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的体表标志ppt课件_第1页
胸部的体表标志ppt课件_第2页
胸部的体表标志ppt课件_第3页
胸部的体表标志ppt课件_第4页
胸部的体表标志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胸部的体表标志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孟杰 胸部的体表标志 o骨骼标志 o垂直线标志 o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o肺和胸膜的界限 骨骼标志 o胸骨上切迹 o胸骨柄 o胸骨角 o腹上角 o剑突 o肋骨 o肋间隙 o肩胛骨 o脊柱棘突 o肋脊角 胸骨上切迹(suprasternal notch) o 胸骨柄的上方 o 气管位于切迹正中 胸骨柄(manubrium sterni) o 胸骨上端 o 略呈六角形骨块 o 上部两侧与左右 锁骨的胸骨端相 连接 o 下方则与胸骨体 相连 胸骨角(sternal angle) oLouis角 o 胸骨上切迹下约5cm o 胸骨柄与胸骨体连 接处向前突起而成 o 其两侧分别与左右 第2肋软骨连接 胸骨角(sternal angle) o 为计数肋骨和肋间 隙顺序的主要标志 o 标志支气管分叉、 心房上缘和上下纵 隔交界及相当于第5 胸椎的水平 腹上角 o 左右肋弓(由两侧的 第710肋软骨相互 连接而成)在胸骨下 端会合处所形成的夹 角 o 又称胸骨下角 (infrasternal angle) o 相当于横膈的穹隆部 腹上角 o 正常约70ll0 o 体型瘦长者角度较小, 矮胖者较大,深吸气时 可稍增宽 o 其后为肝脏左叶、胃及 胰腺的所在区域 剑突(xiphoid process) o 胸骨体下端的突 出部分 o 呈三角形,其底 部与胸骨体相连 o 剑突的长短存在 很大的差异 肋骨(rib) o 第17肋骨在前胸部 与各自的肋软骨连接 o 第810肋骨与3个联 合一起的肋软骨连接 后,再与胸骨相连 o 第1112肋骨不与胸 骨相连,其前端为游 离缘,称为浮肋(free ribs) 肋间隙(intercostal space) o 两个肋骨之间的空隙 o 大多数肋骨可在胸壁 上触及 o 第1对肋骨前部因与 锁骨相重叠,常未能 触到 肩胛骨(scapula) o 位于后胸壁第2 8肋骨之间 o 肩胛冈及其肩峰 端均易触及 o 肩胛骨的最下端 称肩胛下角 肩胛骨(scapula) o 被检查者取直立位两 上肢自然下垂时 o 肩胛下角可作为第7或 第8肋骨水平的标志 o 相当于第8胸椎的水平 o 可作为后胸部计数肋 骨的标志 脊柱棘突(spinous process) o后正中线的标志 o位于颈根部的第7 颈椎棘突最为突 出,其下即为胸 椎的起点,常以 此处作为计数胸 椎的标志 肋脊角(costal spinal angle) o第12肋骨与脊柱 构成的夹角 o其前为肾脏和输 尿管上端所在的 区域 垂直线标志 o前正中线 o锁骨中线 o胸骨线 o胸骨旁线 o腋前线 o腋后线 o腋中线 o肩胛线 o后正中线 前正中线(anterior midline) o 胸骨中线,通过胸 骨正中的垂直线 o 其上端位于胸骨柄 上缘的中点,向下 通过剑突中央的垂 直线 锁骨中线(midclavicular line) o 通过锁骨的肩峰端 与胸骨端两者中点 的垂直线 o 即通过锁骨中点向 下的垂直线 胸骨线(sternal line) o 沿胸骨边缘与前 正中线平行的垂 直线 胸骨旁线(parasternal line) o 通过胸骨线和锁 骨中线中间的垂 直线 腋前线(anterior axillary line) o 通过腋窝前皱襞 沿前侧胸壁向下 的垂直线 腋后线(posterior axillary line) o 通过腋窝后皱襞 沿后侧胸壁向下 的垂直线 腋中线(midaxillary line) o 自腋窝顶端于腋 前线和腋后线之 间向下的垂直线 后正中线(posterior midline) o即脊柱中线 o通过椎骨棘突, 或沿脊柱正中下 行的垂直线。 肩胛线(scapular line) o双臂下垂时通过 肩胛下角与后正 中线平行的垂直 线 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o腋窝 o胸骨上窝 o锁骨上窝 o锁骨下窝 o肩胛上区 o肩胛下区 o肩胛间区 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o腋窝(axillary fossa) n 上肢内侧与胸壁相连的凹陷部 o胸骨上窝(suprasternal fossa) n 胸骨柄上方的凹陷部 n 正常气管位于其后 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o锁骨上窝(supraclavicular fossa) n 锁骨上方的凹陷部 n 相当于两肺上叶肺尖的上部 o锁骨下窝(infraclavicular fossa) n 锁骨下方的凹陷部,下界为第3肋骨下缘 n 相当于两肺上叶肺尖的下部 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o肩胛上区(suprascapular region) n 肩胛冈以上的区域 n 其外上界为斜方肌的上缘 n 相当于上叶肺尖的下部 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o肩胛下区(infrascapular region) n 两肩胛下角的连线与第12胸椎水平线 之间的区域 n 后正中线将此区分为左右两部 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o肩胛间区(interscapular region) n 两肩胛骨内缘之间的区域 n 后正中线将此区分为左右两部 肺和胸膜的界限 o 气管自颈前部正中沿食管 前方下行进入胸廓内 o 在平胸骨角即胸椎4、5水 平处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分别进入左、右肺内 o 右主支气管粗短而陡直, 左主支气管细长而倾斜 o 右主支气管又分为3支,分 别进入右肺的上、中、下3 个肺叶 肺和胸膜的界限 o左主支气管又分为2支,分别 进入左肺的上、下2个肺叶 o以后各自再分支形成支气管、 细支气管分别进入相应的肺段 o每一呼吸性细支气管终末为一 肺泡管,由此再分出许多肺泡 囊 o两侧肺部外形相似,仅左胸前 内部由心脏占据。 o每个肺叶在胸壁上的投影有一 定的位置 肺尖 o突出于锁骨之上 o其最高点近锁骨 的胸骨端,达第1 胸椎的水平,距 锁骨上缘约3cm 肺上界 o于前胸壁的投影 呈一向上凸起的 弧线。然后转折 向下至锁骨中1 3与内13交界处 。 肺外侧界 o由肺上界向下延 伸而成,几乎与 侧胸壁的内部表 面相接触。 肺内侧界 o自胸锁关节处下行,于胸骨 角水平处左右两肺的前内界 几乎相遇。然后分别沿前正 中线两旁下行,至第4肋软骨 水平处分开,右侧几乎呈直 线继续向下,至第6肋软骨水 平处转折向右,下行与右肺 下界连接。左侧于第4肋软骨 水平处向左达第4肋骨前端, 沿第46肋骨的前面向下, 至第6肋软骨水平处再向左, 下行与左肺下界连接。 肺下界 o 左右两侧肺下界的位置 基本相似 o 前胸部的肺下界始于第6 肋骨,向两侧斜行向下 ,于锁骨中线处达第6肋 间隙,至腋中线处达第8 肋间隙 o 后胸壁的肺下界几乎呈 一水平线,于肩胛线处 位于第10肋骨水平 叶间隙 o 斜裂 n 右肺上叶和中叶与下 叶之间的叶间隙和左 肺上、下叶之间的叶 间隙 n 两者均始于后正中线 第3胸椎,向外下方斜 行,在腋后线上与第4 肋骨相交,然后向前 下方延伸,止于第6肋 骨与肋软骨的连接处 叶间隙 o 水平裂 n 右肺下叶的前上面则 与中叶的下面相接触 n 右肺上叶与中叶的分 界呈水平位 n 始于腋后线第4肋骨 ,终于第3肋间隙的 胸骨右缘 肺和胸膜的界限 o 脏层胸膜(visceral pleura) o 壁层胸膜(parietal pleura) o 肋膈窦(sinus phrenicocostalis) n 每侧的肋胸膜与膈胸膜于肺下界以下的 转折处 n 约有二三个肋间高度 n 由于其位置最低,当深吸气时也不能完 全被扩张的肺所充满 推荐阅读 o Mosbys Guide to Physical Examination, 7th Edition o Bates Guide to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