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分类分级心率控制和抗凝治疗新概念课件_第1页
心房颤动分类分级心率控制和抗凝治疗新概念课件_第2页
心房颤动分类分级心率控制和抗凝治疗新概念课件_第3页
心房颤动分类分级心率控制和抗凝治疗新概念课件_第4页
心房颤动分类分级心率控制和抗凝治疗新概念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房颤动分类、分级、心率 控制和抗凝治疗新概念 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 张鹤萍 一般概念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患病率:1.5%-3% 60s 5%-7% 70s 10% 80s 房颤是中风最强烈的危险因素。 Relative risk=5 15%-20%的脑卒中与房颤有关 不同患者中风的危险性不同,房颤患者每年 发生中风的机会4.9%-12% 近70%房颤患者的年龄在65-85岁之间 房颤的患病率已升高到1%-2% 房颤明显增加死亡率 近年来,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 与基础研究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循证医学 证据,极大地促使了房颤指南的更新。 2010年9月在瑞典召开的欧洲心脏病学 大会(ESC)公布了欧洲房颤诊疗指南, 随后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 美国心脏协会(AHA)/心律学会(HRS )联合更新了美国房颤诊疗指南。 强调了房颤处理的整体观念 对房颤的处理措施进行了明确定位 抗凝提高至房颤治疗的首位 室率控制仍然是基本措施、节律控 制为选择性措施 长期治疗更注重药物安全性 首次提出房颤“上游”治疗 2010ESC房颤指南更新要点 过去欧洲和美国指南变化基本是同步的, 但是去年欧洲和美国房颤指南相继公布后, 发现两者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分歧,最主要 的变化是抗凝,从抗凝到导管消融这两个方 面他们都有明显不同,抗血小板治疗和心律 控制则是相同的。与ESC房颤指南相比,美 国房颤处理指南更注重于对新药、新器械的 推崇,而前者强调对房颤进行分型、并首次 出台症状评估标准。 欧洲指南与美国指南的异同 一、一、房颤的分类及分级 n房颤的分类 n房颤危险度分级-欧洲心律学 会房颤症状评分(EHRA score) 1.房颤的分类 根据房颤持续时间将房颤分为5类: 首发房颤(首次发现房颤) 阵发性房颤(在7天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者, 一般持续时间7 d,需要药物或电复 律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 ) 永久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不再考虑节律控 制策略的患者 ) 长期持续性房颤 (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年,拟采 用节律控制策略,即接受导管消融治疗 ) 2. 房颤危险度分级-欧洲心律学 会房颤症状评分(EHRA score) ESC 2010指南新引入EHRA评分,可简单、 方便地评估患者房颤症状的严重程度,有 利于治疗策略的选择和治疗效果的评价。 依据患者症状及对日常生活影响分四个等 级 EHRA I级:无症状 EHRA II级:症状轻微,日常活动不受影响 EHRA III级:症状严重,日常活动明显受 限 EHRA IV级:不能从事任何活动 二、室率控制与节律控制(不 强求窦律,推荐宽松心率策略) 当代房颤治疗逐渐转向以减轻症 状、减少并发症为主要目标。宽松心 率 控制、适度维持窦律及抗心律失常药 物 更注重安全性。 室率控制基本措施(大多数) 节律控制选择性措施 选择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症状不耐 受 房颤心室率管理 强调个体化控制 1.严格心室率控制(静息时在60-80次/min, 运动时0.40)的持续性房颤不伴或伴 有与心律失常有关的轻微症状,严格地控制心 室率(静息时75岁、血栓病史作为主要危险因素,计 为2分; 针对年龄区别对待:年龄65-74岁计1分, 75岁 以上计2分,评价个体化; 抗凝适应证更广泛,要求更严格。 ESC 2010指南建议直接根据危险因素选择抗栓 治疗策略 CHA2DS2VASC积分2分需服用口服抗凝药物 (存在一个主要危险 (OAC) 因素或两个以上临 床相关的非主要危 险因素) CHA2DS2VASC积分为1分服OAC或阿司匹林均可,但 (存在一个临床相关 优先推荐OAC 的 非主要危险因素) CHA2DS2VASC积分0分可服用阿司匹林或不进行抗 (无危险因素) 栓治疗, 不抗栓治疗优先 l主要危险因素:卒中史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及年龄75岁 l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女性 、年龄65-74岁及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复合型主动脉斑块以及 外周动脉疾病等)。 2抗凝出血危险评估:HAS-BLED评分 表 HASBLED评分7 字母临床特点计分 H高血压1 A肝肾功能异常(各1分)1或2 S卒中1 B出血1 LINR值易波动1 E老年(如年龄65岁)1 D药物或嗜酒(各1分)1或2 最高值9分 新指南同样强调了 在初始抗凝治疗前评 价出血风险的重要性 推荐使用HAS-BLED 出血风险评分 3分的患者被视为 高风险患者,在开始 抗栓治疗后需要特别 注意和定期随访 3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能替代抗凝? ESC2010指南: “如果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左心耳及 左心房血栓,转律前抗凝时间可以适当缩短。 如果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未发现血栓,可以使用 低分子肝素替代抗凝至INR值于23后,实施转 律。 如果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房血栓,则严 格口服抗凝药3周后,再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 价,若血栓消失则进行转律,若左心房血栓仍 存在,则选择心室率控制” 。 虽然指南仍强调“前3周后4周”,但如果超声 心动图提示没有血栓则可在使用低分子肝素替 代抗凝情况下转律,而不必严格口服抗凝药达 标3周。 4.老年房颤抗凝 ESC 2010指南建议服用华法林抗凝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靶目标为2.0- 3.0,老年人抗凝强度亦为2.0-3.0,不 建议INR2.0。 5、抗血小板药物 ESC 2010指南建议:对于拒绝服用或具 有华法林禁忌证(如无法进行INR监测) 且出血风险较低的患者,双联抗血小板 可以作为华法林的替代治疗。 ACCF 2011指南建议:对于不适合服用口 服抗凝药物的房颤患者(患者的意愿或 医生认为患者无法长期安全服用华法林 ),可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以 降低包括卒中在内的主要血管事件。 6、房颤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后的 抗栓治疗 ESC 2010指南: PCI术后的房颤患者,短期内华法林、阿司匹林 75-100mg、氯吡格雷75mg联合应用,此后华法 林与氯吡格雷75mg或阿司匹林75-100mg(需服 用抑酸药物)联合应用不超过1年,长期稳定患 者仅应用华法林。 对于金属裸支架患者三药联用至少1个月,植入 西罗莫司支架者要联合应用至少3个月,紫杉醇 支架要联合应用至少6个月。应尽量避免应用药 物洗脱支架,除非考虑到临床或血管病变的原 因。 7达比加群(Dabigatran) 达比加群是一个凝血酶抑制剂 华法令治疗伴有较高的出血发生率,需要定期 检测INR 达比加群是能克服华法令这两个缺点的新型抗 凝药 RE-LY研究 达比加群的作 用明显优于华 法令 脑卒中高危患 者(积分2分 )抗凝治疗的 新药 7达比加群(Dabigatran) ESC 2010指南建议:如果需应用口服抗 凝药,达比加群可考虑做为华法林的替 代治疗(1)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