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强化训练(5)_第1页
高三生物强化训练(5)_第2页
高三生物强化训练(5)_第3页
高三生物强化训练(5)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生物强化训练(5)一、选择题1、某实验人员用活细胞制作了许多张连续切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这些切片后,他画了一张综合图(如右图)。有关这一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自养生物不具有的细胞B 其代谢类型与所有动物细胞相同C 具有该细胞的生物的遗传物质共有4种碱基D 这可能是芽的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2、 下图为原生质的组成成分,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原生质的各种化学元素,则应该是什么,如果该图为原生质的化合物,则应该是什么,如果该图是已经完全脱水后的原生质,则应该是什么?( )碳 氧 水 无机盐 葡萄糖 蛋白质 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减肥已成为一种时尚。大印象减肥茶经科学精细加工制成,富含茶多酚和总皂甙,具有明显的减肥降血脂功能,可预防营养性肥胖,对人体有健美保健作用。下列关于大印象减肥茶的叙述,不合理的一项是( )A 抑制体内糖类转化成脂肪 B抑制食物中的纤维素转化成脂肪C抑制体内蛋白质转化成脂肪 D 抑制食物中脂肪的同化作用4、加入少量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的猪血分装于、试管中,随后依次加入0.3%、0.9%和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30分钟后离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和试管的上清液中有血红蛋白,沉淀中都有红细胞B、 和试管的上清液呈淡黄色,沉淀中分别有完整的和皱缩的红细胞C、 和试管的沉淀中分别有完整的和皱缩的红细胞D、 和试管的上清液中有血红蛋白,沉淀中都有红细胞5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和雄性动物个体(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常染色体上),在生殖季节,各有8万个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理论上精巢中可形成abX(X指性染色体)的精细胞数和卵巢中可形成abX的卵细胞数分别是( )A.8万和8万 B.4万和4万 C. 2万和1万 D. 4万和2万二、非选择题1、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格麦金农,以表彰他们在水通道蛋白(AQP2)方面作出的贡献。下图为ADH对肾集合管细胞管腔膜AQP2数量的调节示意图。当血浆中ADH水平升高后,肾集合管细胞质内AQP2小泡向管腔膜迁移并与之融合。通过出胞作用(外排)小泡膜上的AQP2嵌入管腔膜,使管腔膜AQP2的数量增加,从而使水的通透性相应地增高,增高的幅度与血浆中ADH升高的浓度成正比。当血浆中ADH水平降低时,集合管细胞管腔膜出现胞吞作用(内吞),又形成AQP2小泡迁移到管腔膜内的细胞质中。此时细胞管腔膜上的AQP2数量相应地减少,管腔膜水的通透性也相应地降低。注:A.C,腺苷环化酶;cAMP,环腺苷酸; 请依据上述回答:(1) 你认为题干中提到的ADH是什么物质? 。(2)ADH对肾集合管管腔膜AQP2数量的调节方式是: 。(3)水通道蛋白由水通道蛋白基因指导合成,其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是 。(4)水通道蛋白的形成及水通道蛋白小泡的出胞作用与 有关。细胞膜 线粒体 高尔基体 内质网 核糖体 细胞核A. B. C. D. (5)AQP2基因突变可诱发2种结果:肾集合管细胞生成的AQP2蛋白丧失水通道功能;生成的AQP2蛋白仍具有水通道功能,但不受ADH的调节。则有关AQP2基因突变的说法肯定错误的是 ( )A. 影响ADH对肾集合管水通透性的调节B. 患者必定会出现尿糖C. 患者出现肾尿浓缩功能障碍,并持续排出大量的稀释尿(6)水分通过肾集合管管腔膜的方式为 ,需要消耗能量吗? 。(7)有人认为“肾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是一个不消耗能量的渗透过程”,你同意吗?为什么? 。2、某同学通过学习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认识到:R型菌能转化为S型菌的原因是在S型菌体内有“转化因子”DNA。那么,S型菌能转化为R型菌吗?如果能,则R型菌体内的“转化因子”又是什么呢?。他设计了两个模仿格里菲思和艾弗里的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材料:肺炎双球菌的两个品系:S型菌若干,R型菌若干;小鼠若干;固体培养基;蒸馏水。仪器:培养皿若干;一次性注射器若干;细菌分离设备(可将细菌的各种物质分离开来)、酒精灯、试管等。实验一:探究R型菌体内是否有“转化因子”。(1)实验步骤:将R型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正常。将S型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得败血症死亡。将加热杀死后的R型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正常。将活的S型菌和加热杀死后的R型菌混合后注入小鼠,小鼠得败血症死亡。(2)实验结果:中的小鼠不死,S型菌不能转化为R型菌。(3)实验结论:R型菌体内没有“转化因子”。你认为该同学的实验结论证据充足吗?如不充足,应补充什么实验步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二:探究“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假设通过上述补充实验观察到了S型菌转化为R型菌的现象,他又模拟艾弗里的实验来探究R型菌体内的“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1)实验原理:(2)实验步骤:将R型菌分离后得到了它的DNA,蛋白质,糖类、脂类物质。将等量的培养基分装于A、B、C、D三个培养皿中,在A培养皿中接种活的S型菌和R型菌的DNA,在B培养皿中接种活的S型菌和R型菌的蛋白质,在C培养皿中接种活的S型菌和R型菌的多糖,在D培养皿中接种活的S型菌和R型菌的脂类物质,将A、B、C、D放入25恒温箱中培养,一天后观察培养皿。(3)实验结果:A和B均出现了光滑型和粗糙型菌落,C和D中只出现了光滑型菌落。(4)实验结论:R型菌的DNA和蛋白质均为“转化因子”我们认为该同学的实验结果有误,可能的原因是:、 。、 。、 。高三生物强化训练(5)参考答案:C C B B D1、(1)抗利尿激素 (2)体液调节 (3)水通道蛋白基因 转录 mRNA 翻译 水通道蛋白(4)A (5)B (6)自由扩散 不需要 (7)不同意,虽然水通过“水通道”扩散不消耗能量,但ADH在调节肾集合管细胞管腔膜AQP2数量的过程中需要消耗ATP2、实验一:不足。补充实验步骤如下:抽取中死亡小鼠的血液,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观察记录菌落的特征。实验二:实验原理:将R型菌的DNA、蛋白质、糖类、脂类等物质完全分离开来,分别和S型菌混合培养,观察各种物质在遗传中的作用。、提取的R型菌的蛋白质不纯,混有少量的DNA。、B中培养基感染了R型菌。、S型菌产生变异成了R型菌。高三生物强化训练(5)参考答案:C C B B D1、(1)抗利尿激素 (2)体液调节 (3)水通道蛋白基因 转录 mRNA 翻译 水通道蛋白(4)A (5)B (6)自由扩散 不需要 (7)不同意,虽然水通过“水通道”扩散不消耗能量,但ADH在调节肾集合管细胞管腔膜AQP2数量的过程中需要消耗ATP2、实验一:不足。补充实验步骤如下: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