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染性心内膜炎 概念 微生物微生物 心内膜心内膜 赘生物赘生物 瓣膜瓣膜 间间隔缺损隔缺损 腱索腱索 心壁内膜心壁内膜 动脉内膜动脉内膜 定义: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病原微生物循血 行途径引起的心内膜、心瓣膜或邻近大动 脉内膜的感染并伴赘生物形成 (赘生物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 和纤维素团块,其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 炎性细胞) 瓣膜为最常受累部位,先天或后天性 的病变 处,心腔壁或人造瓣膜周围组织. 赘生物 血小板、 纤维素团块, 大量微生物、 少量炎症细胞。 流行病学 (一)发病情况 u约占住院病人的1 u青年患者占多数,且男性病人较多 u有基础心脏病者多 u亚急性较急性多,约占2/3 u近年感染性心内膜炎基础病因及致病 病原体已发 生了变化 u复杂的先心病和未行修补术的室间隔 缺损是引起 儿童感染心内膜炎最常见的心脏隐患 u新出现的院内心内膜炎:心血管介入, 静脉高营养, 起搏器,透折分流等 流行病学 w 发病率:年发病率310/10万,男:女2:1 w 流行病学变化: 影响人群:年轻人 年纪大的人 群 易感因素:风湿性瓣膜病 人工心 脏瓣膜、瓣膜退行性改变、静脉毒瘾、医源性 病原体:链球菌 葡萄球菌 w 地区差异: 非洲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非洲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风湿性心 瓣膜病、链球菌感染为主要病因 发达国家:发达国家:葡萄球菌感染常见,长期 血液透析、糖尿病和血管内器械的使 用成为了葡萄球菌性心内膜炎的三大 主要原因 发病率 w 美国 30岁左右 1.7-4.2例/10万 50岁后上升至15例/10万 w 欧洲六国 1.4-6.2例/10万 w 人工瓣膜(prosthetic valve endocarditis PVE) 10 -20% (第一年内有1.4-3.1%;5年后有3.2-5.7%) w 静脉注射毒品 多于人工瓣膜及器质性瓣膜损害 ,约2-5%/年 近年仍 未下降 u临床常用分类及特点 急性心内膜炎 亚急性心内膜炎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静脉药瘾者的心内膜炎 病程分类 病因分类 分类 自体瓣膜心內膜炎 native valve endocarditis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prothetic valve endocarditis 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 endocarditis in intravenous drug abusers 分类 特 征 急 性 acute 亚 急 性 subacute 中毒症状明 显轻 病 程数天至数周数周至数月 感染迁移多见少见 病 原 体金葡菌草绿色链球菌 中毒症状 病程进展 感染迁移 主要病原体 亚急性IE 轻 数周或数月 少见 草绿色链球菌 明显 进展迅速 多见 金黄色葡萄球菌 急性IE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w中毒症状重 w病情进展迅速,数天至数周引起 瓣膜破坏 w感染迁移多见 w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w中毒症状轻 w病情数周至数月 w感染迁移少见 w病原体主要以草绿色链球菌多见 分 类 特 征 急 性 acute 亚 急 性 subacute 中毒症状明 显轻 病 程数天至数周数周至数月 感染迁移多见少见 病 原 体金葡菌草绿色链球菌 病原学 w 血培养阳性的IE:占85,病原菌通常是葡萄球菌 、链球菌和肠道球菌。 w 由于之前使用了抗生素所致血培养阴性的IE:病 原菌通常是口腔链球菌或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 。 w 与血培养常阴性有关的IE:常由难养的微生物所 致如营养变异性链球菌、需要复杂营养的某些革 兰氏阴性杆菌、布鲁氏菌以及真菌等。 w 与持续血培养阴性有关的IE:立克次氏体属、巴 尔通氏体属、衣原体等,诊断有赖于血清学试验、 细胞培养或基因扩增。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病因和发病机理 一、病原微生物类型: w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金黄色葡萄球 菌 w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草绿色链球 菌 w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表皮/金黄色葡萄 球菌、草绿色链球菌 w 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金黄色葡萄球 菌 病 因 w草绿色链球菌:65 (亚急性IE ) w金黄色葡萄球菌:25 (急性IE ) w其他:肺炎球菌、淋球菌、A族链 球菌、流感杆菌、D族链球菌、表 皮葡萄球菌、真菌、立克次体、 衣原体 链球菌链球菌 葡萄球菌 易患因素 w 心脏瓣膜病:二尖瓣、主动脉瓣病变 w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 闭 w 日益增多的心血管疾病的创伤性检查和介 人性治疗,各种内镜检查等诊断技术的应 用,心内直视手术等治疗方法的开展和人 工流产手术的广泛应用,使医源性、获得 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越发常见。 2.发病机理 急性-不明 u主要累及正常瓣膜,约50%-60%,主动脉瓣常见 u大多发生于正常瓣膜,菌血症大多为活动 u急性感染病灶,常发生于败血症病程中 u病原毒力强 u大多没有无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过程 u血流动力学因素 u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病变 u短暂性菌血症 u细菌感染无菌性赘生物 亚急性相关因素 发病机制 w 一、亚急性IE(占IE的2/3) ( )血流动力学因素 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瓣膜病(MV,AV)、先 心病(VSD,PDA,F4)。 赘生物常位于瓣叶的低压腔面(如MI的心房侧; AI的心室侧;VSD的右室侧) 低压腔面有利于微生物沉积和生长 发病机制 (二)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病变 内膜受损:结缔组织和胶原纤维 暴露 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沉着 无菌性赘生物形成 发病机制 (三)短暂性菌血症 各部位感染灶的细菌血液菌血症 细菌定居在赘生物上,发生IE (四)细菌感染性赘生物 细菌入血定居赘生物繁殖PC、 纤维蛋白沉积感染性赘生物增大 厚纤维蛋白层细菌繁殖的庇护所。 发病机制 w二、急性IE 活动性感染灶累及正常心瓣膜( 如AV) 细菌量大,毒力强。 1.血流动力学因素 ; 先天缺损 低压腔低压腔 病理机制(亚急性): 主动脉 主动脉瓣关 闭不全 瓣叶的 心室面 赘生物形成 病理机制(亚急性): 2.非细菌性心内膜炎:内皮受损胶原暴露血小板聚 集血小板沉积非细菌赘生物形成; 3.菌血症:皮肤粘膜感染细菌入血; 4.细菌感染无菌赘生物,并定居、繁 殖。 亚急性发病机制 器质性心脏病血液涡流喷射内 膜损伤胶原暴露,血小板,红细胞 ,白细胞,纤维蛋白聚积(非细菌性 血栓性心内膜炎) 细菌感染(短暂 性菌血症)细菌附着感染性赘生 物形成内膜瓣膜破坏赘生物脱 落栓塞,转移性脓肿。 急性发病机制 体内活动性感染灶(金黄色葡 萄球菌)细菌毒力强,高度对 瓣膜的侵袭性及粘附能力瓣膜 损伤破坏。 病 理 w 心脏:自体心脏瓣膜:赘生物引起 瓣叶破坏,穿孔,腱索断裂,心肌 脓肿。人工心脏瓣膜:瓣环脓肿, 瓣周漏。 w 赘生物脱落致栓塞:组织器官栓塞 梗死,细菌性动脉瘤。 w 血行播种病灶:转移性脓肿 w 免疫系统激活:脾大,肾小球肾炎 ,心包炎 ,关节炎,微血管炎等。 病理 1.心内感染和局部扩散 2.赘生物碎片脱落致栓 塞 3.血源性播散 4.免疫系统激活 有赘生物的瓣膜 临床表现 一、全身性感染表现 w 发热, 80-90%,多为弛张热,少数无 发热或轻微发热,畏寒、乏力、多汗 、肌肉酸痛、贫血、体重减轻、脾肿 大。 w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中毒症状明显, 发热高伴寒战,可突发心力衰竭. 临床表现 心脏杂音 基础心脏病 继发瓣膜损害 二、心脏受累表现 w85%有新出现病理性杂音或原有 杂音改变(粗糙、响亮、音乐样 )。15%患者无杂音 w心功能逐渐减退(乳头肌或腱索 断裂、瓣膜穿孔) w房颤、P-R间期延长、早搏 临床表现 线状出血线状出血 OslerOsler结节结节JanewayJaneway损害损害 RothRoth斑斑 瘀点瘀点 周围体征 3. 三、周围体征(微血管炎,微栓塞 ) w瘀点:皮肤、球结膜、口腔粘 膜 瘀点 指和趾甲下线状出血 Roth斑:视网膜卵圆出血斑,中央为白色 Osler结节 指(趾)垫处红紫色痛 性结节 Janeway损害 手掌、足底无痛性出血斑 瘀点:皮肤、口腔粘膜、睑结膜。 三、周围体征 w指和趾下线状出血 三、周围体征 w视网膜的Roth斑:视网膜的卵 园形出血伴中央苍白 三、周围体征 wOsler结节:小而柔软的皮下结 节,见于指(趾)的肉质部位 wJaneway损害:斑点状出血,见 于手掌和足底,偶见手臂和腿 部 Janeway损害 Osler结节 指(趾)垫处指(趾)垫处 红紫色痛性结节红紫色痛性结节 四、动脉栓塞:赘生物引起的动 脉栓塞占2040% ,常发生于脾、肾 、肠系膜动脉、肢体动脉、中央视网 膜动脉;脑动脉栓塞发生率1520% ;肺栓塞 五、感染的非特异症状:晚期 有脾大15-50%;杵状指(趾)(10- 20%);贫血(50-80%)感染抑制骨 髓 并发症 急性急性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 化脓性化脓性 心包炎心包炎 心肌炎心肌炎 心肌脓肿心肌脓肿 心力衰竭 心脏 1. 并发症 2.细菌性动脉瘤: 脑、内脏、 四肢 近端主动脉近端主动脉 并发症 3.迁移性脓肿: 肝、脾、骨髓、神经系统 4.神经系统: 脑栓塞 脑细菌性动脉瘤 脑出血 中毒性脑病 脑脓肿 化脓性脑膜炎 并发症 5.肾脏: 肾动脉栓塞, 肾梗死 局灶性和弥漫性 肾小球肾炎 肾脓肿 并发症 w心脏:心力衰竭;心肌脓肿;急 性心肌梗死;化脓性心包炎;心 肌炎 w细菌性动脉瘤: 占35% ,多无 症状,可破裂出血 w转移性脓肿:肝、脾、骨骼等 w神经系统:1/3患者有神经系统受 累表现:脑栓塞;脑细菌性动脉 瘤;脑出血;中毒性脑病;脑脓 肿;化脓性脑膜炎 w肾脏:肾动脉栓塞、肾梗死;肾 小球肾炎;肾脓肿 实验室和特殊检查 一、常规和免疫学检查 w 贫血、血沉加快、白细胞增多、血小 板正常或减少 w 蛋白尿、镜下血尿、管型 w 类风湿因子阳性,C反应蛋白、丙种 球蛋白、免疫复合物增加,补体减少 二、血培养 w 血培养是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最重要 的方法(细菌+真菌培养) w 1次/小时3次,1020ml/次,观察3 周 w 行药物敏感实验,确定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合适抗生素的重要 依据选择) 三、X线:肺炎、肺栓塞、心衰、肺水 肿、主动脉增宽 四、心电图:急性心肌梗死、房室传 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ST-T改变 五、超声心动图:胸壁超声检出赘生 物的敏感性5075%,食道超声 95%以上。为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 的重要检查手段。还可发现瓣膜穿 孔、瓣膜粘连、心包积液。 (1)血培养:最重要的诊断方法 ,95阳性率 u未经治疗亚急性患者,第一日间隔1h采血1次,其3次 ; 如无细菌生长,第2日采血3次后,开始治疗 u已使用抗菌素者,停药2-7天,不发热时采血 u急性者,于1-2h内采2-3次血后开始治疗 u血标本量要足,必要时行特殊培养 u确诊IE,需同一病原体2次以上阳性结果 u尿液 u血液 辅助检查 u(2)免疫学检查 p免疫球蛋白异常:IgG,IgM升高 q类风湿因子约50%呈阳性 q80%-90%免疫复合物阳性 u(3)超声心动图:诊断赘生物特异 u 经胸UCG准确率为50%-60%,而食道超 声则高达90%-100%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血培养 亚急性 未经治疗:第1日间隔1小时采血3次培养, 次日无细菌 生长再采血3次即开始治疗; 已用抗生素:停药27日采血治疗; 急性:入院即采血3次,之后马上治疗。 血培养 2.心脏彩超 基础疾病:瓣膜病、先心病 赘生物:经胸壁 50%-75% 经食道 95% 心内并发症:瓣膜关闭不全、穿孔、腱索断裂 、 瓣周脓肿、心包积液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以下临床表现应怀疑本病: w 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原因不明发热 一周以上 w 新出现的心脏杂音,或原有杂音性质 发生明显改变 w 动脉栓塞症而无原因解释 w 原因不明的心力衰竭 w 心脏手术后伴持续性发热超过1周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 主要标准 w血培养阳性:两次血培养阳性而且 病原菌完全一致 w心内膜有感染的证据:超声心动图 下见赘生物、出现新的瓣膜返流、新 出现人工瓣膜移位 次要标准 w易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基础疾病 ,包括基础心血管病或静脉毒瘾 w发热,38 w血管损害现象 较大动脉的栓塞、化 脓性肺栓塞、细菌性动脉瘤、颅内出 血、结膜出血、Janeway结节 w免疫现象 肾小球肾炎、Osler结节 、Roth斑、类风湿因子阳性 w微生物学证据 血培养阳性但不符合 其主要标准,或血清学证据符合可致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微生物活动性感染 w超声心动图 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表 现,但尚未达主要标准 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 病理学条件 w 微生物 在赘生物、发生栓塞的赘生物或 心内脓肿中经培养或组织学检查证实有微 生物 w 病理改变 赘生物或心内脓肿经组织学证 实有活动性心内膜炎 临床条件 w 符合 2 项主要标准 w 符合 1 项主要标准加3项次要标准 w 符合 5 项次要标准 鉴别诊断 w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风 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核病 等。 w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金黄色葡 萄球菌、淋球菌、肺炎球菌和革 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等。 治 疗 抗生素应用: w 早期用药 w 剂量要足 w 疗程宜长 46周 w 选用杀菌剂 w 联合用药 w 监测血清杀菌滴度,调整药物剂量 治疗 w抗生素 w外科治疗 w 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原则:早期应用; 充分用药, 选用杀菌性抗微生物药物,大 剂量和长疗程;静脉 用药为主;病原 微生物不明时,急性者选用针对金 黄色葡 萄球菌、链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均有效的 广谱 抗生素,亚急性者选用针对大多数链 球菌的抗生素; 已分离出病原微生物时 ,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微生物药物。 w草绿色链球菌 青霉素G钠盐10002000万U/d,4 6 周 w金黄色葡萄球菌 万古霉素30mg/kg.d,分2次静滴,每日 总量不超过2g,4 6周 经验用药 (青霉素类/头孢霉素类)+ (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 外科手术主要指征 w 经抗生素治疗仍发生心瓣膜功能不全并导 致中度以上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w 反复发生内脏器官栓塞,赘生物 10mm w 未能控制的感染,经大剂量多种抗生素合 用,血培养仍持续阳性 w 真菌性心内膜炎 w 出现严重合并症,内科治疗不可能改善 w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经治疗仍有瓣周漏、瓣 膜移位、瓣周或心肌脓肿等 并发症的处理 w 心力衰竭 按心衰治疗,心瓣膜损害 者及早手术 w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w 血管栓塞 对症处理,反复栓塞者手 术 w 细菌性动脉瘤 微小动脉瘤用抗生素 后可消失,直径1 2cm治愈后仍可 破裂,应及早手术 预后 w 未治疗急性患者均在4周内死亡,亚 急性者自然病史一般超过6个月 w 治愈后的5年存活率仅60%70%, 10%在治疗后数月或数年内复发 w 预后相关因素:年龄和体质,原有 心脏疾患和心功能,病原体种类和 毒力,栓塞合并症,其他情况(不 能确定病原体,延误治疗)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 w60天, 晚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草绿色 链球菌多见 w病理基础:赘生物、人工瓣膜部 分破裂、瓣周漏、瓣环周围和心 肌脓肿 w临床表现:发热、新出现心脏杂音 、脾大、周围栓塞征、血培养阳性 w应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鉴别 w早期死亡率:40%80%;晚期死 亡率:20%40% w治疗:68周抗生素;瓣膜再置换 术 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 w病源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 菌 w临床表现:多累及右心瓣膜,三 尖瓣受累50%;肺部多处小片状 浸润阴影(脓毒性肺栓塞) w治疗:萘夫西林,苯唑西林 预 防 w 在一般人群中,IE的发生率很低,广泛和不 适当地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 。 w 抗生素预防治疗是否有益尚缺乏明确证据。 w 抗生素预防治疗只推荐用于患IE高危的患者 及实施高危操作的患者。 w 规范的口腔诊疗操作对于降低IE的风险非常 重要。 w 血管内导管操作及其他侵入性操作中的无菌 原则对于降低医源性IE也很重要。 容易发生IE的心脏情况(高危患者) 推荐:预防 分级水平 抗生素预防只考虑用于下列IE极高危的患者: 人工心脏瓣膜或用人工材料行心脏瓣膜修补的病人 既往曾患IE者 先心病患者: a 紫绀型先心病,未行手术修补,或存在残余缺陷或异常管道 ; b 先心病经外科手术或介入技术用人工材料完全修复,手术时 间在6个月以内; C 经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植入人工材料或器械仍存在残余缺陷 aC 其他瓣膜性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不推荐用抗生素预防 C 根据操作类型IE高危病人的预防推荐 推荐:预防 分级水平 A 牙科操作 在进行牙龈、牙周操作及口腔粘膜破损时应考虑用抗生素预防 抗生素预防不推荐用于无感染组织的局部麻醉、切口缝合、牙科X线照片、假 牙修复或正畸操作 抗生素预防也不推荐用于掉牙或唇和口腔粘膜外伤时 a C B 呼吸道操作 抗生素预防不推荐用于呼吸道操作,包括支气管镜、喉镜、经鼻或气管内插管 C C 胃肠道或泌尿道操作 抗生素不推荐用于胃镜、肠镜、膀胱镜及经食道超声 C D 皮肤和软组织 抗生素不推荐用于任何操作 C 高危牙科操作时抗生素预防的使用方法 在操作前3060分钟 使用单剂 情况药物成人儿童 盘尼西林或氨 苄西林不过敏 阿莫西林或氨 苄西林 2g口服或静注50mg/kg口服或 静注 盘尼西林或氨 苄西林过敏 克林霉素600mg口服或静 注 20mg/kg 口服 或静注 其他高危操作的抗生素预防(1) 操作抗生素的使用 呼吸道操作: 前述高危病人进行有创性呼吸道操作如 脓肿引流,应接受抗生素治疗 抗葡萄球菌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内 酰胺类抗生素过敏者可以使用万古霉 素,万古霉素及其他合适的药物也被 应用于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 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操作: 前述高危病人如果已确定存在感染或使 用抗生素为预防创面感染或败血症时, 可使用抗生素对抗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础业务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中外饮食文化知到智慧树答案
- 新生儿疾病的诊疗与护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版企业设备融资租赁抵押合同规范范本
- 2025版法院离婚协议书范本撰写与离婚协议书变更条件
- 2025版人防工程合同履约担保及风险控制合同
- 2025年度航空航天电子工程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汽车租赁及自驾游服务合同样本
- 2025年度试卷印刷保密协议执行监督机制
- 2025二手楼赎楼担保与房产市场调研服务合同
- 2025年秋季学期第一次中层干部会议上校长讲话:凝心聚力明方向沉心落力干实事
- 医院患者身份识别核查流程规范
- 2025年北京市综合评标专家库专家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烟酒行经营合作合同范本
- 第23课 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2024-2025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
- DGJ08-81-2015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
- 《人为因素与航空法规》课件(共九章)
- 部编新课标培训课件
- 非工作时间行为协议
- 老年病人麻醉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