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1039.2-2005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大气污染物色牢度 第2部分:燃气烟熏》与《GB/T 11040-1989 纺织品耐烟熏色牢度试验方法》相比,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差异和更新:
-
适用范围调整:GB/T 11039.2-2005更具体地聚焦于纺织品在大气污染物,尤其是燃气烟熏条件下的色牢度测试,而GB/T 11040-1989则是一个更为通用的烟熏色牢度测试标准,未特别强调大气污染物或燃气烟熏的特定条件。
-
测试方法细化:新标准详细规定了使用特定燃气(如天然气)产生的烟熏来测试纺织品色牢度的方法,包括烟熏的浓度、温度、暴露时间等参数,这些在旧标准中可能没有那么明确或详细。
-
评价体系改进:GB/T 11039.2-2005可能引入了更完善的色差评价系统,如采用CIE Lab*色彩空间进行量化评估,这比GB/T 11040-1989中可能使用的主观视觉评判方法更为科学和准确。
-
安全环保要求:新标准可能加入了更多关于测试过程中安全操作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反映了随着时代发展,对实验安全及环保意识的提升。
-
标准国际化接轨:GB/T 11039.2-2005的制定可能参考了更多的国际标准和先进测试技术,旨在与国际通行的测试方法相接轨,增强检测结果的国际认可度。
-
术语和定义更新:新标准中可能会根据行业发展的新知识和技术进步,对相关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和补充,以适应现代纺织工业的需求。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5-11-04 颁布
- 2006-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I C S 5 9 . 0 8 0 . 0 1W 0 4巧昌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1 1 0 3 9 . 2 -2 0 0 5 代 替 GB/ T 1 1 0 4 0 - 1 9 8 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大气污染物色牢度 第 2部分: 燃气烟熏Te xt i l e s - Te s t s f o r c ol ou r f a s t ne s s - Col our f a s t ne s s t oc o n t a m i n a n t s -P a r t 2 : B u r n t - g a s f u m e s( I S O 1 0 5 - G0 2 : 1 9 9 3 , Te x t i l e s - Te s t s f o r c o l o u r f a s t n e s s - P a r t G0 2 : C o l o u r f a s t n e s s t o b u r n t - g a s f u me s , MO D)2 0 0 5 - 1 1 - 0 4发布2 0 0 6 - 0 5 -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布GB/ T 1 1 0 3 9 . 2 -2 0 0 5前言 GB / T 1 1 0 3 9 纺织品色牢度 试验耐大气 污染物色牢度 对应于 I S O 1 0 5 - G 部分, 包括 以下 4个部分 : 第 1 部分: 氧化氮; 第 2部分: 燃气烟熏; 第 3部分: 大气臭氧; 第 4部分: 高湿氧化氮 其中第 4 部分待制定。 本部分为G B / T 1 1 0 3 ,的第2部分, 对应于I S O 1 0 5 - G 0 2 ; 1 9 9 3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G 0 2 部分: 耐燃气烟熏色牢度)(第 2 版) 和 I S O 1 0 5 - G0 2 : 1 9 9 3 / C o r . 1 : 1 9 9 5 技术勘误 1 ( 英文版) 。 本部分与I S O 1 0 5 - G 0 2 : 1 9 9 3 , I S O 1 0 5 - G 0 2 : 1 9 9 3 / C o r . 1 : 1 9 9 5技术勘误 1的一致性程度为修改采用 。 本部分与I S O 1 0 5 - G 0 2 : 1 9 9 3 , I S O 1 0 5 - G 0 2 : 1 9 9 3 / C o r . I : 1 9 9 5 技术勘误 1 相比, 存在如下技术性差异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引用等同和等效采用相应 I S O标准的国家标准( 第 2 章) ; 燃料气体中增加了城市煤气, 但规定仲裁试验必须使用丁烷气体( 第 1章、 4 . 5 ) ; 试验报告中增 加报告燃烧气体的种类( 第 7 章) ; 水洗用洗涤剂, 将A A T C C 标准洗涤剂W O B改为无磷型的A A T C C 1 9 9 3 标准洗涤剂W O B , 增加了无磷 E C E标准洗涤剂, 将相应引用标准由 I S O 1 0 5 - C 0 6 : 1 9 8 7调整为 I S O 6 3 3 0 : 2 0 0 0 ( GB / T 8 6 2 9 -2 0 0 1 ) ( 4 . 8 , 5 . 5 ) ; 取消了I S O 1 0 5 - G 0 2 ; 1 9 9 3附录A中关于设备陈列地点描述的( 第 A. 2 章) ; 将附录 B由规范性附录修改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代替 G B / T 1 1 0 4 0 -1 9 8 9 纺织品耐烟熏色牢度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 G B / T 1 1 0 4 0 -1 9 8 9 相比, 有如下主要变化: 改引用 G B / T 3 9 2 1 为 G B / T 8 6 2 9 -2 0 0 1 ( e g v I S O 6 3 3 0 : 2 0 0 0 ) ( 前版第 2 章, 本版第 2 章) ; 增加了 一章“ 原理” ( 本版第3 章) ; 干洗溶剂中增加了干洗对烟熏褪色抑制剂影响的说明( 本版 4 . 7注1 ) ; 水洗用洗涤剂由合成洗涤剂修改为AA T C C 1 9 9 3 标准洗涤剂 WOB , 或无磷 E C E标准洗涤剂 ( 前版3 . 8 , 本版 4 . 5 , 5 . 5 ) ; 增加了醋A n, 纤维织物压烫注意事项的注释( 本版第 5章注 2 ) ; 增加了储存中或使用中的织物应使用原始织物的试样进行试验的规定( 本版5 . 3 ) ; 增加了可使用干洗溶剂汽油或三氯乙烯代替四氯乙烯干洗溶剂进行试验的规定( 本版5 . 4 ) ; 增加了水洗洗涤液、 洗涤干燥方法的规定( 本版5 . 5 ) ; 增加了试验仓内温度对试验结果影响的注释( 本版 6 . 飞 注 3 ) ; 增加了部分纤维氮氧化物烟熏褪色性能的特性说明, 及升高试验仓内相对湿度的一种方法( 本 版6 . 1 ) ; 对控制标样与褪色标准之间颜色对比的照明条件做了规定( 本版 6 . 1 ) ; 取消了控制标样须为缎纹织物的 规定, 色差的允差最大由2 A N ( 4 0 ) 变为2 . 2 个C I E L A B 单位 ( 本版第 B . 1 章) ;标准下载网()GB / T 1 1 0 3 9 . 2 -2 0 0 5 增加了控制标样、 褪色标准及其他说明( 本版第 B . 2章) 。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附录 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归口。 本部分由纺织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和上海市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童金柱、 徐妙仙、 李心萍。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T 1 1 0 4 0 -1 9 8 9标准下载网()GB / T 1 1 0 3 9 . 2 -2 0 0 5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大气污染物色牢度第 2 部分 : 燃气烟熏范 围1 . 1 GB / T 1 1 0 3 9的本部分规定了一种测定除松散纤维之外的所有纺织品, 对化学纯丁烷气或城市煤气燃烧所产生 的大气氮 氧化 物暴露 时颜 色牢度 的试验方法。1 . 2 本方法可通过将染料以规定的方法将纺织品染色至指定深度, 试验染色纺织品, 来评定染料的色牢度。2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 G B / T 1 1 0 3 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2 5 0评定变 色用 灰色样卡( GB 2 5 0 - 1 9 9 5, i d t I S O 1 0 5 - A0 2: 1 9 9 3 ) GB / T 5 7 1 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干洗色牢度( GB / T 5 7 1 1 -1 9 9 7 , e g v I S O 1 0 5 - D 0 1 : 1 9 9 3 ) GB / T 6 1 5 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试验通则( GB / T 6 1 5 1 -1 9 9 7 , e g v I S O 1 0 5 - A O I : 1 9 9 4 ) GB / T 8 6 2 9 纺织 品试 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 / T 8 6 2 9 - 2 0 0 1 , e (i v I S O 6 3 3 0: 2 0 0 0 )3原理 纺织品试样和控制标样同时放置在燃气烟中, 至控制标样的颜色变化到相当于褪色标准的颜色时结束。使用灰色样卡评定试样的变色。如果一个试验周期后观察不到试样变色, 可继续进行规定次数、或 者能使 试样产生规定变色所需次数 的试验周期 。4设备和材料4 . 1 试验仓( 见附录 A ) .4 . 2 控制标样( 见附录 B ) o4 . 3 褪色标准( 见附录 B ) .4 . 4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符合 G B 2 5 0 04 . 5 气体和燃烧器 化学纯丁烷气或城市人工煤气。仲裁试验须使用丁烷气 任何气体燃烧器都可使用, 黄色火焰或蓝一 绿火焰都可使用, 但后者的煤烟量最少。在火焰上方一定距离处放一块金属丝网, 将其加热至红、 白之间, 可增加氮氧化物的生成百分率, 加快控制标样和试样的褪色速度。黄铜、 铁、 蒙乃尔镍铜合金和不锈钢丝网的效果相同。4 . 6 尿素溶液, 每升含有 1 0 g尿素( NH C O NH2 ) 和不多于。 . 1 g的快湿表面活性剂, 例如二辛磺基丁二酸钠通过加人。 . 4 g的磷酸二氢钠二水合物( Na H2 P 0 4 . 2 H2 0 ) 和 2 . 5 g的磷酸氢二钠十二水合物( N a , HP O, 1 2 H, 0 ) 将溶液缓冲至p H%4 . 7 四氯乙烯、 干洗溶剂汽油或三氯乙烯( 见5 . 4 ) ,( 如需要) 注 1: 现有的烟熏褪色抑制剂都不同程度地溶解于水, 洗涤中能被洗除, 但它们 一 般不溶于常规干洗溶剂。织物使 用合适的抑制剂处理后能够承受几次干洗而不丧失其耐嫩气烟熏色牢度干洗中不能水渍和用水擦拭如 果 织 物 经 常 与 汗 液 接 触 , 抑 制 剂 也 会 丧 失 效 能标准下载网()GB / T 1 1 0 3 9 . 2 - 2 0 0 54 . 8 AA T C C 1 9 9 3 标准洗涤剂W O B或无磷 E C E标准洗涤剂( 见5 . 5 ) , 符合 G B / T 8 6 2 9附录 A的规定。( 如需要 )5试样 注 2 : 避免使用熨斗对醋酷纤维织物进行压烫整理( 温度足以去除褶皱) , 这种整理有可能封闭织物表层, 增加试样 的耐烟熏色牢度, 不利于获得正确的试验结果。5 . 1 如试样是织物, 使用一块 4 0 m mX1 0 0 m m的试样5 . 2 如试样是纱线, 将它编成织物, 使用一块 4 0 m m X 1 0 0 m m的试样5 . 3 测定储存中或使用中织物耐氮氧化物色牢度的试样, 应使用织物原样5 . 4 测定干洗后耐氮氧化物色牢度( 见注 ”的试样, 按 G 脚T 5 7 1 1 规定的方法, 将一块试样在常温四氯乙烯( 4 . 7 ) 中浸溃 1 0 min ,挤压脱液, 在空气中干燥, 如需要, 可使用干洗溶剂汽油或三氯乙烯代替四氯乙烯。干洗后试验前应保留一块试样, 以便与试验后的试样对比5 . 5 测定水洗后耐氮氧化物色牢度( 见注 1 ) 的试样, 除非另外规定洗涤方法, 都应在温度为 4 0 C、 每升水( 硬度约为0 ) 中 含有5 g A A T C C 1 9 9 3 标准洗涤剂W O B或无磷E C E标准洗涤剂的洗涤液中, 将试样洗涤 1 0 mi n , 用温水冲洗, 在空气中干燥。水洗后试验前应保留一块试样, 以便与试验后的试样又 寸上 匕 。程序6 . 1 将每块试样和一片控制标样自由悬挂在烟熏试验仓( 4 . 1 ) 内, 彼此不接触, 也不与任何热金属面直接接触。如果试样数少于装满试验仓所需要的数量, 应使用同种未染色织物的试样装满试验仓。点燃气体燃烧器( 见4 . 5 ) , 调节火焰和试验仓( 4 . 1 ) 通风装置, 使试验仓内的温度不高于 6 0 0C , 注 3 : 试样的褪色随试验仓内温度而变, 温度取决于规定试验段内的耗气量。在 6 0 试验 8h -1 2h所产生的褪色 与2 1 0C -2 7 0C试验 % h 产生的褪色相当 醋醋纤维、 三醋醋纤维和聚g o, 纤维上的染料, 在较低的相对湿度下就会发生氮氧化物烟熏褪色, 褪色程度与在传统试验仓内、 接近6 0 的结果相同。其他纤维, 例如聚酞胺1 粘胶或棉花, 必须在较高的相对湿度下试验才能达到实际穿用的褪色效果。提升试验仓内相对湿度的一种方法是在试验仓底面上放置盛水容器。使用这种办法是否提高了相对湿度, 或者使用了别的方法, 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试样在试验仓内烟熏, 直至在日光或等效的人造照明下( 见GB / T 6 1 5 1 第 1 4章) 对比, 控制标样的颜色褪至与褪色标准( 4 . 3 ) 相同时结束。62 从烟熏试验仓中取出试样, 立即使用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4 . 封对试样的变色进行初评6 . 3 将颜色有变化的试样和它们各自的一块原样, 以及控制标样, 立即一起投人尿素缓冲溶液( 4 . 6 ) 中浸5 m i n 挤压脱液, 完全浸人水中, 在温度不超过 6 0 的空气中干燥。干燥后, 对照经尿素缓冲溶液处理过的试样的原样, 使用灰色样卡评定每块试样的变色。如需保留试样或原样, 须储存在暗处。6 . 4 在第一周期试验后, 将没有变色的试样因而也没有经过尿素缓冲溶液处理的试样, 连同一片新的控制标样一起重新放人烟熏试验仓, 继续进行试验, 直到第二块控制标样 的颜色褪色至褪色标准的颜色。6 . 5 试验可以重复至规定的周期数, 或试样达到指定程度的变色时为止。6 . 6 每个烟熏周期后, 将试样从烟熏试验仓中取出, 立即与它们各自的原样进行对比。6 . 7 任意所需周期的烟熏试验后的试样变色, 都可对比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来表示和定义。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a ) 本 部分的编号即 G8 1 T 1 1 0 3 9 . 2 -2 0 0 5标准下载网()GB / T 1 1 0 3 9 . 2 -2 0 0 5样 品描述 ;说明燃烧气体种类;每个试样评定的变色级数和试验的周期数;使用的平均温度, 以及是否增加了湿度, 所使用的方法。1、IJ、.、,沪,hCdeGB / T 1 1 0 3 9 . 2 -2 0 0 5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烟熏 试验 仓A . 1 烟熏试验仓是一个封闭试验装置, 可以具有各种合适的结构。试样置放在经过燃烧器, 且含有丁烷气燃烧烟气的空气环境中。设备中具有悬挂试样的合适支架, 悬挂处只有极小量的试样直接接触热金属面。使用电机驱动风扇, 推动气体在试样周围自由流动, 或使用电机驱动试样架转动, 确保所有试样能在尽可能相同的气体浓度、 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试验。 通过调节顶部的可调排气孔, 以及气体燃烧器的火焰高度 来调节试验仓内的温度。温度、 湿度也会随着试验仓所在房间的温湿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A . 2 位于试验仓底部的安全型燃烧器所产生的烟气, 被收集在试验装置内。试样悬挂臂在电动机驱动下以2 m i n - 的频率旋转, 保证各试样能在相同的, 可控制的条件下接受烟熏。 推荐调节试验温度,使一次试验能在 7 h - - 1 6 h内完成。GB/ T 1 1 0 3 9 . 2 -2 0 0 5 附录B ( 资料性 附录)控 制标样和褪 色标 准B . 1 控制标样是在平幅染色机上, 使用。 . 4 %( 以织物质量计) 的C . I . C e l l i t o n F F R N染料( 分散蓝 3 ,染料索引, 第 3 版) , 在含有 1 g / L的中性非离子型分散剂的染浴中, 以 1 0 : 1 的浴比, 均匀染色的醋醋纤维织物 4 0 开始染色, 在3 0 min内升温至 8 0 0 C, 续染 6 0 m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