处置工作进行质量评估 和检查指导。 第五章 质量管理 n第二十一条 医院应当对医院感染暴发的 调查处置工作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 ,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n第二十二条 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发现 医院存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不及时,瞒报 、缓报和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和 谎报情形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 任人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则 n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 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 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 内获得的感染 (二)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 传播引起的感染 (三)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 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 染。 第六章 附则 (四)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 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 现象。 (五)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 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 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 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第二十四条 本规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规范亮点 n一:报告范围增“疑似院感” n二:明确了逐级报告责任 n三:进一步明确职责 n四:进一步强调了暴发的处置和管理 亮点一:报告范围增“疑似院感 n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医院感染暴发是指 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 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n本规范规定,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 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 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 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 病例现象。这些病例虽然尚未经过病原学检测, 但有可能是医院感染暴发。 亮点一:报告范围增“疑似院感 n之所以将疑似情形纳入报告范围,是因为一些医 疗机构没有条件做病原学监测,无法达到以往规 定中“医院感染暴发”定义的标准,但遗漏掉这些 疑似病例的报告,则有可能造成感染的蔓延。这 条新规定也有利于医疗机构早期判断医院感染暴 发端倪,从而采取相应措施。 亮点二:明确了逐级报告责任 n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各级机构向上级报告的 时间作出了规定,但对报告的流程、内容、各方 责任没有进行区分。目前大部分院感暴发的报告 流程不十分明确,卫生部经常通过多种途径得到 相关信息。本规范规定的院感暴发“分级报告 ”原则,明确了医院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报告内 容和承担的责任:医院要主动报告;县级卫生行 政部门不承担确认责任;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对“ 疑似院感”进行确认,确认院感暴发后,或进行处 置,或继续上报卫生部。 亮点三:进一步明确职责 医院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责任制 ;明确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制订并落实医 院感染暴发报告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处置工 作预案,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暴发;应当明确医院 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院感染 管理专(兼)职人员及相关部门医务人员在医院 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工作中的职责,做到分工明 确,反应快速,管理规范。 亮点三:进一步明确职责 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应当 建立并完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的工作 程序,提高医院感染暴发的防控和处置水平。 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组织对重大医 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 各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辖区 内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调查和业务指导。 亮点四:进一步强调了暴发的处置和管理 n 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 发时: 1. 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 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 2. 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 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n n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 及时组织有关专家指导医院开展医院感染暴发的 医疗救治及调查处置工作,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 n卫生部接到报告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织有关 专家提供技术支持,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危害 。 n省级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民族大学《现代仪器分析及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媒介批评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信号处理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唐山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晶体生长原理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甘肃中医药大学《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理大学《C语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卫生法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生产学牛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大学《建筑安全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肇庆学院《机器学习算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伊犁将军府课件
- 中医护理不良事件
- 初中常见原子团及其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
- 《城市公园配套设施设计导则》
- 供应链安全培训教材课件
- 2024年医院考勤的管理制度
- 卡西欧手表5213(PRG-550)中文说明书
- 2024年度北京市安全员之B证(项目负责人)测试卷(含答案)
- 苹果电脑macOS效率手册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四章 整式的加减 章末复习
- 卸车工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