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症患者 营养支持的实施 欧阳彬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l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原则 l 病例分析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实施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原则 1. 评估病情:决定热卡供给、营养时机与途径 2. 关注营养底物对重症患者机体的影响 3. 根据重症患者器官功能调整营养供给 4. 监测营养的耐受情况、营养的并发症及营养的效果, 调整、优化营养方案 1) 营养不良状态评估 2) 营养不良风险评估 3) 病情评估 1. 评估病情 -决定热卡供给量、营养时机、营养途径 静态营养评定指标 动态营养评定指标 体重 脂肪存储量:三头肌皮褶厚度 骨骼肌存储量:臂肌围、肌酐/身高指数 内脏蛋白存储量:白蛋白、转铁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白及甲状腺结合前白蛋白 免疫功能测定:迟发型皮肤超敏反应、 总淋巴细胞计数、补体水平测定 体重 氮平衡 电解质平衡 营养不良状态评估 重症患者的营养评估以上指标均不可信,只能依赖 SGA(主观整体评估) 营养风险评分方法(NRS 2002 ) 评分3分,被认为有营养风险存在 Clinical Nutrition,2003;22:415-421 营养风险评定 对于重症患者,评估热卡耐受较测定热卡消耗更重要 (热卡不足加重营养不良,热卡过多直接加重病情) 以“容许性低热卡”( 25kcal/kg.d)概念 取代“热卡消耗多少补多少” 和“静脉高营养” 的观念 避免“overfeeding(过度喂养) ”或“underfeeding ” 病情评估:1)决定热卡供给量 允许性低热卡: 25 kcal/kg.d 目标热卡:30-35 kcal/kg.d 根据病情轻重调节 代谢支持的热卡供给原则 1. 尽可能肠内营养 2. 肠外营养:只在肠内营养禁忌( 肠梗阻、肠穿 孔、肠出血、严重腹腔高压等)或肠内营养不能满 足营养需求时( 食欲差、消化吸收差)辅助 评估病情:2)决定营养途径 2009年6月ASPEN指南 肠内营养应在入ICU48-72小时内开始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首先复苏 评估病情:3)决定营养时机 2. 如果患者无营养不良,只有发生营养不良的 风险,无法EN或EN量不足,何时开始PN? 1. 如果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又无法进行肠 内营养,复苏后立即开始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的时机 所有3天内不可能正常进食、又无法进行EN的患者,应该在 24 48 小 时内加用肠外营养(C) 2009年8月 ESPEN指南说 重症患者如无营养不良,7天内无法肠内营养时,肠外营养应等待7天后再给(E ) 2009年6月 ASPEN指南说 4640例ICU患者,随机归入早期肠外营养和延迟肠外营养组 两组在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的基础上,分别在入ICU 48小时内或第8天开始肠外营养 2007年 8月-2010年11月, 7个ICU,NRS3,BMI17 有营养风险 而无营养不良的患者 该研究隐藏的局限与缺陷 1.局限在无营养不良的重症患者 2.BMI30的占18-20% 3.排除了二次入ICU的重症患者 4.NRS 3分约占45%,NRS 4分占37%,合82% 5.ICU平均停留3-4天 该研究的警示 1. 在无营养不良的重症患者, NRS 3分- 4分,早期积 极PN不一定获益 2. 短期内病情、ICU平均停留3-4天能恢复的重症患者 ,早期积极PN不一定获益 1) 糖 2) 脂肪 3) 氨基酸 2. 选择营养底物的种类及量 葡萄糖: 主要能源物质,4 kcal/g 果糖:每日最大量1000ml,副作用乳酸 转化糖:由等量的葡萄糖与果糖混合制成 成人常用量每日2501000ml 1)糖 l 注射用果糖过量使用可引起严重的酸中毒,故不推荐肠外营养中替代葡萄糖。 l 过量输入可引起肢体水肿和肺水肿。 l 滴速过快(1g/kg/hr)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高尿酸血症以及脂代谢异常。缓慢静脉滴注,以不超 过0.5g/kg/hr为宜(50kg, 25g/h即10%果糖250ml))。 l 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禁用。 l 肾功能不全者、有酸中毒倾向以及高尿酸血症患者慎用。 重症患者与血糖相关的死亡风险因素 B B 低血糖低血糖 A 高血糖 C 血糖波动 死亡 u 血糖10mmol/l u 血糖 16 C (大豆油) 中链脂肪酸 (MCFA) 8-12 C (椰子油) 短链脂肪酸(SCFA) 4-6 C 双键数量 多不饱和脂肪酸 含有2 个以上双键 (鱼油,大豆油) 单不饱和脂肪酸 含有一个双键 (橄榄油) 饱和脂肪酸 不含双键 (椰子油) 第一个双键位置 -6脂肪酸, ( n-6) 亚油酸, 花生四稀酸(AA ) (大豆油) -3脂肪酸, ( n-3) -亚麻酸, EPA,DHA; (鱼油) -9脂肪酸( n-9) 油酸 (橄榄油) 脂肪酸的某些关键结构决定其免疫特性 Omega-6 长链脂肪乳剂 Omega-3 长链脂肪 乳剂 Omega-9 长链脂肪乳剂 中/长链脂肪乳剂混合脂肪乳剂 大豆油 Intralipid 英脱利匹特 鱼油 (尤文) 橄榄油 (克林诺) 大豆油/椰子油 MCT/LCT (中长链脂肪乳 结构脂肪乳 Structolipid(力文) SO/MCT/OO/ FO SMOFlipid (斯莫) 可能抑制免疫 加重SIRS 加重氧自由基 损伤 抑制SIRS 增强免疫 对氧自由 基损伤与 修复为双 向作用 对促炎及抑炎 反应中性 氧自由损伤轻 免疫抑制轻 对促炎及抑炎反应 中性 免疫抑制及氧自由 基损伤可能较长链轻 结构脂肪乳具有代 谢优势 含有大豆油、椰 子油、橄榄油、 鱼油,最佳配比 ,可能为最佳静 脉用脂肪乳 脂肪乳与重症 期待更多大型多中心RCT研究 2009 ASPEN指南 ARDS及ALI 患者推荐使用鱼油(A级) 2011北美5家医院 鱼油未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 鱼油未能降低住院病死率及60天死亡率 鱼油未能改善肺顺应性 该研究的不足: 1.对照组为生理盐水而非其它脂肪乳剂,副作用可能因为脂肪 本身而非鱼油中的omega-3脂肪酸 2.单独使用鱼油而非与其它脂肪乳混合,n-6:n-3 1:7 3. 鱼油为分次顿服(7.5ml/次,Q6h),可能导致患者不适 4. 治疗组入组时有更多患者有吸入性肺炎,入组时肺损伤 评 分高于对照组,所以结果不可靠,有待继续研究。 JAMA. 2011;306(14):1574-1581 2011年OMEGA研究 美国ARDSnetwork JAMA. 2011;306(14):1574-1581 结论: 1.鱼油治疗组死亡率增加 2.鱼油治疗组机械通气日 增加 JAMA. 2011;306(14):1574-1581 该研究的缺陷 1. 两组热卡组成不一 2. 服用脂肪的方法 120ml/次,BID 3. 机械通气期间腹泻 发生率28.7% vs 20.9% 两研究对鱼油使用的警示: 1. 鱼油单独使用有可能干扰机体免疫,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鱼油需与其它脂肪乳混合, n-6/n-3最佳比例2-4:1) 2. 脂肪乳的肠内或肠外输注均需注意速度,顿服或快速静滴对 机体不利 JAMA. 2011;306(14):1574-1581 脂肪乳配比 亚油酸 54% 油酸 26% 棕榈酸 9% 硬脂酸 3% alpha-亚麻酸 8% C18:26 FO: 1:7.6 LCT: 6.5:1 MCT/LCT: 6.5:1 OO/SO: 9:1 SafO: 370:1 SMOF: 2.5:1 A ratio of -6 to -3 fatty acids of 2:1 to 4:1 is recommended Best ratio of 6/3 in lipids Frst and Kuhn, Clin Nutr 1997 Adolph et al, Clin Nutr 2001 Grimm and Kraus, Arch Surg 2001 Mayer et al, Curr Opin Clin Nutr Metab Care 2006 Heller et al, Crit Care Med 2006 Frst and Kuhn, Clin Nutr 1997 Adolph et al, Clin Nutr 2001 Grimm and Kraus, Arch Surg 2001 Mayer et al, Curr Opin Clin Nutr Metab Care 2006 Heller et al, Crit Care Med 2006 鱼油和其他脂肪乳联用后的-6/-3 比值 3)氨基酸 低蛋白血症(合成减少、分解增加、渗漏) 低支链氨基酸血症、低谷氨酰胺血症 蛋白高分解代谢 应激蛋白合成增加, 白蛋白合成减少 热卡 (非蛋白热卡) 糖脂比糖脂肪乳氨基酸 热氮比 (1g氨基酸 =0.16g氮) 普通病人30-45 kcal/kg/d7:3 300g或以上 速度 6-8 mg/kg.min 1-2g/kg.d 0.75-1 g/kg.d 平衡氨基酸液 150:1 危重患者 25 kcal/kg/d 6:4或 5:5 总量 200g 速度4mg/kg.min 1-1.5 g/kg.d LCT/MCT 1.2-1.5 g/kg.d 高支链氨基酸 100:1 If 50kg 总液体量: 2500ml 25 kcal/kg/d =总热卡: 1250kcal/d 6:4 =糖: 750千卡 脂肪: 500千卡 糖:产热 4 kcal /g 750kcal 4 = 190g = 5%GNS 500ml +10%G.S 1000ml +25%G.S 250ml 脂肪:产热 9 kcal /g 500kcal 9 = 55g 20% 脂肪乳 300ml 氨基酸: 60g75 g/d =10%安平 600ml750m l 1250 100 =氮: 12.5g =氨基酸: 80g(12.56.2 7) 增加非蛋白热卡及补充足量氨基酸 重症患者进行全肠外营养时,需要添加0.20.4 g/kg/day的L-谷氨酰胺或 0.3-0.6 g/kg/day的L-丙 氨酰-谷氨酰胺二肽(Grade A) 谷氨酰胺:2009 ESPEN指南 重症患者进行全肠外营养时,需要考虑添加 谷氨酰胺 (Grade C) 谷氨酰胺: 2009 ASPEN指南 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2009; 33; 277 n推荐意见1:接受肠外营养的重症病人应早期 补充谷氨酰胺。(A级) n推荐意见2:静脉补充谷氨酰胺有助于降低急 性胰腺炎、多发性创伤、急性腹膜炎和外科 大手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B级) 谷氨酰胺:2006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指南 n 谷氨酰胺是一种氨基酸,在人体中含量高,占细胞 外液及细胞内液游离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 n谷氨酰胺为非必需氨基酸,正常机体每日骨骼肌可 合成内源性谷氨酰胺50-80g ,即使常用平衡氨基酸 液中不含谷氨酰胺,正常机体通常不会出现谷氨酰 胺缺乏。 谷氨酰胺是什么? Annals of Intensive Care 2011, 1:25 谷氨酰胺与重症有何关系? 1.重症患者谷氨酰胺消耗显著增加,即使骨骼肌对内源性 谷氨酰胺的产量不变,其血谷氨酰胺浓度明显下降。 2.谷氨酰胺此时成为条件必需氨基酸,需要外源性补充 0.20.4 g/kg/day的L-谷氨酰胺或 0.3-0.6 g/kg/day的L-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静脉途径)才 能使重症患者血谷氨酰胺浓度恢复至正常。 Annals of Intensive Care 2011, 1:25 Tjder et al, ICM 2004;30:266-275 血谷氨酰胺浓度 n=4x10 谷氨酰胺的作用是什么 1. 提供快速分化细胞营养底物(肠上皮细胞、淋巴细 胞 ): 维护肠粘膜屏障 增强免疫功能 2. 合成谷胱甘肽,参与清除氧自由基 抗氧自由基损伤的作用 Annals of Intensive Care 2011, 1:25 谷氨酰胺与重症患者的预后 1.谷氨酰胺浓度下降是重症患者独立的死亡 风险因素。 2.静脉补充谷氨酰胺使患者感染的发生降低 及死亡率降低 * 该研究为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析因研究,在苏格兰10家 ICU内进行,纳入502名住院48小时的重症患者。 * 给予受试者肠外途径补充谷氨酰胺(20.2g/d)、硒(500g/d)或二 者联合(最长时间为7天)。 * 主要研究目标为14天内受试者新发感染比例和死亡率,次要观察目标为 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和改良SOFA评分。 SIGNET 研究 Andrews PJ, et al. BMJ, 2011, 342:d1542. 该研究存在一些设计的不足 1. 谷氨酰胺治疗时间不足:该研究中患者平均ICU停留时间 13-17天,而谷氨酰胺治疗周期只要求5天或以上。 2. 该研究采用谷氨酰胺剂量20.2g/d(0.25g/kg.d),剂量 偏低且未观察血谷氨酰胺浓度是否已正常。 3. 该研究设计:当50%热卡目标能通过肠内营养供给时,补 充谷氨酰胺终止。肠内营养配方中,谷氨酰胺含量通常为每2 升4-8g,不能纠正重症患者的低谷氨酰胺血症。 *所以即使在治疗组,低谷氨酰胺血症可能并未得到纠正 本研究仍不足以推翻指南的推荐,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谷氨酰胺:目前的结论 1.谷氨酰胺为人体细胞外液及细胞内液中的游离氨基酸。 2.重症患者谷氨酰胺浓度下降,浓度的下降与死亡率增加相 关。静脉补充0.20.4 g/kg/day的L-谷氨酰胺有助 于维持正常的谷氨酰胺浓度。 3. 维持谷氨酰胺浓度正常可能有助于感染的减少和控制。 4. 是否降低重症患者死亡率?期待足量、足疗程、大样 本、高质量研究的证实 贺某某,男性,47岁,外科医生 既往有“左侧腹股沟斜疝”病史多年,多次自 行予以手法复位,此次玩麻将途中疝囊再 次脱出,自行进行手法复位,之后出现腹 痛,且逐渐加重,入当地医院。 重症患者营养治疗 -病例分析 n T:39.6 HR:104bpm RR:25bpm BP:94/60mmHg n 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双下肺呼吸音 弱,以右侧为著 入ICU时情况 入ICU诊断 1. 乙状结肠穿孔术后,腹腔感染、切口感染 2.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 3. 严重脓毒症 4. 乙状结肠造瘘术后 5. 左侧腹股沟斜疝 营养评估:人体测量参数 体重 50kg 身高 166cm BMI 18.14Kg/m2 BMI正常值为20-25Kg/m2 该患者综合评定为 严重营养不良 营养风险评分方法(NRS 2002) 营养筛查 评分3分,被认为有营养风险存在 Kondruo J et al. Clin Nutr,2003;22:415-421. 评分为6分,存在营养风险 ! 如何进行营养治疗 ? 总热卡供应计算公式 n 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复杂,可能高估) n“拇指法则” 容许性地热卡 25-30 kcal/kg/day (计算简单) 1. 营养供给量? 此患者实际体重 50kg, 50X25=1250kcal/day 肠内营养能否实施? 肠内营养的禁 忌症 无禁忌实实施肠肠内营营养! 完全性肠梗阻 消化道出血 腹腔高压综合征 2. 营养途径的选择 3. 肠内营养的实施 胃 24h 小肠4-8h 结肠 3-5d 2009年ASPEN指南明确提出: 1.ICU患者不将肠鸣音存在及是否排气作为开 始EN指征的否定意见(B) 2.血流动力学稳定、应当在入院后最初24- 48 小时内早期开始肠内营养 Waldhausen JH, et al. Ann Surg 1990;211:777-785 3. 肠内营养的实施 时机 早期肠内营养 定义:住院或创伤后24-48小时内进行的肠内营养 与延迟肠内营养相比 降低死亡率 降低感染率 改善营养摄取 减少住院费用 入院第2天给予患者肠内营养 Ibrahim EH, et al. JPEN, 2002 26(3): 174-81. 途径 经胃途径经空肠途径 鼻胃管胃造口 术中胃造口PEG术中空肠造口 鼻空肠管空肠造口 PEJ 我们的选择-鼻胃管 能否经口进食经口进食(能摄入80以上的营养) 胃肠有无功能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是 否 无 有 消化吸收功能是否正常整蛋白配方 否 是 预消化配方/单体制剂 腹泻、便秘 高血糖 高血脂 容量摄入受限 膳食纤维配方 水解淀粉 低糖配方 低脂配方 高热卡配方 特殊制剂选择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 整 蛋 白 配 方 制剂 输注方式 对于高危患者应当通过持续输注给予EN (D 级)(2009ASPEN) 流程 体位 重症病人在接受肠内营养(特别经胃)时应采取半卧位,最好达 到30-45度(D级)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 30度 45度 肠内营养时保持 30-45度的半卧位 胃肠动力药的使用 对于有临床适应症的患者应使用促进胃肠运动的 药物如促动力药(C 级)(2009ASPEN) 吗丁啉 加斯清 胃残留量的监测 4. 营养效果及并发症的评估与 营养方案的调整 肠内营养提供的 热卡足够吗? 热卡目标量 = 1250-1500kcal 肠内营养热卡 = 500kcal 该患者肠内营养早期难以加量 感染重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胃肠道消化功能差 推荐意见:任何原因导致胃肠道应用不足,应考虑肠 外营养,或联合应用肠内营养 (PN,PNEN)( C级)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 如何弥补热卡不足:需 要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的途径 n中心静脉 n锁骨下静脉: 感染及血栓性并发症较低 n颈内静脉 n股静脉 n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 n外周静脉 危重病营养支持指南推荐:经中心静脉实施肠外营养首选 锁骨下静脉置管途径(B级) 肠外营养的能量 肠外营养热卡 = - 总热卡 1500kcal 肠内营养热卡 500kcal 1000kcal 肠外营养配方 糖脂比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 热氮比 (1g氨基酸 =0.16g氮) 6:4或 5:5 总量 200g 4mg/kg.min 1-1.5 g/kg.d LCT/MCT 1.2-1.5 g/kg.d (100-150):1 配方的计算 n肠外营养总热卡 = 1000kcal n葡萄糖供应热卡= 1000kacal1/2=500kcal n脂肪供应热卡 = 500kcal n热氮比目标值 =(100-150):1 n氮的量 = 6.6-10g n氨基酸的量 = 41.25-62.5g 此患者的配方 葡萄糖 125g 500Kcal 脂肪乳 50g 450Kcal 氨基酸 50g 水溶性、脂溶性维生素 电解质 微量元素 全合一 混合 糖脂比接近 1:1 热氮比 118Kcal:1gN 推荐意见: 接受肠外营养的重症病人应早期补充药理剂量的谷氨酰胺( A 级) 推荐意见: 静脉补充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舶涂装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小学生课件图片PNG
- 重冶配液工理论学习手册练习试题及答案
- 航空陀螺仪表装配工理论学习手册练习试题及答案
- 海洋水文气象观测员职业技能模拟试卷含答案
- 小学生课件制作模板
- 油气管道保护工职业技能鉴定经典试题含答案
- 电影放映设备装配调试工应急处置分析及对策
- 小学生课件-学会拒绝
- 压电石英晶片加工工岗位实习报告
- 工程合同平移协议
- 2025年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G3证考试试题题库(200题)含答案
- 饲料仓库卫生管理制度
- 酒店智能化系统方案设计
- 2025浙江慈溪市水务集团限公司招聘国企业人员1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大理白族自治州2025届小升初总复习数学测试卷含解析
- 2025吉林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电钻清洗消毒流程
- 促进教师微课题研究合作的策略
- 良心装饰公司招商方案
- 军人心理预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