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药饵养生法 药饵养生,就是指通过口服 具有调和阴阳、补精益气、通 补血脉的药物以达到延年益寿 、涵养精神、强身健体、防病 治病效果的养生方法。 药饵养生概念 第一节 药饵养生的原则 一、平衡阴阳 病因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干预措施“补其不足,损其有余” 目的调整阴阳的偏盛偏衰,达到阴平阳秘 二、调补脾肾 肾先天之本 ;脾后天之本 三、预防在先 “治未病”未病先防 已病防变 四、审因施补 伏其所主,先其所因 五、宜缓勿急 益寿延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第一节 药饵养生的原则 凡能补益正气,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正证为 主的药物,称为补虚药。本类中药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 的作用。主要用于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虚证。 补气药:本类药物性味多甘温或甘平,能补益脏腑之气。主要适 用于脾气虚引起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脘腹虚胀,大便溏薄, 浮肿,脱肛和肺气虚引起的少气懒眼言,语音低微,喘促,易出 虚汗等症。 补阳药:本类药物性味多甘温或咸温或辛热,能温补人体之阳气 。主要适用于肾阳不足的怯寒肢冷,腰膝酸软,阳萎早泄,宫冷 不孕,尿频遗尿等证。 补血药:本类药物性味多甘温或甘平,质地滋润,能补肝养心或 益脾。主要适用于心肝血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唇爪苍白,眩晕耳 鸣,失眠健忘等证。 补阴药:本类药物药性多甘寒质润,能补阴、滋液、润燥,而以 治疗阴虚液亏之证。阴虚证多见热病后期及若干慢性疾病。 第二节常用延年益寿的中药 西洋参 茯苓 人参 山药 一、补气类 冬虫夏草 松花粉 一、常用益气类中药 人参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 智 应用:脱证;肺脾气虚;气血不足;气阴两伤 注意:炖时要用慢火煮沸1小时以上; 服用人参不宜饮茶和吃白萝卜; 适用于虚证; 人参 味甘微苦,性温。“主补五脏,安精神 ”,“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本品可大补元气,生津止渴,对年老 气虚,久病虚脱者,尤为适宜。人参一 味煎汤,名独参汤,具有益气固脱之功 效,年老体弱之人,长服此汤,可强身 体,抗衰老。人参切成饮片,每日噙化 ,可补益身体,防御疾病,增强机体抵 抗能力。 人 参 一、功效 大补元气 补脾益肺 生津止渴 安神益智 n李时珍:“因根如人形而得名”。 二、临床配方特点 为补气救脱第一要药 为治疗虚劳内伤第一要药 凡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皆可运用。 人参系列药材的命名 人参系各种规格人参入药饮片的通用名 ,一般不以这个笼统的名字作为处方用 名 1.根据生长情况命名 野山参 系野生者,质量最好,货源 少,价格贵,少用。 移山参 系人工移植栽培者。 n一年生者(播种第二年) 一片三出复叶;三花子 n二年生者,一片五出复叶;巴掌 n三年生者,二片五出复叶;二夹子 n四年生者,三片五出复叶;灯台子, n五年生者、六年生者,四枇叶、五枇叶; n七年生者 ,三片五出复叶(最多六片复叶)。 【采收加工】 园参,栽种56年后,于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土。 n新鲜人参称“水子”或“水参”。水子加工的商品有: n生晒参:直接晒干;不去支根,则称“全须生晒参”。 n红 参: 蒸后晒干或烘干,称普通“红参”; n其中芦长、体长(大于8.3CM)、带有较长支根者,称“边条红 参”, n支根及须根,称“参须”。 n白参(糖参):鲜参置沸水中烫37min,取出,用针扎小孔,再 浸于浓溏液中23次,每次1012h,取出干燥。 n真空冷冻干燥人参,可防止有效成分总皂苷的损失,提高产品质量。 【性状鉴别】 园参: 一般分芦、艼、体、腿、须等部。 n上部的根茎称“芦头”,长1-4CM, 直径0.3-1.5CM; n芦头上凹窝状茎痕,习称“芦碗 ”; n芦头上不定根,习称“艼”,多 为2一3支。 n主根称体,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 15CM,直径1-2CM。 n支根为腿,3一5,腿生有须根,其 上有小突起,习称“珍珠点”。 n生晒山参 n芦头细长、与主根等长或更长,称“雁脖芦”;芦 分三节, “马蹄芦,对花芦、圆芦”。 n艼中部饱满形如枣核,习称“枣核艼”。 n主根短,上端有紧密深陷的环纹,习称“铁线纹” 。 n参腿2 3支, n须根细长,清疏不乱,质韧,“珍珠点”明显。 n气香浓。 “ 芦长碗密枣核艼,锦皮细纹珍珠须” 常用益气类中药 西洋参(花旗参) 功效: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应用:阴虚火旺;热病气阴两伤;津液不足 注意:欲用人参而不耐人参之温者可用; 水煎代茶饮,可润喉美声; 体育保健之佳品; 性寒,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忌服 山药 味甘,性平,“ 补中益气力,长 肌肉,久服耳目 聪明”。本品具 有健脾补肺,固 肾益精之作用, 因此,体弱多病 的中老年人,经 常服用山药,好 处颇多。 功效: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益肺止咳, 聪耳明目,强筋骨,益智安神, 延年益寿 应用:脾胃虚弱, 肺气不足, 肾虚 山药 山药 n来源 本品始载于本经。为薯蓣科多 年蔓生草本(草本食品)植物薯蓣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根茎。主产 于河南、江苏、广西、湖南等地。 采收炮制 霜降后采挖。刮去粗皮, 晒干或烘干,为“毛山药”;再经浸软闷透 ,搓压圆柱状,晒干打光,成为“光山药” 。润透,切厚片,生用或炒用。 山药 n商品规格 商品中由于加工不同,有毛山药与光山药之分 ,二者除销售习惯略有差异外,质量无甚出入,均同等入药 。按个头长短粗细分为14个等级。以质坚实,粉性足,颜 色洁白者为佳。 性状特点 1.毛山药 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20厘米,直 径1.56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未去净外皮则显浅棕 色斑点或须根痕,有纵沟与纵皱纹,两头不整齐。质脆易断 ,断面白色,颗粒状,粉性。味淡,微酸,嚼之发粘。 2.光山药 圆柱形,两端平齐,长618厘米,直径1.5 3厘米。粗细均匀,挺直。全体洁白,光滑圆润,粉性足。 山药 n主要成分 山药含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元、胆碱、植 酸、止杈素、维生素(维生素食品)、甘露聚糖等。 药理作用 具有滋补、助消化(消化食品)、止咳、祛 痰、脱敏和降血糖(血糖食品)等作用。 性味归经 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效应用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主治 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 尿频,虚热消渴。 茯苓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应用:小便不利,水肿;心脾气虚 注意:平补之佳品,常用的延年益寿之品 茯苓 n来源 本品始载于本经。为多孔菌科 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 Wolf.的菌核 。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 上。野生或培植,主产于云南、湖南、湖 北、四川等地。 采收炮制 79月采挖。堆置“发汗”后 摊开晒干,再行“发汗”、晾干,如此反复3 4次,最后晾至全干。生用。 茯苓 n商品规格 商品过去由于加工不同有个苓、大 楝苓、小楝苓、上平片、中平片、天字片、包 片等数十种,现在已按实际应用情况简化,只 分茯苓个、茯苓块、赤茯苓。除茯苓皮外,个 、块均分为一、二等级和统装。茯苓个以体重 、坚实、外皮色棕褐、无裂隙、断面色白细腻 ,嚼之粘性强者为佳;茯苓皮以外皮黑褐色、 内面灰白色、体软、质松、略具弹性者为佳; 茯苓块以块状不碎,色洁白者为佳。以云南的 产品最著。 茯苓 n性状特点 1.茯苓个 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 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 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 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无 臭、味淡,嚼之粘牙。 2.茯苓皮 为削下的茯苓外皮,形状大小不一。外面棕 褐色至黑褐色,内面色白色或淡棕色。质较松软,略具弹 性。 3.茯苓块 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块片状,大小不一 。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茯苓 n主要成分 茯苓含茯苓聚糖、茯苓酸、蛋白质(蛋白质 食品)、脂肪、卵磷脂(卵磷脂食品)、胆碱、组胺酸、 麦角固醇等。 药理作用 茯苓具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钠、 氯等电解质的排出。此外,还有镇静和降低血糖(血糖 食品)作用。 性味归经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应用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主治水肿,小 便不利,脾胃虚弱,食少纳呆,倦怠乏力,脾虚湿泻 ,心悸,失眠。 n冬虫夏草 n性味:味甘,性平。 n功效:平补肺肾。 n能补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 n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治痰饮喘嗽 ,虚喘,痨嗽,咯血,自汗盗汗,阳痿遗 精,腰膝酸痛,病后久虚不复。 n松花粉 n性味:甘,温。 n归经:归心、肺、脾经。 n功效:健脾祛湿、润肺养心、祛风益气 、通利小便、消瘀止血。 何首乌 阿胶 熟地 龙眼 肉 二、养血类 桑葚 熟地 味甘、性温。“填骨髓 ,长肌肉,生精血,补 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 ,利耳目,黑须发”。 本品有补血滋阴、强心 、利尿、降血糖之功, 对血虚、肾精不足者, 可起到养血滋阴,益肾 添精的作用。 熟地黄 功效: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应用:血虚;月经不调;阴虚内热; 肾精血不足 注意:脾胃湿盛者忌用; 忌与萝卜、葱白、 薤白同食 二、常用养血类中药 熟地黄 n来源 本品始载于本草图经。为玄参科多 年生草本(草本食品)植物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Caertn.)Libosch.ex Fisc h.et Mey. 的根。主产我国河南、河北、内蒙 古等省区及东北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亦有栽 培。 采收炮制 取干地黄加黄酒拌蒸至内外均 呈色黑、油(油食品)润,或直接蒸至黑润而成 。切厚片用。 熟地黄 n商品规格 熟地黄均为统货,一般不分等级。以个大 ,体重,质柔软油润,断面乌黑,味甜者为佳。尤以 河南产品怀庆地黄最佳,为四大怀药之一。 性状特点 多呈不规则的圆块或长圆形,中间膨大 ,两头稍细,长612厘米,直径36厘米。有的细小 ,长条状,稍扁平而扭曲。表面乌黑色, 有光泽,粘性 在,质柔软,味比生地甜。 主要成分 本品含梓醇、地黄素、甘露醇、维生素( 维生素食品)A类物质、糖类及氨基酸(氨基酸食品)等。 熟地黄 n药理作用 熟地黄有强心、利尿、降血糖(血 糖食品)和升高外周白细胞,增强免疫功能等 作用。 性味归经 甘,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应用 补血(补血食品)滋阴,益精填髓 。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 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 不调,崩漏下血,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何首乌 味苦甘涩,性温。“ 益气血,黑髭鬓,悦 颜色。久服长筋骨, 益精髓延年不老”。 本品具有补益精血, 涩精止遗,补益肝肾 的作用。明代医家李 中梓云:“何首乌老 年尤为要药,久服令 人延年” 何首乌 功效:补益精血,乌发养发,润肠通便, 强筋增力,美容养颜 应用:精血不足 注意:补益精血用制首乌; 截疟、润肠及解毒用生首乌 n药理作用 何首乌对实验性家兔血清胆固醇的增 高有抑制作用,能减轻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和脂 质沉积,从而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对离体 蛙心有兴奋作用。并有减慢心率及增加冠脉流量 的作用;能增强免疫功能,主要为增强单核-吞噬 细胞系统吞噬功能和细胞免疫;还有强壮神经, 健脑益智作用;使动物血糖(血糖食品)先升高后 降低;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促进肠管蠕动而呈泻 下作用等。生首乌经炮制后,糖含量增加,结合 蒽醌衍生物的含量降低,游离蒽醌衍生物含量显 著增加,故泻下作用不再出现。 n不宜长期超量服用,避免与肝毒性药物同时使用 ,注意监测肝功能 龙眼肉 味甘,性温。“久 服强魂聪明,轻身 不老” ,“龙眼肉 粥开胃悦脾,养心 益智,通神明,安 五脏,其效甚大” 。本品具有补心脾 ,益气血,安神健 脾之功。 “内有火 者禁用”。 阿胶 味甘,性平,“ 久服轻身益气” 。本品具有补血 滋阴,止血安胎 ,利小便,润大 肠之功效,为补 血佳品,适用于 血虚诸证。 阿胶 功效:补血止血,滋阴润肺 应用:血虚;阴虚;出血而兼见阴虚、血 虚证 注意:补血滋阴养生佳品; 不能直接入煎,需烊化服; 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忌用 延年益寿的中药补血 桑椹 味苦,性寒。“利 五脏、关节,通血 气。久服不饥,变 白不老”,“益肾 脏而固精,久服黑 发明目”。本品可 补益肝肾,有滋阴 养血之功。 桑葚的清洗方法 n方法一:1、洗桑葚时先用自来水连续冲洗桑葚 表面几分钟。 2、再将其浸泡于淘米水中或者 淡盐水,过一会儿用清水洗净。 温馨提示:浸 泡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为宜。 n方法二:1、碗里放点盐。 2、少量开水让盐 融化。 3、放入更多的冷水;倒入桑葚里,浸 泡5分钟后用冷水再清洗一下就可以吃了。 n方法三:取少量面粉和桑葚混合一起清洗,面 粉沾水有粘性,会把桑葚果肉表面的农药残留 物沾掉。 玉竹 枸杞子 黄精 三、滋阴类 天门冬 三、常用滋阴 类中药 n天门冬 n味苦,平 ,无毒。 n入肺、肾、胃经 n主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 ,咽喉肿痛,消渴,便秘,小便不利。 内服:煎汤,2-4钱;熬膏或入丸、散。虚 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致嗽者忌。 枸杞子 味甘,性平。“久服坚筋骨 ,轻身不老”,“枸杞子, 润血滋补,兼能退热,而专 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 ,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 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者 十之七八,故取食家为益精 明目之上品”。本品具有滋 肾润肺,平肝明目之功效。 玉竹 味甘、性平。“主聪 明,调气血,令人强 壮”。本品可养阴润 肺、除烦止渴,对老 年阴虚之人尤为适宜 。本品补而不腻,凡 津液不足之症,皆可 应用;但胃部胀满, 湿痰盛者,应慎用或 忌用。 n太平圣惠方载有服萎蕤法:“二月九日, 采萎蕤根切碎一石,以水二石煮之,从旦至夕 ,以手(挼)烂,布囊榨取汁熬稠,其渣晒, 为末,同熬至可丸,丸如鸡头子大。每服一丸 ,自汤下,日三服,导气脉,强筋骨,治中风 湿毒,去面皱益颜色,久服延年。 n近代研究证明,本品有降血糖作用及强心作用 ,对于糖尿病患者、心悸患者,有一定作用, 本品补而不腻,凡津液不足之症,皆可应用; 但胃部胀满,湿痰盛者,应慎用或忌用。 黄精 味甘,性平。“ 宽中益气,使五 脏调和,肌肉充 盛,骨髓坚强, 皆是补阴之功” 。本品有益脾胃 ,润心肺,填精 髓之作用。 n太平圣惠方载有取黄精法。将黄精 根茎不限多少,洗净,细切,用流水去 掉苦汁。经九蒸九晒后,食之。此对气 阴两虚,身倦乏力,口干津少有益。 n近代研究证明,黄精具有降压作用,对 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肝脏脂肪浸润也有 一定效果。所以,常吃黄精,对肺气虚 患者有益,还能防止一些心血管系统疾 病的发生。 杜仲 菟丝 子 鹿茸 四、补阳类 肉苁蓉 菟丝子 味甘、辛,微温。“ 补不足,益气力”, “久服明目,轻身延 年”,“服之令人光 泽。唯服多甚好,三 年后变老为少,久服 延年”。 本品具有补 肝肾、益精髓、坚筋 骨、益气力之功效。 n具体服用方法是:“用酒一斗浸,曜干再 浸,又曜,令酒尽乃止,捣筛”,每次酒 服6g,日服二次。此药禀气和中,既可 补阳,又可补阴,具有温而不燥、补而 不滞的特点。 n现代研究证明,菟丝子含树脂样的糖体 、大量淀粉酶、维生素A类物质等。 鹿茸 味甘咸,性温。“益 气强志,生齿不老” ,“生精补髓,养血 益阳,强筋健骨”。 本品具有补肾阳,益 精血,强筋骨之功效 。阴虚火旺患者及肺 热、肝阳上亢者忌用 。 鹿茸、鹿角、鹿角胶与鹿角霜相鉴别: 鹿茸、鹿角、鹿角胶与鹿角霜均能温补肾阳, 都可用治肾阳不足。不同之处在于: 鹿茸 为尚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补肾 阳,益精血的力量强,为补肾壮阳的要药。并能强 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鹿角 为已成长骨化的角。本品补肾助阳 的作用与鹿茸相似而药力薄弱。兼能活血散瘀消肿 。 鹿角胶 为鹿角经水煎熬浓缩而成的固体胶 。本品甘咸温,功能温补肝肾,益精血,止血。 鹿角霜 为鹿角熬膏后所存残渣。本品味又 涩,功能温肾助阳,收敛止血。 n单味鹿茸可冲服,亦可炖服。冲服时,鹿茸研 细末,每服0.51g。炖服时,鹿茸1.54.5g ,放杯内加水,隔水炖服。阴虚火旺患者及肺 热、肝阳上亢者忌用。 n近代科学研究证明:鹿茸含鹿茸精,系雄性激 素,又含磷酸钙、碳酸钙的胶质,软骨及氯化 物等。能减轻疲劳、提高工作能力,改善饮食 和睡眠。可促进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状红细 胞的新生,促进创伤骨折和溃疡的愈合。是一 种良好的全身强壮药物 肉苁蓉 味甘咸,性温。 “养五脏,益精 气”,“益髓, 悦颜色,延年” 。本品有补肾助 阳,润肠通便之 功效。 n本品单味服用,可以水煎,每次615g 内服。亦可煮粥食用,本经逢原云 :“肉苁蓉,老人燥结,宜煮粥食之。”即 肉苁蓉加大米、羊肉煮粥。有补肝肾、 强身体之功用。 n近代研究证明:肉苁蓉含有列当素、微 量生物碱、甙类、有机酸类物质。具有 激素样作用,性激素样作用,还有降压 、强心、强壮、增强机体抵抗力等作用 。 杜仲 味甘,性温。“补 中,益精气,坚筋 骨,强志,久服轻 身耐老”。本品有 补肝肾、强筋骨、 安胎之功效。 n近代科学研究证明:杜仲含有杜仲酸, 为异戊己烯的聚合体,还含有树脂,动 物实验证明,杜仲有镇静和降血压作用 。 第三节 延年益寿方剂 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 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 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 肾气丸 主治主治 补肾助阳 功用功用 肾气丸 君 臣 地黄:滋阴补肾 山茱萸、山药:补肝脾, 益精血 桂枝:温通阳气,化气行水 附子:大辛大热,温肾助阳 佐 肾气丸方解方解 泽泻、茯苓:利水渗湿 丹皮:合桂枝调血分之滞 “少火生气 ” “益火之源 ,以消阴 翳” 阴生阳长 补中寓泻 本方为补肾助阳的常用方。 辨证要点 肾气丸 运运 用用 临床应用以腰痛脚软、小便不利 或反多、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 沉细为辨证要点。 延缓衰老方剂研究举例 金匮肾气丸 本品由熟地、山茱萸、山药、 茯苓、泽泻、丹皮、肉桂、附子精制而 成。临床使用证明,本品可减少疲劳感 、腰膝痠痛、手足发凉、夜尿频繁、大 便秘结等症状。日本千叶大学用本品治 疗老年性白内障而眼底无变化者,视力 提高者为60.2,故认为本品可恢复水 晶体的弹性和功能,且能有某种程度恢 复机体血管、骨骼、肌肉和大脑的功能 ,说明本品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肝 肾 阴 虚 精髓不足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 ,足跟作痛, 牙齿松动,小儿囟门迟闭 虚热内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骨蒸潮热 、盗汗、遗精滑精、牙痛、小便淋沥、消渴 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六味地黄丸 主治主治 滋补肝肾 功用功用 六味地黄丸 补养肝肾 兼能涩精 补益脾阴 兼能固肾 臣 君 熟地 滋阴补肾 (重用) 填精补 髓 山药 山茱萸 三 补 利湿而泻肾浊 减熟地之滋腻 清泄虚热 制山萸之温涩 淡渗脾湿 制山药之粘腻 泽泻 茯苓 丹皮 三 泻 佐 六味地黄丸方解方解 配伍特点配伍特点 六味地黄丸 三补三泻,以补为主,以泻助补; 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 为主; 本方为肝肾阴虚证的基础方。 辨证要点 六味地黄丸 运运 用用 临床应用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 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辨证 要点。 脾虚泄泻者慎用。 使用注意 六味地黄丸 3.彭祖延年柏子仁丸 n处方及用法柏子仁、蛇床子、菟丝子、覆盆 子各120克,石斛、巴戟天各75克,炙杜仲、天门 冬(去心)、远志(去心)、钟乳石(炼过)各90克, 天雄(泡,去皮)30克,川续断、桂心各45克,石菖 蒲、泽泻、山药、人参、山茱萸各60克,五味 子150克,肉苁蓉180克。诸药共研细末,炼蜜为 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日空腹服20丸,日后逐渐 增至30丸。 n功效益肾填精 n效果温补肝肾,强壮腰膝,安神养心。主治心 肾两亏之早衰、记忆力减退、腰膝酸痛、夜尿 频多、须发早白。 n4、 胡桃丸(御药院方) n【成分】胡桃仁捣膏 破故纸 杜仲 萆薢 n【功效】补肾气,壮筋骨。 n【主治】老年人肾气虚衰,腰膝痠软无 力。 5.乌麻散 n【组成】黑芝麻不拘多少 。 n【功能】补肾润燥。 n【制法】以水拌令匀,勿使大湿,蒸令 气遍,晒,又蒸又晒,往返九遍讫,捣 去皮,为末。 n【用法】每次6g,空腹以温水调服,晚 食前再服。 n【主治】老年肾虚津亏,肌肤干燥,大 便秘结。 6.何首乌丸圣惠 n【处方】何首乌2两,昆布2两(洗去咸味), 雀儿粪1两(微炒),雄黄半两(细研),麝 香1分(细研),皂荚10梃(去黑皮,涂酥, 炙令黄,去子)。 n【制法】上为末,入前研了药1处,同研令匀 ,用精白羊肉1斤细切,更研相和为丸,如梧 桐子大。 n【功能主治】气毒,心膈壅滞,颈项生瘰疬, 咽喉不利。 n【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荆芥汤送下。 7.巴戟丸太平圣惠方 n【处方】 巴戟30克 天门冬45克(去心;焙) 五味子22.5克 肉苁蓉30克(酒浸,刮去粗皮, 炙干)柏子仁22.5克 牛膝22.5克(去苗)菟丝 子30克(酒浸一宿,焙干,别研为末)远志 22.5克(去心)石斛22.5克(去根,锉)薯蓣 22.5克 防风22.5克 (去芦头)白茯苓22.5克 人参22.5克(去芦头)熟干地黄30克 覆盆子 22.5克 石龙芮22.5克 萆薢22.5克(锉)五加 皮22.5克 天雄30克(炮裂,去皮、脐)续断 22.5克 石南22.5克 杜仲22.5克(去粗皮,炙 令微黄,锉)沉香30克 蛇床子22.5克 7.巴戟丸太平圣惠方 n【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 如梧桐子大。 n【功能主治】 补肾强筋,祛风除痹。(主治肾劳 ,腰脚酸痛,肢节苦痛,目暗瞌瞌,心中恍惚,夜 卧多梦,觉则口干,食不得味,恒多不乐,常有恚 怒,心腹胀满,四体痹痛,多吐酸水,小腹冷痛, 尿有余沥,大便不利。 n【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及晚食前以温酒下。 n【注意】 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鲤鱼。 8.延寿丹丹溪心法 n【组成】天门冬(去心) 远志(去心) 山药 巴戟各60 克 赤石脂 车前子 菖蒲 柏子仁 泽泻 川椒(去目,炒 ) 熟地黄 生地黄 枸杞 茯苓 覆盆子各30克 牛膝(酒 浸) 杜仲(炒) 菟丝子(酒浸) 苁蓉各120克 当归(酒洗 ) 地骨 人参 五味各30克 n【用法】上药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70丸。 n【功用】滋肾阴、补肾阳。 n【主治】虚损。老年人腰酸腿软,头晕乏力,阳痿 尿频。医学正传云:“凡人于中年后常服,可以 却疾延年。”用法:每服70粒,温开水送下。 9、八仙长寿丸寿世保元 n【成分】生地黄 山茱萸 白茯神 牡丹皮 五味子 麦门冬 干山药 益智仁 白蜜 n【功效】滋补肾阴。原书云:“年高之人 ,阴虚筋骨萎弱无力。并治形体瘦弱 无力,多因肾气久虚,憔悴盗汗。发热 作渴”。 n【主治】老年人肾亏肺燥,喘嗽口干, 腰膝无力。 10、十全大补汤寿世保元 n【成分】人参 白术 白茯苓 当归 川芎 白 芍 熟地黄 黄芪 肉桂 麦门冬五味子 炙甘 草 生姜 大枣 n【功效】健脾益肾 n【主治】治老年气血衰少,倦怠乏力, 能养气益肾,制火导水,使机关利而脾 土健。 11.神仙巨胜子丸 奇效良方 n【成分】巨胜子(焙)一两;生地黄、 熟地黄、何首乌、枸杞子、菟丝子、五 味子、炒枣仁、破故纸(炒)、柏子仁 、覆盆子、鸡头实、广木香、莲花芯、 巴戟天(去心)、肉苁蓉(酒浸)、牛 膝(酒浸)、天门冬(酒浸)、官桂、 人参、茯苓、楮实子、韭子、天雄(炮 去皮脐)、莲肉、川续断、山药,以上 各一两。 11.神仙巨胜子丸 奇效良方 n【用法】右为细末,春夏炼蜜为丸,秋冬蒸枣肉, 入胡桃肉一十个,捣如泥同药末和,更捣千余杵, 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盐 汤亦可,日二。如久服去天雄,用鹿茸亦得。 n【作用】安魂定魄,改易容颜,通神仙,延寿命, 添髓生精,补虚益气,壮筋骨,润肌肤,发白再黑 ,齿落更生,目视有光,心力无倦,行步如飞,寒 暑不侵,能除百病。此药耳聋复聪,眼昏再明,服 一月元脏强胜;六十日发白变黑;一百日容颜改变 ,目明,可黑处穿针,冬月单衣不寒。 12.还少丸奇效良方 n【成分】山药、牛膝、远志、山萸肉、 楮实、五味子、巴戟、石菖蒲、肉苁蓉 、杜仲、茴香、枸杞子、熟地。 n【功效】补肾气,主治真气虚损、肌体 瘦弱。目暗耳鸣、饮食无味等。 n【用法】每服30粒,温酒或盐汤送下, 日服三次,食前服。 13.延生护宝丹奇效良方 n【成分】菟丝子、肉苁蓉、晚蚕蛾、家 韭子、枣、胡芦巴、莲实、桑螵蛸、蛇 床子白龙骨、于莲花蕊、乳香、鹿茸、 丁香、木香、麝香、荞麦面 n【功效】温补肾阳。原书云:“补元气, 壮筋骨,固精健阳,通和血脉,润泽肌 肤,延年益寿”。 n【主治】肾虚阳萎,滑精早泄,夜尿频 多,腰背痠痛。 14.二精丸圣济总录 n【处方】 黄精(去皮)2斤,枸杞子2斤 。 n【制法】 上2味,于八九月间采取。先 用清水洗黄精1味,令净。控干细锉,与 枸杞子相和,杵碎拌令匀,阴干再捣, 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n【功能主治】 助气固精,保镇丹田,活 血驻颜,长生不老。主 n【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食 前温酒下。 15.益寿地仙丸圣济总录 n【成分】甘菊、枸杞、巴戟天、肉苁蓉 、白蜜(春秋枸杞、菊花加一倍,冬夏 苁蓉、巴戟加一倍) n【功效】补肾清肝。原书云:“久服清头 目,补益丹田,驻颜润发”。 n【主治】老年人肾虚,目花耳鸣,大便 秘结。 16.苁蓉丸圣济总录 n【成分】肉苁蓉、山萸肉、五味子、菟 丝子、赤石脂、白茯苓、泽泻、熟干地 黄、山茱萸、巴戟天、覆盆子、石斛 n【功效】补肾和胃。原书云:“治肾脏虚 损,补真藏气,去丹田风冷,调顺阴阳 ,和胃气,进饮食,却老”。 n【主治】老年脾肾虚弱,食欲不振,二 便不调。 17.补骨脂丸圣济总录 n【成分】补骨脂、白蜜、胡桃肉 n【功效】温润补肾。原书云:“暖下元, 补筋骨,久服令人强健,悦泽颜色”, 奇效良方云:“久服延年益气”。 n【主治】老年肾虚,腰膝痠痛。原书云 :“治因感湿阳气衰绝”。 18.不老丸寿亲养老新书 n【成分】人参、川牛膝、当归、菟丝子、巴戟 天、杜仲、生地、热地、柏子仁、石菖蒲、枸 杞子、地骨皮、白蜜 n【功效】补肾充元,益气安神。奇效良方 名神仙不老丸。并云:“此方非特乌髭发,大 能安养荣卫,补益五脏,和调六腑,滋充百脉 ,润泽三焦,活血助气,添精实体”。 n【主治】老年头昏头痛,烦躁不安,精神疲惫 ,倦怠乏力。 19.全鹿丸景岳全书 n【成分】鹿用胶、青毛鹿茸、鹿肾、鲜鹿肉 、鹿尾、熟地、黄芪、人参、当归、生地、肉 苁蓉 、补骨脂、巴戟天、锁阳、杜仲、菟丝子 、山药、五味子、秋石、茯苓、续断、葫芦巴 、甘草、覆盆子、于术、川芎、橘皮、楮实子 、川椒、小茴香、沉香、大青盐 n【功效】固精益气,滋补强壮。原书云:“此 药能补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功效不尽述。人 制一料服之,可以延寿一纪” n【主治】老年体衰。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 膝无力,形寒肢冷,小溲余沥。 20.斑龙丸医学正传 n【成分】白茯苓、补骨脂、鹿角胶、鹿 角霜、菟丝子、熟地黄 n【功效】补肾气,滋肾阴。原书云:“老 人虚人常服,延年益寿”。 n【主拍】老年人肾阴肾阳俱虚,腰痠、 阳萎、难寐。 21.龟龄集集验良方 n【成分】鹿茸、穿山甲、石燕子、小雀 脑、海马、紫梢花、旱莲草、当归、槐 角子枸杞子、杜仲、肉苁蓉、锁阳、牛 膝、补骨脂、茯苓、熟地、生地、菊花 等三十三种。 n【功效】温肾助阳,补益气血。 n【主治】阳萎遗精,头昏眼花,步履维 艰,腰腿痠软,神倦乏力等。 龟龄集简介 n 四百多年间,疗效卓著,享誉国内外历久不 衰。龟龄集组方依据传统医学“天人合一”、“ 阴阳五行”的整体观念,采用自然动植物,包 括天上飞的(蜻蜓等)、海里游的(海龙、海 马等)、地上跑的(鹿茸等),集东西南北中 各种名贵药材于一体。其配方独特,炮制方法 也别具一格, “日晒夜露”,经81道工序精心 炮制,使其具有强身健脑、调整神经、促进新 陈代谢、增强机体活力等功能,终极达到补而 不腻,阴阳平衡,扶正驱邪的目的。龟龄集是 传统医学中一种补肾填精、壮阳培本的长寿药 方,常用于阳痿、早泄、遗精等症,素有男科 “圣药”美称。 n明代中叶,朱元璋的八世孙朱厚骢(嘉靖)做了天子 ,广集永生不老药,方士邵之节和陶仲文从宋代张君 房所编辑之云笈七签中的很多滋补药品中,取长 补短,加以增删,并采取“炉鼎升炼”的技术,制成了 号称可以永生不老的“仙药”献上,取名“龟龄集”取 灵龟永生不老之意。嘉靖服后,果然身体健康,连续 生子。邵、陶因而受赏,龟龄集遂成为“御用圣药”。 陶仲文有个义子,原籍山西太谷,他在邵、陶指导下 ,为天子炼制龟龄集,并兼任天子的医药总管。邵、 陶死后,他告老还乡,将龟龄集处方带回,自家升炼 服用,并馈赠亲友。后来,龟龄集处方辗转传进“广盛 药店”。从此龟龄集便成了山西太谷独特的方剂,作为 商品流传开了。几百年间,由广盛号演变为广升聚、 广升誉、广开远、广誉远等一系列独裁龟龄集的药号 ,并在国内各大城市及港、澳设立分号,于是以“远” 字为商标的龟龄集更加驰名国内外。 【处方】 n振山威(即茄茸)1两5钱(砂罐内煮1昼夜, 取出,埋土中1宿,晒干为末),水陆使者( 即穿山甲)1两(火酒煮软,酥油搽,炙黄色 ,为末),金笋(即熟地)6钱(酒内浸1宿, 瓦焙),玉枝8钱(即生地,人乳浸1宿,晒干 ),阴飞郎(即石燕子,坚固者)1对(好酒 浸1宿,烧红,投姜汁内浸透),劈天龙(即 苁蓉,酒浸1宿,麸炒为末)9钱,九阳公(即 附子,重1两4-5钱者为佳,蜜水浸3炷香,白 水煮3炷香,焙干为末)3钱, n昆山雪(即雀脑,要雄者)10枚(加白硫1分 ,搅匀摊纸上,晒,为末),赤羽娘(即红蜻 蜒)10对(5月5日取,往翅足),重阳英(即 白菊花,9月9日取,酒浸1宿,为末)1钱5分 ,寿春紫(即锁阳,黑而实,酒浸1宿,新瓦 焙,为末)4钱,宿砂蜜(即砂仁,往皮,为 末)4钱,海上主人(即甘草,炙老黄色,为 末)3钱,太乙丹(此药无考。用枸杞子,蜜 酒浸,晒;为末)5钱,朝云兽(即海马)1对 (酥油进铜锅内煎黄色,为末), n补骨先生(即故纸,米泔浸)4钱,乾坤髓( 即辰砂,荞麦面色,煨,往面,研)2钱5分, 旱珍珠(即白凤仙子,8月半取井水浸1宿,瓦 焙)2钱5分,通天柱杖(即牛膝,酒浸1宿, 焙)4钱,飞仙4钱(即紫梢花,酒浸1宿,瓦 上隔纸焙),先登(即青盐,河水略洗)4钱 ,吐蕃丝(即细辛,醋浸1宿,晒)1钱,神仙 仗(即地骨皮,蜜水浸1宿,晒)4钱,玉丝皮 (即杜仲,麸炒往丝,童便浸1宿)2钱,风骚 带(即淫羊藿,人乳拌炒)3钱,天孙草(即 当回,酒浸1宿,焙)5钱,如字香(即小丁香 ,花椒水煮1炷香)2钱5分,云门令使(即天 门冬,酒浸半日,焙)8钱。 【制法】 n上为极细末,通和一处,装瓷罐内,沙 泥封口,重汤煮三炷香,取出,开口露1 宿,捏作一块,入金盒内,如无金,以 银代之,重16两,盐泥封口,外用纸筋 泥再封包成圆球,晒干,用铁鼎罐一个 ,将球入中间以铁线十字拴紧,悬于罐 中,将黑铅化开,倾进鼎内,以满为率 ,冷定,再用一缸,贮桑柴灰半缸,安 罐在中,以半截埋灰内,其上半截旁以 炭烧着, n每辰、戌二时换炭一次,炭用炭屑碾细 如粉,进熟红枣肉同打,重1两6钱,长5 寸,再用水1碗,不时向鼎内滴水,以声 为验,如有声而水即干,则火逼略远指 许,如无声而水不干,则火逼略近指许 ,如法制35日足,可将铅打开,倾盒于 地冷定,开盒,其药必紫玄色,清香扑 鼻,须入瓷罐收贮,蜡封口,勿泄气。 二、健脾类方剂 n1.大茯苓丸圣济总录 n【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1斤,茯神(抱木者,去 木)1斤,大枣桂(去粗皮)1斤,人参12两,白术12 两,远志(去心,炒黄)12两,细辛(去苗叶)12两 ,石菖蒲(九节者,米泔浸3日,换泔,切,晒干)12 两,甘草8两(水蘸,劈破,炙),干姜10两(炮裂) 。 n【制法】 上为末,炼蜜黄色,掠去沫,停冷,拌和为 丸,如弹子大。 n【功能主治】 轻身不老,明耳目,强力。主曾食生菜 果子,食冷水不消;五脏积聚气逆;心腹切痛,结气 腹胀,吐逆不下食;羸瘦,饮食无味。 n【用法用量】 每服1丸,五脏积聚气逆,心腹切痛, 结气腹胀,吐逆不下食,生姜汤送下;羸瘦、饮食无 味、酒送下。 2.神仙饵茯苓延年不老方普济方 n【成分】白茯苓、白菊花、松脂 n【功效】健牌利湿,清热明目。原书云 :服此药“百日颜色异,肌肤光泽,延年 不老。” n【主治】脾虚便溏,头昏眼花。 3.仙术汤(和剂局方) n【成分】苍术、枣肉、杏仁、干姜、甘 草黄、白盐 n【功效】温中健脾。原书云:“常服延年 ,明目。驻颜,轻身不老。” n【主治】脾胃虚寒,痰湿内停。 n【成分】人参 于术 茯苓 山药 莲子肉 陈 皮 麦芽 神曲 薏仁 白扁豆 山楂 砂仁 芡 实 桔梗 甘草 藿香 白豆蔻 川黄连 白蜜 n【功效】健脾益胃,固肠止泻。 n【主治】老年脾虚呕吐,脾胃不调,大 使溏泄,纳食不振。 4、 资生丸(兰台轨范) 5、 八珍糕(外科正宗) n【成分】茯苓 莲子 芡实 扁豆 薏米 藕粉 党参 白术 白糖 n【功效】健脾养胃,益气和中。 n【主治】年迈体衰,脏腑虚损,脾胃薄 弱,食少腹胀,面黄饥瘦,腹痛便溏等 。 n清宫八仙糕(清代宫廷方) 本品由人参 、山药、莲子、苡仁、茯苓、扁豆等, 加白糖,分两酌量,制作而成。本品原 为宫中食品,男女老幼皆喜用之,并视 为补益增寿之妙品。临床用于中老年脾 虚者,可有效地改善消化道症状,又可 改善衰老症状,增强体质。实验观察表 明,本品可提高老年人之木糖排泄率及 血清胡萝卜素含量,增强小肠吸收功能 ,改善脾胃功能。 6.阳春白雪糕寿世保元 n【成分】 茯苓、山药、芡实、莲米各为250克 ,共研成细末,陈仓米、糯米粉各250克,白 砂糖500克。 n【功效】据龚延贤在寿世保元一书中介绍 ,他说:”阳春白雪糕”为”王道之品,最益老人 ,还指出:凡年老之人当以养元气,健脾胃为 主,每日三餐,不可缺此糕也。 n【制作】上述原料混和,加入少有水,和成可 压成团,但又轻拍成粉状,便可入模压成片块 ,蒸熟晾干即可食用。 三、脾肾双补类方剂 n1.无比山药丸(备急千金要方) n【处方】山茱萸(15g)、泽泻(20g)、干地黄( 20g)、茯神(15g)、巴戟天(10g)、牛膝(15g) 、赤石脂(10g)、山药(25g)、杜仲(15g)、菟 丝子(20g)、肉苁蓉(15g)。 n【用法】上药水煎300毫升,早晚各服150毫升或和蜜 为丸,重9g,含生药6g,一次1丸,一日3次。 n【功效】温阳益精,补肾固摄。 n【适用病症】用于健脾补肾。症状为头晕乏力、耳鸣 眼花、腰膝酸软、冷痹骨痛 四肢不温、或烦热有时、 遗精盗汗、或带下清冷。 2、 人参固本丸养生必用方 n【成分】人参 天门冬 麦门冬 生地黄 熟 地黄 白蜜 n【功效】益气养阴 n【主治】气阴两虚,气短乏力,口渴心 烦,头昏腰痠。 3.大造丸红炉点雪 n【成分】紫河车、黄柏、杜仲、牛膝、 生地黄、砂仁、白茯苓、天门冬、麦门 冬、人参 n【功效】滋阴补肾。 n【主治】治虚损痨瘵,神志失守,内热 水亏。男子遗精,女子带下。又能乌须 黑发,聪耳明目。 4补天大造丸体仁汇编 n【成分】侧柏叶 熟地 生地 牛膝 杜仲 天 冬 麦冬 陈皮 干姜 白术 五味子 黄柏 当 归身 小茴香 枸杞子 紫河车 n【加减法】如骨蒸,加地骨皮、知母、 牡丹皮;如血虚,加当归倍地黄;如气 虚,加人参、炎黄芪;如肾虚,加复盆 子,炒小茴香、巴戟天、茱萸;如腰脚 疼痛,加苍术、萆薢、锁阳酒、续断; 如妇人,去黄柏加川芎、香附、黄芩。 n【功效】大补肾元。古今图书集成医 部全录云:“此方专滋养元气,延年益 寿。若虚劳之人,房室过度,五心烦 热,取之神效”。 n【主治】老人肾阴肾阳俱虚,腰膝无力 ,口渴烦热。 5.延龄固本丹万病回春 n【成分】天门冬(水泡,去心)2两,麦门冬 (水泡,去心)2两,生地黄(酒洗)2两,熟 地黄(酒蒸)2两,山药2两,牛膝(去芦,酒 洗)2两,杜仲(去皮,姜酒炒)2两,巴戟( 酒浸,去心)2两,五味子2两,枸杞子2两, 山茱萸(酒蒸,去核)2两,白茯苓(去皮)2 两,人参2两,木香2两,柏子仁2两,老川椒1 两,石菖蒲1两,远志(甘草水泡,去心), 泽泻1两,肉苁蓉(酒洗)4两,覆盆子1两半 ,车前子1两半,菟丝子(酒炒烂,捣成饼, 焙干)1两半,地骨皮1两半。 n【功效】延龄固本,壮阳事,驻颜色,乌须发 ,强健身体。 n【主治】五劳七伤,诸虚百损,颜色衰朽,形 体羸瘦;中年阳事不举,精神短少;未至五旬 ,须发先白;并左瘫右痪,步履艰辛,脚膝疼 痛,小肠疝气;妇人久无子息,下元虚冷。 n【用法】上为细末,好酒打稀面糊为丸,如梧 桐子大。每服80丸,空心温酒送下。服至半月 ,阳事雄壮;至1月颜如童子,目视10里,小 便清滑;服至3月,白发返黑;久服神气不衰 ,身轻体健。 6.仙茅丸(圣济总录) n【成分】仙茅(切片,刮去皮,米泔浸 ,曝干)1两,羌活(去芦头)1两,白术1 两,狗脊(去毛)1两,防风(去叉)1两 ,白茯苓(去黑皮)1两,姜黄1两半,菖 蒲1两半,白牵牛1两半,威灵仙(去土 )2两,何首乌(去黑皮)1两,苍术(浸 ,切,焙)1两。 n【功效】散风通络,补肾健脾。原书云 :“治风顺气,调利三焦,明耳目,益真 元,壮筋骨,驻颜色,保生延年”。 n【主治】年老体弱,脾肾虚弱,腰膝痠 痛。 n【用法】上药并生用,细捣为末,以生 白蜜和为剂,再入臼杵3千下为丸,如梧 桐子大。每服15-20丸,冷水送下,不嚼 ;妇人月候不通,红花酒送下。 7.枸杞子丸(圣济总录) n【成分】枸杞子、菊花、肉苁蓉、远志 、山萸肉、柏子仁、人参、白茯苓、肉 桂、黄芪、牛膝、生地黄 n【功效】补肾养心。原书云:“平补心肾 ,延年驻颜。” n【主治】老年人肾虚腿软,夜寐不佳。 8.双芝丸奇效良方 n【成分】熟地、石斛、肉苁蓉、菟丝子 、牛膝、黄芪、沉香、杜仲、五味子、 薏苡仁麝香、鹿角霜、白茯苓、天麻、 干山药、覆盆子、人参、木瓜、秦艽、 白蜜 n【功效】添精补髓,调和脏腑。原书云 :“治诸虚,补精气,填骨髓,壮筋骨, 助五脏,调六腑,久服驻颜不老”。 n【主治】年高体弱,腰膝痠软,阳虚畏 寒。 四、活血化瘀类方剂 n1.养血返精丸(集验方) n【组成】破故纸2两(隔纸炒令香熟), 白茯苓1两(去皮) 。 n【用法】上为细末,用没药半两(捶破 ),以无灰煮酒浸,高没药一指许,候 如稠饧状,搜前二味为丸,如梧桐子大 。 n【功效】补肾养心活血 n【主治】高年服之嗜欲不衰,髭须如漆 ,长生 。 2.琥珀散千金翼方 n【组成】琥珀(研)1升,松子3升,柏 子3升,荏子3升,芜菁子1升,胡麻子1 升,车前子1升,蛇床子1升,菟丝子1升 ,枸杞子1升,菴子1升,麦门冬1升,橘 皮4两,松脂4两,牡蛎4两,肉苁蓉4两 ,桂心3两,石韦3两,石斛3两,滑石3 两,茯苓3两,芎3两,人参3两,杜蘅 3两,续断3两,远志3两,当归3两,牛 膝3两,牡丹3两,通草14分。 n【功效】令人志性强,轻体益气,消谷能食, 耐寒暑,久服老而更少,发白更黑,齿落重生 。 n【主治】虚劳百病,阴痿,精清力不足,大小 便不利如淋状,脑门受寒,气结在关元,强行 阴阳,精少余沥,腰脊痛,四肢重,咽干口燥 ,食无常味,乏气力,远视(目荒)(目荒),惊 悸不安,五脏虚劳,上气满闷。 n【用法】上为末,盛以韦囊。食前服方寸匕, 日3夜1,用牛羊乳汁煎令熟,长服。 3.生化汤 n【组成】全当归24g,川芎9g,桃仁(去 皮尖,研)6g,干姜(炮黑)、甘草(炙)各 2g。 n【用法】黄酒、童便各半煎服。现代用 法:水煎服,或酌加黄酒同煎。 n【功效】化瘀生新,温经止痛。 n【主治】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产后 瘀血腹痛。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4.丹参饮时方歌括 n【组成】丹参一两30g 檀香 砂仁 各一 钱半4.5g n【主治】 血瘀气滞,心胃诸痛。 n【功用】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第四节 古代养生服饵文化简介 n一、养生服饵的起源 n养生服饵,又称服食,起源于战国神仙 家对长生不老药物的追求。 n服饵的方药主要来源于神仙家。 n到了魏晋时期,神仙服饵一度成为时代 风尚,同时也产生了服食丹药中毒的流 弊。 二、养生服饵方的分类与特点 n1.异禀性 n主要是一些野生的天然药物,古人认为 它们吸收天地日月之精华,具有特殊的 灵气,故而服饵此类植物的果实会有特 殊的功效,驻颜轻身,延年益寿。 n本草纲目:松叶、松实,服饵所须 ;松节、松心,耐久不朽。松脂则又树 之津液精华也。 n2.纯粹性 n养生服饵方与后世的延年益寿方有所不 同,一般为单位药。 n道教讲究“抱元守一”。 n养生服饵讲究纯粹性,贵专而忌杂。 n从因果关系来说,长期服饵单位药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877-1:2025 EN Plastics - Methods of exposure to solar radiation - Part 1: General guidance
- 【正版授权】 IEC 61850-10:2012/AMD1:2025 EN Amendment 1 -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systems for power utility automation - Part 10: Conformance testing
- 陶瓷彩绘考试题及答案
- 电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国企工会面试题及答案
- 中医针灸毕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警校色觉测试题及答案
- 水果导购考试题及答案
- 校园信息化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金融精算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小红书商业影像婚美行业峰会
- GB/T 45304-2025干欧芹
- 高考改革生物培训
- 2025年民生民情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外航海文化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 学校食堂保洁服务方案(技术标)
-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完整版课件
- 续贷款申请书范文
- 小孩上户口民族不一致委托书
- 2025年福建中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科研项目管理质量承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