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醉花阴课件_第1页
如梦令醉花阴课件_第2页
如梦令醉花阴课件_第3页
如梦令醉花阴课件_第4页
如梦令醉花阴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极其工”、“极其变”的 南宋词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 解“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多 样化的艺术风貌。 2.能够通过对各专题中意象的梳理 、总结,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作 用。 3.能了解典故的类型以及在诗歌中 的作用。 才女与美神 走进李清照 是我们古代文学史中,鹤立鸡群,登 峰造极的女性 ,空前绝后,无人企及 。 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 .而对她的解 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 清,凄凄惨惨戚戚” 愁的化身!凄美 、哀怨、无尽忧 伤 前 言 1.出身高贵,家境优 越; 2.文学熏陶,崭露头 角; 3.品评创作,词论 专著。 前期: 南渡事件 靖康之耻 明诚病故 建康之羞 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 雄。至今思 项羽,不肯 过江东。 国破了! 家亡了! 突变: 后期: 磨难一:感情生活磨难一:感情生活 再续真爱,下嫁张汝舟; 鱼死网破,重新获自由; 痛定思痛,编著金石录。 磨难二:身心憔悴磨难二:身心憔悴 痛失文物书籍受人欺; 苦苦颠沛流离无人知; 满心亡国之痛有谁知?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只恐双溪舴艋zemengzemeng舟,舟, 载不动许多愁载不动许多愁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磨难三:千年孤独磨难三:千年孤独 偶然事件与深切反思 寻 一寻国家民族的前途; 三寻自身的价值; 二寻真挚幸福的爱情; 评价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 有文化、有思想的女人。 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 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 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看得深,追求着 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 哀。 “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与诗 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她是 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 。无数的词人与诗人,写着无数的亲情、闺怨 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 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 评价。” 李清照(1084一约1151),自号易安居 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 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 词。她早年曾做词论,主张“词, 别是一家”。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 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他们婚 后的生活很优裕,搜集了大量的书画金 石,共同从事学术研究。靖康之变,李 清照的家庭遭到严重的摧残,她也被迫 南渡,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南渡不久 ,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遭到沉重打击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她 又在浙东亲历变乱,四处流浪。此后即 在孤苦寂寞中度过凄惨的晚年。 李清照(约1084-约1155) 经历了南北分裂 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 南渡前,李清照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 闺中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 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 醉花阴中伤春怨别,含蓄地述说闺中的寂 寞和对爱情的向往,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 的个性。 李清照词内容特点 南渡后,深厚的故土之思,凄苦的身世之感, 使得她的词作内容丰富得多,主题的社会意义 也扩大了,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 出对中原的怀念。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 含蓄深沉。菩萨蛮、念奴娇、声声 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 永遇乐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元霄佳节, 词人远离那些香车宝马之邀,独自品尝战火后 的凄清,这首词中,她已从自怜漂零之苦进而 担忧现实的隐患了。到了渔家傲一词,虽 然还有无所归处的痛苦感慨,但激昂的格调已 表达了词人欲摆脱苦闷、追求自由的愿望。 从内容看,绝大多数是言情写愁,都 写得很精到,很富于特色。她工于造语, 善于创意出奇,善于用白描手法塑造出鲜 明动人的艺术形象,在语言艺术上有独特 的造诣。 从艺术风格看,绝大多数作品是婉约 的,她被看作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被后人称 为易安体。李词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以其女性身份和特殊经历写词, 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 象,从而扩大了传统婉约词的情感深 度和思想内涵。二是善于从书面语言 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 ;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 然一体的境界。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1.你认为这首词是她早年还是晚年的作品? 2.那么你认为那个卷帘人是谁呢? 明确:李清照的问表现出她对昨夜雨 后花儿的关心,担心经过风雨的摧残 花儿是否还依旧,而丫鬟的回答似乎 漫不经心,这令李清照很失望,所以 她纠正她的丫鬟说“知否?知否?应是 绿肥红瘦。”) 思考下列问题: 3.那么大家想象一下,李清照当时是以一种怎么 样的心情去问丫鬟的?她为什么要这样问?而丫 鬟又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回答主人的? 早期 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那么你认为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呢? 拟人。“绿肥红瘦”中的“肥”和“瘦”用以拟写雨后 海棠花的花和叶。形象生动。 借代。“绿肥红瘦”中的“绿”和“红”是叶和花的颜 色,用以代指海棠的花和叶,十分贴切。 设问。“知否”问得寻常,答以“绿肥红瘦”,妙语 天成,奇妙无比。 技巧鉴赏: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 反复。“知否,知否”。 隐喻。“海棠花”应是(变成了 )绿肥红瘦。或者以红比喻女人 ,绿比喻男人也很贴切,从古代 的男女地位看:男尊女卑。这个 思想性更强。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李清照 早期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词中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爱花、惜 花的细腻感情,创造了鲜明、优美 的艺术形象。此词写惜春敏感心理, 并无深意,全凭高超的表现技巧和优 美的艺术形象取胜。 比较这首词和韩偓(wo)懒起,为什么李词比 韩诗更给人以意趣横生之感? 懒起(节选) 唐 韩偓 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 间变化和心理演变。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 明,巧妙得当。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 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增加了情节,曲 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 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 ”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 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而韩偓的词也写到春雨 后的海棠,也写到词人对海棠的关切,虽然含蓄, 却比不上李词的意趣横生 . 这首词写出来后曾轰动京城,文人们特别欣 赏“绿肥红瘦”一句,传说吏部侍郎之子赵明 诚为之相思。试赏析此句。 “绿肥红瘦”一句,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 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 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 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 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 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 、形象生动。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 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 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 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本词作于什么季节?如何 突出节令特征? 写于重阳节,初秋天气,白 昼还很长,夜里天气已变凉,西 风吹卷着窗帘,菊花怒放。作者 正是抓住气温变化大、西风吹来 、菊花盛开等现象突出秋天节令 特点。 借长日、半夜、黄昏时自己 独自在家寂寥、空虚、无聊的生 活,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 的心情?(试在词中找) 3、 词人运用哪些景物 来烘托心情? 薄雾 浓云 瑞脑 金兽 玉枕 纱厨 西风 黄花 4、词人还运用了哪些 人物行动来渲染心情? 独坐 孤眠 自斟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词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 景抒发孤寂的愁情。“永昼”,整日 ,点出愁的长久。 “瑞脑销金兽”,看着瑞龙脑在金色 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出了 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 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半夜凉初透”,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 透过纱厨的? 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 重阳节对这种“凉”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这说明作者思念丈夫,孤寂难眠。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 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内心 感觉到孤独凄凉。 重阳佳节,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日子,偏偏 丈夫游玩不归,以佳节团聚反衬独处之悲。 加深了凉意。 上片写秋凉,既写季节之凉 ,更写内心凄凉,情景交融 。这是下文“人似黄花瘦” 的原因。 下片写赏菊饮酒,并抒发感受,中 间作者本人的形象在内,说说词中作 者是怎样的形象。 多愁善感、孤寂无聊、相思情苦、 弱不禁风的思妇形象。 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但全篇却不见一 “菊”字。“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 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 际是藏头。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 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 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 菊花”二字。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 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黄花”, 也就是“菊花”。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 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 。 烘云托月的手法。 5、这首词上片写了什么内容?上片的词 眼是什么?请找出,并赏析。 “凉”或者“愁”。这两字,一内 一外,前后呼应,透现出的是心灵 深处的孤独凄凉,这种情感在下片 又含蓄地得到进一步地深化和强化 。 上片与秋凉情景,由白天写到夜晚,愁 苦孤独之情充满其中。 下片则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苦。 6、下片写了什么内容?词眼是什么? 瘦 -为什么? A、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了秋菊的神。 B、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 了思念之深之苦。 C、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 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7赏析“人似黄花瘦”的“瘦”字 。 7、为什么最后三句特别让人推崇?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里, “人似黄花瘦”一句是警句,“瘦”字是词眼。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以后,夫妻感情甚笃。由于 爱人不在身边,她白天是焚香闷坐,黄昏后把酒 对菊,独自一人,更添惆怅,更觉失魂。“瘦” 字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因为有刻骨的离愁 ,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读此三句,好像有 一个年轻的少妇,愁容满面地站立在秋风之中, 翘首以待她的丈夫。意象楚楚动人。三句联成一 气,前面两句环绕后面一句,起到绿叶红花的作 用。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好像电影中的一个特 写镜头,形象性很强。“瘦”字归结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