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三棱针、皮肤针、 皮内针、提针、火针、芒针 教学目标 1.掌握三棱针疗法的定义。 2.熟悉三棱针的适应证和禁忌症。 3.了解三棱针的实施程序 第一节 三棱针 【概述】 一、定义: 三棱针古称“锋针”,是一种常用的放血工 具因为针体呈三棱形而命名,是用来刺破人体 的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 目的,古人称之为“刺血络”或“刺络”,今有人 称之为“放血疗法”。 第一节 三棱针 二、原理 泻热出血 三、针具 不锈钢圆柱形 6厘米 针身三棱形 针尖三面有刃 锋利 第一节 三棱针 四、三棱针刺法的种类 (一)腧穴点刺法 1.稍微斜刺 2.用力不宜太猛 3.不宜面对刺点,以免血液喷到脸上 点刺法 第一节 三棱针 四、三棱针刺法的种类 (二)散刺法 1.在病变周围散刺 2.在病变点散刺 由外环形向中心点刺( 10-20针) 散刺法 第一节 三棱针 (三)挑刺法 1.以痛为腧穴选点法 2.以脊髓神经分布特点选点法 3.以脏腑器官病变选取相应腧穴法 (四)泻血法 1.消毒后三棱针对准静脉迅速刺入0.5-1分 2.让其自然流出少量血液然后用无菌棉签按压 泻血法 第一节 三棱针 五、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三棱针刺络放血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调和气血 、消肿止痛等作用。 点刺法多用于昏厥、高热、中风闭证、急性咽喉肿痛 (井穴); 刺络法多用于中暑、发痧(委中、曲泽); 散刺法多用于丹毒、痈疮、顽癣、扭挫伤(局部); 挑刺法多用于痔疾、目赤红肿、疳疾、血管神经性头 痛、肩周炎、支气管哮喘等(腰骶部、肩胛区)。 第一节 三棱针 五、适应症和禁忌症 对患者要做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其思想上的顾虑。 操作时手法宜轻、宜稳、宜准、宜快,不可用力过猛, 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损害其他组织,更不可伤及 动脉。 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对体弱、贫血、低血压、妇女怀孕和产后等,均要慎重 使用。凡有出血倾向和血管瘤的患者,不宜使用本法。 三棱针刺激较强,治疗过程中须注意患者体位要舒适, 谨防晕针。 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3次为l疗程,出血量多者, 每周12次。一般每次出血量以数滴至35ml为宜。 【实施程序】 评估 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效果评价 过敏史 皮肤完整性 和敏感度 经孕史 无不适 无着凉 达到医嘱刺出血的量 第一节 三棱针 用物准备: 治疗盘 消毒三棱针 弯盘 棉签 碘伏 必要时备止血带 体位准备: 安全可变动舒适体位 部位准备: 手指或足趾末端、四缝等 第一节 三棱针 六、注意事项 *解释(小儿有家长陪同) *体位舒适、安全、固定 *注意无菌 *手法轻、稳、准、快 *结束后适当包扎 第二节 皮肤针法 一、概述 定 义 取法于内经半刺 浮刺 毛刺 扬刺 属于丛针浅刺法 理论基础 经络系统组成 皮部-经络-脏 腑 针 具 梅花针 七星针 十八罗汉针 多毫针 质量检查 第二节 皮肤针法 二、操作方法 持针式 硬柄 软柄 叩刺法 腕力 循经叩刺 颈项背腰骶部(督脉 膀胱经 )-整体肘膝以下-沿经 第二节 皮肤针法 穴位叩刺 所治病证相关穴位,主要是特定 穴、华陀夹脊穴、阳性反应点 、指趾末 局部叩刺 散刺病变局部 围刺头面五官疾病 关节病变、局部扭伤、顽癣 第二节 皮肤针法 a轻刺:用力稍小,皮肤仅现潮红、充血为度 。适用于头面部、老弱妇女患者,以及病属虚 证、久病者。 b重刺:用力较大,以皮肤有明显潮红,并有 微出血为度。适用于压痛点、背部、臀部、年 轻体壮患者,以及病属实证、新病者。 c中刺:以局部有较明显潮红,但不出血为度 ,适用于一般部位,以及一般患者。 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可间 隔35日。 第二节 皮肤针法 重刺 方法 用力大、皮肤潮红并出血 疼痛较难忍受 运用 年轻体壮 实证 肌肉丰厚 中刺 方法 用力介于轻重间、皮肤潮红 疼痛可以忍受 运用 除头面部的其它部 第二节 皮肤针法 三、适应范围 1、痛证:头痛、腰痛、肋间神经痛、痛经等。 2、神经性皮炎、斑秃、顽癣、皮肤麻木等。 3、高血压、神经衰弱引起的不寐。 4、慢性肠胃病、便秘等。 5、近视、视神经萎缩等。 第二节 皮肤针法 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 (1)注意检查针具,当发现针尖有钩毛或缺损 、针锋参差不齐者,须及时修理。 (2)针具及针刺局部皮肤(包括穴位)均应消 毒。重刺后,局部皮肤须用酒精棉球消毒并应 注意保持针刺局部清洁,以防感染。 (3)局部皮肤有创伤及溃疡者,不宜使用本法 。 第二节 皮肤针法 第二节 皮肤针法 第二节 皮肤针法 第二节 皮肤针法 皮肤针法 第三节 皮内针 概念 一、针具 二、操作方法 三、适应范围 四、注意事项 概念 皮内针刺法又称“埋针法”。是以 皮内针刺入并固定在腧穴部位的皮内或 皮下,通过较长时间刺激以治疗疾病的 方法。(原理) “静以久留” 内经 作用原理:持续 微弱地刺激皮部, 激发经气,调节脏 腑经络功能。 第三节 皮内针 一、针具 皮内针是以 不锈钢丝制成 的小针。有麦 粒型和图钉型 两种。 二、操作方法 (一)麦粒型皮内针刺法 刺入操作: 埋藏固定: 左手拇、食指将穴位的皮肤向 两侧撑开绷紧,右手用小镊子夹住 针柄,针尖对准穴位,将针平刺入 皮0.51cm。 针刺入皮内后,露在外面的 针身和针柄下的皮肤表面之间, 粘贴一小块胶布,然后再用一块 较前稍大的胶布, 覆盖在针上。 (二)图钉型皮内针刺法 刺入操作:以小镊子或持针钳夹住 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轻轻刺入,然 后以小方块胶布粘贴固定。也可将针柄 放在预先剪好的小方块胶布上粘住,用 镊子夹起胶布,针尖对准穴位直刺并按 压固定。 图钉型皮内针多用于面部及耳穴等 须垂直浅刺的部位。 埋针时间的长短 一般12天,多者67天,暑热天 不宜超过2天,以防止感染。留置期间, 可4h左右用手按压12min,以加强刺 激,增强疗效。 三、适应范围 皮内针法临床多用于某些需要久留针的 疼痛性疾病如神经性头痛、胆绞痛、腰 痛、痹证、痛经等和久治不愈的慢性病 证,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哮喘等。 目前还应用于面瘫、面肌痉挛、急性腰 扭伤、小儿遗尿等。 四、注意事项 关节附近不可埋针,因活动时会疼痛 。胸腹部因呼吸时会活动,亦不宜埋针 。 埋针后,如患者感觉疼痛或妨碍肢体 活动时,应将针取出,改选穴位重埋。 埋针期间,针处不可着水,避免感染 。热天出汗较多,埋针时间勿过长,以 防感染。 皮内针法 第四节 錫针法 一、定义 以提针按压经脉和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 法。为古代九针之一,临床用于按压经 脉、穴位,不刺入皮肤。 第四节 錫针法 二、针具 长3.5寸,针身呈圆柱体,针头圆钝光滑呈 半球体,针头直径以23cm为宜。 以磁性材料支撑着称磁提针。 第四节 錫针法 三、操作方法 (一)弱刺激 用力小、时间短、局部有酸胀感、按压部 位周围发红。 (二)强刺激 用力大、时间长、局部有酸胀感、向一定 的方向传导。 每日治疗12次,10次为一个疗程。 第四节 錫针法 四、临床应用 适应范围: 高血压病、胃脘痛、肩周炎、网球肘、肋 间神经痛、腹痛、头痛、牙痛、呕吐、 消化不良、痛经、失眠等。 第四节 錫针法 注意事项: 1、选用针头呈半球体的提针,其针头不宜 过尖,否则易产生疼痛。 2、不可刺激过强,以防晕针。 3、垂直按压,不宜斜刺。 4、勿损伤皮肤 第五节 火针法 概念 一、针具 二、操作方法 三、适应范围 四、注意事项 概念 火针刺法是将特制的金属针烧 红,迅速刺入一定部位以治疗疾病的 方法。 火针古称“燔针”,火 针刺法称为“焠刺”。 一、针具 一般用较粗的不锈钢针,也有特 制的针具,如弹簧式火针、三头火 针以及用钨合金所制的火针。 二、操作方法 (一)选穴与消毒 (二) 烧针与针刺 (三)针刺深度 (四)针后处理 选穴: 辨证取穴、“ 以痛为腧”,但选 穴宜少,以局部穴位为主。 消毒 :选定穴位后进行严格消毒,先 用碘酒消毒,再以乙醇脱碘。 烧针:先烧针身,后烧针尖。火针烧灼的 程度有三种,若针刺较深,需烧至 白亮,否则不易刺入,也不易拔出, 而且剧痛;若针刺较浅,可烧至通 红;若针刺表浅,烧至微红即可。 针刺:一般左手持灯,右手持针,靠近施 术部位,烧针后对准穴位,速进速 出。 针刺深度 一般而言,四肢、腰腹针刺稍深 ,可刺25分深,胸背部穴位针刺 宜浅,可刺12分深。 针后处理针后处理 火针刺后,用干棉球迅速按压针 孔,以减轻疼痛。针孔的处理,视 针刺深浅而定,若针刺13分深,可 不作特殊处理,若针刺45分深,可 用消毒纱布敷贴,胶布固定12天, 以防感染。 三、适应范围 本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 、祛腐生新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 痹证、慢性结肠炎、痛经、痈疽、 瘰疬、颈椎病、网球肘、腱鞘囊肿 、腋臭以及扁平疣、痣等。 四、注意事项 1面部慎用火针。因为火针刺后,有可能遗留较 小疤痕,因此除治面部痣、疣外,一般面部不 用火针。 2有大血管、神经干的部位禁用火针。 3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未能完全消失时 , 应避免洗浴,以防感染。 4发热的病症,不宜用火针治疗。对初次接受火 针治疗患者,应作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 。 第六节第六节 芒针芒针刺法刺法 概念 一、针具 二、操作方法 三、适应范围 四、注意事项 概念 芒针刺法是用芒针针刺穴位以 治疗疾病的方法。芒针是一种特制 的长针,一般用较细而富有弹性的 不锈钢丝制成,因形状细长如麦芒 ,故称为芒针。 一、针具 目前临床使用的芒针有5寸、6 寸、7寸、8寸、10寸、15寸等数种 ,以长度58寸、粗细2628号的针 具最为常用。 二、操作方法 (一)进针 (二)手法 (三)出针 进针 刺手持针,押手拇、食两指用消 毒干棉球捏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 ,对准穴位,当针尖贴近穴位皮肤 时,运用指力和腕力,压捻结合, 迅速刺透表皮,并缓慢将针刺至适 宜深度。 手法 常用手法以捻转为主,要求轻捻缓 进,一般在180360之间。行针不可 单向捻转,否则针身容易缠绕肌纤维, 出现滞针,产生疼痛。 在运用芒针刺法时,还可采用多向 刺法,即芒针针刺到一定深度后,根据 治疗需要和穴位解剖特点,用押手的动 作改变针刺的角度和方向,以增强疗效 。 出针 出针时,一般左手持消毒干棉球 按压在针旁皮肤上,右手将针轻轻 捻转,慢慢提至皮下,然后将针提 出,并用干棉球按压针孔,防止出 血。 三、适应范围 一般可用于血管性头痛、脑血管 病、哮喘、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 下垂、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西安银行竞聘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微生物自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对外贸易-基础会计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社会学概论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学前儿童发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2030中国女性护肤品市场需求潜力预测与投资效益盈利性报告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学前儿童体育教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2025年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2030中国垃圾处理设备行业发展形势及前景动态预测报告
- 2025-2026学年湘美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创意钟表》教学设计
- 2025交通行业工会改革计划
- 2022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
- 班干部聘任仪式
- 2025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附目录)
- 高校新生开学动员大会教师代表发言稿范文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P102)
- GB/T 27021.1-2017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第1部分:要求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宫颈裂伤修补术课件
- 药剂学:第二章 药物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