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源性心理障碍看教师教育行为的改进课件_第1页
从师源性心理障碍看教师教育行为的改进课件_第2页
从师源性心理障碍看教师教育行为的改进课件_第3页
从师源性心理障碍看教师教育行为的改进课件_第4页
从师源性心理障碍看教师教育行为的改进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师源性心理障碍 看教师教育行为的改进 卢 明 元济高级中学 2010年9月17日 【镜头1 】 北京某小学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家长向 校长反映一位老师推孩子,还把桌子推倒了。校 领导开始调查时,那位老师马上对班里学生说:“ 你们是不是看到我无意中推倒桌子的?我是不是 当着那位同学道歉了” 事实面前,这位老师不肯承认错误,还在掩 盖。 其实,大多情况下,如果教师有勇气承认自 己的不懂、不会或者做错了,那么对学生来说, 教师对自身的矫正行为是具有巨大教育震撼力的 。 【镜头2】 有一次,陶西平先生去参加一个他以前的学 生聚会。一个学生问陶老,现在某某老师在哪里 ,很想见他。陶老问他为什么?他说:“20年前 ,那位老师发现有人在黑板上写他的名字,非常 气愤,质问是谁写的?在场没人承认,他就认为 是我写的,叫我回去写检查,要不不许上课。我 现在只想告诉那位老师,名字真的不是我写的。 ” 这可是一个埋藏了20年的委屈啊! 案例1 从“初出茅庐不怕虎”到“学校恐惧症”。 案例2 从全国一等奖到意症病人。 案例3 从100到0。 案例4 考了100分还没有成就感? 案例5 从重高到普高,一位初三女生的“反抗” 教师良好的愿望,不一定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一、引子 一项中学生心理调查表明:青少年学生认为 最大的刺激是被教师当众批评和遭受挫折。 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由于青少年的心理 发育尚未成熟,故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所以 ,他们往往把自己的自尊看的比生命都重要 导致自暴自弃、甚至不惜用自己的前途来与 老师赌气,严重的自杀。 二、学生心理障碍的来源分类 1、师源性:因教师不恰当的教育行为造成的 2、亲源性:因家长不恰当的教育行为造成的 3、发展性:因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自己产生的 三、师源性心理障碍的现状 心理障碍的产生既与个体的心理调节能力 有关,又与客观环境的各种刺激有关。 有调查表明:学生不良情绪的80来自 于身边的长者,这指的主要是家长和教师。 据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 不爱上学、害怕老师、在学校感到不快乐 的小学生竟然占了近半数之多;有46.8的学生 承认自己在学校有自己害怕的老师, 52.5的 学生在老师请他去办公室谈话时感到很紧张。 有调查表明:刚入学的小学生,约有80对 自己的学习能力极其自信,当他们到16岁时,这 一百分比急降到18。学生越来越怕老师,越来 越厌学。 有的老师的观点: 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改不了。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我意识 处在发展期,极不稳定,因而他们的自 我评价是他律的,老师说好,自己认为 也是好,老师说不好,自己认为也不好 。 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定义: 是指由教师对学生不当的教育行 为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 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 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学校恐怖症 、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 。 发生在本市某县某优质小学的一件事: 老师:家长,不好意思,跟你商量个事。你 的孩子每次考试,数学都只有80多分,为了 班级的荣誉,你是否让孩子在考试的时候请 个病假什么的 家长:对不起,给你和班级添麻烦了。不过 ,这样做孩子会不会有想法? 老师:这就要看你跟孩子怎么说了 本市某优质小学一年级老师与家长的电话: 老师:家长,最近你的儿子有点退步,数学考 试总是考98分,我们班只有个别同学不是满分 ,希望家长抓一抓,否则,你的儿子要跟不上 了 家长:对不起,我的儿子不争气,让你费心了 ,我们会尽力抓的 恕不知,该孩子的母亲是一位高中数学教师。 有一位在芬兰上学的中国孩子在 一次期末考试后对她妈妈说:“妈咪 ,老师说,我们这次考试考得不好, 她要再来想想怎样帮我们复习。” 四、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危害 第一,大多数师源性心理障碍的表现是隐性 的,而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却是长期的。 第二,大部分致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教师 ,其主观愿望是良好的,因而这些所谓的良 好愿望导致的不当行为还会继续存在,难以 纠正。 五、师源性心理障碍的成因 1、教师教育观念上的误区 2、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缺乏 3、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给学生心理 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据浙江省教育学院专家对浙江省中小学教 师素质的调查表明:44.39的学生认为教师 平时要惩罚或变相惩罚学生,79.38的学生 认为教师要讥笑学生的过失,79.02%的学生 反映教师对能力不足的学生的进步没有加以赞 扬。 据王辉老师对“中小学生在学校中最害怕什 么?”的问题调查表明,“教师批评或体罚”的选 中率(30.8%)位居第一,学生经常和偶尔有 被教师惩罚的比率在30以上。 教师惩罚或变相惩罚主要包括: 罚站、罚跑、罚抄、罚留校、不让进教 室听课、停止娱乐活动、被教师讽刺、数落 、责骂甚至打骂。 美国心理学家斯波尔丁研究发现,教师采 用惩罚手段会增加学生的焦虑感. 华尔伯格和安德森在对美国2000多名高 中学生的研究中发现,专断型教师会使学生产 生较高水平的挫折,对教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 反感,学习气氛低落,学习绩效明显下降 。 以批评为主加惩罚的教育方法,会使学生 产生自卑。 自卑的心理特征:自我防御心理很强, 对外界事物极度敏感,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 的看法与评价,易激动,出言不逊。 以批评为主加惩罚的教育方法,使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较少体验到成功感、愉悦感, 对班集体、对老师没有亲近感,长此以往, 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动力。 (1)学生心理发展知识的缺乏,从而采取不 恰当的教育措施,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第二,从成人的角度主观地推测学生的 行为动机。 第一,用成人的行为标准去衡量、要求学 生的行为。 案例6 他为什么从桌子上跳下来? ? (2)心理卫生知识的缺乏,教师不能正确地 判断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是用德育的方法来处 理,从而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 学生做作业拖拉现象与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发展 :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平衡觉 初级感觉统合:身体双侧协调、手眼协调、情绪 稳定、从事目的性活动。 高级感觉统合:注意力集中、组织能力加强、自 我控制、学习能力、概括和推理,能力不断发展 。 心病要用心药医,德育方法怎 么行? 六、教师教育行为的改进 1、你给学生留一点自尊 ,学生会还你一个惊喜 案例7 他从一名留级生变成了一名大学生 成就感的魅力 2、帮助学生找回自信 案例8 海伦老师的“新招” 案例9 “四颗糖”的奖励胜过千言万语的教诲 4、多一点指导少一点指责 案例10 好一个“角色替代”使她又找回了快乐 3、多一点体验少一点教诲被“诲”者倦 不 当你和孩子谈话时,你和孩子都没有感到高 兴,就该停止,因为你肯定做错什么了。 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难的最主 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 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 苏霍母林斯基 【故事1】 钉孔原理与师生观 一个人脾气不好的,问父亲怎么改。父亲说: “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在院子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 。”过了几天,这个人告诉父亲:“我已经好几天没 有钉钉子了,这些天都没有发脾气。”父亲很高兴 ,又告诉他:“如果一天不发脾气,那么就去拔掉 一颗钉子。” 过了一些日子,这个人又来告诉父亲:“我把 钉子都拔完了,现在坏脾气改掉了。”父亲拉着他 的手来到栅栏前说:“你看,虽然钉子被拔掉了, 但是,钉孔都留在上面。你要记住,你伤害了别人 的情感是会在别人的心里留下伤痕的。” 【故事2】 根雕原理与教育观 弃之荒野的树根是无用的废料,然而到了根 雕艺术家手里,经雕琢成了艺术品。根雕师拿到 树根,会先看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