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贺新郎》课件_第1页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贺新郎》课件_第2页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贺新郎》课件_第3页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贺新郎》课件_第4页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贺新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贺新郎 毛泽东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 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 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 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 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 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 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 舟? “少年心事当拿云。”(李贺致酒行) 诗人和同伴们的拿云心事,从“携来百侣曾 游”到“粪土当年万户侯”,可说是直抒胸 臆,尽情倾吐,如长江大河,滔滔而下,气 势磅礴,痛快淋漓。在结尾时“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则是采取象征手法,形象地 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毛泽东的 诗词,我感受到的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 伟人胸怀和宽广气度。 走近作者 “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 一等真诗。”(清沈德潜说诗碎语 )。 “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宋刘克庄 辛稼轩集序)毛泽东形象是有包纳 天地的胸怀,有为天下人民谋幸福的气 度,始终思考的是国家民族的命运。充 满豪情壮志。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 任。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 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 年9 月9 日在 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 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 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 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词作于1923年1112月间,调寄贺新郎,无副标 题,是写夫妻别情的。1920年冬,杨开慧与毛泽东在长沙 结婚,翌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湘区委会建立,毛泽东 亲任书记,杨开慧亦于是年入党,在湘区委协助工作, 1922年生长子岸英。1923年4月毛泽东调中央工作,告别 长沙,赴上海;是年夏杨开慧亦去上海。6月毛泽东去广 州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 委员会委员、中央局委员、中央局秘书。会后复回上海。 9月经武汉返长沙。杨开慧亦返长沙,11月生次子岸青。 刚刚生产不久,毛泽东奉中央通知,由长沙到上海,再转 广州,准备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词即作于 这次离开长沙的时候,是写给夫人杨开慧的,革命激情与 儿女柔情有机结合,成就了一首真挚的革命爱情诗。这首 词最早发表于1978年9月9日人民日报。 这首词描述了怎样的场景?抒发了怎样 的感情?试用一两句话来概括。 词作通过特定场景的描写,表达了 词人告别爱妻时心中的愁苦、失落 ,以及对爱妻的宽慰、怜爱。 这首词表现了诗人和妻子的依依惜别之情,情真意切 句句感人。可是,在这些满含离情别绪的诗句中,诗人 并非一味地直 接抒情,而是将自己的情感给予于景物之 中,以景来传递自己这份特殊的感情。诗人常用一些特 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 史进程中,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赏析诗歌我们可 以从这些事物特有的内涵入手。 引导:我们往往用诗情画意来评价文学作品写得美 ,有人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 中的画面很美,请在词中找出传递诗人感情的景物。并 结合你的感受,说说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赏析意象、意境 挥手: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千百年前的人,和千百年后的人,有同样的悲伤。分别 终究是人们最不愿面对的一种情形悲伤、忧愁 、思念,终于化作那轻轻的挥手,化作那最后转身时的 一瞥,在越行越远的身影中,定格成心里一种隐隐的痛 ,在有月亮的晚上,悄悄的扣着我的心扉 相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恨: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恨:离愁别绪。杜甫:“恨别鸟惊心” 李白:“问余别恨知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是在等候登车了,不免黯然。更何况还有一肚子 苦水,长子犹在襁褓,次子尚不满月,这样丈夫 便匆匆远行,怎能不“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 零”呢?终于忍耐了,所以“还住”。这就更揪 心。还:深明大义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苏轼:“过眼荣枯电与风。”过眼,从 眼前掠过。句意谓,人生滔滔,都 好似过眼云雾,转瞬就消散了。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头顶半天残月,脚踏遍地清霜,穿过凄清 的横塘,并肩踽踽行进在东门外大路上。没 有言语,也没写内心活动,全用苍凉的景色 衬托出凄苦的心境。这是在车站候车时浮起 的意念,拂也拂不掉的印象呀! 横 塘 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横塘,在苏 州城外。龚明之中吴纪闻载:“铸有小筑在姑苏 盤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是作 者隐居之所。凌波,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 步,罗袜生尘。”这里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匆 走过,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留恋处,兰舟催发。 江淹:“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 凭割断愁思恨缕 如若往昔词人,该留下多少悱恻,抑或不尽缠 绵,或悬念,“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 残月”;或哀怨,“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 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或忏悔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或叮咛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 裙,处处怜芳草”;或期盼,“后回君若重来, 不相忘处,把杯酒浇奴坟土” 凭:请。 杜牧: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曹松: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重比翼,和云翥 尔雅“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 阮籍:“愿为双飞鸟,比翼共翱翔。” 评价与鉴赏 词作给我们展示了伟人的另一面,足以说明 共产党人,决然不是铁石心肠。他们尽如常 人,也有悲欢离合,也有哀婉愁苦,也有凄 凉感伤。因为他们也同样具有生命意识,渴 望在这有限的意识中,多一些圆满,少一些 遗憾,每遇生离死别,自亦悲莫悲兮。不过 更真挚,更灼热,且得将之升华到宇宙人生 境界,结晶于改天换日的伟大事业中去,而 不会为凄凄惨惨戚戚所陷溺。 课文鉴赏之自然意象 今宵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意象 意境 感情 重霜、东门 路、横塘、 残月、汽笛 一声 景悲凉 声凄厉 哀怨惆 怅、离 愁别恨 课文赏析 凭割断愁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意象 意境 感情 昆仑、绝壁 、台风、寰 宇、比翼、 云。 猛烈壮阔, 气势磅礴。 献身革命的 决心与豪情 壮志。 由景(境)到情,情景交融,这就是诗歌鉴赏的基本审美过程。 课外迁移: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家门 人生是一部书 只有这一页最温暖 读懂它的时候 我们在远方流泪 归家 游子快回家 趁月亮还没落下 盼儿归的母亲 把门前的篱笆扶成了拐杖 “张震(剧中男3号)之所以能开开心心地在外流 浪,是因为总有一个地方可以回去。” 春光乍泄梁朝伟 问题: 两首诗歌分别写了什么意象,表达了什么感情? 课文小结: 贺新郎别友写离愁别恨,缠绵悱 恻,风格婉约,但是也不失豪放,哀而不 伤,表现作者作为一个伟大革命家的英雄 气概,是毛泽东早期诗词中难得的情作。 毛泽东说过:“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不 废婉约。”此证也。 “多情自古伤离别”,南朝江淹也说:“黯然 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竟管毛泽东在词中 把“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象台风扫寰宇 ”等豪放之语嵌入婉约之章,但那“黯然”之 一情仍然让人“销魂”。我们的古人都能这 样潇洒道别离么?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 歌常见的一种主题,而且这离愁别绪也是 多种多样的,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 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 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 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 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 表达恋恋不舍,依依惜别或相思之情 。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作内容以叮咛、称颂、劝慰勉励友 人为主,兼抒别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借送别言志。这类送别诗以送别为题,但 实际目的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 如李白梦游天姆吟留别、陆龟蒙诗别 离、王昌龄诗芙蓉楼送辛渐等。其中 以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最有名气。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以送别为名,实为写景或抒发其他 情感。如李白诗渡荆门送别,杨 万里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再诵读: 贺新郎别友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 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 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 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 ,天知否? 今宵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 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 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思恨缕。要 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虞美人枕上一九二一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词的上阕写的是诗人自己的离愁别绪。起句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现了愁苦之多, “江海翻波浪”,形象的比喻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愁绪。接着两句写诗人因愁苦而辗 转反侧,只好披衣、起坐、仰望星空数星星,“寂寞”“寒”等形容词透露出作者寂 寞、孤独的处境和对杨开慧的深情思念。 下阕抒发的是对离人的思念之情。“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这是化用了 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名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天上的寒星随着天 亮而逝去,在诗人眼中只留下了离人清晰的身影。百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