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ppt课件_第1页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ppt课件_第2页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ppt课件_第3页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ppt课件_第4页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性有害因素 的 控 制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 职 业 性 有 害 因 素 的 控 制 基本原则 三级预防原则 理论依据 1、职业性有害因素致病模式(p4) 遗传因素、年龄、性 别 、健康、疾病、行 为生活方式等 个体特征 职 业 性 病 损职业性有 害因素 作用条件 接触机会 、途径、 强度、时 间、预防 措施等 理化 生特 性毒 性等 因果链 职 业 性 有 害 因 素 的 控 制 基本措施 识别、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危 害性,从“技术”“卫生保健”和“组织” 等方面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打破 “因果链”。 综 合 性 控 制 措 施 技术措施 卫生保健 组织管理 生产工 艺技术 无毒代有毒, 机械化、自 动化、密闭化,综合利用 循环使用(清洁生产) 卫生技 术措施 通风(防尘防毒防暑降温 )隔热、隔声隔振、防辐 射 生产环境监测(生物监测) 健康监护(就业前和定期体检等) 个体防护 卫生立法(卫生法规、标准) 卫生监督 作业场所健康促进(危害告知与知 情权) 第 一 节 职业卫生法规与监督管理 p6.412 职 业 卫 生 法 规 2、我国现行职业卫生法规分类(2) 含职业卫生相关条款的非专项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 共和国乡镇企业法等 国务院及有关部委依法发布的有关规范性 文件(决定、通知、办法、规定等) 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 职 业 卫 生 法 规 3、职业病防治法及其相关配套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 月1日起实施,基本内容: 分总则、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预 防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 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 ,共七 章76条。 明确指出: 我国目前职业卫生工作重点是粉 尘、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防治 用人单位应依法履行职业病危害告 知义务;充分保障职业人群健康及其相 关权益: 前期预防 建设项目正式投产使用前所采取的职 业病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知情权、健康保障权、参与管理等 前 期 预 防 1、工作场场所职业卫职业卫 生基本要求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 有配套的更衣、洗浴、孕妇休息间等 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 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 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职 业 卫 生 法 规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预评)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控评) 防护设施的设计、施工和投产使用是否同 时进行(三同时) 2、对建设项目实施职业病危害评价申报 和评价制度: 3、 国家对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业实 行 特殊管理。 职 业 卫 生 法 规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职业病防治法相关配套法规职业病防治法相关配套法规 职 业 卫 生 法 规 小 结 1、由国家权力机构依照立法程序制订或认 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有关职业卫生 问题的文件的总称即 2、我国现行职业卫生法规分为专项、含相 非专项以及国务院及各级政府部门依法发布的相 关规范性文件(决定、通知、办法、规定等)等 三类(独具有法律效力) 3、职业病防治法于020501实施,强调了职 防重点、用人单位依法应尽义务和劳动者的健康 权益保障 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法规 4、首次提出了前期预防概念及其基本措施 职 业 卫 生 标 准 p426 1、基本概念 以保护人类健康为出发点,由政府主管 部门依法制定和公布的有关职业活动中接 触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度值或基本卫生要求 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容许接 触限值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 职 业 卫 生 标 准 原则 依据 保障健康、经济合理,技术可行 有害物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资料; 动物实验和人体毒理学资料; 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2、制定原则和依据(p429431) 3、我国现行职业卫生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19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 标准(GBZ1-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 业接触限值GBZ2-07 一般卫生要求及企 业设计卫生要求 GBZ2.1-化学因素 GBZ2.1-物理因素 2007年修订 职 业 卫 生 标 准 3.我国现行职业卫生标准 职 业 卫 生 标 准 4.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接触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OELs)是多种职业接触容许水平的 总称,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一种接触限制量 值,即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 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 容许接触水平 GBZ2.1-2007 我国现行化学因素OEL类型、应用范围和保护水平 类 型 基本含义保护水平和使用范围特别说明 PC-TWA PC-STEL MAC 以时间为权数 规定的8小时工 作日的平均容 许接触水平 长期反复接触几乎所有 工人不会发生有害健康 效应。不适宜评价生物 学作用快的物质 需与PC-STEL和超限倍 数配套使用;工作日内 分时段或连续8h采样, 计算或记录8hTWA。 在遵守PC- TWA前提下容 许短时间( 15min)接触 的浓度 短时间接触较高浓度可 导致急性作用及其慢性 不可逆性组织损伤的化 学物质 一个工作日内 任何时间均不 得超过的浓度 仅限于少数急性毒性 高或危害大,可致严 重损害的化学物 在有代表性操作地点采 集最高瞬间浓度;采样 时间一般15min。 8hTWA合格,仍PC- STEL;超过PC-TWA, 达到PC-STEL时有持续接 触时间、接触次数和接触 间隔限制;选浓度最高时 段采样(15min) 1.MAC仅限于评价少数急性毒性高或危害大的化学 物,实际应用极少(15.4%) 2. PC-STEL非独立的限值,必须与PC-TWA配套 使用 ,主要预防短时间接触较高浓度所致急性作用 3.已制定 PC-TWA的化学物291种(84.4)成为 目前职业卫生监测、评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和劳 动者接触水平,预防急、慢性危害的主要限值指标 4.PC-TWA反映8h工作日内的平均接触浓度,因 受瞬间浓度峰值范围及其发生频次的影响,存在短时 间接触高浓度而产生急性危害的可能性,为避免这种 短时间接触高浓度而产生急性危害,必需与PC-STEL 和超限倍数配套使用,否则,有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 。 上表可见 职 业 卫 生 标 准 例1 对某氨气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评价时发现: 实测氨气8h TWA 16.4mg/m3(PC-TWA20 mg/m3) 结论 合格,无需采取特别防护 实测STEL4257mg/m3(PC-STEL(30 mg/m3 ) 结论 有发生急性危害的可能性,必须特别防护 职 业 卫 生 标 准 该毒物PC-TWA为5mg/m3,实测TWA 6mg/m3 ,是否超标? 实测短时间接触浓度为12 mg/m3 ,计算 超标倍数为2.4倍,容许超标倍数为2.5倍 结论 符合超标规定 如不考虑短时间高浓度接触 有可能认 为超标 例2 对某化学毒物的危害评价发现 职 业 卫 生 标 准 4、生物接触限值(biological exposure limit, BEL) 依据制定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 值的原理和方法规定生物材料中有毒物质或其代谢 产物、效应产物的最高容许量 。属卫生标准范畴 。 优越性 人体生物材料中有毒物质或其代谢、效应产物 含量可反映体内毒物负荷量或蓄积水平,即包括多 途径吸收的毒物及其代谢产物或效应产物的量,可 较准确地估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局限性 特异检测指标少、个体差异大、采样难 职 业 卫 生 标 准 6、职业卫生标准的应用 衡量职业卫生状况的技术尺度 ,不是安全 与有害的绝对界限 ,是否损害健康须结合医学 检查 是一种限量标准,有别于立即危及生命或 健康的浓度(immediately dangerous to life or health, IDLH) 职业接触是否超过卫生限值也不能作为职 业病诊断的依据 (为什么?) 三大注意 职 业 卫 生 标 准 小 结 1、 从保护健康出发,由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制 定和公布的有关职业危害因素接触限值或基本卫生要 求,即职业卫生标准。 2、我国新标准职业接触限值(OELs)包括: 2.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日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2.2最高容许浓度(MAC) 指8h/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2.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接触的浓度 3、应用职业卫生标准应注意: 职 业 卫 生 标 准 小 结 应用职业卫生标准的注意事项 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接触限值)仅是衡量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的技术尺度 ,不是安全 与有害的绝对界限 ,是否损害健康须结合医学 检查 职 业 卫 生 监 督 管 理 p434 职业卫生监督即卫生行政机关依法对管辖范 围内的用人单位执行职业卫生法规的情况所实施 的监督活动。 1、职业卫生监督的基本概念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国家实 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 部门统一负责全国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 理工作。 2、职业卫生监督的管理 职 业 卫 生 监 督 管 理 3、职业卫生监督的分类 按其性质 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 经常性职业卫生监督 按其内容 建设项目的前期预防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 职业病的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等 职 业 卫 生 监 督 管 理 3.1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p.435)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新建、扩建 、改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建设项 目) 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执行职业卫生法规的情况 所实施的监督活动 监督内容 审查建设单位提交的职业病危害申报材 料: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防护设施的设计、施工和投产使用是否 同时进行 职 业 卫 生 监 督 管 理 3.2 经常性职业卫生监督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现有生产项 目和已投产使用的建设项目执行职业卫生法规 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活动。 监督内容 就业前健康监护 定期健康监护 职业卫生组织管理的监督 对防护措施的监督 健康监护: 职 业 卫 生 监 督 管 理 3.3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监督与管理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机构和人员的 资质认证 监督管理内容 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审批 职业病诊断、鉴定人员考核审查 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程序合法性 职 业 卫 生 监 督 管 理 3.4事故性卫生监督 1.及时组织卫监医务人员调查取证、救 人查因 2.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及时调查处理 事故报告制度 重大特大事故立即报同级政府、卫生厅(部 ) 一般事故6h内报同级政府、上级卫生行政 工作程序 职 业 卫 生 监 督 管 理 小 结 1、卫生行政机关依法对管辖范围内的用人 单位执行职业卫生法规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活动 ,即职业卫生监督 2、依法对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和技术改 造、技术引进项目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执行职业卫 生法规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活动,即预防性卫生 监督,重点内容:前期预防 3、对现有生产项目和已投产使用的建设项 目执行职业卫生法规的情况所实施的监督活动 ,即经常性卫生监督。重点内容:组织管理、 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护。 4、职业卫生法规是职业卫生监督的法律依 据和社会保障;职业卫生标准是监督执法的技术 尺度和技术保障,也是职业卫生立法的依据之一 。三者有机结合方可有效预防职业病危害。 法 规 标 准 和 监 督 的 关 系 职业卫 生法规 职业卫 生标准 职业卫生监督 职业卫生监督执 法的技术尺度和 技术保障 职业卫生监督 执法依据和社 会保障 确保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条件 良好,预防和消除职 业病危害 ,保障和促进生产顺利进行。 共 同 目 标 p6.336 第 二 节 作 业 场 所 通 风 Ventilation of workplaces 通 风 的 主 要 任 务 防尘 防毒 防暑降温 改善微小气候(过滤除尘换气等 ) 通 风 的 主 要 类 型 和 作 用 自 然 通 风 机 械 通 风 局部自然通风 全面自然通风 局部送风 局部排风 全面机械通风 特殊机械通风 工 作 场 所 的 通 风防尘 防毒 首选 防尘防毒 ,防暑降 温,改善 微小气候 防暑降 温首选 通 风 的 主 要 类 型 和 作 用 借助风压和热压的联合作用使空气流动而 形成的一种通风换气方式。 风压通风 热压通风 局部自然通风 全面自然通风 1、自然通风(natural ventilation) 原理 类型 自 然 通 风 的 原 理 1 风压自然通风 P=K V2 2 自然通风量的大小与风压P (pa)有关;风 压P与风速v2(m/s)、室外空气密度 (kg/m3 ) 成正比。空气动力系数k(迎风面为正,背风面 为负) 自 然 通 风 的 原 理 2 热(温)压自然通风 热压P h(外 内) 自然通风换气量的大小与热压P;热压P与 进、排风口之间的中心距离h(m)、室外室内 空气密度外、 内(kg/m3 )差(室内外温差) 有关。 自 然 通 风 的 类 型 1 局部自然通风系统 排气罩 排气管 避风风帽 自 然 通 风 的 类 型 2 全面自然通风 热源 影 响 自 然 通 风 效 果 的 因 素 根据自然通风形成原理,试述影响 高温车间通风降温效果的因素 1、影响风压的因素 2、影响温压的因素 3、风压和温压的联合作用 自然风力大小、主导风向 室内外温差 建筑物结构(进出风口面积及其高度 等)合理设置避风天窗、风帽,热源 合理布置等 自 然 通 风 的 使 用 范 围 防暑降温 改善微小气候 有害物浓度不超过OEL30的作业场所 2 机 械 通 风 原理 利用通风机产生的压力,克服沿程的流体 阻力,使气流沿风道的主、支网管流动,从 而使新鲜空气进入劳动场所,污浊空气从劳 动场所排出。 机械通风系统 由通风机、进(排)通 风管、排气罩和净化设备等组成。 根据不同目的可有多种形式 类型及其应用范围 原理 局部机械排风系统 应用范围 防尘防毒、改善微小气候 全面机械排风系统全面机械送风系统 排气罩 通风管 风 机 净 化 器 生物安全实验室 (过滤除菌、空调) 局部机械送风 (空气淋浴) 2 机 械 通 风 影响机械通风效果的因素 通风管道的连接方式、弯道形状、有无阻塞 、裂缝等 “一机多罩”、控制风速? 风机的类型及风量、风压大小 有无净化装置? 发生源与吸尘、吸毒罩口的距离等 控制风速? 系指距罩口最远的有害物散发点(控制点)的气流速度(又 称吸入速度)。一般毒物0.71.0m/s,粉尘11.5m/s 作 业 场 所 的 通 风 小 结 1、作 业 场 所 通 风的主要任务是防尘 防毒防暑降温改善微小气候 2、借助风压和热压作用使作业场所空 气流动而形成的通风换气方式,即自然通风 。 3、防尘防毒首选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 系统; 防暑降温经济有效的通风措施首选自 然通风 第 三 节 个 体 防 护 用 品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368 个 人 防 护 用 品 及 其 种 类 防护帽 防护服 呼吸防护器 防护眼镜 防护面罩 护耳器 皮肤防护用品 防 护 眼 镜 反射性防护镜片 在玻璃镜片上涂布光亮的金属薄膜,如铬、 镍、银等,在一般情况下,可反射红外线、紫外 线、微波等,反射率可达95%,适用于多种非 电离辐射作业。涂布二氧化亚锡薄膜的防微波镜 片,反射微波效果良好 吸收性防护镜片 根据选择吸收光线的原理,用带有色泽的玻 璃制成。选择原则是: 防 护 眼 镜 吸收性防护镜片的选用原则 接触红外辐射 接触紫外辐射 防激光 绿色镜片 深绿色镜片 镜片有其特殊性,多用高 分子合成材料制成,针对不同波 长的激光,采用不同的镜片 含氧化亚铁的镜片能较全面地吸收辐射线 防 护 呼 吸 器 过 滤 式 机械式 化学式 原 理使 用 范 围 多孔性滤料机 械式阻挡作用 质点较大固体有害 物质(尘、烟) 种 类 简式 复式 防毒口罩 防毒面具 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