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疹、风疹监测 目的 n一、掌握麻疹、风疹的病原学、致病机制 。 n二、掌握麻疹、风疹的临床症状、病例定 义、诊断标准。 n三、掌握麻疹、风疹的监测与控制策略。 麻 疹 麻疹病原学: 麻疹病毒属副粘病毒科,为单股负链RNA病毒; 无特殊的神经氨酸酶; 呈球形,直径约100250nm,衣壳外有囊膜,囊膜有 血凝素(HL),有溶血作用; 麻疹病毒有6种结构蛋白;在前驱期和出疹期内,可 在鼻分泌物、血和尿中分离到麻疹病毒; 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 低抗力不强,对干燥、日光、高温均敏感;但在低温 中能长期保存; 杀灭的方法:紫外线、过氧乙酸、甲醛、乳酸和乙醚 麻疹传播 n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 n患儿从接触麻疹病毒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 ; n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 , n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 n婴儿可从胎盘得到母亲抗体,生后46月内有被动 免疫力,以后逐渐消失;绝大部分婴儿在9个月时血 内的母亲抗体已测不出; n易感母亲的婴儿对麻疹无免疫力,可在分娩前、后 得病。 麻 疹 n临床上根据症状分典型、轻型、 重型、异型四型麻疹。 典 型 麻 疹 n典型麻疹:见于未接种或初免失败者。 n此型分三期: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 n 前驱期:潜伏期 一般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 有轻度体温上升。主要表现为中度以下发热、咳嗽、流涕、畏光、流泪 、结合膜充血,23天左右颊粘膜可见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周边有 毛细血管扩张的麻疹粘膜斑; nKoplik斑:在发疹前2448小时出现,为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外有 红色晕圈,开始仅见于对着下臼齿的颊粘膜上,但在一天内很快增多, 可累及整个颊粘膜并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现后即逐渐消失 可留有暗红色小点; 典 型 麻 疹 n 出疹期(病后34天):发热增高,从耳后发际开始出现 直径为13mm大小的淡红色斑丘疹,逐渐蔓延至颈部、躯干 ,直至四肢。 n 疹间皮肤正常,压之褪色,重者皮疹密集成暗红色,此期全 身中毒症状加重,可出现惊厥、抽搐、谵妄、舌尖缘乳头红 肿似猩红热样舌,体查浅表淋巴结及肝脾可肿大,重者肺部 可闻湿罗音,胸片可见弥漫性肺部浸润小点。 n 恢复期:出疹高峰后,发热渐退,病情缓解,皮疹依出疹 先后顺疗隐退,留有棕褐色斑痕,12周消失,整个病程约 10天。成人麻疹较小儿童、发热高、皮疹多,但并发肺炎者 少。 麻 疹 n 、轻型麻疹 多见于接受过疫苗免疫者。目前以轻型患者多见。发热 低,上呼吸道症状轻,麻疹粘膜斑不明显,皮疹少,并发症少。 n 、重型麻疹 病情重笃。高热、谵妄、抽搐者为中毒性麻疹;伴循环 衰竭者为休克性麻疹;皮疹为出血性,压之不退色者为出血性麻疹。 n 、异型麻疹 见于接种灭活麻疹疫苗后半年以后再次接种者。我国用 减毒活疫苗,故此型很少见。 n 恢复期为2-3天,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食欲增加。一般热退后2 -3天周内退尽。整个病程约2周。 n 最多见的并发症为支气管肺炎、心肌炎、喉炎及耳炎,其它可发生脑 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心血管机能不全以及结核病变播散等。 麻疹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房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有畏 光症状时房内光线要柔和;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 ,补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肤、粘膜清洁。 (二)对症治疗 高热时可用小量退热剂;烦躁可适当给予苯巴 比妥等镇静剂;剧咳时用镇咳祛疾剂;继发细菌感染可给抗 生素。麻疹患儿对维生素A需要量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 维生素A缺乏区的麻疹患儿应补充维生素A,l岁者每日给 10万单位,年长儿20万单位,共两日,有维生素A缺乏眼症状 者 I4周后应重复。 鉴别诊断 麻疹病例应注意与: n风疹 n幼儿急疹 n猩红热 n药物性皮疹 麻疹、风疹有相似的流行病学特征 麻 疹风风 疹 传传 染 源病人病人 传传播 途径 病毒存在于早期病人的口、鼻、眼睛 等的分泌物中,通过飞过飞 沫传传播。 病毒存在于早期病人的口、鼻、眼 睛等的分泌物中,通过飞过飞 沫传传播。 易感 人群 儿童易发发,特别别是学前儿童。儿童易发发,特别别是学前儿童。 多发发 季节节 流行于冬春二季,其他季节节散发发 一年四季均可发发病,以冬春季为为主 。 潜 伏 期7-14d(10天左右)14-21d(18天左右) 临临床 特征 发热发热 、咳嗽、流涕、眼结结膜充血、麻 疹黏膜疹(又称柯氏斑)及全身斑丘疹。 类类似轻轻形麻疹。 鉴别鉴别 诊诊断 1、发热发热 可达40度、 2、柯氏斑, 3、发热发热 后3-5天出疹、3天出齐齐、4天 出透、5天退疹、7天退净净,有色素沉 着 4、卡它和眼结结膜充血严严重。 1、全身症状轻轻, 2、一般38度左右, 3、1-2天后出疹,可以一天内布满满 躯干和四肢,“3日疹”,退后不留色 素沉着。 4、典型风风疹患者全身浅表淋巴结肿结肿 大。 病名病原潜伏期 前 驱 期 全身症状 粘膜 疹 皮疹其它症状病程 麻疹 麻疹 病毒 7-14d 较 长 3d 较重,高热 ,上呼吸道 卡它症状明 显、咳嗽重 有, 表现 为柯 氏斑 发热3-5d后出疹,大小形态不一, 先见于面部,自上而下逐步出现,3 -4d出齐,退疹后有色素沉着或细糠 麸样脱屑 全身淋巴 结肿大 1-2周 猩红 热 乙型 溶血 型链 球菌 1-12d 较 短 1d 重,高热咽 痛,呕吐, 可有毒血症 状 有, 为软 腭红 点 发热0.5-1d后出疹,皮肤普遍充血 潮红,其上有针尖大小的猩红热点 状疹,密集可融合成片,疹间无正 常皮肤,可见口周围苍白圈。退疹 后皮肤脱皮或脱屑,无色素沉着。 杨梅舌, 颌下、颈 部淋巴结 肿大 2-8d 幼儿 急疹 HHV- 6 5-15d 不 显 突然高热, 呈稽留型或 弛张型,烦 躁不安,有 时腹泻 有, 粘膜 疹 体温下降时或下降后出疹“热退出疹 ”,为细小斑丘疹(玫瑰疹),发于 躯干,2-3d消退,不留痕迹。 枕后淋巴 结肿大, 有咽炎 4-6d 药物 性皮 疹 药物 即刻- 11d不 等 轻度全身不 适,一般不 发热,无明 显中毒症状 有 服药后至出疹时间不定,也可于停 药时出疹,疹型多种多样,1-2d内 遍及全身,常见有出血性、固定性 或剥脱性,伴有刺痒感,恢复快慢 不一,停药后1-2d退疹。 常有末梢 神经水肿 1-2周 监测与控制 监测病例定义 n具有发热、出疹(扩大监测范围) n包括临床诊断为麻疹、风疹疑似和确诊病例 n不能立即确定病因的发热出疹病例 麻疹疑似病例定义 麻疹疑似病例定义为: 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 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 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 监测病例分类 n主要按照实验室检测和流调结果进行分类 n疑似病例 n实验室诊断病例 n临床诊断病例 n排除病例 n病例分类与大疫情分类保持一致 n便于两个系统数据的对接 病例分类:实验室诊断病例 n麻疹疑似病例血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者 ; n从麻疹疑似病例的标本中分离到麻疹病毒或 检测到麻疹病毒基因者; 病例分类:临床诊断病例 n麻疹疑似病例无标本,且无其它原因可以明 确解释者; n出疹后4-28天内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风疹 IgM抗体均为阴性者,但与实验室诊断麻疹病 例有明确流行病学联系且无其它原因可以明 确诊断者; 病例分类:排除病例-1 n麻疹疑似病例血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阴性 、风疹IgM抗体阳性,或经实验室确诊为其 它发热出疹性疾病者; 病例分类:排除病例-2 n麻疹疑似病例无标本,或出疹后3天内采集的 血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阴性,但有其它原因 可以明确解释者 n如与风疹实验室确诊病例有流行病学联系 病例分类:排除病例-3 麻疹疑似病例出疹后4-28天采集的血标 本麻疹IgM抗体阴性,但与实验室诊断麻疹 病例无明确流行病学联系或有其他明确诊断 者。 麻疹疑似病例分类 n 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均应有最终“病例分类” n 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临床诊断和流调结果判断 n 排除病例 即为当前疾病名称非“麻疹”的病例 监测内容 n病例报告 n病例监测 n暴发疫情监测 n预测预警 n免疫监测 病例报告 n按规范执行 n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 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 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消除麻疹行动 计划 n已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按照网络直报 要求尽快报告 n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城市6小时以内,农村12 小时以内报至当地县级CDC,24小时寄出。县级CDC 网络直报。 突发事件相关信息 n在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 筑工地、厂矿等集体单位7天内发生10例及以 上麻疹疑似病例,应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报 告。 n学校、托幼机构发现麻疹病例或麻疹疑似病 例,按照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 工作规范要求报告。 病例监测 n流行病学监测 n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n病例调查和个案管理 n主动监测 n实验室监测 n麻疹监测实验室 n血清学检测 n病原学检测 n质量控制 麻疹监测流程 麻疹疑似病例 医疗机构就诊 临床医生网络直报 血标本采集 血标本送县CDC 血标本送麻疹 实验室 个案调查 血清学检测、结果录入 麻疹监测系统 流行病学信息 录入信息系统、订正 未就诊 县CDC网络直报 血标本采集 病原学标本送省CDC 阳性送国家CDC 实验结果录入、反馈 实验结果录入、反馈 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n医疗单位负责就诊病例血标本采集 n填写标本送检表,通知CDC n县CDC负责组织未就诊病例血标本采集 n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理、主动搜索发现 n采集的血标本应在24小时内送至县CDC n县CDC收到标本后,24小时内送达本地麻疹血清学实验室 n血清和标本送检表 n发现暴发疫情时,血标本要快速送检。 n并采集出疹早期病原学标本送省CDC进行病毒分离 标本的采集 n合格血标本的基本要求 n出疹后28天内采集, n血清量不少于0.5ml, n无溶血,无污染; n28条件下保存、运送。 n出疹后3天内血标本麻疹IgM阴性或可疑病例 n出疹后428天采集第2份血标本,采集率达到80% 以上。 病例调查和个案管理 n每例麻疹疑似病例都应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 查。 n报告地县级CDC负责疑似病例个案调查、标 本采集和送检工作。 n接到报告后24小时内完成流调,填写“个案调查 表” n完成调查后48小时内录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 理系统。 病例调查和个案管理 跨县区就诊者返回现住址等原因无法完成调查、采 样的: 报告地CDC将信息反馈至现住址所在地CDC, 由现住址CDC最终完成调查、标本采集和送检 工作。 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的同时,报告地和现住 址CDC均应对患者居住地或活动场所进行调查, 了解麻疹传播情况。 病例调查和个案管理 n接到报告后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填 写“麻疹疑似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n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完成调查后的48小 时内将个案信息录入“麻疹专病监测信息报告 管理系统”。 主动监测 县级疾病CDC和乡镇级预防保健单位 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 每旬到辖区内相关医疗单位进行麻疹疑似病例 的主动监测 监测工作与AFP监测同时进行,并记录主动监测 完成情况。 实验室监测 麻疹实验室网络:省、海口市、三亚市 CDC麻疹实验室组成 增建:琼海市、儋州市CDC麻疹实验室 n省级: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 n市级:血清学检测任务 血清学检测 n承担血清学检测任务的麻疹实验室 n收到血清标本后3天内完成麻疹、风疹IgM 检测 n血清IgM抗体检测统一应用ELISA方法 n检测结果要在24小时内向本单位管理科室报 告结果。 n及时检测报告率95% 病原学检测 n省级麻疹实验室负责麻疹病毒分离工作 n接到标本的28天内完成病毒分离 n分离到的毒株28天内送国家实验室基因定型 实验室质量控制 n省级负责对市级进行质量控制。 n每年向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发放组合 血清,盲样考核。 n每年要求市级送检麻疹IgM阳性和阴性血清标本 、风疹IgM阳性血清标本进行再证实。 n省级接受国家的现场认证或信函认证。 n市级接受省级的认证。 n承担检测任务的县级和医疗单位麻疹实验室考 核方法与市级相同 暴发疫情监测 麻疹暴发定义为: n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 10天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n或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天内发生5例及 以上麻疹病例。 暴发疫情应采取的措施-1 n疫情报告 n立即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n如果暴发疫情达到突发事件的级别,同时报告至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n病例调查与核实 n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县级CDC具体实施。 n县级CDC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开展调查。 n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模,或出现死亡病例的,市级必须参与调 查; n达到较大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的,省级参与调查。 n每起麻疹暴发疫情 n疑似病例均应进行个案流调 n采集暴发早期病5例血清学标本立即送检,核实暴发性质。 n采集新发病5例病原学标本,送省级进行病毒分离。 暴发疫情应采取的措施-2 n主动搜索 n对医疗单位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必要时开展社区病例主动搜索; n对出现暴发疫情的托幼机构、学校要核查晨检记录和因病缺课记录; n对发生疫情的用工单位,应核查其务工人员进出登记和健康状况记录。 n流行因素调查:综合分析暴发原因 n调查和评估疫情发生地及周边地区15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接种情况、学 校查验接种证工作开展情况 n病例免疫史 n开展医院感染调查 n病例居住环境和当地人口流动情况等 n预防控制措施评价 n对采取的应急接种、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传染源管理等措施进行分析 n评价控制效果,预测疫情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控制策略和措施。 n县级CDC在疫情处理完毕后7天内完成调查报告,逐级上报,同时填写 麻疹暴发疫情汇总信息表,录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预测预警 n分析历年麻疹疫情、接种率及人群免疫状况 n预测当地麻疹疫情发生发展趋势进行, n提出预防控制工作建议 n指定专人对辖区内网络直报系统麻疹疫情进 行实时监测 n早期识别可能的暴发疫情 n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供预警信息 风 疹 风疹病原学 n风疹病毒是一种囊膜病毒,直径约6070nm ,呈粗糙球状,由一单股RNA基因组及脂质外 壳组成,内含一个电子稠密核心,复盖两层 疏松外衣。 n病毒不耐热,在37和室温中很快灭活,- 20可短期保存,-60可相对稳定几个月, 出疹前7天及疹退后7、8天,鼻咽部分泌物中 可发现病毒,亚临床型患者亦具传染性。 风疹的传播 n人类是风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 n通过飞沫传播; n在出疹前、中、后数天内传染性最强; n除鼻咽分泌物外,血、粪、尿中亦有病毒存在; n多在冬春季发病,多见于15岁儿童,男女发病率 均等。 n母亲的抗体可保护6个月前婴儿不发病; n母亲孕期原发感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宫内感染; 风疹的临床 后天获得性感染 n表现一种轻型疹病。 n其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下及颈部 淋巴结肿大和疼痛为特征。 n病毒经呼吸道侵入,在上呼吸道增殖,潜伏期14-21 天,出现头痛、咳嗽、咽痛等症状,之后面部首先出 现浅红色斑丘疹,迅速遍及全身,风疹皮疹比麻疹轻 微且不融合。在软腭上也可出现Forschheimer斑,但 不作为风疹的诊断。 n并发症:不常见,但成人比儿童多见,常出现关节痛和 关节炎。其它症状包括脑炎及出血性表现、结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状元出数学试卷
- 清镇初二联考数学试卷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维修中心车辆运输业务合作合同
- 批改六年数学试卷
- 2025版木工竹制产品设计与制作合同范本
- 2025版高层住宅安全消防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红酒年份酒定制销售及市场调研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会计人员劳动合同签订与备案合同
- 2025版智能化劳务派遣合同示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贸易流动资金借款合同样本
- 202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机电工程
- 全媒体运营师-国家职业标准(2023年版)
- 医疗保障法律法规行政处罚司法审视及建议PPT学习培训课件
- GB/T 9999.2-2018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第2部分:ISSN
- GB/T 6543-2008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 GB 19522-2004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
- GB 10238-1998油井水泥
- 深圳市失业人员停止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申请表样表
- 急诊急救说课比赛课件-心肺复苏术(课件-)
- 浮筒液位计演示教学课件
- (完整版)内孔数控车削加工(编程)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