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晓敏孙晓敏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康复治疗技术 康复治疗技术 l第一节 物理治疗 l第二节 作业治疗 l第三节 言语康复 l第四节 心理康复 l第五节 康复工程 第一节 物理治疗 一、运动疗法 l定义 是运动在医学中的应用,是以运动学、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 为基础,以改善躯体、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功能障碍为主要目标,以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主要因子的治疗方法。 主动躯体活动训练 被动躯体活动训练 运动疗法的地位 l是康复医学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治疗措施之一 。 运动疗法的生理作用 l改善运动组织(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等)的血液循环、代谢 和神经控制; l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提高肌力、耐力、心肺功能和平衡功能 ; l减轻异常组织压力或施加必要的治疗压力; l改善关节活动度; l放松肌肉; l纠正躯体畸形和功能障碍; l止痛。 1 常用运动疗法 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增强训练 协调性训练平衡训练 呼吸训练体位转换训练 步行训练医疗体操 易化技术 (一)关节活动度训练 1 关节活动度训练 (ROM exercise) 被动关节活动度( 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 肌肉无随意收缩、在外 力作用下达到的关节活 动范围。 主动关节活动度( 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 由肌肉随意收缩产生的 关节活动范围。 ROM exercise的意义 l是运动功能恢复的前提和关键; l是恢复肌力、耐力、协调性、平衡等运动要素的基础; l是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职业训练、使用各种矫形器、假肢、轮椅 的必需条件。 ROM受限的原因 l神经性 -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 l骨性 -关节部位发生病变、损伤 -骨性强直及骨质增生 l纤维性(软组织性) -皮肤瘢痕挛缩 -关节辅助结构粘连 -肌肉痉挛 ROM训练的方法(1) l主动运动 l用力程度 l紧张或轻度疼痛感为度 l2030次,24/d l适于恢复期 ROM训练的方法(2) l助力运动 l徒手 l健肢 l简单器械 l棍棒 l悬挂法 ROM训练的方法(3) l被动运动 l不引起病情加剧和不引起不能耐受的疼痛 ROM exercise的类型 l持续被动活动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 l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l关节松动技术 (joint mobilization) l软组织牵伸技术 (1)持续被动运动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 ) l优点 l无痛苦及肌肉疲劳 l迅速消肿 l使损伤愈合迅速 l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 l避免关节粘连、关节僵 硬和退行性关节炎 (1)持续被动运动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 ) l使用方法 l运动重复频率 l45s13min/周期 l1020度/周期 l运动角度 l髋:1080 l膝:10115 l踝:跖屈40,背屈20 l持续时间 l12h停10min,516h/d,2 4w (2)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l通过肌肉随意收缩来 完成; l通常与肌力训练同时 进行。 (3)关节松动术 (joint mobilization) l定义 l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 技术。 l基本概念 l生理运动(physiological movement) l关节生理范围内 l附属运动(accessory movement) l关节自身及其周围组织允许范围内 l生理运动与附属运动的关系 l在改善生理运动之前,先改善附属运动 l附属运动的改善又可促进生理运动的改善 (3)关节松动术 (joint mobilization) l手法等级 l级:关节内可动度的起始部 小幅度 l疼痛引起的ROM受限 l级:大幅度 l疼痛引起的ROM受限 l级:大幅度至终点 l关节疼痛伴僵硬 l级:小幅度至终点 l周围组织粘连挛缩 (、级要能感觉到关 节周围软组织的紧张) (3)关节松动术 (joint mobilization) l治疗作用 l缓解疼痛 l力学作用 l神经作用 l改善ROM l、级 l增加本体反馈 l关节的静止位置 l运动速度及其变化 l关节运动方向 l肌肉张力及其变化 l适应证 l任何因力学因素引起的关 节功能障碍 l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和痉 挛 l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 l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 l功能性关节制动 l禁忌证 l关节活动过度 l关节肿胀 l关节炎症 l恶性疾病 l骨折未愈 (4)软组织牵伸技术 l基本方法 l将挛缩关节的近端肢体固定 l在远端肢体上按需要作重力 牵引 l原则 l重量 l疼痛耐受 l时间 l持续 l1020min, 12/d l加热牵引 l完全松弛 l小心水肿或炎症组织 (4)软组织牵伸技术 l目的 l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 l降低肌张力; l增加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l防止发生不可逆的组织挛缩; l预防或降低躯体在活动或从事某项运动时出现的肌肉、 肌腱损伤。 l牵伸方式 l手法牵伸 l机械装置被动牵伸 l自我牵伸 (4)软组织牵伸技术 l注意事项 l牵伸前评估 l舒适、放松的体位 l牵伸力量的方向:与肌肉紧张或挛缩的方向相反 l避免过度牵伸: -长时间制动或不活动的组织 -肿胀的组织 -肌力较弱的组织 l某些情况下牵伸应慎重: -挛缩或缩短的组织具有维持关节的稳定性 -使肌肉保持一定的力量、增加功能活动的作用 关节活动度训练护理要点 l熟悉每一种疗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l宣教:实施关节松动技术及软组织牵伸技术前 l帮助患者作好治疗部位的准备 l活动前后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 l运动出现疼痛时,酌情调整运动范围,并做好记录,改进训练方法 (二)肌力训练 (muscle strengthening exercise) 2 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 l阻力原则 l超常负荷原则 l超量恢复规律 l肌肉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l训练至疲劳但不过度疲劳 原则 l强度和频度关系 l增进肌力 l大负荷少重复 l增进耐力 l小负荷多重复 训练疲劳恢复超量恢复 肌肉形态 功能指标 超量恢复示意图 肌力训练的方法选择 l肌力12级:主动助力运动 l肌力3级:主动运动 l肌力4级或以上:抗阻力运 动 肌力训练的类型 1 123 等张性训练等长性训练等速性训练 等张训练(isotonic exercise) l优点:动态肌力练习,比较符合大多数日常活动的肌肉运动方式。 l缺点:采用恒定的阻力。 l渐进性抗阻训练法(progressive resistance exercise, PRE) l 负荷量逐渐增加 l大负荷、少重复 等张训练(isotonic exercise) l最大负荷的确定 l10 repetition maximum, 10RM lDeLorme法 l第一组 l5010RM10次,1015次/min l第二组 l7510RM10次 l第三组 l10010RM10次 l组间休息1min,qd l10RM每周重测一次 等长训练(isometric exercise) l优点:不引起明显的关节运动,可在肢体被固定时早期应用,也可在关 节内损伤、积液时应用。 l缺点:肌力训练有角度特异性,可采用多点等长训练克服。 等长训练(isometric exercise) l基本方法 l短暂等长最大收缩训练(brief isometric maximal exercise, BIME) l=20s ltens法则 l10组=10次(收缩(2+6+2)s+休10s) l多角度等长练习(multi-angle isometric exercise, MIE) l每隔2030度 等速训练(isokinetic exercise) l优点:顺应性阻力,使肌肉在整个活动范围内始终承受最大阻力,提 高了训练效率,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主动肌和拮抗肌可在关节的往 复运动中同时得到锻炼。 l缺点:器械昂贵,操作比较费时。 等速训练(isokinetic exercise) l三个主要技术要素 l运动速度: 0300/s l低速: 60/s及以下 l中速: 60180/s l高速: 180300/s l运动强度 l最大收缩练习(maximal exercise) l80%最大肌力以上 l次最大收缩练习(submaximal exercise) l运动幅度 l大幅度或全ROM l短弧等速练习(short arc isokinetic exercise, SAI) 肌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l正确掌握运动量与训练节奏 l遵循疲劳和超量恢复原理 l注意在无痛范围内锻炼 l提高主动锻炼积极性 l注意心血管反应 肌力训练护理要点 l应从助力活动、主动活动、抗阻活动逐步进行; l肌力训练后应观察病人全身心血管反应以及局部有否不适。 附:身体各部位的运动方法 l肩关节 l肘关节 l脊柱 l髋关节 l膝关节 l踝关节 肩关节ROM训练 爬肩梯练习 肩关节ROM训练 棍棒练习 肩关节ROM训练 滑车练习 肩关节肌力训练 l双臂伸直做肩前屈和背伸拉力动作 l三角肌静力力量练习 l双臂屈肘侧平举肘上负重 肩关节肌力训练 l体侧对向拉力器 l屈肘肩内外旋 l肩袖肌 l双杠撑起 l背阔肌、斜方肌等 肘关节ROM和肌力训练 lROM l屈曲 l伸展 l旋前 l旋后 l扭螺丝 l前倾双手推墙屈伸 l轮椅扶手支撑作肘屈伸 l手持哑铃作肘屈伸和前臂旋转 脊柱ROM训练 屈伸运动 抱膝运动 脊柱ROM训练 侧弯运动 转体运动 脊柱肌力训练 l背肌 l挺胸 l桥 l俯卧抬上身 l燕式 脊柱肌力训练 l腹肌 髋关节ROM训练 l伤髋及健髋交替向腹部屈曲 l站位伤肢踩床边,体前屈 l直腿抬高 l内收 l外展 髋关节肌力训练 l坐位,双踝系橡皮带,髋内外旋拉力抗阻 l站位,髋屈伸、内收外展拉力抗阻 膝关节ROM训练 l坐位伤膝下放一圆筒或卷筒纸,膝伸直停10s放下 l坐床边,健小腿置患小腿上下压 l站位患足踩凳上,上身前屈 膝关节肌力训练 l股四头肌 l卧位伤肢直抬腿 l坐位踝负重23kg伸屈 膝 l上身靠墙静蹲练习 踝关节ROM训练 l仰卧踝趾伸屈 l坐位,脚掌放地上,足尽量前伸 后屈膝内滑,踝尽量背伸 l坐或仰卧位,踝用力内翻或外翻 l双手扶床栏蹲起,增加踝背伸 踝关节肌力训练 l站立位,双足提踵 l前足踩厚木板上提踵 l足尖(前足)、外弓、内弓走路 l足背负重踝背伸 (三)协调性训练 (Coordination training) 3 协调性训练 l以发展神经肌肉协调能力为目的的练习。 l常用于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的患者。 l利用残存部分的感觉系统以视觉、听觉和触觉来管理随意运动。 l本质在于集中注意力,进行反复正确的练习。 协调性训练方法 l训练顺序: l先易后难; l先卧位、坐位再立位; l先单个肢体、一侧肢体、再双侧肢体同时运动; l先做双侧对称性运动,再做不对称性运动; l先缓慢,后快速; l先睁眼做,再闭眼做。 l训练内容: l上肢:训练动作的准确性、节奏性与反应的速度。 l下肢:训练正确的步态。 协调性训练护理要点 l指导患者利用一些生活动作来辅助强化协调动作 l操练时切忌过分用力,以避免兴奋扩散 上肢协调性训练 1双上肢交替上举。 2双上肢交替摸肩上举:左、右侧上肢交替屈肘、摸同侧肩,然后上举 。 3双上肢交替前伸:上肢要前伸至水平位,并逐渐加快速度。 4交替屈肘:双上肢起始位为解剖位,然后左、右侧交替屈肘,手拍同 侧肩部。逐渐加快速度。 5前臂旋前、旋后:肩关节前屈90,肘伸直,左右侧同时进行前臂旋 前、旋后的练习。或一侧练习一定时间,再换另一侧练习。 6腕屈伸:双侧同时进行腕屈伸练习,或一侧练习一定时间,再换另一 侧练习。 7双手交替掌心拍掌背:双手放于胸前,左手掌心拍右手掌背,然后右 手掌心拍左手掌背,如此交替进行,逐渐加快速度。 上肢协调性训练 8指鼻练习:左、右侧交替以食指指鼻,或一侧以食指指鼻,反复练习 一定时间,再换另一侧练习。 9对指练习:双手相应的手指互相触碰,由拇指到小指交替进行;或左 手的拇指分别与其余四个手指进行对指,练习一定时间,再换右手,或 双手同时练习。以上练习同样要逐渐加快速度。 10指敲桌面:双手同时以五个手指交替敲击桌面,或一侧练习一定时 间,再换另一侧练习。 11其他:画画,下跳棋等等。 下肢协调训练 1交替屈髋:仰卧于床上,膝关节伸直,左右侧交替屈髋至90,逐渐 加快速度。 2交替伸膝:坐于床边,小腿自然下垂,左右侧交替伸膝。 3坐位交替踏步:坐位时左右侧交替踏步,并逐渐加快速度。 4拍地练习:足跟触地,脚尖抬起作拍地动作,可以双脚同时或分别做 。 5原地踏步走:踏步的同时双上肢交替摆臂,逐渐加快速度。 6原地高抬腿跑:高抬腿跑的同时双上肢交替摆臂,逐渐加快速度。 7其他:跳绳,踢毽子等等。 (四)平衡训练 (Balance training) 4 影响平衡的因素 l感觉系统 -视觉 -本体感觉 -前庭感觉 l运动控制系统 -牵张反射 -不随意运动 -随意运动 l重心 -经过人体重心所作的垂线, 必须落在支撑面之上才有可能 保持平衡 l支撑面 -人坐位时与接触物之间的面 积或站立时两足之间的面积为 支撑面积 l人体应付姿势变化的对策 -踝对策 -髋对策 -迈步对策 平衡训练原则 l循序渐进 -支撑面由大到小 -重心由低到高:仰卧位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双膝跪位半跪位 坐位站立位 -从睁眼到闭眼 -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 -逐渐增加训练的复杂性 l综合训练 l安全原则 平衡训练内容 l静态平衡 -在安静坐或立位状态下能以单侧及双侧负重而平衡。 l动态平衡 -自动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例如由坐到站或由 站到坐等各种姿势间的转换运动时,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 -他动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对外界干扰,例如推、拉等产生反应、恢 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动作中平衡 平衡训练方法 l仰卧位 l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 l肘膝跪位 l双膝跪位和半跪位 l坐位 l站立位 平衡训练护理要点 l放松、消除紧张及恐惧心理 l训练必须由易到难,注意保护,并逐步减少保护 l训练时所取的体位应由最稳定的体位,逐渐过渡到最不稳定的体位 l身体的重心由低到高 l由睁眼训练过渡到闭眼平衡训练 (五)呼吸训练 (breathing training) 5 呼吸训练 l运动疗法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 l常用于呼吸系统疾患、心肺手术后及脊髓损伤(T5以上损伤者) l呼吸体操还用于体弱患者早期康复时练习 l可作为调整运动强度的方法 l主要是进行呼吸肌的强化训练 呼吸训练护理要点 l注意不可在饭后或空腹时练 l避免过深呼吸,以防引起一过性的呼吸停止 l心肺手术者,应于术前1周开始预备训练。 (六)体位转换训练 (Conversion training position) 6 体位转换训练 l卧位的翻身训练(仰卧位与侧卧 位的相互转换) l卧位到坐位的转换 l坐位到立位的转换 体位转换训练护理要点 l每次训练时仅给予最小辅助;并依次减少辅助量 l向患者分步解释动作顺序及要求 (七)步行训练 (walk training) 7 步行的条件 l步行是由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的共同作用,并在神经系统的支配、 调节和精确控制下进行的运动,要保证步态正常,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 1.肌力:单侧下肢必须能够支撑体重的3/4以上;或者双下肢的伸肌 (主要是指股四头肌、臀大肌等)应达3级以上。 2.平衡能力 3.协调能力及肌张力均衡 4.感觉功能及空间认知功能 5.中枢控制 基础步行训练 l1.步行基础训练 (1)体位适应性训练:开始先将床头摇起30,进行靠坐训练,并维 持15-30分钟,观察患者的反应,2-3天未有明显异常反应者即可增加摇 起的角度,一般每次增加15,如此反复,逐渐将床摇至90。 (2)肌力训练 (3)关节活动度训练 基础步行训练 l2.平衡训练 -基础站位平衡训练方法 (1)I级平衡训练:指不受外力和无身体动作的前提下保持独立站立 姿势的训练 (2)II级平衡训练:指患者可以在站立姿势下,独立完成身体重心转 移、躯干屈曲、伸展、左右倾斜及旋转运动,并保持平衡的训练。 (3)III级平衡训练:指在站立姿势下抵抗外力保持身体平衡的训练。 基础步行训练 l3.协调训练 l4.步行分解训练 (1)单腿负重:负重程度分为:零负重;部分负重;全负 重。 (2)靠墙伸髋离墙站立 (3)患腿上下台阶 (4)患腿支撑伸髋站立,健腿跨越障碍 (5)靠墙伸髋踏步 (6)侧方迈步、原地迈步 步行能力训练 1.平行杠内训练 2.助行器步行训练 3.腋拐步行训练 4.使用手杖的步行训练 5.驱动轮椅训练 (平行杠内步行平行杠内持杖步行杠外持杖步行弃杖 步行应用性步行) 步行训练护理要点 l提供必要保护,以免跌倒 l掌握训练时机 l凡病人能完成的动作,应鼓励患者自己完成, 不要辅助过多 (八)医疗体操 (medical gymnastics ) 8 医疗体操 l运动疗法的一种形式,针对某一伤病所进行的专门性体操运动 l有特殊的消除症状、恢复病情、改善功能、加强代偿、促进康复的 作用 l编操原则:以35min轻量的预备活动开始,然后过渡到有若干操节 、持续1030min的基本活动,最后逐渐减小活动量,以整理活动结 束 医疗体操护理要点 l注意实施治疗时血压应平稳 l疗后无过度疲劳感 (九)易化技术 (facilitation techniques) 9 易化技术 l【定义】:根据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的规律,应用促进或抑制方法改 善脑病损者功能障碍的系列康复技术。又称神经生理疗法、神经发育 疗法、促进技术或促通技术。 l适用于偏瘫、脑瘫及神经精神发育迟缓者等。 l常用的易化技术有:Brunnstrom法、Bobath法、Rood法及神经肌肉 本体促进法(简称PNF)等。 易化技术的共同点 l治疗对象: -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运动功能障碍者 l治疗遵循的基本神经生理法则: -CNS的可塑性:易化技术将其称为“人体的潜能” -运动(输出)可由感觉(输入)来调整 l训练原则: -按照个体发育的顺序,由头到脚,由近端到远端的顺序 训练控制运动的能力 -运用有目的的动作,而不是具体肌肉的作用方式,把训 练与功能水平(日常生活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重复有目的的运动来强化和巩固对运动的控制能力 易化技术护理要点 l训练中要求患者主动注意训练的过程 l强调重复学习 l有顺序地组合其它方法 l在动作进行中和完成后给予患者适当鼓励 运动处方 (exercise prescription) 10 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 l个体化 l渐进性 l持续性 l可变性 运动处方 (exercise prescription) 1 运 动 处 方 的 内 容 运动目的 运动种类 运动强度 运动时间 运动频度 注意事项 有氧运动 伸展运动 力量运动 心率 摄氧量 代谢当量 运动处方的四要素 l类型(type, T) l耐力性运动:有氧代谢性运动 l力量型运动 l频度(frequency, F) l37次/w,改善后23次/w维持 运动处方的四要素 l强度(intensity, I):最关键 l常用运动强度指标 l最大摄氧量(VO2max) l代谢当量(MET)作业时的代谢量/安静时的代谢量 l1MET3.5ml摄氧量(VO2/kg*min)或6.28kJ(1.5kcal)/min lHR180(170)年龄(岁) l18060y l17060y,有心血管疾病 l主观运动强度(RPE) 运动处方的四要素 l持续时间(duration, D) l每次锻炼总时间的确定 l1560min l时间的分配 l热身期(warm-up):58min l伸展性、柔韧体操性、轻度大肌群活动 l锻炼期(training) :153045min l靶心率(target heart rate, THR) l冷却期(cool-down):58min lHR100次/min 二、其他物理因子治疗 l物理疗法优势 -没有化学药品所常 有的各种副作用 -不会对胃肠道产生 刺激 l基本分类 -电疗法:直流电及药物离子导 入疗法;低频、中频电疗法、 高频电疗法、静电疗法等 -光疗法:红外线疗法、可见光 疗法、紫外线疗法、激光疗法 -超声疗法:常规超声疗法、高 强聚焦超声疗法、超声电疗 -冷疗与热疗 -磁疗法 -机械振动疗法 (一)直流电及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Electrophoresis) l定义:应用方向恒定不变的电流来治疗疾病 l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借助直流电场的作用,将药物离子经过皮肤或粘 膜导入体内,发挥治疗作用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特点 优点: l兼有药物与直流电的双重作用 l导入的是药物的有效成分 l病灶局部浓度高 l药物离子在体内蓄积时间较长 缺点: l导入的药量少 l透入表浅 适应症 1.神经炎、神经痛、神经根炎、神经损伤,植物神 经功能紊乱,头痛、偏头痛、神经衰弱,蛛网膜炎 。 2.软组织特异性感染、窦道、缺血性溃疡,慢性静 脉炎、淋巴管炎。 3.放射线治疗反应,过敏性紫癜,荨麻疹。 4.角膜浑浊、虹膜睫状体炎、中心性视网膜脉络炎 、角膜炎。 5.高血压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胃十二指肠溃疡 、慢性胃炎。 6.慢性前列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 禁忌证 1.急性湿疹 2.出血倾向疾病 3.恶液质、心衰 4.对直流电过敏者 5.高热、昏迷 6.局部有植入金属异物 7.安装心脏起博器等 8.局部皮肤有破损者慎用 常用治疗方法 1. 衬垫法 眼枕法 额一枕法 面部治疗法 心前区治疗法 乳腺区反 射治疗法 全身直流电 药物导入法 常用治疗方法 2.电水浴法 3.体腔法 足关节和手指关节电水浴法 鼻粘膜反射疗法 龋洞内离子导入法 直流电疗法护理要点 l应保持皮肤完整 l皮肤较为干燥,疗后局部可应用润肤剂, l皮肤过敏,而治疗必须进行时,疗后局部加肤轻松软膏涂敷 (二)低频电疗法 (low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l定义:应用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 。 l常用低频电疗法: 1.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 2.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NES) 3.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 低频电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l适应症(用法与用途) 兴奋神经肌肉组织;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镇痛,特别是软组织 损伤疼痛。 l禁忌症 出血倾向疾病 恶性肿瘤 局部金属植入物者 意识不清等 低频电疗法护理要点 l疗前宣教 l帮助患者作好治疗部位的准备 l治疗部位如有创伤、或遇其他有创检查(局部穿刺、注射、封闭等) 之后24小时内应停止该项治疗 (三)中频电疗法 (middle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l定义:应用频率1000Hz100000Hz的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 方法。 l常用的中频电疗法 1.音频电疗法(2000Hz) 2.干扰电疗法(频率相差0100Hz) 3.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20008000Hz) 禁忌证 l急性炎症病灶 l深静脉血栓形成 l带起搏器者 l孕妇下腹部 l心脏部位 l出血倾向者 l结核病灶 l恶性肿瘤 护理要点同低频电疗法 (四)高频电疗法 (high frequency electrotherapy) l定义:应用频率高于100000Hz的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 。 l高频电流特点:对神经肌肉无兴奋性;内生热作用;无电解作 用。 l作用与用途:止痛;消炎;解痉;高频电刀可治疗表浅癌肿 。 l常用的高频电疗法: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微波疗法。 禁忌证 l恶性肿瘤(中小剂量) l妊娠 l有出血倾向 l高热 l急性化脓性炎症 l心肺功能衰竭、装有心脏起搏器 l体内有金属异物 l颅内压增高 l活动性肺结核等 l妇女经期血量多时应暂停治疗 高频电疗法护理要点 l发热患者,当天体温超过38者,应停止治疗 l女性患者经期,下腹部不宜进行高频电疗 l治疗部位如有创伤、或遇其他有创检查(局部穿刺、注射、封闭等) 之后24小时内不宜进行。 l治疗部位伤口有渗出者,应先处理伤口后,再行治疗 l治疗中注意特殊部位的保护(如眼、生殖器、小儿骨骺端) (五)光疗法 (light therapy) l定义:利用日光或人工光线(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激光)来作 为防治疾病促进机体康复的重要方法 l分类: 1.红外线疗法 2.可见光疗法 3.紫外线疗法 1.红外线疗法 (infrared ray therapy) l治疗作用及适应症: 1.改善局部血循环,促进炎症消散:慢性炎症 2.降低神经兴奋性、镇痛、解痉:神经性皮炎、神 经根炎、周围神经损伤 3.减少渗出,促进肉芽生长,加速伤口愈合:烧伤 创面、慢性伤口、褥疮、乳头裂 4.促进肿用及血肿消散:扭挫伤,软组织损伤 5.减轻术后粘连,软化疤痕,减轻疤痕挛缩:术后 粘连,注射后硬结,疤痕挛缩 禁忌症 l恶性肿瘤 l出血倾向 l高热 l重症动脉硬化患者 l急性扭伤早期 l活动性结核 红外线照射治疗护理要点 l保护眼睛 l急性创伤2448小时内局部不宜用红外线照射 l防烫伤:a.植皮术后;b.新鲜瘢痕处;c.感觉障碍者如老人、儿童、瘫 痪患者 2.紫外线疗法 (ultraviolet radiation therapy) l治疗作用 1.杀菌作用 2.促进维生素D3合成作用 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作用 4.止痛作用 5.消炎作用 6.促进伤口愈合作用:促进细胞生长、分裂和增殖作用。 7.脱敏作用 8.免疫调节作用 9.与光敏药物的协同作用 禁忌症 l恶性肿瘤 l心肝肾功能衰竭 l出血倾向 l活动性肺结核 l急性湿疹 l红斑性狼疮 l光过敏性疾病 l应用光敏药物(除外光敏治疗)者 紫外线照射疗法护理要点 l护眼:照射时应注意保护病人及操作者的眼睛,以免发生电光性眼炎 l严密遮盖非照射部位,以免超面积超量照射 3.激光疗法 (laser therapy) 激光(laser)是一种因受激光辐射而发出的光。激光是一种方向性 强、亮度高、单色性好、相干性好的光。 激光对机体的作用有四个方面:热效应;机械效应;光化学 效应;电磁效应。 激光疗法护理要点 l烧灼治疗后应保持局部干燥 l避免局部摩擦 l尽量使其自然脱痂 l照射治疗时,不得直视光源 (六)磁疗法 (magnet therapy) l定义:应用磁场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 l生物学作用: 1.止痛 2.对CNS抑制作用 3.抗渗出和促进吸收作用 4.消炎作用 禁忌证:高热、出血倾向、孕妇、心力衰竭、极度虚弱、皮肤溃疡 磁疗护理要点 l眼部磁疗时,应采用小剂量,时间不宜过长 l密切观察磁疗副作用的出现 l对老年、体弱、小儿、急性病、头部病变者一般均以小剂量开始,逐渐 加大剂量 (七)超声波疗法 (ultrasound) 概述: l适应证 l禁忌证:急性化脓性炎症、严重心脏病、局部血循障碍、骨结核、椎 弓切除后的脊髓部位、小儿骨骺部位、孕妇下腹部等禁用。 l头、眼、生殖器等部位慎用 l常规剂量的超声波禁用于肿瘤。 超声波疗法护理要点 l使病人了解治疗的正常感觉 l观察疗后反应 l体温38以上者,应暂时停止治疗 l治疗部位进行有创检查(局部穿刺、注射、封闭等)之后24小时内 ,停疗。 (八)温热疗法 (conductive heat therapy) 概述: l生物作用:扩张血管、加强血液循环;加强组织代谢;降低 感觉神经的兴奋性;降低骨骼肌、平滑肌及纤维结缔组织的张力 ;增强免疫力。 l适应证 l禁忌证: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出血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 心脏功能不全、急性传染病、感染性皮肤病、婴儿等。 温热疗法护理要点 l疗前检查局部有否感觉障碍 l热空气治疗前应服适量盐开水 l疗毕淋浴后应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l全身热疗时,可备冷毛巾敷于头部 (九)冷疗法 (cryotherapy) 概述: l治疗作用:镇痛、止血、降低体温、破坏作用。 l适应证 l禁忌证:动脉血栓、雷诺氏病、系统红斑狼疮、血管炎、动脉硬 化、皮肤感觉障碍。老年人、婴幼儿、恶病质者慎用 冷疗护理要点 l注意掌握治疗时间 l非治疗部位注意保暖 l观察全身反应 l对冷过敏,局部瘙痒、红肿疼痛、荨麻疹、关节痛、血压下降 、虚脱时应停疗 (十)水疗法(hydrotherapy) 概述: l适应证 l禁忌证:动脉硬化(特别是脑血管硬化)、心力衰竭、高血压 等 水疗护理要点 l治疗中应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 l全身浸浴或水下运动时,防止溺水 l冷水浴时,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出现发抖、口唇紫绀时, 应停止治疗或调节水温 l发热、全身不适或遇月经期等应暂停治疗 l空腹和饱食后不宜进行治疗 l有膀胱、直肠功能紊乱者应排空大、小便方可入浴 l进行温热水浴时出汗较多可饮用盐汽水 第二节 作业治疗 (occupational therap) 2 定义与目的种类 作用处方 作业治疗 (一)作业治疗的定义和目的 定 义:目 的: 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是指应用 与日常生活及职业有关 的各种作业活动或工艺 过程,指导残疾者或部 分恢复功能的患者参与 选择性活动的一门科学 和艺术。 进一步改善和恢复患者 的身体、心理和社会方 面的功能。 最终目的: 提高生存质量,训练患 者成为生活中的主动角 色,能够积极面对社会。 (二)作业疗法的种类 2 按实际要求分类 日常生活活动、创造有价值的作业活动、休闲及娱乐活 动、教育性作业活动、矫形器和假肢训练 按治疗目的分类 改善身体功能为目的的作业治疗 改善精神功能为目的的作业治疗 恢复社会工作为目的的作业治疗 按生活功能目的分类 身体技能训练 智能、感知方面训练 (三)作业治疗的作用 3 1.增加躯体感觉和运动功能 2.改善认知和感知功能 3.提高生活活动自理能力 4.改善参与社会及心理能力 (四)作业治疗处方 (occupational therapy prescription) 4 定义: 作业治疗处方是根据患 者的性别、年龄、职业 生活环境、个人喜好、 身体状况、障碍名称、 残疾程度、合并症和禁 忌症等情况,拟定作业 治疗的计划或阶段性实 施的方案。 处方内容: 作业治疗的评定内容和 结果、具体项目、治疗 目标、训练计划、训练 方法以及强度、持续时 间、频率和注意事项等 内容。 1.作业治疗的评定 (1)感觉运动功能 (2)认知综合功能 (3)日常生活能力 (4)社会心理功能 2.作业治疗的基本内容 个人日常 生活活动 家务活动 教育性技 能活动 职业前活 动训练 园艺、娱 乐活动 心理性作 业活动 辅助器具配置 使用活动训练 假肢的使用 活动训练 认知综合 功能训练 治疗性 功能训练 3.治疗强度 作业的强度受很多因素影响,如作业时患者的体力和脑力状况、体位 和姿势、作业的材料和用具、技巧、是否加用辅助用具等。制定处方时 必须详细具体规定,并在疗程中根据患者的适应性与治疗反应及时给予 调整。强度的安排与调整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作业治疗量的选择 可参照表4-2-1的相近代谢当量(METS)值。 作业活动相近代谢当量(METS)值 MET值 作业活动项目 1.52桌上工作 电动打字、操作计算机、缝纫、玩扑克等 23手动打字 修理收录机电视机 、轻木工作业、推盘游戏 34装配机械 推独轮车、焊接、清洁玻璃窗、打羽毛球 45油漆、石工、木工、打乒乓球、跳舞、跳健美操 56园艺挖掘、轻的铲土、溪流钓鱼、溜冰或溜旱冰 67劈木头、用手剪草、打网球、羽毛球竞赛 78锯硬木、打篮球 4.治疗时间和频度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安排,一般每次2040 分钟,每日一次。出现疲劳或不适等不良反应时应缩短时间,减少频 度。 5.作业治疗的分析 在选择作业活动之前,首先要对作业活动的性质、特点、治疗作用 等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所选择的活动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1)作业性质分析 分析作业是脑力的,还是体力的,是否与病人的 病情相适应。 5.作业治疗的分析 (2)技能成分分析 运动方面 运动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耐力等。 感觉方面 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等。 认知方面 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表达力、理解力、判断力、计 算力等。 心理方面 独立自主精神、顺应精神、积极性、现实感、自制力、自 尊心等。 社会交往方面 集体精神、合作共事精神等。 5.作业治疗的分析 (3)患者的功能状况分析 患者的姿势与体位。 关节运动方向和活动范围。 肌肉收缩的方式。 抵抗负荷能力。 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能否独立完成或需借助器具才能完成。 6.作业方法选择 根据不同个体,选择对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起一定治疗作用的内 容,各种作业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允许自己挑选,自觉参加。原则是从 小量到大量,循序渐进,不致疲劳。 6.作业方法选择 (1)按运动功能训练的需要选择 1)肩肘屈伸功能训练:选择木工(砂磨、刨木、拉锯、打 锤)、在台面上推动滚筒、推磨砂板、擦拭桌面、篮球运动 等。 2)腕指关节功能训练:选择油彩、绘画、和泥、和面、打 乒乓球等。 3)手指精细活动功能训练:选择编织、泥塑、捡拾珠子或 豆子、打结、拼图、刺绣、弹琴、书法、打字等。 4)髋膝屈伸训练:选择踏自行车、上下楼梯等。 5)足踝活动训练:选择脚踏缝纫机、脚踏风琴、踏自行车 等。 6)增强肌力作业训练:选择拉锯、刨木、捏饺子、木刻、 踏功率自行车等。 6.作业方法选择 (2)按心理及精神状况调整的需要选择 1)为转移注意力:选择下棋、玩牌、游戏、社交 等趣味性活动。 2)为镇静、减少烦躁:选择绘画、刺绣、编织等 简单、重复性强的作业。 3)为提高自信心:选择书法、雕塑、制陶等艺术 性作业及手工艺作业。 4)为宣泄过激情绪:选择锤打作业及重体力劳动 等作业。 5)为减轻罪责感:选择清洁、保养、打结等简单 手工劳动。 6.作业方法选择 (3)按社会生活技能和素质训练的需要选择 1)培养集体生活习惯和合群性,选择歌咏比赛、文艺晚会等集体性活 动。 2)培养时间观念、计划性和责任感,选择计件作业、计划工作等。 7.作业治疗的注意事项 内容的选择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患者的特点) 各种作业活动应具有现实性(临床康复治疗向职业劳动过度) 形式上尽量采用集体活动治疗(加强患者的社会参与和社交能力) 尽可能让患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业治疗方法(提高主动参与性和趣 味性) 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必须详细记录 第三节 言语康复 (speech therapy,ST) 3 主要内容 言语康复的定义 言语功能的评定 言语康复的概述 构音障碍的康复 吞咽障碍的康复 失语症的康复 一、言语康复的定义 言语康复(speech therapy,ST)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对言语功能 有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又称言语训练或言语再学习。 目的:主要是改善患者的言语功能。 手段:言语训练,或借助于交流替代设备如交流板、交流手册及 手势语等。 二、言语功能评定 (Evaluation of speech function ) 言语与语言 l言语是指说话/口语的能力,也就是用声音来进行口语交流 的过程;是一种通过口腔、咽喉结构和呼吸器官产生声音 实现交流的运动活动和实际过程。 l言语的形成,主要是由肺部喷出气体,经气管进入声道, 形成声音; l声道包括:喉、声带、咽、舌、软腭、硬腭、牙和唇。 l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是人与人之 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有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 l包含口语、书面语、手势语和体态语等交流符号的集合系 统; l语言活动有四种形式:口语表达、口语理解、阅读理解和 书写表达。 大脑半球外侧面 语言中枢 言语形成的神经生理基础 l左半脑的中下部靠近听觉中枢(听觉皮质区)的 区域,主要是控制听觉语言的接收与理解(语音与 语义的连接),称之为维尼克区(Wernickes area); l左半脑额叶的下部有一区域称之为布鲁卡区( Brocas area),主要负责控制语言的发声与表达 (Webster,1995)。 l布鲁卡区与维尼克区的联结主要是依赖一束束神 经纤维叫“弓状纤维束”; l言语时,词汇先从维尼克区形成,通过弓状纤维 束,送到布鲁卡区决定词汇的形式和发音,然后再 将具体的指令送到控制言语表达的运动皮质区。 言语障碍 l言语障碍 构成言语的各个环节(听、说、读、写)受到损伤或发生功 能障碍时称为言语障碍。 l常见言语障碍: 失语症(dysphasia) 构音障碍(dysarthria) 言语失用症(apraxia of speech) 言语功能评定的目的 l判断言语功能障碍的性质、类型、程度及可能原因; l预测言语障碍恢复得可能性; l确定是否需要给予言语治疗; l治疗前后评定以了解治疗效果。 失语症的评定 定义 因脑部损伤,病人在神智清楚,无精神衰退、感觉缺失、发音 肌肉瘫痪的情况下,使原已习得的言语功能丧失所表现出的种 种症状。包括听、说、读、写等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功能障碍。 分类 外侧裂周失语综合症(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传导性失语) 分水岭区失语综合征(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经皮质混合性失语) 完全性失语 命名性失语 皮质下失语(丘脑性失语、基底节性失语) 失语症的分类、临床特点及病变部位 失语症类型主要临床特点病变部位 Broca失语(BA)口语表达障碍 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的Broca区 Wernicke失语(WA) 听理解严重障碍 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的Wernicke区 传导性失语(CA) 复述不成比例受损,口语倾向流 利型 优势半球缘上回皮质或深部白质内的弓状纤维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TCMA) 谈话为非流利型,言语扩展有困 难,书写障碍较重。 优势半球Broca区的前、上部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TCSA) 谈话为流利型,口语表达有错语 ,听理解障碍重,命名和阅读严 重障碍,书写不正常。 优势半球颞、顶分水岭区 经皮质混合性失语( MTA) 谈话为非流利型,除复述相对保 留外,所有语言功能明显受损 优势半球分水岭区大片病灶 完全性失语(GA)所有语言功能均有明显障碍 优势侧大脑半球(额、顶、颞大病灶) 命名性失语(AA)命名不能 优势半球(顶、枕、颞结合区)颞中回后部或 颞枕交界区 丘脑性失语(TA) 音量小、语调低,发声尚清晰丘脑 基底节性失语(BaA) 以发声和语调的变异为主 基底节 失语症的主要语言障碍 l听觉理解障碍 语音辨认障碍 语义理解障碍 l口语表达障碍 发声障碍 说话费力 错语 杂乱语 找词困难 刻板语言 言语的持续现象 模仿语言 语法障碍 言语的流畅性和非流畅性 复述障碍 l阅读障碍 形、音、义失读 形、音失读 形、义失读 l书写障碍 书写不能 构字障碍 镜像书写 书写过多 惰性书写 象形书写 错误语法 失语症的评定 评定方法 国外常用失语症评定方法: 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BDAE) 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 日本标准失语症检查 国内汉语失语症的评定: 北京医科大学的汉语失语症成套测验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标准失语症检查法 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改编的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汉语版 构音障碍的评定 定义 由于发声器官神经肌肉的病变而引起的发声器官肌肉无力、肌 张力异常和不协调等,表现为发声、发音、共鸣、韵律等言语 运动控制障碍。 分类 运动性构音障碍:发声器官神经肌肉病变造成的言语肌瘫痪、 肌张力异常和运动不协调 器质性构音障碍:发声器官结构异常所致 功能性构音障碍:构音器官无形态异常和运动功能异常,找不 到构音障碍的病因 评定的内容及方法 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评定的内容 反射 1.咳嗽;2.吞咽;3.流涎 呼吸 1.静止状态;2.言语时 唇的运动 1.静止状态;2.唇角外展;3.闭唇鼓腮;4.交替动作;5.言语时 颔的位置 1.静止状态;2.言语时 软腭运动 1.返流;2.软腭抬高;3. 言语时 喉的运动 1.发声时间;2.音高;3音量;4.言语 舌的运动 1.静止状态;2.伸舌;3.抬高;4.两侧运动;5.交替运动;6.言语时 言语 1.读字;2.读句子;3.会话;4.速度 评定方法的分级 每细项按严重程度分为a至e五级,a正常,b轻度异常,c中度异常,d明显异常, e严重异常。评定指标:a项数/总项数。可根据正常结果所占比例(a项/总项数) 简单地评定构音障碍的程度。评定级别:正常:28-27/28;轻度障碍:26-18/28; 中度障碍:17-14/28;重度障碍:13-7/28;极重度障碍:6-0/28。 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l1.反射 (1)咳嗽:提出问题: “当你吃饭或喝 水时,你咳嗽或呛住吗 ?”; “你清嗓子有困难 吗?”。 la 级没有困难。 lb 级偶有困难,咳、呛或有时 食物进入气管,患者主诉进食必 须小心。 lc 级患者必须小心,每日呛 咳12次,清痰可能有困难。 ld 级吃饭或喝水时频繁呛咳 ,或有吸入食物的危险。偶尔不 是在吃饭时呛咳,例如,咽唾液 也可呛咳。 le 级没有咳嗽反射,用鼻饲 管进食或在吃饭、喝水、咽唾液 时,连续咳嗽。 言语失用症的评定 定义 也是一种言语运动性疾患,构音器官本身没有肌肉麻痹、肌张力异常、 失调、不随意运动等症状,但患者语言表达时,言语肌肉系统不能处于 适当的位置并按顺序进行活动,随意说话的能力由此受到影响。 特点 没有构音器官运动和感觉方面的缺陷,但不能完成有目的的言语运动 三、言语康复的概述 适应症 由于言语训练需要训练者(言语治疗师)与被训练者之间的双 向交流,因此,有下列情形的不适合言语矫治: 意识障碍的患者; 情感障碍的患者; 行为障碍的患者; 智力障碍的患者; 有精神病的患者; 系统言语矫治一段时间无效者。 言语康复治疗原则 治疗 原则 早期开始原则 及时评估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及时反馈原则 主动参与原则 治疗环境 环境要求 尽可能安静,避免噪声,以免干扰患者的情绪,分散注意力,加重自我紧张; 安排舒适稳定的座椅及高度适当的桌子;室内照明、温度、通风等要适宜。 器材和仪器 包括录音机、录音带,呼吸训练器;镜子、秒表,压舌板和喉镜;单词卡、图 卡、短语和短文卡;动作画卡和情景画卡;各种评估表和评估用盒;常用物品 (与文字配套的实物)。 训练前准备 开始训练前应有充分时间安排训练计划和整理训练用具,(如纸、笔、卡片等) 应尽量减少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网络文学国际传播策略研究:出海与跨文化传播实践报告
- 2025年老年教育课程改革与案例教学模式研究
- 深度解读2025年养老产业智能穿戴设备研发及推广可行性研究报告
- 转卖婚纱订金合同范本
- 网络竞价竞买合同范本
- 退工程保证金合同范本
- 软件租赁服务合同范本
- 项目方案模板合同范本
- 电脑采购指定合同范本
- 配音兼职协议合同范本
- 计算机视觉技术课件
- 大学书法教学课件
- 河北省科技工程学校招聘真题2024
- 茶叶出口培训课件
- 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组织架构及人员岗位职责
- 马凡综合征课件
- 党章党规党纪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医院人事管理制度岗前培训
- 车险合作协议补充协议
- 高尔夫tpi教学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软包电池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