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28唇形科ppt课件_第1页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28唇形科ppt课件_第2页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28唇形科ppt课件_第3页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28唇形科ppt课件_第4页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28唇形科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合瓣花亚纲 掌握:黄芩、丹参、薄荷 熟悉:益母草、广藿香、荆荆芥 第四节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离瓣花亚纲 32.唇形科 唇形科 Labiatae 形 态 特 征 本科植物气孔为直轴式,具有腺毛、腺鳞、非腺毛; 广藿香茎和叶具间隙腺毛 1.草本,多含挥发油而有香气; 2.茎四棱形,单叶叶对生; 3.花两性,两侧对称,成轮状聚伞花 序(轮伞花序),花冠5裂,二唇 形:雄蕊四枚,2强;雌蕊子房上 位,2心皮合生,4深裂成假4室, 花柱着生于4裂子房中央基部。 4.四分小坚果。 形 态 特 征 茎四棱,叶对生 唇形科 Labiatae 成轮伞花序,然后再成穗 状、总状、圆锥状花序 雌蕊为2心皮合生,4深裂成假 4室,子房上位,每室1个胚珠 轮伞花序,唇形花冠, 二强雄蕊,花柱雌底生 柱头2浅裂 花萼合生常5裂 ,2唇状宿存 雄蕊4枚,二长二短 花萼 重要药用属及植物 唇形科 Labiatae 重要生药有:黄芩、丹参、薄荷 、益母草、广藿香、荆芥; 迷迭香、夏枯草、紫苏、百里香 、薰衣草等 黄芩主产于东北、 河北、山西、内蒙古 以山西产量最多, 承德质量最好。 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壮,圆锥形。 茎钝四棱形,叶对生;总状花序顶生 ,花偏生于花序一侧;花冠二唇形, 紫红色至蓝紫色;雄蕊4,二强;小 坚果卵球形,黑色,具瘤。 植物形态 黄芩 Radix Scutellariae 根呈圆锥形、扭曲,根头粗大,有茎痕或残存茎基,表 面棕黄色,质硬而脆,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老根中央 呈棕黑色,枯朽状或为空洞,习称“枯芩”。根色鲜黄,内 部充实的小黄芩(生长不足4年者)及新根(子根)称为“ 子芩”(条芩)。气微,味苦。 枝芩表面观 枝芩断面观 枝芩 性状 黄芩 Radix Scutellariae 性状 黄芩 Radix Scutellariae “子芩” “枯芩” 显微特征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820列扁 平细胞。皮层狭窄,有纤维和石 细胞。韧皮部宽广,纤维和石细 胞较多;形成层成环;木质部束 呈层状排列, 导管单个或数个 成群,周围有木纤维束,木射线 较宽。薄壁细胞中含有淀粉粒。 木栓层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韧皮部 木质部 1韧皮纤维微黄色,梭形,壁厚,木化,孔沟明显。 2石细胞较多,淡黄色,类方形、或不规则形,壁较厚。 3. 韧皮薄壁细胞纺锤形或长圆形,细胞壁连珠状增厚。 4. 导管主为网纹。 5. 木栓细胞棕黄色,多角形。淀粉粒单粒类球形。 显微特征 黄芩粉末 黄芩 Radix Scutellariae 根中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黄芩苷 (baicalin)、黄芩苷元(baicalein)、汉黄芩苷 (wogonoside)、汉黄芩素(wogonin) 黄芩苷元 化学成分 黄芩 Radix Scutellariae 1.取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5分钟,滤过。 2.滤液1ml,加醋酸铅试液23滴,即生成橘黄色沉淀; 3.另取滤液1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4滴,显红色。 黄芩的理化结果 (示黄酮类成分存在) 1.黄芩的乙醇提取液; 2.滴加了10%的醋酸铅; 3.与盐酸镁粉反应。 理化鉴别 1抗菌、抗病毒、抗真菌作用:黄芩对多种革兰氏阳性 和阴性细菌、皮肤真菌、钩端螺旋体、阿米巴原虫、流 感病毒、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 2抗变态反应和抗炎作用:黄芩苷、黄芩素能减少抗 原抗体反应时化学递质的释放量,抑制变态反应,并有 抗组胺和抗乙酰胆碱作用。 3利胆与解痉作用:黄芩及黄芩苷有利胆作用;汉黄 芩素能对抗乙酰胆碱所致离体小肠痉挛。 此外尚有改善脂肪代谢、解热、降压、抗氧化作用。 药理作用 黄芩 Radix Scutellariae 性寒,味苦;清热燥湿(黄连、黄柏、苦参)、 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 、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狃、痈 肿疮毒、胎动不安等病症。 功 效 黄连清心火,心、肝 黄芩清肺火,肺、胆 黄柏清相火,肾、膀胱 黄芩汤(伤寒论):黄芩4.0、芍药3.0、甘草3.0、 大枣4.0 应用:急性肠炎、腹痛。 同属植物滇黄芩S.amoena C. H. Wright、川黄芩S. hypericifolia Lvl. 甘肃黄芩 S. rehderiana Diels、 丽江黄芩S. likiangensis Diels、粘毛黄芩S. viscidula Bunge、韧黄芩 S. tenax W.W. Smith 等的根亦入药,功 效与黄芩类同。 附注 植物形态 产地 性状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理化鉴别 药理功效 丹参Radix Salvia Miltiorrhizea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的干燥根及根茎。 四川栽培品产量最大, 习称“川丹参” 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柔毛,根圆柱 形,有分枝,砖红色。茎方形,多分 枝。奇数羽状复叶对生 ,轮伞花序 组成顶生或腋生的假总状花序;花冠 二唇形,雄蕊2,小坚果4,黑色。 植物形态 丹参Radix Salvia Miltiorrhizea 根茎粗短,根数条,长圆柱形略弯曲,有时分枝,并具须 状细根。表面砖红色或棕红色,常具鳞片状剥落。质硬而 脆,易折断,折断面疏松纤维性,有裂隙或略平整,皮部 棕红色,木部灰黄或紫褐色,导管束黄白色,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微苦涩。 丹参断面观 丹参表面观 性状 丹 参 显微特征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46列细胞, 含橙色或淡紫棕色物。韧皮部宽广 ;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束呈放 射状;皮层和韧皮部有石细胞散在 。 木栓层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皮层 木栓层 丹 参 显微特征 1石细胞多单个散在,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2韧皮纤维梭形,壁厚,孔沟明显,有的可见纹孔。 3网纹及具缘纹孔导管,网纹导管分子长梭形。 4. 木纤维多成束。 5. 木栓细胞黄棕色,壁稍厚。 丹 参 1丹参酮类二萜化合物: 丹参酮(tanshinone) 、A、B,隐丹参酮。 2酚酸类:丹酚酸(salvianolic acid) A-G、紫草酸及其酯类。 化学成分 丹参酮 (tanshinone ) 丹 参 丹参酮A R=CH3 丹参酮B R=CH2OH 丹参酮A有扩冠作用 1. 本品提取液加三氯化铁试液12滴,显污绿色。 2. 薄层层析:取粉末加乙醚,滤过,残渣加醋酸乙酯使 溶解,即得供试液。另取丹参酮A、隐丹参酮加醋酸乙 酯制成对照品溶液。 展开剂:苯醋酸乙酯(191) 。 在日光下检视,可见丹参酮A紫红色与隐丹参酮橙红色 斑点。 理化鉴别 丹 参 1.对心血管的作用:丹参素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 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缩小心肌梗死 范围,改善内脏及外周微循环障碍。丹参酮A有 扩冠作用。 2.保肝:丹参酸 3.丹参具有抗肿瘤和促肿瘤转移作用。 4.抗凝血作用、抗菌作用、抗胃溃疡、抗艾滋病病 毒、抗氧化作用。 药 理 作 用 丹 参 性微寒,味苦。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淤滞腹痛,冠心病 心绞痛,神经衰弱,心烦不眠,肝脾肿大,痈肿丹毒 等病症。 丹参滴丸(美国FDA批准) 复方丹参片 不宜与藜芦同用。 功 效 丹 参 来源 产地 性状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理化鉴别 药理功效 附注 习题 薄荷 Herba Menthae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的干燥地上部分。 主产于江苏、安徽等地 (称“苏薄荷” ) 多年生草本,全株有香气,茎方形 。叶对生,卵形或长圆形,两面有 疏柔毛及黄色腺鳞,边缘具细锯齿 。轮伞花序腋生;花冠淡紫色,2强 雄蕊;小坚果长卵圆形。 轮伞花序: 花无梗,数层对生 。 轮伞花序 植物形态 薄荷 Herba Menthae 茎呈方柱形,有时对生分枝;表面黄棕色或带紫色,有明 显的节;质脆,断面白色,中空。叶卷曲皱缩,长圆形或 卵形,有凹点状腺鳞。茎上部腋生轮伞花序,花冠多数存 在,淡紫色。叶揉搓时有特异清凉的香气;味辛凉。 性状 薄荷 Herba Menthae 显微特征 叶横切面 茎横切面 叶粉末 叶粉末:淡黄绿色 叶表面观 薄荷 Herba Menthae 茎横切面:呈四方形,表皮为1列长方形细胞,皮层薄壁 细胞数列,四棱角处由厚角细胞组成。内皮层明显,凯氏 点清晰可见。韧皮部狭,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在四棱处发 达。髓薄壁细胞大,中心常有空洞。 皮层 内皮层 韧皮部 木质部 形成层 橙皮甙结晶 表皮 厚角组织 髓 叶横切面 上表皮细胞长方形;下表皮细胞稍小,具气孔(直轴式); 上下表皮有多数凹陷,内有大型特异的腺鳞。叶肉栅栏组织 12列细胞,海绵组织45列,叶肉细胞含橙皮甙结晶。主 脉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和木质部外侧有厚角组织。 上表皮 腺鳞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下表皮 韧皮部 木质部 厚角组织 腺鳞 叶表面观 叶粉末 显微特征 1腺鳞头部顶面观呈圆形,侧面观扁球形,68细 胞;柄极短,单细胞。 2非腺毛完整者18细胞,稍弯曲,疣状突起较细 密。 3叶片下表皮细胞壁弯曲,含橙皮甙结晶;气孔直 轴式。 4茎表皮细胞表面观呈类长方形或类多角形。 薄荷 Herba Menthae 含挥发油(薄荷油),油中含l-薄荷醇 (薄荷脑l-methol),l-薄荷酮(l-menthone)等 。 化学成分 薄荷 Herba Menthae 薄荷 薄荷 薄荷 薄荷脑 理化鉴别 1.粉末行微量升华,所得油状物镜检,有针簇状薄荷醇结晶 析出;加浓硫酸2滴及香荚兰醛结晶少许,显橙黄色,再 加蒸馏水1滴,变紫红色 。 2. 薄层层析 展开剂:苯:丙酮(91)。 显色:喷5%香草醛硫酸试液, 薄荷醇显玫瑰色,供试液在相同 位置有相同色斑。 薄荷 Herba Menthae 1.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内服小量薄荷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而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增加散热,并促进汗腺分泌。 2.抗病毒抗菌作用:煎剂抗病毒、抗菌。 3.局部刺激作用:外用能刺激皮肤和粘膜的神经末梢冷觉 感受器,并使局部微血管收缩,局部充血,感觉神经麻痹 而产生清凉感及止痛、止痒。局部应用有消炎止痛作用。 4.健胃、解痉、利胆作用:薄荷油有健胃作用;薄荷醇、 薄荷酮有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和利胆作用。 另外,薄荷还有祛痰、抗早孕等作用。 药 理 作 用 薄荷 Herba Menthae 味辛,性凉;疏散风热、清头目、透疹。 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 ,风疹,麻疹,胸肋胀满。 功效 薄荷 Herba Menthae 1.薄荷油为薄荷的新鲜茎和叶经水蒸汽蒸馏,再冷冻,部分 脱脑加工得到的挥发油(亦称薄荷白油)。为无色或淡黄色 的澄清液体;有特殊清凉香气,味初辛,后凉。存放日久 渐变深。与乙醇、氯仿或乙醚能任意混合。本品为芳香药 、 调味药及驱风药。 2.薄荷脑为薄荷油中得到的一种饱和的环状醇。为无色针状 或棱柱状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有薄荷的特异香气,味 初灼热后清凉;本品功效同薄荷油。 3.绿薄荷Mentha spicata L. 又名留兰香,原产欧洲,我国 大量栽培,所含挥发油的主成分为藏茴香酮(carvone) , 不含薄荷醇,油香气悦人,多用于牙膏与食品工业。 附注 薄荷 Herba Menthae 来源唇形科植物 益母草 Leonurus heterophyllus 的干燥地上部分。 益母草 Herba Leonuri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生物碱类: 益母草碱(leonurine)、水 苏碱(stachydrine)等。 药药理作用 煎剂、醇浸膏、益母草碱对离体子宫有明显兴奋作用。 益母草能增加冠脉流量,减慢心率,改善微循环,抗凝血 ,降低血压,兴奋呼吸中枢,利尿作用。 水苏碱抑制小鼠乳腺癌和子宫内膜异位 功效性微寒,味辛、苦。能活血调经,利尿消肿。 妇科用药,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恶露不尽、水肿尿 少、急性肾炎水肿等病症。 附注益母草的干燥成熟果实为中药茺蔚子,能活血通络, 清肝明目。用于治疗目赤肿痛,高血压等病症。 夏枯草 Spica Prunellae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 夏枯草 Prunella vulgaris 的干燥果穗。 化学成分 含夏枯草苷,苷元为熊果酸 。 功效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1薄荷具有 、 、 、 之功效。 2薄荷、丹参、黄芩三种生药都来源于 科,具有 形花。 3丹参的根茎表面呈 色或 色。 4薄荷叶表皮上的气孔是 轴式;下表皮细胞中常含有淡黄色 结晶。 5薄荷主产于 、 等地, 采收。 6黄芩中主要含有 类化合物,具有 、 、 等 功效。 1:黄芩以产于何地者为道地药材?商品药材分为子芩和枯芩,如 何鉴别? 2:试述薄荷的来源及主要鉴别特征,本品以何地产者为道地药材 ? 小结 1.黄芩以产于河北承德的子芩为道地药材。 子芩为黄芩之嫩根。质硬,内部充实,外呈鲜黄色,余同黄 芩项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