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检查及生化检查课件_第1页
肾功检查及生化检查课件_第2页
肾功检查及生化检查课件_第3页
肾功检查及生化检查课件_第4页
肾功检查及生化检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 1、肝硬化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的典型表现为 : A.1球蛋白增加 B.球蛋白增加 C.球蛋白增加 D.球蛋白增加 E.球蛋白增加 2、下列对直接胆红素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为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二酯 B. 水溶性较大 C.不易透过生物膜 D. 不能通过肾脏由尿排出 E. 与重氮试剂起反应的速度快,呈直接反应 3.主要用于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酶是: A.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 B.氨基转移酶及其同工酶 C.-谷氨酰转移酶及其同工酶 D.脯氨酰羟化酶 E.单胺氧化酶 肾功能检查 平凉医专 内儿护教研室 一、肾脏的生理功能 肾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单位,称为肾单位。 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肾小体内有一个毛细血管团,称为肾小球, 它由肾动脉分支形成。肾小球外有肾小囊包绕。 肾小囊分两层,两层之间有囊腔与肾小管的管腔相通。 肾小管汇成集合管。若干集合管汇合成乳头管, 尿液由此流入肾小盏。 外层:皮质外层:皮质 内层:髓质内层:髓质 (肾锥体)(肾锥体)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肾单位(nephron)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近端小管 髓袢 远端小管 近端近端小管小管 远端小管远端小管 n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量比血红蛋 白大的蛋白质外,所有物质都随水分滤至肾小囊腔 内,称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各类物质又被 选择性重吸收回血液,其余形成尿液。 n 其中对机体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全部重吸收 ,水、钠、钾、氯等大部分重吸收;对机体无用或 有害的物质,如尿素、尿酸、磷酸根等只少量重吸 收,肌酸酐全部不吸收。除重吸收外,肾小管和集 合管还有分泌与排泄的功能,如尿中的氨,绝大部 分由肾小管和集合管所分泌, n 故虽然一昼夜内从肾小球滤过的原尿总量可达 100200升;但每天排尿量只有12升,而且其成 分与血浆有很大差别。 (一)生成尿液,清除体内废物 1. 肾小球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120ml/min) 2. 肾小管选择性重吸收:水、糖、电解 质 3. 肾小管分泌和排泄作用:H、Ca等 (二)调节水电平衡 1. Na、Cl、水的重吸收:肾小管 2. K的重吸收:近曲吸收、远曲排泌 3. Ca、P的重吸收 (三)调节酸碱平衡 1. HCO3的主动重吸收:近曲小管 2. H的排泌:远曲小管、髓袢 3. NH3 的排泌:髓袢 (四)内分泌功能 1.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2. 1,25二羟胆钙化醇(活性VitD3 ) 3. 促红细胞生成素、前列腺素和激肽 (1)肾素 肾小球旁细胞产生的一种酶,催化血管紧张素 原产生血管紧张素I,使醛固酮合成增加。 (2)促红细胞生成素 促进血红蛋白合成。 (3)羟化的VitD3 1,25-(OH)2-VitD3,对Ca2+、P3- 代谢有调节作用。 (4)前列腺素 排钠、降压作用。 (5)激肽释放素 促进水、钠排出 增加肾血流量 降血压 二、肾功能检查的目的 了解有无肾功能损伤、肾脏 损失的程度和范围(累及肾小球 、肾小管,或两者均累及),借 以制定治疗方案,观察其动态变 化,判断预后。 肾功能检查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 二、肾小管功能检查 指双侧肾脏的肾小球能将血浆中体内代谢产 物、水、电解质和外源性物质,经肾小球滤过 ,形成原尿,不被肾小管吸收,形成终尿,排 出体外,就为肾小球滤过率,GFR。单位时间 内肾小球清除该物质能力(肾小球清除率) 第一节 (一)肾小球功能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 1、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2、血清肌酐测定(Scr) 3、血尿素氮测定(BUN) 小分子物质 不与血浆蛋白结合 能经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分泌与吸收 机体内代谢恒定,不受其它因素干扰太大 终末的代谢产物 体内无毒性作用的物质(外源性) (二)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实验条件要求 (一)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1)原理: 肌酸的代谢产物 肌肉1mg/min将肌酐排入血液 血浆肌酐的生成量和尿的排出量较恒定, 其变化受内源性肌酐的影响 从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分泌 单位时间内,肾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 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 原理 血肌酐生成途径 外源性:来自肉类食物摄入 内源性:来自体内肌肉分解 血肌酐排出途径 大部自肾小球滤过 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很少排泌 条件:控制肌酐生成 限制含肌酐物质摄入 保持肌肉活动相对稳定 测定双肾每分钟滤过的毫升数 标本采集方法 检查前准备 连续3天低蛋白饮食(40岁Ccr每年下降1ml/min 70岁正常值为正常值60% 尿肌酐mol/L 血肌酐mol/L 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正常参考值 成人80120ml/min 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的临床意义 判断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评估肾功能损害的程度表5-12 指导治疗 707mol/L Ccr30-40ml/min 应限制蛋白摄入量 Ccr4L/24小时,尿比重7.0mmoL/L。 nOGTT血糖峰值11.1mmol/L,OGTT 2hPG11.1mmol/L。 n具有临床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 ,且伴有尿糖阳性者。 n临床症状不典型者,需要另1d重复检测确 诊,但一般不主张做第3次OGTT。 n判断糖耐量异常 (IGT) nIGT: FPG7.0mmol/L,2hPG为 7.811.1mmol/L,且血糖到达高峰时 间延长至1h后,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 延长至23h以后,同时伴有尿糖阳性 。 第四节 脂类代谢紊乱的检查 脂质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AS)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血脂异 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临床血脂检测的主要目的是: 对动脉硬化和高脂血症等血脂代谢异常性疾 病进行诊断、病情观察和指导治疗; 作为健康普查指标,达到对AS和高脂血症 等血脂异常性疾病的早发现和早诊断,并起 监控作用; 一、脂质及脂蛋白概述 (一)脂质组成及生理功能 血脂是血浆中所有脂质的总称 总胆固醇 胆固醇酯(70%) (cholesterol ester,CE) 游离胆固醇(30%) (free cholesterol,FC) 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 磷脂 (phospholipid,PL) 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 n胆固醇(TC)是一切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也是胆酸、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腺激素 的前体。 n三酰甘油(TG)是体内脂肪组织的主要 成分,也是人体能量供应的重要来源。 n磷脂(PL)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与膜 转运功能有关。 n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甚少,但在血 浆脂质代谢中是最活跃的部分。 (二)血浆脂蛋白(lipoprotein,LP) 1、定义:血浆脂质与蛋白质结合所组成 的一类大分子复合物,能溶于 水,运行于血。 2、组成与结构: 蛋白质(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 甘油三酯 磷脂 脂质 胆固醇 胆固醇酯 3.脂蛋白分类 (1)按其密度的不同 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 极低密度脂蛋白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 ) 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 高密度脂蛋白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 4、功能 (1)运输脂类 (2)参与脂类代谢 (3)参与某些疾病的过程 (三)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 功能 构成并稳定脂蛋白的结构 使脂蛋白代谢有关的酶被激活或活性抑制 与脂蛋白代谢有关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参与脂蛋白与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的代谢过程 二、脂质和脂蛋白检测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1、血清总胆固醇测定(TC) 2、血清甘油三酯测定(TG) TC、TG 增高 与冠心病呈正相关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HDL-C) 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LDL-C) HDL-C 与冠心病呈负相关 LDL-C 与冠心病呈正相关 HDL被认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 LDL为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 2)临床意义 n(1)TC: n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 n各种高脂蛋白血症、阻塞性黄疸、甲状腺 功能减退症、类脂性肾病、肾病综合征、糖 尿病等。 n长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和血液浓缩等 。 n应用某些药物,如环孢素、糖皮质激素、 阿司匹林、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素能阻 滞剂等。 (2)TC: n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n严重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和急性肝坏 死。 n贫血、营养不良和恶性肿瘤等。 n应用某些药物,如雌激素、甲状腺激素 、钙拮抗剂等。 n2)临床意义 n必须在空腹1216h后静脉采集TG测定标本, 以排除和减少饮食的影响。 n(1)TG: n冠心病 n原发性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肥胖 症、糖尿病、痛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肾病综合征、高脂饮食和阻塞性黄疸等 n(2)TG: n低-脂蛋白血症和无-脂蛋白血症。 n严重的肝脏疾病、吸收不良、甲状腺功能 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 n(一)肌酸激酶及其同功酶、异型酶测定 n1.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测定 n主要存在于胞质及线粒体中,骨骼肌和心 肌中含量最多。 n1)参考值 n酶偶联法(37):男性38-174U/L, n女性26140U/L。 2.肌酸激酶同功酶测定 nCK有3个亚型: nCK-MM(CK3),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 中,CK-MM可分为MMl,MM2,MM3亚型。 MM3是CK-MM在肌细胞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nCK-MB(CK2),主要存在于心肌中。 nCK-BB(CK1),主要存在于脑、前列腺、 肺、肠等组织中。 临床意义 nCK上升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性肌萎缩 、皮肌炎、肌肉损伤等 nCK-MB可用于AMI的早期诊断,是诊断的金 指标。在AMI发生后6小时就可升高,24h 达高峰,3-4d后恢复正常。 二)乳酸脱氢酶测定(LDH) n(LDH广泛存在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其中以心 肌、骨骼肌和肾脏含量最丰富,其次为肝脏、 脾脏、胰腺、肺脏和肿瘤组织,红细胞中LDH含 量也极为丰富。 n1.参考值: 连续检测法:104245U/L。速 率法:95200U/L。 n2.临床意义 n1)心脏疾病 nAMI时LDH活性较CK、CK-MB增高出现晚 (818h开始增高),2472h达到峰值,持续 610d。如果AMI病程中LDH持续增高或再次 增高,提示梗死面积扩大或再次出现梗死 。 n2)肝脏疾病、恶性肿瘤、骨骼肌损伤、进 行性肌营养不良、休克、肾脏病等LDH均明 显增高。 n由于LDH的特异性较低,可用于观察有无组 织器官损伤。 心肌损伤确定标志物 肌酸激酶 MB 同工酶(CK-MB) 分析测定有多种方法 CK-MB 质量(CK-MB mass) 测定避 免了可能的干扰,具有高度的灵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