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的实验室诊断ppt课件_第1页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ppt课件_第2页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ppt课件_第3页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ppt课件_第4页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 梅毒螺旋体 n梅毒是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又名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所 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经典的性传播疾病 ,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产生多 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导致组织破坏、功能失 常,甚至危及生命。 暗视野显微镜法直接镜检图像( 1000) 传播途径 n性接触是主要的传染途径 n 未经治疗的患者在感染后的1年内最具有传染性 n 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 n 到感染后2年,通过性接触一般无传染性? n母婴传播 n 在妊娠7周时,梅毒螺旋体即可通过胎盘传染未经 治疗者,虽已无性传播(病期2年),但妊娠时仍 可传染给胎儿,病期越长,传染性越小; n输血传染 梅毒的免疫性 n人类对梅毒无先天免疫性,尚无疫苗接种进行人工免 疫,仅能在受感染后产生感染性免疫。已完全治愈的 早期梅毒患者仍可以再感染 n感染梅毒后,首先产生IgM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感 染2周后即可测出,早期梅毒抗梅治疗39个月后或 晚期梅毒治疗2年后,大部分病人IgM可转阴性,再感 染时又出现阳性,故IgM型抗体的存在是活动性梅毒 的表现 n感染梅毒4周左右产生IgG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即使 经足量抗梅治疗,梅毒螺旋体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 IgG抗体仍可通过记忆细胞的作用继续产生,甚至终 生在血清中可测出 n另一种具有抗体性质的物质叫反应素(reagin) ,是梅毒螺旋体破坏人体组织过程中释放出的一 种抗原性心磷脂刺激机体所产生的抗体。反应素 一般在感染后57周(或下疳出现后23周)产 生。经正规治疗后可逐渐消失 n胎儿在宫内感染梅毒螺旋体后,胚胎晚期(69 个月)已能合成IgM型抗体,出生后第3个月开始 形成IgG型抗体;IgM抗体不能通过胎盘,而 IgG抗体能通过胎盘,如在患儿血清中检侧出 IgM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是诊断先天性梅毒的有力 证据(但IgM阴性并不能排除先天性梅毒) 临床分期(CDC) n一期梅毒: n硬下疮(潜伏期2周一4周),腹股沟或患部近卫淋巴结肿大 。 n二期梅毒: n可有一期梅毒史,病期在2年以内。皮损,全身浅表淋巴结肿 大, 可出现梅毒性骨关节损害、眼损害、内脏及神经系统损 害等。 n三期梅毒(晚期梅毒):可有一期或二期梅毒史。病期2年以上 。 n 晚期良性梅毒:皮肤黏膜损害,骨梅毒、眼梅毒、其他内脏 梅毒。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 n隐性梅毒(早期和晚期):无任何梅毒性的症状和体征 n早期隐性梅毒:病期在2年内, 晚期隐性梅毒:病期在2年以 上。 n胎传梅毒(先天梅毒):生母为梅毒患者或感染者 非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 n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是以心磷脂、卵磷脂及胆固醇作为 抗原检查血清中的反应素,用于初筛试验及疗效观察。可以分为 以下四种试验,原理基本相同 n 1、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 :试剂需现配现用,且 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故国内实验室很少采用。但VDRL是诊 断神经性梅毒最特异的血清学方法 n 2、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试剂无需现配现用,但仍 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现已很少使用 n 3、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PR):在特制的纸片上进 行,加入一定量特制的炭粉,可使抗原抗体出现凝集,用肉眼可 观察结果 n 4、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在试剂中以红色的甲苯胺 红颗粒代替黑色的炭粉颗粒,使结果更易于观察 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结果判读 关于稀释度,滴度和效价的正确认识 n稀释度(dilution)是溶液被冲淡的程度。例如 ,1ml 血清加179ml 的生理盐水, 则稀释度为 1:180。 n滴度(titer)是稀释度的倒数。例如上例中的1 :180 的稀释度,其滴度就是180。效价是滴 度的同义词。效价即滴度,两者通用。当前虽 然专业的化学和免疫学词典和专著中对这些词 的使用已规范化, 但在不少书刊的文章中常见 误用, 如称效价1: 40 之类。 RPR滴度操作步骤 RPR凝集图像 临床意义 n对一期梅毒的敏感性为74%87%,二 期梅毒达100%,三期梅毒34% 94% 。特异性96% 99%。 n适用于各期梅毒的诊断。早期梅毒经治 疗后血清滴度可下降或转阴,故可用于 疗效观察、判愈、判定复发或再感染。 nVDRL试验适用于神经梅毒的脑脊液检查 ,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 n早期梅毒(一期、二期)经足量规则抗 梅毒治疗后3个月,VDRL试验抗体滴度 下降2个稀释度,6个月下降4个稀释度。 n 一期梅毒1年后转为阴性 n 二期梅毒2年后转为阴性。 n 晚期梅毒治疗后血清滴度下降缓慢,2年后 约50%病人血清反应仍为阳性。 假阳性问题 n技术性假阳性 n由于标本的保存不当(如细胞污染或溶血)、 试剂质量差或过期、或实验室操作错误所造成 。 n生物学假阳性 (biological false-positive ,BFP) n是由于患者有其他疾病或生理状态发生变化, 使梅毒血清试验出现阳性 生物学假阳性原因 n妊娠 nSLE(系统性红斑狼疮) n产生2 - 糖蛋白依赖性抗心磷脂抗体, 梅毒产生的 抗体为非2- 糖蛋白依赖性抗心磷脂抗体, 两种抗 心磷脂抗体之间偶可出现交叉反应 n自身免疫性疾病 nEBV (EB病毒)感染 n莱姆关节炎 n由伯氏疏螺旋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n肿瘤 n可能是某些肿瘤抗原与心磷脂抗原存在相似的 表位, 或者肿瘤患者体内产生的抗肿瘤抗体能 与心磷脂抗原发生交叉反应 n牙周病 n齿垢螺旋体 n老年人(可能与老年人多牙周病有关) 血清固定 n耐血清性(血清固定) n指经抗梅毒治疗后,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 试验在一定时期内不阴转。早期的耐血清性 常与治疗量不足或不规则治疗、复发、再感 染或有神经系统梅毒等因素有关。 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 n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用梅毒螺旋体作为抗原检 测血清中的抗螺旋体IgM和/或IgG抗体,其敏感性和 特异性均高于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但不能用 作疗效观察的指标。常用的有以下五种方法: n 1、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 n 2、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 n 3、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 n 4、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 n 5、梅毒螺旋体化学发光免疫测定(TP-CLIA) n 6、梅毒螺旋体快速诊断试验(TP-RT) n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 n 原理:以梅毒螺旋体抗原包被聚丙乙烯板,再加入待检 n 血清以及酶标记抗原,形成双抗原夹心,同时检 n 测 IgG和IgM抗体。少数试剂采用间接法,使用 n 酶标记抗人IgG或IgM,分开检测IgG或IgM n 优点:1、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n 2、价格较低,适合于对大量样品的筛查 n 3、可实现操作的自动化、客观化 n 不足:ELISA试剂盒品牌众多,各家采用的抗原和工艺 n 不同,使敏感性和特异性产生较大的差异,临床 n 实验室在选用ELISA试剂前应认真进行评估 n梅毒螺旋体快速检测试验(TP-RT) n 原理:双抗原夹心免疫层析试验或间接法免疫渗滤试验, n 多采用胶体金进行标记,同时检测IgG、IgM抗体 n (双抗原夹心法)或单测IgG抗体(间接法) n 优点:1、简便、快速,不需要特殊的仪器 n 2、适合于单人份操作,可用于较紧急和实验室条 n 件差的场合 n 不足:1、临床评估资料不多,敏感性、特异性尚有待进 n 一步考查 n 2、无法实现自动化,结果判断主观 n 3、测定结果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较大 n 4、价格较高 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的临床意 义 RPR TRUST TPPA TP-ELISA 临床意义 阴性阴性无梅毒诊诊断证证据 (但一期早早期,三期晚期,梅毒 合并HIV) 阳性阳性现现症梅毒 (梅毒孕妇妇所生的婴婴儿除外,其他螺 旋体疾病) 阳性阴性生物学假阳性 阴性阳性梅毒经经治疗疗痊愈后 (早期梅毒) CDC:现梅毒筛查检测策略 EIA or CIA EIA/CIA+EIA/CIA- 定量RPR RPR+ 梅毒 RPR- TPPA TPPA+ 梅毒 TPPA- 如果怀疑为潜伏期和一期梅毒 的青霉素治疗 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诊 断和治疗决策 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诊 断和治疗决策 两个特殊人群的梅毒诊断 n老年人: n 老年人群(特别是80岁以上)的梅毒抗体阳性率要高 于其他人群,但许多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和/或非梅 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呈阳性的老年病例并没有明显的临 床症状。这可能是既往感染或隐性感染的情况,也可能是 检测方法的假阳性所致,但一般情况下很难明确区分。实 验室应明确记录检测结果,并建议临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处理 n孕妇 n 晚期妊娠时,少数情况下可突然出现梅毒特异性抗体 和/或反应素阳性,应提醒临床注意既往梅毒感染复发或 假阳性的可能性,并进行随访观察 以下情况不做隐性梅毒诊断, 也不作为隐性梅毒病例报告 n术前、孕产妇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筛查试验阳 性者,不立即作为隐性梅毒诊断与报告。应做进 一步确证,或由皮肤性病科医生会诊,或转诊到 皮肤性病科,进一步检查后确认是否为隐性梅毒 。 n术前、孕产妇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ELISA) 阳性者,不立即作为隐性梅毒诊断与报告。应进 一步做TRUST或RPR检测,或由皮肤性病科医生会 诊,或转诊到皮肤性病科;或1个月后随访,再做 化验。 以下情况不做胎传梅毒诊断, 也不作为胎传梅毒病例报告 n生母患过梅毒,经过规范的长效青霉治 疗,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筛查试验阳 性,但滴度很低(在14及以下);所生 婴儿没有任何症状与体征,筛查试验阳 性,但滴度很低(在14及以下),梅毒 螺旋体抗原血清确证试验阳性,不做为 胎传梅毒病病例报告,进行随访 关于胎传梅毒的诊断 n怀疑感染梅毒的新生儿或婴儿应在出生时、生后3个月 、6个月、18个月做梅毒血清学检查 n检查RPR滴度很重要,母亲与新生儿或婴儿最好在同一 个实验室进行检测,如果新生儿或婴儿的滴度高于母亲 提示有胎传梅毒 n如果抗体来源于母亲,一般地,婴儿在3个月RPR滴度 开始下降,在6个月成为阴性。如果6个月后RPR仍然阳 性,应做进一步检查 n如果出生后18个月,TPPA检测结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