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风、痫证、厥证、痉证 2 概念 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 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 仅见口眼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 3 鉴别诊断 1.痫证 痫证为阵发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卒发仆地时常口 中作声,如猪羊啼叫,四肢频抽而口吐白沫;中风则 仆地无声,一般无四肢抽搐及口吐涎沫的表现;痫证 之神昏多为时短暂,移时可自行苏醒,醒后一如常人 ,或留有轻度头昏、乏力等证,但可再发;中风患者 昏仆倒地,其神昏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难以自行 苏醒,需及时治疗方可逐渐清醒。中风多伴有半身不 遂、口眼斜等症,亦与痫证不同。 4 2.厥证 厥证也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之表现,一般而 言,厥证神昏时间短暂,发作时常伴有四肢逆冷, 一般移时可自行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眼 斜、言语不利等表现。 5 3.痉证 痉证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 主症,发病时也可伴有神昏,但痉证患者之神昏多 出现在抽搐之后,而中风患者多在起病时即有神昏 ,而后可以出现抽搐。痉证患者抽搐时间长,中风 患者抽搐时间短。痉证患者无半身不遂、口眼斜 等症状。 6 中风的分期要点 急性期是指发病后2周内,中脏腑类最长病期 可至1个月; 恢复期是发病2周或1个月至半年内; 后遗症期系发病半年以上者。 7 辨证论治-中经络 风痰入络证 辨证要点: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 眼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言謇,甚则半 身不遂。或兼见恶寒、发热、手足拘挛、关节酸痛 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 8 风阳上扰证 辨证要点口眼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 甚则半身不遂等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 然发生。舌质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9 阴虚风动证 辨证要点:平素头晕耳鸣,腰疼,突然发生口 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闰动,甚或半身不遂,舌 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10 辨证论治-中脏腑 1.闭证: 闭证的主要症状是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 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根据有无热 象,又有阳闭和阴闭之分。 (1)阳闭 辨证要点:除上述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赤身热,气 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熄风清火,豁痰开窍。 代表方:羚角钩藤汤加减 11 (2)阴闭 辨证要点:除上述闭证的症状外,还有面白唇 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 沉滑缓。 治法:化痰熄风,宣郁开窍。 代表方:涤痰汤加减 12 2.脱证 辨证要点: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 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 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救阴,益气固脱。 代表方: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 13 辨证论治-恢复期 风痰瘀阻证 辨证要点: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 不遂,肢体麻木,苔滑腻,舌暗紫,脉弦滑。 治法:搜风化痰,行瘀通络。 代表方:解语丹加减。 14 气虚络瘀证 辨证要点: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 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15 肝肾亏虚证 辨证要点: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 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 舌淡红,脉沉细。 治法:滋养肝肾。 代表方: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 肢体经络疾病 主要疾病 痹证 痿证 痿证 概念 痿证是因外感或内伤,使精血受损,肌肉筋脉 失养,以致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 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临床以下肢痿弱较为常见,亦称“痿躄”。 病位、病机 痿证病变部位在筋脉肌肉,但根于五脏虚损。 基本病机: 实则筋脉肌肉受邪,气血运行受阻; 虚则气血阴精亏耗,筋脉肌肉失养。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 在治疗上,素问痿论提出“治痿独取阳 明”的基本原则。所谓“独取阳明”,主要指采用 补益脾胃的方法治疗痿证。朱丹溪主张“泻南方、 补北方”,则是从泻心火、滋肾阴入手,使水火相 济,金水相生,五脏滋润。 证治分类 肺热津伤证 辨证要点:发病急,病起发热,或热后突然出 现肢体软弱无力,可较快发生肌肉瘦削,皮肤干燥 ,心烦口渴,咳呛少痰,咽干不利,小便黄赤或热 痛,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代表方:清燥救肺汤加减。 湿热浸淫证 辨证要点:起病较缓,逐渐出现肢体困重,痿 软无力,尤以下肢或两足痿弱为甚,兼见微肿、手 足麻木,扪及微热,喜凉恶热,或有发热,胸脘痞 闷,小便赤涩热痛。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或 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经脉。 代表方:加味二妙散加减。 脾胃虚弱证 辨证要点:起病缓慢,肢体软弱无力逐渐加重 ,神疲肢倦,肌肉萎缩,少气懒言,纳呆便溏,面 色白或萎黄无华,面浮。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中益气,健脾升清。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肝肾亏损证 辨证要点:起病缓慢,渐见肢体痿软无力,尤 以下肢明显,腰膝酸软,不能久立甚至步履全废, 腿胫大肉渐脱,或伴有眩晕耳鸣,舌咽干燥,遗精 或遗尿,或妇女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代表方:虎潜丸加减。 痹证 概念 由于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闭阻经络 ,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 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 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病机 痹证的病位,病初邪在经脉、筋骨、肌肉、关 节,日久也可由经络累及脏腑。 基本病机为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滞 留筋脉、关节、肌肉,经脉闭阻。病理性质属虚实 相兼。 痹证与痿证的鉴别 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 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 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情况,痿证是无力 运动,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 再者,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证则 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 导致肌肉萎缩。 辨证要点 1.辨证要点 一是辨邪气的偏盛, 二是辨虚实。痹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属风邪 盛;痛势较甚,痛有定处,遇寒加重者为痛痹,属 寒邪盛;关节酸痛、重着、漫肿者为着痹,属湿邪 盛;关节肿胀,肌肤焮红,灼热疼痛为热痹,属热 邪盛。 2.治疗原则 治疗应以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 分别予以祛风、散寒、胜湿、清热、祛痰、化 瘀。久痹正虚者,补肝肾、益气血。 风寒湿痹 行痹 辨证要点: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 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 见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代表方:防风汤加减。 痛痹 辨证要点: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 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 部皮肤或有寒冷感。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代表方:乌头汤加减。 着痹 辨证要点: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 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 ,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代表方:薏苡仁汤加减。 风湿热痹 辨证要点: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 个关节,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 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 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 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代表方: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 痰瘀痹阻证 辨证要点:痹证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 ,或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 着,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面 色黯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舌苔白腻,脉弦涩。 治法: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代表方:双合汤加减。 气血津液疾病 主要疾病 郁证 血证 消渴 内伤发热 郁证 概念 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 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 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 证。 病位、病机 气机郁滞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养 ,脏腑阴阳气血失调。 病位主要在肝,但可涉及心、脾、肾。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 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 证治分类 肝气郁结 痰气郁结 心神失养 心脾两虚 肝气郁结证 辨证要点: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 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 不调,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痰气郁结证 辨证要点: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 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 脉弦滑。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代表方:半夏厚朴汤加减。 心神失养证 辨证要点: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 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 骂詈喊叫等,舌质淡,脉弦。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代表方:甘麦大枣汤加减。 心脾两虚证 辨证要点: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 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 脉细。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血证 概念 凡由多种原因,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 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 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 病机 血证的病位:根据出血部位,分属不同脏腑。 共同的病机可以归结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 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 病理性质:由火热亢盛所致者属于实证;由阴 虚火旺及气虚不摄所致者,则属于虚证。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 血证的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原 则。 1.治火:火热熏灼,损伤脉络,是血证最常见 的病机,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 2.治气: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 3.治血:适当地选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活 血止血之法。 证治分类 咳血 吐血 便血 尿血 紫癜 咳血 燥热伤肺证 辨证要点: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 或有身热,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代表方:桑杏汤加减。 肝火犯肺证 辨证要点:咳嗽阵作,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 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 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 阴虚肺热证 辨证要点: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 血色鲜红,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舌质红, 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代表方:百合固金汤加减。 吐血 胃热壅盛证 辨证要点:脘腹胀闷,甚则作痛,吐血色红或 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大便色黑,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代表方: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肝火犯胃证 辨证要点:吐血色红或紫黯,口苦胁痛,心烦 易怒,寐少梦多,舌质红绛,脉弦数。 治法: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气虚血溢证 辨证要点: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 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 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便血 肠道湿热证 辨证要点:便血色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 腹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代表方:地榆散合槐角丸加减。 气虚不摄证 辨证要点:便血色红或紫黯,食少,体倦,面 色萎黄,心悸,少寐,舌质淡,脉细。 治法:益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脾胃虚寒证 辨证要点: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 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脉 细。 治法: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代表方:黄土汤加减。 尿血 下焦热盛证 辨证要点: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 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舌质红,脉数。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小蓟饮子加减。 肾虚火旺证 辨证要点: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 颧红潮热,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知柏地黄丸加减。 脾不统血证 辨证要点:久病尿血,甚或兼见齿衄、肌衄, 食少,体倦乏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舌质淡, 脉细弱。 治法:补中健脾,益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肾气不固证 辨证要点:久病尿血,血色淡红,头晕耳鸣, 精神困惫,腰脊酸痛,舌质淡,脉沉弱。 治法: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代表方:无比山药丸加减。 紫斑(衄血) 血热妄行证 辨证要点: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或伴有 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有发热,口渴,便秘 ,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代表方:十灰散加减 阴虚火旺证 辨证要点: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时发时 止,常伴鼻衄、齿衄或月经过多,颧红,心烦,手 足心热,或有潮热,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 数。 治法: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代表方:茜根散加减 气不摄血证 辨证要点:反复发生肌衄,久病不愈,神疲乏 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舌质 淡,脉细弱。 治法:补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消渴 概念、病机 消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 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消渴的病位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 键。 基本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而以阴虚为 本,燥热为标。 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病位:以肺燥为主,多饮症状较突出者, 称为上消;以胃热为主,多食症状较为突出者,称 为中消;以肾虚为主,多尿症状较为突出者,称为 下消。 2.辨标本:一般初病多以燥热为主,病程较长 者则阴虚与燥热互见,日久则以阴虚为主。进而由 于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俱虚之证。 治疗原则: 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 证治分类: 上消 中消 下消 上消 肺热津伤证 辨证要点: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 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代表方:消渴方加减。 中消 胃热炽盛证 辨证要点: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 ,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代表方:玉女煎加减。 下消 肾阴亏虚证 辨证要点: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 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 ,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固肾。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加减。 阴阳两虚证 辨证要点: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 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 畏寒肢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苔淡白而干,脉沉 细无力。 治法:滋阴温阳,补肾固涩。 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加减。 内伤发热 概念、病机 以内伤为病因,以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水湿郁 遏或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 表现的病证。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上多 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 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 辨证论治 1.治疗原则 实火宜清,虚火宜补。属实者,宜解郁、活 血、除湿,适当配伍清热;属虚者,应益气、养 血、滋阴、温阳。虚实夹杂者,则宜兼顾之。 2.分证论治 气虚、气(肝)郁、血瘀、血虚、阴虚 阴虚发热 辨证要点: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 ,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 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代表方:清骨散加减。 血虚发热 辨证要点:发热,热势多为低热,头晕眼花, 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质 淡,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气虚发热 辨证要点: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 发作或加剧,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 冒,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气(肝)郁发热 辨证要点:发热多为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 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 口干而苦,纳食减少,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泄热。 代表方:丹栀逍遥散加减。 血瘀发热 辨证要点: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 部位发热,口燥咽干,但不多饮,肢体或躯干有固 定痛处或肿块,面色萎黄或晦暗,舌质青紫或有瘀 点、瘀斑,脉弦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第一单元 病因病机 致病因素 发病机理 (1)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2)情志内伤:病位循行肝经部位夹郁夹痰。 (3)饮食不节:湿热火毒内生 (4)外来伤害:跌打损伤、沸水、火焰、冷 冻。 (5)劳伤虚损 (6)感受特殊之毒:虫毒、蛇毒、疯犬毒、药 毒、食物毒、疫毒。 (7)痰饮瘀血 87 外科疾病总的发病机制是: 气血凝滞 营气不从 经络阻塞 脏腑功能失和 第二单元 疾病辨证 阳 证 阴 证 发病缓急急性发作 慢性发作 病位深浅皮 肉 筋 骨 皮肤颜色 红活焮赤 紫暗或皮色不变 皮肤温度灼 热 不热或微热 肿胀形势形势高起 平塌下陷 肿胀范围根脚收束 根脚散漫 肿块硬度 软硬适度,溃后 渐消 坚硬如石或柔软如绵 疼痛感觉疼痛剧烈 不痛、隐痛、酸麻或抽 痛 脓液稀稠 脓质稠厚 脓质稀薄或纯血水 阳 证 阴 证 溃疡形色 肉芽红活润泽 肉芽苍白或紫暗 全身症状初期常伴形寒发 热、口渴、纳呆、 大便秘结,小便短 赤,溃后溃后渐消 初期无明显症状,或 伴虚寒症状,酿脓时 有虚热症状,虚象更 甚 舌苔脉象 舌红苔黄脉有余 舌淡苔少脉不足 病程长短 病程比较短 病程比较长 预后顺逆 易消、易溃、易敛 ,多顺 难消、难溃、难敛, 多逆 91 热肿肿而色红,皮薄光泽,掀热疼痛 寒肿肿肿肿而不硬,皮色不泽泽,不红红不热热,常伴有酸痛 风肿风肿漫肿肿宣浮,或游走不定,不红红微热热,轻轻微疼痛 湿肿肿肿肿而皮肉重垂胀胀急,深则则按之如烂烂棉不起,浅则则水亮如水疱,搔 破流黄水,浸淫皮肤 痰肿肿肿势肿势 或软软如棉、馒馒,或硬如结结核,不红红不热热 气肿肿肿势肿势 皮宽宽内软软,不红红不热热,常随喜怒消长长 瘀血肿肿肿肿而胀胀急,色初暗褐,后转转青紫,逐渐变渐变 黄消退 脓肿脓肿肿势肿势 高突,皮肤光亮,掀红红灼热热,剧剧烈疼痛,按之应应指 实肿实肿肿势肿势 高突,根盘盘收束 虚肿肿势平坦,根盘散漫 92 热痛皮色掀红,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 寒痛皮色不红红,不热热,酸痛,得温则则痛缓缓 风风痛痛无定处处,忽彼忽此,走注甚速 气痛攻痛无常,时时感抽掣,喜缓缓怒甚 湿痛痛而酸胀胀,肢体沉重,按之出现现可凹性水肿肿或糜烂烂流滋。 痰肿肿疼痛轻轻微,或隐隐隐隐 作痛,皮色不变变,压压之酸痛。 化脓肿脓肿肿势肿势 急胀胀,痛无止时时,如有鸡鸡啄,按之中软应软应 指 瘀血肿初起隐痛,微胀,微热,皮色暗褐,继则皮色青紫而胀痛 93 肿疡肿疡 作痒有头头疽、疗疮疗疮 初起,局部肿势肿势 平坦,根脚散漫,脓脓犹未化之 时时 毒势炽势炽 盛,病变变有发发展的趋势趋势 乳痈经痈经 治疗疗后局部根脚收束, 肿肿痛已减,余块块未消之时时有痒 的感觉觉 毒势势已衰,气血通畅畅,病变变有 消散之趋势趋势 溃疡溃疡 作痒痈痈疽溃溃后,肿肿痛渐渐消,忽然患 部感觉觉灼热热奇痒 脓脓区不洁洁,脓脓液浸渍渍皮肤,护护 理不善 溃疡经溃疡经 治疗疗后,引流已畅畅,四 周余肿肿未消之时时,或腐肉已 脱、新肌新生之际际,而皮肉间间 感觉觉微微作痒 是毒邪渐渐化,气血渐渐充,助养 新肉,将要收口的佳象 94 有脓按之灼热痛甚,指端重按一处其痛更甚,肿块已软,指起即复(即应指) ,脉数者,为脓已成 无脓按之微热,痛势不甚,肿块仍硬,指起不复(不应指),脉不数者,为脓 未成 95 辨脓:确认成脓方法:接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应指:把两手食指的指端轻放于脓肿患部,相隔适当的距离,然后以一手指端稍用力反复按压,另一手 指端即有一种波动的感觉,这种波动感称为应指。 辨痒病因:风胜、湿胜、热胜、虫淫、血虚。 第三单元 治法 97 内治法三个总则 定义义适应证应证 消法运用不同的治疗疗方法和方药药,使初起的肿肿 疡疡得以消散,是一切肿疡肿疡 初起的治法总则总则 初期肿疡肿疡 、非化脓脓性 肿块肿块 性疾病和各种皮 肤病 托法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铁路劳动安全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新版航空维修实操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会计电算化考试题库及答案
- 美术教育知识试题及答案
- 高校非教学岗合同模板(3篇)
- 总监理的面试题库及答案
- 高速公路标牌施工合同(3篇)
- 高企认定合同模板(3篇)
- SMT安全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民间借贷居间服务合同范本(含知识产权许可协议)
- 《康复科病人营养治》课件
- 航空质量意识培训
- 中国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LCDI) 2025(发布版)
- 2024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试题与答案
- 学习委员的竞选发言稿模版
- 诊疗规范培训课件
- 助贷电销知识培训课件
- 《风力发电培训》课件
- 焊工作业(初训、复审)培训课件
- (完整版)高考英语词汇3500词(精校版)
- 2025年研发人员保密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