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课件_第1页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课件_第2页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课件_第3页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课件_第4页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病特点: v1.青年女性 v2.慢性病程:间断发热,胸闷,气短,咳嗽,胸痛60天 v3.既往病史:未提供 v4.查体:T36.5 BP100/60mmHg 慢性病容,口唇无发绀, 颈抵抗,双肺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0次 /分,无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 肿。 v5.相关检查: (1)右侧胸腔积液 (2)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比例降低 ,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明显 (3)胸水培养沃氏葡萄球菌 (4)ANCA两次阴性,一次阳性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主要原因有: v1,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肺吸虫 病、旋毛虫病、类圆线虫病、丝虫病等; v2、变态反应性疾病或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性鼻炎、 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药物过敏食 物过敏等 v3、呼吸道疾病:哮喘最常见;其他有过敏性肺炎、 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等; v4、皮肤病:湿疹、天胞疮、剥脱性皮炎、银屑病等 多为轻到中度增多; v5、感染:真菌感染:如球孢子菌病及曲霉菌病等; 其他感染或传染病有:猩红热急性期、布氏杆菌病 、淋巴结干酪性结核、衣原体肺炎及猫爪病等; v6、恶性肿瘤:如肺癌、结肠癌、宫颈癌、骨 髓增殖性疾病、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 病等 v7、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症和嗜酸性粒细胞 白血病 v8、其他:嗜酸性粒细胞性胆囊炎、嗜酸性粒 细胞性膀胱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放 射治疗后、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皮质 功能减退症等 v9、炎症性和风湿性疾病:变态反应性肉芽肿 性血管炎(Churg Strauss Syndrome) 鉴别诊断: v一、肺吸虫病 v二、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v三、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v四、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 v五、Churg-Strauss综合征 v一、肺吸虫病 v 肺吸虫病是由肺吸虫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肺吸虫 又称并殖吸虫。人体寄生的肺吸虫,在国内有卫氏肺吸虫和 斯氏肺吸虫两种。 v 1临床表现 本病的潜伏期3-6个月,肺吸虫成虫在人体 内寿命一般为5-6年。由于肺吸虫寄生的部位不同,所以临 床表现多样化 (1)呼吸道症状:咳嗽和咳痰最为常见。其次胸痛 ,常伴胸腔积液 。 (2)腹部症状:腹痛、腹泻比较多见,有时也出现 恶心呕吐。肺吸虫幼虫常侵入肝脏,所以肝肿大、肝功能异 常较为常见 。 (3)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严重感染。成虫寄生于 脑内时可出现癫清、瘫痪等 。 (4)皮下结节或包块:卫氏肺吸虫病可有皮下结节 ,多在下腹部至大腿之间的皮下深部肌肉内,外观不易看到 ,但能用手触及。 v2实验室检查 v (1)血象: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增高。 v (2)检查虫卵:痰、胸水、肺泡灌洗液、胃液、粪便中 查到肺吸虫卵可确定诊断。对可疑病例要反复检查。 v (3)免疫血清学诊断: v 皮内试验。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为即时型反应,阳性 率高达98.3100,但与华枝睾吸虫、姜片虫有交叉反 应,若将皮试液稀释为1:100 000600 000,其特异鉴别 率接近100。 v 补体结合试验。对早期诊断有价值,阳性率为90 100。 v 间接血凝、琼脂扩散、对流免疫电泳、间接免疫荧光 等试验。阳性有诊断价值。 v3X线检查 肺部可有浸润、囊肿结节及硬结阴影。 有时发现胸膜粘连增厚、胸水、气胸或水气 胸等征象。多数病例肺内呈混合型阴影,部 分病例X线检查无异常所见,或仅有两肺中、 下纹理增粗。 v 4活体组织检查 皮下或肌肉结节活体组织检查,可找到 幼虫或虫卵,或嗜酸性肉芽肿(斯氏肺吸虫病 找不到虫卵)。 v二、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是一组原因不明,以嗜酸性粒细胞增 高1.5109/L,持续6个月以上,除计数增高 外可以出现形态异常;伴有一个或多个内脏器 官浸润及功能损害得综合症。 v三、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属罕见类白血病 ,血象和骨髓象中均可见幼稚嗜酸性粒细胞, 并伴器官浸润。 四、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炎 v广州管圆线虫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 v广州管圆线虫是陈心陶1933 年首先在广州鼠 肺内发现, 1935 年确定为新属、新种, 并命名 为广州肺线虫。1937 年M atsumoto 在台湾 野鼠肺动脉内亦发现一种线虫, 将其命名为鼠 血圆线虫H aem ostrongylus ratti 。1945 年 D ougherty 认为鼠血圆线虫应是广州肺线虫 的同种异名, 故改名为广州管圆线虫。 v传染源:主要是蜗牛类,如福寿螺、褐云玛 瑙螺 v传播途径:经口感染,半生吃或生吃含感染 期幼虫的螺、淡水虾、蟾蜍及蛙等,喝经过 幼虫污染的生水,都有可能感染该病,而目 前发现的病例主要是吃过福寿螺的人群。 临床表现 v广州管圆线虫病最短的潜伏期为1天,最长可达36 天,一般为10到16天。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头痛 、颈强、发热、恶心、呕吐、感觉异常(游移性皮 肤触摸痛)、下肢无力、肌肉痛、嗜酸性粒细胞增 多与脑脊液压力增高等。临床表现特点为急性起病 ;头痛和/或游移性躯干四肢皮肤触摸痛突出;脑膜 刺激征缺如或轻微;可有脑神经或脊神经根受累; 血液或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虫体抗体阳性; 多数病程较短(自限,但虫体常时间存活),后遗 症轻微。但严重者会引起死亡。 诊断标准 v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在中枢神经系统停留时间 较长,对脑和脊髓刺激,引起炎症细胞特别 是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导致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性脑炎或脑膜脑炎(简称“酸脑”),主要表 现为急性头痛、颈项强直、脑膜刺激症等, 严重者亦可引起死亡。个别幼虫还侵犯眼部 、鼻部和肺脏。对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诊断, 主要是根据下列几个方面诊断: v流行病学史:多有生吃或半生吃螺的经历; v 症状和体征:有某种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和体征 ,如急性脑膜脑炎或脊髓炎或神经根炎的表现; v实验室检查:脑脊液白细胞数增高,其中嗜酸性 粒细胞超过10%; v免疫诊断:用ELISA(酶标)或IFAT(间接荧光 抗体)法检测血液及脑脊液中抗原或抗体阳性。 ELISA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是目前较常 用辅助诊断方法; v脑脊液中找到幼虫或发育期的成虫是确诊的依据 ,但一般检出率不高 五、Churg-Strauss综合征 v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又叫Churg-Strauss综合 征,是一类原因不明、主要累及中、小动脉 的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患者常伴有哮喘或 变应性鼻炎,主要累及肺、心、肾、皮肤和 外周神经。 v本病三大特征: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 血管炎 v症状体征: 呼吸道过敏史,有过敏性鼻炎, 鼻息肉,哮喘,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组织内嗜 粒细胞浸润,表现为一过性肺浸润及胃肠炎, 全身性血管炎。 v典型病理改变:(1)组织及血管壁大量的嗜 酸性粒细胞浸润;(2)血管周围的肉芽肿形 成;(3)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性血管炎。 v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一般在 1.5109/L以上,此为CSS的特征性指标之一 (2)血清中IgE升高,随病情缓解而下降 (3)病情活动时,ESR、CRP、丙种球 蛋白升高、补体下降以及RF阳性,但滴度不 高 (4)约 70%的患者ANCA阳性,主要是 MPO-ANCA(P-AN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