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名言名句集锦学而时习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 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 义)。皇侃疏“时习”说:“ 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的94句名言警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7、君子周急不继富。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53、食不语,寝不言。 54、寝不尸,居不容。 5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6、未知生,焉知死? 57、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58、过犹不及。 59、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6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6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6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64、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6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6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7、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8、言必信,行必果。 6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70、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7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7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7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7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7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78、小不忍,则乱大谋。 79、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8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81、君子忧道不忧贫。 82、当仁,不让于师。 83、有教无类。 84、道不同,不相为谋。 8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86、既来之,则安之。 8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88、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8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只者次也;困而学之,又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90、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9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92、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9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9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则匆惮改。不迁怒,不二过。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巧言乱德。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仁。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听其言而观其行。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礼之用,和为贵。放于利而行,多怨。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巧言令色,鲜矣仁。 4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知新)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2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 (尽善尽美) 13朝闻道,夕死可矣。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贤思齐)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举一反三)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任重道远) 20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杀身成仁) 3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3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3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敏于事而慎于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讷于言而敏于行; 德不孤,必有邻;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经典名句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苟子劝学) 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5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5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5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6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6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6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6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6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6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6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6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7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家则无徒。(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7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2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 7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7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7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 76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77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范晔后汉书) 78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小已。(曹操龟虽寿) 7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8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8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西晋陈寿三国志) 82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吴书) 83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8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8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8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88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8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90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9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傅玄太子不少傅箴) 92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9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9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9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膝王阁序) 9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98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9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10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10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2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3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0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10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l0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人京使) l07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李频渡汉江) 108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l0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11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1ll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11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1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1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15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1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1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1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119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12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弟舍) 12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12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 12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12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2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 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杜甫茅屋为秋凤所破歌) 126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2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28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2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韩愈原道) 13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131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132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叫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133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134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唐李贺南园) 13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36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13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13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139请君莫奏前朝曲,听曲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140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14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4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适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143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4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4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14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村绝句) 14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14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于。(唐李商隐无题) 14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15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15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游原) 152天意伶幽草,人间重晚情。(唐李商隐晚情) 153风暧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15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15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156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157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唐秦韬玉贫女) 15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诗中之句) 159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160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唐祖君彦为李密檄洛州文) 161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16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6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164雪消门外青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宋欧阳修春日西湖记谢法曹歌) 16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l6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16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6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6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17o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17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72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苏试后赤壁赋) 17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宋苏试水调歌头) 17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17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17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77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宋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 17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7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8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8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8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8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宋陆游文章) 18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18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18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87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188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宋辛弃疾南乡子) 189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宋姜夔扬州慢) 19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9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192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宋朱熹中庸十三章注) 19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19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195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196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19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梅尧臣雪梅) 19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9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200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洪林西湖) 201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元关汉卿窦娥冤) 202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阴。(元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20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日记故事) 204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 205花落水流红,用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元王实甫西厢记) 20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争报恩) 207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208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喜来春) 209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题墨梅) 210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元李寿卿伍员吹萧) 211养军千日,用军一时。(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 212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明汤显祖牡丹亭) 213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 214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对联) 21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东林书院门前对联) 216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217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218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219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220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221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事林广记) 222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增广昔时贤文) 223情随境变,字逐情生。(明袁宏道叙小修诗) 22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25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明戚继光(马上作) 226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明代民歌(京师人为严嵩语) 227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罗贯中三国演义卷首词) 228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施耐庵水浒传) 229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施耐庵水浒传) 230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施耐庵水浒传) 231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吴承恩(西游记) 232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吴承恩(西游记) 233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吴承恩(西游记) 234智者不必仁,而仁者则必智。(蒲松龄聊斋志异) 23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 236隔靴搔痒赞何益,人木三分骂亦精。(清郑板桥对联) 237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红楼梦) 238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雪芹(红楼梦) 23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 240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清袁枚(品画) 24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24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24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244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 245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转回。(清秋瑾(黄海舟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24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247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清魏子安(花月痕) 248鲁迅名句: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 心事浩渺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无题) 249毛泽东诗词名句: 红军不伯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为女民兵题照)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七律到韶山)。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七律送瘟神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5l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提,与之俱黑。(苟子劝学) 5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5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吕氏春秋尽数) 5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5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5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5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5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6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6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6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6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6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记) 6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6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 6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68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收银主管年终总结模版
- 第一次工地例会发言稿模版
- 纵隔间叶源性肿瘤及其他肿瘤的健康宣教
- 责任胜于能力心得体会模版
- 旗袍秀新闻发布会方案及流程
- 脑卒中患者的护理
- 应急消防管理站面试题及答案
- 区“拿地即开工”、“交房(地)即发证”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 眼袋泪沟医学科普
- 网上警局建设方案
- 驾驶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课件
- 工厂环保知识培训
- 第10课-《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解析版)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
- 房产过户借款合同范例
- 《广东省云浮市罗定产业转移工业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pdf》
- JJF(陕) 054-2021 人体静电综合测试仪校准规范
- 美国制造业经济2024年度报告-2024-12-宏观大势
- 《电工与电子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玛纳斯涝坝湾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我的家乡河南许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