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广东省农村居民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课件_第1页
医药卫生广东省农村居民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课件_第2页
医药卫生广东省农村居民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课件_第3页
医药卫生广东省农村居民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课件_第4页
医药卫生广东省农村居民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农村居民糖尿病 社区综合防治 张群辉 张春焕 杨发勇 张萌 张政 摘要 用病例对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办法对 广东省农村居民几种生活方式进行研究,了解 本地未确诊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对本地居民存 在的几种糖尿病危险生活方式进行描述,从多 因素多水平分析得出本地区本人群本时期糖尿 病危险因素的回归方程,适合居民因地因时因 人地估计自身存在的糖尿病危险因素及水平, 为当地政府及医疗卫生机构制定卫生政策防治 糖尿病提供参考数据。 以便当地政府及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健 康教育、健康促进等方式改变居民存 在不良生活方式,动员广大居民参与 ,提高居民的知、信、行,形成更为 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及减少危险生 活方式的比例及程度,真正做到社区 的综合防治糖尿病,减少糖尿病的发 病,降低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加快 经济发展,减少大量的疾病负担,提 供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提高居民生存 质量,免受糖尿病的危害,节省下大 量糖尿病的治疗支出。 存在的问题: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 的改变和人口的老年化,糖尿病的患病率在世 界范围内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 疾病、肿瘤之后的又一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慢 性非传染性疾病。根据1997年中国11省市的调 查结果估计,我国有糖尿病患者约3000万人, 且每年以新增病例近100万的速度增长。根据 残疾调整寿命年(DALYs)估计,全球糖尿病 引起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1.0%。我国 1993年仅因治疗糖尿病就支出22.16亿元。随着 近年医疗费用的迅速增加,糖尿病所致的经济 负担还将继续加重1。 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慢性非传染 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 病;医学模式及健康观的转变,随着 医学科技的发展和哲学观的变化,医 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的改变,对于糖尿 病危害的认识,三级预防学说的深入 民心,人们不仅仅注重生存的数量, 还注重生存的质量。糖尿病极大地危 害人们身心健康,影响生存质量。而 目前对于糖尿病的治疗目前只能控制 血糖,缺乏针对病因的治疗,因此糖 尿病无法得到根治,此时对于糖尿病 的预防就显得极其重要。对于糖尿病 的预防,一级预防是避免糖尿病的发 病;二级预防是及早检出并有效治疗 糖尿病;三级预防是延缓和(或)防 治糖尿病并发症。 广大居民对于糖尿病要求了解更多, 不仅仅只知道是否已患病,还要求知 道自身生活方式的患病概率,以便在 风险的驱使下改变以往不健康的生活 方式,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出适合目前 状况的回归方程,符合现阶段的人群 状况。 意义: 政府部门及卫生行政机构依据研究数据,通 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方式改变居民存在 的最危险最普遍的不良生活方式,动员广大 居民参与,提高居民的知、信、行,形成更 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及减少危险生活方 式的比例及程度,减少糖尿病的发病,降低 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对于国家可加快经济 发展,减少大量的疾病负担,提供大量的劳 动力资源;对于个人可提高生存质量,免受 糖尿病的危害,节省下大量糖尿病的治疗支 出。 研究假设: 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除了 有明显的遗传基础之外,其发病也与 环境因素有关,包括人口老年化、营 养因素、中心性肥胖、体力活动不足 、都市化程度、子宫内环境以及应激 、化学毒物等3。 现状分析: 目前关于糖尿病病因的研究,从中医 角度4,从遗传基因易感性,遗传因 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5,从精神因 素影响6,从遗传、生活方式等多因 素分析与糖尿病的定量关系7,等各 方面的研究。 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单因素研究, 或者对于多因素的研究只停留在多因 素的单一水平上,但在生活中,许多 居民的生活方式并不仅仅体现在有或 无的表现上,还存在剂量与等级的变 化。 拟解决的问题: 了解本地未确诊糖尿病的患病情况, 真正了解糖尿病的患病情况,本地居 民存在的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描述性分 析,从多因素多水平分析得出本地区 本人群本时期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回归 方程,适合居民因地因时因人地估计 自身存在的糖尿病危险因素及水平。 研究目的: 为当地政府及医疗卫生机构制定卫生 政策防治糖尿病提供参考数据。以便 当地政府及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健康教 育、健康促进等方式改变居民存在不 良生活方式,动员广大居民参与,提 高居民的知、信、行,形成更为健康 的生活方式,控制及减少危险生活方 式的比例及程度,真正做到社区的综 合防治糖尿病,减少糖尿病的发病, 降低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 研究方案: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经济 水平、地理环境等因素分层,基本抽 样群为农村自然村庄,按随机原则抽 取调查户,调查对象为在本地区居住 5年及5年以上的2074岁居民。 排除标准: 由于在已知自身存在糖尿病的患者在 医生的健康教育下,可能改变以往的 生活方式,因此影响方程的建立,所 以排除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 样本量估计:采用非匹配设计病例熟 与对照数不等的样本量估计,预期各 危险生活方式的暴露的比值比为2.0, 人群中各危险生活方式所占的比例为 10%,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5(单侧 性检验),检验把握度为0.90,则计 算得出样本量共需435人。 研究方法 通过对调查对象的筛检、体检、确诊 等步骤,采用尿糖试纸法按照WHO 最新标准对调查者筛查,对于阳性者 采用空腹血糖及糖耐量试验按照 WHO最新标准以确诊,确诊的患者 为病例组,未确诊的人群为对照组。 对于体检部分,测量调查对象的身高、 体重、腰围、臀围等。 对于问卷调查部分,包括调查对象的一 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婚姻、文化 程度、职业、家庭平均每人月收入,民 族,居住地,现时体重保持的年限,是 否吸烟及量与年限,是否饮酒及量与年 限,是否高糖高脂饮食与年限(按家庭 平均每月每人消费量),食盐摄入量( 按家庭平均每月每人消费量),是否进 行体育锻炼及平均每周锻炼小时数,体 力劳动者工作负荷。 资料分析 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核查、修正、验 收、归档、分组、归纳、校对、统一 编码后采用Epidata3.0软件包进行输 入,采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分 析结果包括: 一、描述性统计: 1. 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调查总 人数,尿检阳性率,最终确诊糖尿病 人数,肥胖所占比例,性别、年龄、 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平均每 人月收入,民族,居住地。 2. 均衡性检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某 些基本特征是否相似或齐同。 二、统计学推断: 按照病例对照分级暴露资料的分析, 计算各分级的OR值,卡方趋势检验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糖尿病的危 险因素进行分析是否能进入方程;对 筛选出的危险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 进行多水平等级分析,最终得出多因 素多水平方程。 可行性分析: 对于糖尿病的危害,政府及群众都对其非常关 心,政府及卫生部门已将糖尿病的研究与防治 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对于糖尿病的病因 及危险因素的研究,必然能得到政府及卫生机 构的重视,并对此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 于广大群众,在筛查、体检等过程中,无疑得 到一次免费检查的机会,在问卷调查采用的是 无记名的方式进行,因此群众普遍愿意接受, 有较好的协作条件。其次,广大农村居民由于 经济及健康观念等因素影响,极少进行常规体 检,因此有较多数量的农村糖尿病患者未确诊 。 可靠性分析: 在尿检试纸上采用厂家生产的统一规格 、统一批号的试纸;在体检的设备上严 格校正,在空腹血糖及糖耐量测定上, 由当地卫生机构进行,应可保证其结果 的可靠。 在体检的人员上由专门培训过的具有严 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诚实可靠的 医学生组成,以保证质量。 在问卷调查人员上同样由专门培训过的 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诚实 可靠的医学生组成,并制定出调查员手 册,由带队老师进行监督,进行质量控 制。由于排除了已确诊糖尿病的对象, 因此调查对象上不存在回忆偏倚。 在血糖测量上与体检上采用盲法,即血 糖测量与体检由不同的人员组成,两组 人员互不清楚对方的数据。 预期结果: 通过筛查、体检等方式进行病例对照研 究,可以了解本地居民糖尿病未确诊的 情况,掌握本地居民糖尿病真正的患病 情况;对本地居民存在的糖尿病危险因 素的描述性分析,本地居民存在的危险 的生活方式,及所占的比例和程度,确 定高危人群;通过对危险因素的回归分 析,得出本地区本人群本时期糖尿病危 险因素的回归方程。 参考文献 1. 李立明主编,第5版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 版社,418 2. 梁浩材主编,做卓越的卫生管理者,广东科 技出版社,402403 3.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第6版,人 民卫生出版社,792 4. 郭渝南,糖尿病病因病机探识,实用中西医 结合临床,2002年4月第2卷第2期,5254 5. 赵志刚,糖尿病病因的研究现状及展 望,河南医学研究,2000年12月第九卷 第4期,370371 6. 刘绍峻,走出门限-新探糖尿病病因 病机及治疗,科学中国人,5052 7. 叶临湘、施侣元等,社区人群糖尿病 病因流行病学研究-1:2病例对照 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 制,1996年第四卷第2期,53-56 附件:调查问卷及体检表 调查对象自填部分: 性别:1 男 2 女 年龄:1 2034 2 3549 3 5064 婚姻:1 未婚 2 已婚 3 离婚 4 丧偶 职业:1 工人 2 农民 3 干部 4 其他 教育程度:1 小学及以下 2 初中 3 高 中或 中专 4 大专,大学及以上 家庭平均每人月收入:1 500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