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cta影像课件_1_第1页
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cta影像课件_1_第2页
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cta影像课件_1_第3页
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cta影像课件_1_第4页
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cta影像课件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瘤 CTA影像学 胸主动脉解剖 头臂干 主动脉弓 左颈总 左锁骨下动脉 降主动脉 腹腔干 肠系膜上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正面图正面图 侧面图侧面图 正常主动脉解剖 解剖异常 正常胸部正常胸部CTCT解剖解剖 胸骨切迹层面(纵隔窗) 胸锁关节层面(+C) 主动脉弓上层面 主动脉弓层面 气管分叉层面 断 层 解 剖 主动脉疾病分类 狭窄性主动脉疾病 先天性 :瓣上狭窄 、主动 脉缩窄 后天性 :大动脉炎 扩张性主动脉疾病 真性主动脉瘤 假性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临床症状相似、发病急、威胁生命的一组主动脉 疾患,主要表现为典型“主动脉性疼痛” 主动脉夹层 (aortic dissection, AD) 主动脉壁内血肿(intramural aortic hematoma, IMH ) 主动脉穿通性溃疡(penetrating aortic ulcer, PAU) 动脉瘤破裂 创伤性主动脉离断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acute aortic syndromes, AAS)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血流通 过内膜破裂 口进入主动 脉壁,在主 动脉壁内形 成血肿,同 时将主动脉 壁剥离为内 外两层。当 主动脉夹层 局部不断扩 大,形成主 动脉夹层动 脉瘤 真腔 假腔 l急性期病死率高达 22.7%68.0%;存活转 为慢性期患者,长期随 访病死率为31%66% l药物治疗只是姑息性疗 法,约有20%的患者会在 药物治疗期间死亡,生 存出院的患者约有1/3的 人面临病情恶化的危险 夹层动脉瘤急性期的死亡率高、预后差 病因和病理生理学 n典型AD: 病理改变 : n中层囊性坏死 n内膜撕裂 病理学特点: n内膜撕裂 n真假“双腔” ,存 在交通 n远段同时存在再 破口 病因:仍不明确 n高血压 ( 70 患者) n遗传因素: Marfan综合征 n医源性以及外伤 n主动脉瓣狭窄等 分型 De Bakey:Type I Type II Type III Stanford:Type A Type A Type B 病因和病理生理学 nIMH: 发病机制: n主动脉滋养血管、中膜营养血管自发破 裂 n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溃疡血液渗中膜 层 病理学特点: n血肿位于中 膜与外膜之间 n无内膜破裂 ,无血流交通 病因:不明确 n高血压 n主动脉粥样 硬化 病因和病理生理学 nPAU: 发病机制:粥样斑块溃疡穿透内膜/ 内弹力板,破入中膜 病因: 高血压 粥样硬化 分期 n急性期:2周 n亚急性期: 24周 n慢性期 :4周 临床表现 n典型表现: 剧烈胸背痛:撕裂样、刀割样;亦可为腹痛、腰痛 高血压:部分双上肢血压不同 n其它 休克样表现(苍白、冷汗):3050 晕厥:高血压危象、累及颈总动脉 心包填塞、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型AD 分支受累缺血表现: n心绞痛、无脉或搏动减弱 、急腹征表现、肾功能 不全 、双下肢缺血等 n约5的病人无症状。 辅助检查 n心电图: nX线平片: n超声心动图: nCTA: nMRI: n血管造影: A n敏感性:90% n特异性接近100% n优点: 扫描快,适合急诊患者 多层面、多角度、立体、直观 n不足: 不能判断主动脉瓣返流、心室壁运动功能。 首选检查方法 n上世纪60年至80年代首要技术和金标准 n不作为首选方法 n监测和指导主动脉介入治疗的必要手段 型,降主动脉近段可见内膜破口 降主动脉上段和 中段PAU AD 的CT征象 n真假双腔 n内膜片及内膜破口 n主要分支受累情况 n急症指征 : 心包积血 胸腔积血 破口 破口 内膜片及内膜破口 破口 . 判断累及分支的真、假腔供血 主要分支受累表现 n主要分支受累缺血分 型 动力型: n真腔狭窄、塌陷 静力型: n内膜片剥离至分 支开口或分支腔内 n分支起自假腔; n分支夹层 SS DD :动力型;:静力型 左冠状动脉开口处可见内膜片影 冠 状 动 脉 受 累 A型夹层,累及主动脉根窦部,右冠状动脉开口受累,手术证实主 动脉瓣右冠瓣与无冠瓣交界处撕脱,右冠开口部撕脱。 头 臂 动 脉 受 累 肋间动脉受累 假腔 腹 腔 干 及 肠 系 膜 上 动 脉 受 累 腹主动脉真腔塌陷近闭塞,致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开口部狭窄。 腹腔干起自真腔 真 腔 夹层内膜片剥离至肠系膜上动脉近段 ,局部血栓形成,致其近段狭窄 A B CA C A A,B: 术前CA主要起自假腔,术后主要起自真腔,明显改善 A、B:术前RRA重度受压,术后恢复,右肾灌注明显改善 A B 术前 术后 肾动脉受累 双肾动脉“内膜片” 右肾起自假腔 双侧髂总动脉近段可见内膜片 髂 动 脉 受 累 右髂动脉可见真假双腔 型,中等量较高密度心 包积液,值u。 急症指征 心包积液(血) 型,降主动脉真腔(示)小,假腔大,左侧 胸腔高密度积血,应警惕外穿。 急 症 指 征 胸 腔 积 血 读片要点 n高质量的CT图像:前提 主动脉全程扫描:头臂动脉近段双侧股动脉 近段 薄层:0.625MM 合适的窗宽、窗位 有断层图像、有标尺 读片要点 n升主动脉股动脉的横断图像 n真、假腔 n内膜破口部位 近段破口的位置(居左锁骨下动脉的距离?大 弯侧?小弯侧?) 降主动脉内膜破口:勿漏诊 远端破口:腹腔动脉开口部 n内膜片:支架两端内膜片完整? n分支受累情况 n测量:支架锚定区直径,长度,股动脉直 径 34mmTALENT主 动脉覆膜支架 29mm IMH的影像学征象 n主动脉壁呈新月或环形增厚,5mm n无内膜片 n主动脉管腔:正常 or 轻度受压 n内膜钙化移位 n壁内血肿厚度动态变化 主动 脉弓 降部 溃疡 , 型 ,左 侧量 胸腔 积液 。 CT示B型IMH3月后复查CT示降主动脉IMH基本吸收 PAU的影像学征象 n主动脉 腔外“ 龛影” n常伴周 围壁内 血肿 CT 示:B 型PAU 伴 IMH A型 “蘑菇样” PAU伴IMH,合并胸腔积液 降主动脉起始部指状溃疡。 降主动脉半圆形大溃疡 ,口大底小. 不同形态的主动脉壁溃疡 主动脉弓部溃疡完全穿通管壁 ,左侧大量血性胸腔积液 降主动脉溃疡,伴外膜 下血肿破溃可能。 病程演变 IMH主动脉夹层假/真性动脉瘤 向外扩张 向内破裂 或破裂 PAU 向内破 裂 向外扩张 或破 裂 局限 于中 层 AAS 1.吸收 2.稳定 3.进展 预后 首次CT示降主动脉IMH形成 10个月后CT复查示主动脉壁形成 一大溃疡,IMH吸收 case1 CT示主动脉弓部小溃疡形成 1月后CT复查示溃疡增大 case2 治疗方法 n内科治疗 控制血压 控制左室射血速率 n硝普钠 BP100110 mmHg ;受体阻滞剂心率女性 n发病率: 欧美地区发病率高:24 (60岁 ) 国内发病率:约36.2/10万,呈上升趋势 n破裂后死亡率高 自然病程五年的存活率:19.6 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 肾下型腹主动脉瘤肾周型腹主动脉瘤 临床表现 n多数无症状 n腹部不适 搏动包块 n下肢动脉栓塞 n不全肠梗阻表现 检查方法 n推荐I 1腹部超声检查 (肾动脉水平下腹主动脉瘤) ; 2CTA; 3MRA; n推荐II 4. DSA( 仅适用于介入治疗病人) 测量与支架选择 n测量: 肾下腹主直径:21mm H1: 4.5cm H3: 12cm H4a: 15.7cm H4b: 15.7cm n选择支架: 主体24/12 mm 侧支:12mm 治疗方法 内科保守 介入治疗 外科手术 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n推荐 1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瘤,距离肾动脉 开口水平1.5cm; 2. 肾动脉开口下水平腹主动脉直径28mm; 3男性腹主动脉瘤瘤体直径5cm,女性腹主 动脉瘤直径4.5cm; 4随访过程中瘤体直径增大0.5cm/年; 5. 外科手术高危患者; n不推荐 5. 瘤颈过度钙化和附壁血栓 ; 6. 近端瘤颈与瘤体的角度120度; 7. 髂动脉的扭曲角度90度。 介入操作要点 n穿刺股动脉,常规腹主动脉和髂动脉造影; n测量瘤颈长度、直径及所成角度、瘤体直径、腹 主动脉长度、髂动脉长度和直径; n选择近端直径较瘤颈大20%的覆膜支架; n切开一侧股动脉,导入超硬导丝至降主动脉,沿 导丝送入覆膜支架系统使支架顶端位于肾动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