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六配套同步课件_第四章_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013高考)_第1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六配套同步课件_第四章_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013高考)_第2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六配套同步课件_第四章_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013高考)_第3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六配套同步课件_第四章_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013高考)_第4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选修六配套同步课件_第四章_第二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013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二 节 课前预习巧设计 名师课堂一点通 创新演练大冲关 设计1 设计2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第 四 章 返回 返回 返回 1.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污染物、污染 源。 2掌握酸雨、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 的成因及危害。 3能够针对某类大气污染,说出其防 治的主要措施 返回 返回 一、大气污染概述 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 的数量(浓度)超过大气的正 常含量,并且持续一定的时间,足以对人、 、材料、气候 产生不良影响和危害的现象。 2大气污染物 (1)气溶胶状污染物:粉尘、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 (2) 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 。 污染物质 生物 气体状态 返回 3大气污染源 (1)天然污染源:指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放物质的 场所。 (2) 污染源:指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所形成的污 染源,又可分为 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 污染源。 人为 工业交通 返回 4主要大气污染类型 (1)酸雨:燃烧煤、 、 等的过程中,不断向 大气排放二氧化硫、 等酸性气体所致。 (2)光化学烟雾:排入大气的氮氧化合物和 等 受太阳 作用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的烟雾。 (3)温室效应:地面吸收 辐射透过大气层射到地 面,而地面增温后放出的 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 物质所吸收,从而使大气变暖。 石油天然气 氮氧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 紫外线 太阳短波 长波 返回 二、大气污染防治 1控制污染源 (1)关键:控制 排放,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2)措施:改进 消费结构;集中供暖供热;对燃料进 行预处理,改进 技术;使用消烟除尘技术、 技术。 2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科学规划城市 ,是改善大气环境质 量、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污染物 能源 燃烧冷凝 绿地面积 返回 一、教材P64图45探究 1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气污染源有几种? 提示:有两种。一是天然污染源,地球内部能量释放; 二是人为污染源,主要是人类燃烧煤炭或其他常规能源带来 大气污染,对人类影响最大。 返回 二、教材P66图47探究 2据图分析温室效应是如何产生的? 提示: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而地面增 温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 ,从而使大气变暖。 返回 三、热点探究 3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颗粒是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 尘埃粒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挥发性有机物等。因为 颗粒小,人体无法阻挡或自动排出体外,进入肺部,对呼吸系 统、心血管、神经系统有广泛影响。如何防范PM2.5对我们的伤 害呢? 提示:加强PM2.5监测和预报,作好个人主动防护。 严控工业、机动车超标排放,征收扬尘排污费等。 加强绿化,实施扬尘治理工程。 返回 返回 1大气污染物组成 (1)颗粒物:悬浮在大气中的液体、固体状物质。被人 类吸入,可引发多种疾病。 (2)硫氧化物: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 氧化硫等。二氧化硫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有色金属冶 炼,是形成酸雨的重要成分。 返回 (3)氮氧化物: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 二氮等。汽车尾气是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是形成酸雨的重 要成分。 (4)碳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造成全 球变暖的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一氧化碳是丰富的气态污染物 ,主要来自汽车尾气。 (5)碳氢化合物: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可形成光化学 烟雾,危害人类健康。 其他有害物质:含氟和氯的气体,重金属类。 返回 2主要的大气污染类型 酸雨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臭氧减少 主要 污染 物 硫氧化物、氮氧 化物 碳氢化合物 、氮氧化合 物 二氧化碳为主 ,其次甲烷, 臭氧也有类似 作用 氟氯烃化 合物 主要 来源 化石燃料的燃烧 汽车尾气 大量燃烧化石 燃料,毁林导 致二氧化碳含 量升高 人类大量 使用制冷 剂、杀虫 剂等 返回 酸雨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臭氧减少 客观 条件 大气降水强烈阳光照射 危 害 渔业减产、 农业歉收、 腐蚀森林、 腐蚀建筑设 施 刺激人的眼、喉 、鼻,使大气能 见度降低,建筑 物受损 气温升高 、海水膨 胀、冰川 融化、淹 没低地 地面紫外线辐 射增强,损害 人的免疫力, 易患皮肤癌; 危及海洋生物 ,导致全球变 暖 返回 可吸入颗粒物(PM10) 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空气质量播报中的一个重要参 数,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的固体颗粒 。其主要来源及影响见下表: 返回 污染物 来源 自然渠道 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土地荒漠化加 剧 人为渠道 建筑工地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大且缺乏标准 或不达标 对人类 影响 有利影响 少量吸入可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不利影响 (危害) 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 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如传染 病、“尘肺病”、恶性病变等 返回 例1 (2010江苏高考)图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 示意图”,图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 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 返回 (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_、_和 _。 (2)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_。 (3)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 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 (4)酸雨的危害有_。 返回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酸雨的污染来源、危害,南方 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虽然不及北方,但南方多降水。从图示能源 消费情况,结合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现状,不难看出我 国硫化物的主要来源是煤炭。 答案 (1)化石燃料 无机硫 硫化物 (2)煤炭消费量 (3)降水 (4)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土壤酸化,影响森 林和农作物的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 返回 1“API”是英文“Air Pollution Index”的缩写,意思 是空气污染指数。我国的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 (API)的形势报告。监测的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TSP)或飘 尘(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是飘浮在空 气中的尘粒的统称,二氧化硫主要是由含硫煤燃烧造成的 ,而氮氧化物则主要是由汽车尾气产生的,这两类污染都 会造成对人体呼吸系统和眼睛的刺激,还会产生酸雨现象 。据此完成(1)(4)题。 返回 (1)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 相关联。下列大气状况,能促使API增大的是 ( ) A晴朗微风天气 B大风阴雨天气 C空气强烈对流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返回 (2)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TSP)明 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 ( ) A大量燃烧煤炭用于取暖 B沙尘暴时有发生 C春耕播种,土地裸露 D春运高峰,交通流量剧增 返回 (3)我国下列地区中,由于首要污染物以二氧化硫为主而形 成重酸雨区的是 ( ) A河西走廊 B松嫩平原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4)氮氧化物(NOx)的主要来源和产生的危害分别是 ( ) A燃烧煤炭 酸雨 B燃烧石油 臭氧层破坏 C汽车尾气 酸雨 D空调冰箱 光化学烟雾 返回 解析:第(1)题,大气污染物因随大气运动而扩散到其他地区 ,但在无风或微风的天气时,这种扩散作用就会比较微弱。 第(2)题,春季频发的沙尘暴,会增加大气中的沙尘数量,加 剧大气污染程度。第(3)题,四川盆地工业比较发达,二氧化 硫排放量大,且盆地地形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第(4)题,汽 车尾气中的主要物质是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可 形成酸雨。 答案:(1)A (2)B (3)C (4)C 返回 1控制污染源 一般而言大气污染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从大气污染的 发生过程分析,控制污染源是主要的,因此,控制污染物排 放,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是关键。列表如下: 返回 主要污染物污染物来源主要防治措施 粉尘、雾、降尘、 飘尘、悬浮物SO2、 NOx 工业生产活 动、生活活 动、交通运 输 控制污染源:改进能源消费 结构,集中供暖,对燃料进 行预处理。改进燃烧技术, 使用消烟除尘技术、冷凝技 术等消除废气中的部分污染 物 返回 2.植树造林 植被具有综合的环境效益,不仅能绿化美化环境,还能 净化大气、吸附粉尘、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等。因此,植树 造林,科学规划城市绿地面积,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防治 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返回 例2 北京、天津、重庆和上海等直辖市相比,上海市 的空气质量良好,为进一步改善上海市大气质量,可采取的相 应措施有_(多选)。 A植树造林,大力发展城市绿化 B优化道路设计,保证车辆畅通 C整治苏州河(流经市区),减少污水排放 返回 D实行垃圾分类,化废为宝,综合利用 E市区禁止汽车鸣号,控制噪声 F使用无铅汽油,逐步淘汰燃油助动车 G市郊农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H加强环境管理,公布空气质量日报 返回 解析 改善上海市的空气质量,需了解上海的实际情 况,再针对实际情况,找出可采取的措施。控制大气污染的 关键是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具体措施包 括植树造林(A项)、优化城市交通(B项)、改进燃油技术,控 制机动车污染(F项)、加强大气环境管理(H项)。C项属于水污 染;D项属于固体废弃物污染;E项属于噪声污染;G项属于农 业污染,主要污染水体和土壤。 答案 ABFH 返回 2下列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 ( ) A扩大城市用地规模,减小城市人口密度 B搬迁城区内的工厂,把工厂分散布局在城市远郊 C加强市政建设,调整城市各功能区的位置 D有效控制城市规模,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