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660-1998.pdf_第1页
DL-T-660-1998.pdf_第2页
DL-T-660-1998.pdf_第3页
DL-T-660-1998.pdf_第4页
DL-T-660-1998.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灰高温私度特性试验方法 dl/ t 6 6 01 9 9 8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能源部 “ 1 9 9 2 年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制定的,其目的在干统一电 力行业对煤灰高温豁度特性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是在多年煤灰高温薪度特性测定的基 础上, 结合工 程应用,并且 吸收了国内 外多 种钻度计的先进测试技术和方法而制定的 本标准的附录a 、 附录b 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 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锅炉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热工研究院起草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毛爱珍。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锅炉标准化委员会负责解释 7 8 4 目 次 前言 7 8 4 1 范围 7 8 6 2 引用标准 , , , 7 8 6 3 术语、符号 7 8 6 4 试验设备与材料 7 8 8 5 试验方法 , 7 9 0 6 试验结果的处理及误差 , 7 9 3 附录 a( 标准的附录) 勃度计的标定方法 , , , 7 9 4 附录 b( 标准的附录) 试验资料格式 , 7 9 4 附录 c( 提示的附录) 试验报告示例研究院、所 , , , 7 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煤灰高温猫度特性试验方法 t e s t p r o c e d u re f o r c o a l a s h h i g h - t e mp e r a t u re v i s c o s i t y c h a r a c t e r is t i c d l . / i 6 6 0 - 1 9 9 8 1 范围 1 . 1 本标准 规定了 进行煤灰高 温茹度 特性试验的原 则与方 法。 1 . 2 本标准 适用于高温 下煤灰的 熔体动力勃度的 测定。 2 引用标准 下 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 版时, 所 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 探讨 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的可能性。 g b 4 7 4 -1 9 8 3 煤样的缩制方法 s y 1 8 1 4 -1 9 8 2 钻度标准油 a s t m e 9 8 8 -1 9 8 4 工业热电偶用钨徕3 一钨徕2 5 3 术语、符号 3 . 1 郭度 v i s c o s i t y 猫度是反映熔体流动性的一个物理量。它表征熔体流动时内部分子间的摩擦力。根据牛 顿 摩擦定 律,两 个熔体层之间 摩擦切应力f与熔体层的受力面积s和垂直于流动方向的剪 切 速 度 梯 度 d_ vd .r 成 正 比 : 。d v j二7 。 d ., ( i ) 式中:产 .一 摩擦切应力, p a ; d z 一 i j i f f , 1 / s ; 5 熔体层的受力面积,m 2 ; , 熔体的动力勃度, 它取决于熔体的性 质、 温度和压力, p a s o 由式 ( 1 )得出动力砧度公式: 厂 一 d v。 d z 。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1 9 9 8 - 0 3 - 1 9批准1 9 9 8 - 1 0 - 0 1实施 当 一 浆 头 插 入 盛 有 测 量 熔 体 的 柑 祸 内 并 以 一 定 速 度 旋 转 时 , 其 d v s 均 为 恒 定 值 设 口j 共- = 、 , 则 u u行 d r 。 q=k f ( 3 ) 式中:k为常数。 在钢丝扭矩式勃度计上, 摩擦力f与 钢丝的 偏转角切 成正比, 其茹度公式为: 4k k i = . , 价二八 甲 l : , n ) 式中:k ; - 常数,由 已知不同钻度的标准物质 标定得出, 钢丝的直径或角速度不同, 值不同; w ; 转 子 的 旋 转 角 速 度, r a d / s ; t 钢丝的偏转角, r a d . 改变下列方式可改变戮度测量范围: 改变钢丝的直径; 改变角速度; 改变测量浆头的大小。 3 . 2 煤灰高温砧 度特性 c o a l a s h h i g h - t e m p e r a t u r e v i s c o s i t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c 煤灰勃度是煤灰熔体的主要物理 特性, 它表 征煤灰熔体在锅炉炉内的 流动特性。煤灰的 勃度特 性通常取煤灰熔体降温过程中的豁度一温度关系, 以符合炉内结渣和流渣的 实际状 况 。 煤灰熔体成渣形态如图1 所示。 3 . 2 . 1 具有长渣特 性的 玻璃体渣 玻璃体渣: 煤灰熔体为 “ 真液相”状态。熔体在降温过程中,郭度值变化幅度较小, ig r r t 曲 线 ( 图i 中 曲 线a ) 连 续、 平 滑, 通 常 为 “ 长 渣 ” 。 3 . 2 . 2 具有塑 性区的塑 性渣 塑 性 渣: 煤 灰 熔 体 为 “ 真 液 相 ” 、“ 固 相 ” 和 “ 固 、 液 相 ” 共 存 状态 。 由ig p t 曲 线 ( 图 1 中曲线b )上有两个拐点一临界点 o和凝固点l 。该曲线分三部分:真液相区、塑性区和 快速凝固区。 在o 点右下方为 真液相区, 煤灰固 相物完全熔化; 在o点到l点的降温过程 中, 随 着固 相结晶的 不断析出, 会形成液、 固两相共存的塑性熔体;当温度继续降低至l 点时,熔体逐渐凝固。 3 . 2 . 3 无塑性区的 结晶渣 结晶 渣: 为 “ 真 液 相 ” 和“ 固 相” 状 态。 塑性区 , 在l g c t 曲 线 ( 图1 中曲 线c ) 上 , 只有一 个拐点0 ; 在高温区 ( 曲 线c中0 点右 下部) , 熔体为 “ 真液相”状态。当 降温至0 点时, 熔体很快地 “ 凝结” ,由 “ 真液相”直接转化为 “ 固相” ,而曲线上临界温度0点与 准凝固温度l点相重合。 3 . 2 . 4 临界温度点 ( 图1 的0点) 熔体在由 “ 真液相”过渡到液、 固两相共存状态时, 有大 量晶体析出, 此时的勃度称为 临界翻度,该点的温度称为临界勃度温度点 ,简称为临界温度点。 3 . 2 . 5 准凝固温度点 ( 图i 的l 点) 熔体在由 “ 真 液相”转化为 “ 固相” 时的猫度称 为准凝固薪度,该点的温度称为准凝固温度点 0 ( l ) 图 i 煤灰戮度特性的类tj a 一玻 璃体浓 :b- 塑 性浓 ; c 一结 晶消 ; ( 一 临 界温度点 ;l - 准凝固温 度点 4 试验设备与材料 4 . 1 勃度测量系统 由勃度计测量部分和指示仪表 ( 图2 )组成 4 . 2 高温钥丝炉 ( 图2 ) 4 . 2 . 1 用于 发热j l 件的相丝绕于刚玉螺纹内炉竹卜 , 在通人 h ,与 n :混合气体 ( 4l,.,12; 4 j . n- 0 . 8 3 3 3 3 3 3 5 x 1 0 - m 3 / s ; 0 . 8 3 3 3 3 3 3 5 、1 () 5 砰/ s )的 情况下,工作温度可达 1 7 8 0 c。 4 . 2 . 2 高温炉内上部恒温区的长度应大1 - 或等 1 4 0 mm,恒温区上下端温差应小于或等于 土 5 c , 4. 2. 3 马 . 2 . 4 高温炉内所 需的 保温材料为氧 化铝 ( a i , 几) 粉和氧 化铝 ( a i , 几)砖 高温炉管分外炉管和内炉管。外炉管应选用纯净的钦刚下管,其尺寸视炉体的大小 而定;内炉管应选用优质纯净的刚玉管,根据炉型不同,其尺寸的大小通常为内径 0 5 0 0 6 0 , 管长 3 6 0 mm一4 5 0 m m。通常情况 下,内炉管使用寿命为 1 0 次一3 0次 ( 指升温至 1 2 0 0 一1 7 8 0 c,经过粘度 测量降温至室温的一次全过程) ,若高温 炉质量良好并被精心维护时,其使用寿 命可达 5 0次以上。 4 . 3 给水、 供气及制样设 备 4 . 3 . 1 用 来冷 却炉 底用的 循环水箱。 4 . 3 . 2 循环水泵。 4 . 3 . 3 氢气 ( 纯度 9 9 . 5 %以上)发生 器, 流量为0 . 8 5 x 1 0 一 w / s o 4 . 3 . 4 氮气或二氧化碳 ( 纯度 8 5 %以 上)钢瓶。 4 . 3 . 5 微型浮子流量计,最大量程 1 . 6 7 x 1 0 - s m 3 / s o 4 . 3 . 6 钢 瓶减压阀。 4 . 3 . 7 托 盘天平: 称量范围i g 一 2 0 0 g i 感量0 . 1 g . 4 . 3 . 8 电位差计:精确至 o . o 1 m vo 4 . 3 . ,高温炉:炉温可升 至 8 0 0 以 上。 4 . 4 试验所需材料及使用工具 4 . 4 . 1 测温元件为热电偶。它由钨锌 图 2 x t p r 工 一2 型高温翁度计系统图 1 一测量 头2 - 指示仪 表;3 -高温 炉;4 , 5 -温 度 自动控制 信号仪 ;6 一 鸭、锌热 电偶 3 一钨锌2 5 组成,测量范围为5 0 0 - - 2 2 0 0 1c,直径 甸 . 5 所有待用的 热电 偶在使用前须经省部级以上 的计量检验单位标定并给出标定证书 及修正 值或修正曲线后方可使用。 4 . 4 . 2 弹性钢丝:材料为钢琴弦,直径 0 0 . 2 5 , 0 0 . 5 , 0 1 . 0 4 . 4 . 3 测量浆杆 ( 图3 ) : 用 $ 6 或0 4 铂棒加工 而成。 根据r度计种类的不同, 测量 浆头形 状分锥 体 【 图3 ( a ) 和正方体 【 图3 ( 6 ) a 测量浆杆在使 用前均须 标定。 测量 浆杆制做技 术要求如下: s 片45 1020 型旧 一 5855 一 437yg 图 3 测量浆杆 a )测 量浆杆的直度为0 . 0 3 1 0 0 ; b ) 浆头尺寸 偏差为土 0 . 1 m m ; c )表面 粗糙度为3 . 2 t, m o 4 . 4 . 4 钥丝:直径 们. 5 的铝丝用来作炉丝及 增竭架;直径 0 1 . 0的钥丝用来绑增祸。 4 . 4 . 5 刚玉 柑锅: 属一次性损耗品 ( 图4 ) 0 4 . 4 . 6 钦刚玉灰皿:规格为 1 3 0 . x 7 0 . x 2 6 m m ,属 损耗品。 4 . 4 . 7 刚玉炉管 ( 图 5 ) :内径 势 5 0 ,外径 0 6 0 , 螺纹长3 5 0 m m , 螺距2 . 8 n in 1 - 3 . o n l m o 4 . 4 . 8 刚玉热电 偶绝缘瓷套管如图6 所示。 4 . 4 . , 刚玉瓷珠如图7 所示。 图 4 刚玉增祸 沼匆 ! 一一一一一一州 i 一黑ql 之 一一 一 - i 图 5 刚玉炉管 4 . 4 . 1 0 干燥剂为硅胶, 用来 于燥人炉气体。 4 . 4 . 1 1 将分析纯氢氧化钠或 氢氧 化钾 ( 含 量)%)与 蒸馏水一起配制成氢气发生器 所需 的电 解液, 其配制比例 ( 质量:容积)为n a o h 蒸馏水= 2 0 %: 8 0 %; k o h : 蒸馏水= 2 5%: 7 5 %0 1 3 1 0 图6 热电偶外套管 集 薪 带 群12is 图7 刚玉瓷珠 将糊精与蒸馏水一起配制成制作灰柱 ( 或灰球) 所 需的 溶液, 其配制质量比 例为糊精: 蒸馏水= 5 %: 9 5 %0 4 . 4 . 1 2 工具有钢板尺、曲线板、绘图笔;桶、铁 铲、刷子、筛子、研钵;墨镜、手电筒 、钳子、镊 子、剪刀、螺丝刀。 5 试验方法 5 . 1 钥丝炉管的更换 炉管在使用一 段时间 后,会因 铝丝的氧 化,以 及熔渣对管壁的 浸蚀而 损坏, 需及时更换 ( 图 8 ) 0 5 . 1 . 1 将声 1 . 5 的钥丝 绕在刚玉 螺纹炉管上。 5 . 1 . 2 取下炉顶盖,打开上炉盖, 将内炉管与外炉管之间的氧化铝粉掏出,放人容器 ( 盆 或桶)中,用小于 l mm的筛子过筛,待用。 5 . 1 . 3 取出损坏的炉管,将炉底熔渣粒清除千净、在炉底放一块氧化铝砖制作的保温片, 然后在上面放少量的氧化铝粉填充缝隙。 5 . 1 . 4 将绕好的钥丝炉管置人炉中心底槽中,注意炉管下引线与管壁之间须保持一定距离, 以免发生短路或局部过热现象而影响炉子升温 5 . 1 . 5 取一 部分使用过并过筛后的氧化铝粉放人内炉管与外炉管之间的 底部并捣实。 5 . 1 . 6 将新氧化铝粉放人高温炉中高温 ( 8 0 0 u)灼烧 2 0 m i n ,取出立即装人内炉管与外炉 管之间,并捣实,直至装满。 5 . 1 . 7 将炉管的上、 下引线分别接 在炉体的电 源接线柱上, 加上垫片,上紧螺丝。 并用万 用表测量。在确认炉丝接线完好时,用氧化铝 粉敷于两引线周围, 保持两 引线的 适当 间距。 5 . 1 . 8 用氧化铝粉填满炉体上部后, 放上炉 盖,上紧螺丝,盖上炉顶盖。为防止内炉管上 部铝丝氧化和炉内散热,在炉顶盖周围敷以使 用过的氧化铝粉。 5 . 1 . , 将装有钨锌热电偶的瓷套管由 炉底置 人炉子中心, 并将热电 偶瓷套管固 定于 炉底插 口 处。此时,要 注意热电偶热端与增祸外底部 间的距离保持在 2 m m一4 mm ,以避免增祸熔 渣溢漏腐蚀热电偶。 5 . 1 . 1 0 接好氢气、 氮气送气管, 接通水源、 电源,待用。 5 . 1 . 1 1 打开 温控仪开关, 预热炉体, 升温至 5 0 0 r - , 在确认高温炉运行正常后降温, 关闭 电源。 5 . 1 . 1 2 钥丝 炉管更 换结束 5 . 2 高温炉恒温区标定 图 8 铝丝炉结构 1 一炉顶盖; 2 一上炉盖; 3 一绕着钥丝的内炉 管;a -氧化铝粉;5 一刚玉外炉特; 6 -饭化 铝砖;7 一电源接线柱;8 一下炉盖 9 一冷却 水套;1 0 以 熟 电偶;日一月 川 弓 :1 2 - m省 呀 弓线 高 温炉中 心上 部 ( )4 0 m m ) , 有一恒温区, 在经过多次更换炉管之后, 恒温区会产生 上 下偏斜, 此时, 须对恒温区进行标定 ( 图9 ) . 5 . 2 . 1 在炉内底部布置一支热电 偶, 热端位于炉管中部, 固定。此热电 偶作为相对基准端, 以控制炉子升温。 5 . 2 . 2 从炉子_ t 部插一支可移动热电 偶,并将其热端与固 定热电偶热端置于同一水平位 置。 5 . 2 . 3 炉温升至1 7 8 0 时, 恒温5 m i n - 7 m in 后,读出移动 热电 偶与固定 热电 偶量值。 5 . 2 . 4 将移动热电 偶向上移动l o m m( 以固 定热电 偶控制温度恒温) , 读出 并记录该点的温 度 值。然 后, 将移动 热电偶继续向上 移动l o m m, 记录该点温度。 依次逐点类推, 直至 温度 开始下降。 5 . 2 . 5 将移动热电偶热端重新置于与固定热电偶同一水平位置,开始向下移动 1 o n i m,记 下该点温度。继续向下移 l o r n m,记录该点温度。依次逐点类推,直至温度开始下降 5 . 2 . 6 根据上述测定结果,即可确定出恒温区。 5 . 2 . 7 上述测量结束后,根据需要,可在炉子降温过程中再选一二个温度点,重复上述试 验,以观察不同温度下恒温区的变化。 5 . 3 增涡内熔体温度的校正 ( 图 1 0 ) 测量 煤灰瀚度时的 温度应是煤灰熔体的真实温度。 图 9 恒温区标定 1 一炉管;2 一移动热电偶;3 一固定 热电偶4 -恒谧区 图 1 0 熔体温度校正 1 -炉管;2 - 增涡; 3 一内 热电偶;4 -柑涡架; 5 -恒温区;6 融休;7 一外热电偶 5 . 3 . 1 将外热电偶由炉底置人炉内柑锅外底部, 并 保持两 者间距为2 m m - - 4 m m . 5 . 3 . 2 在增涡内 装人熔体 ( 或氧化铝粉) , 其容量 与试验所需量相同 ( 6 0 g 土 5 g ) . 5 . 3 . 3 将内热电偶放人增涡内,按试验时的升温速度将炉温升至最高极限温度 ( 1 7 8 0 c ) . 并恒温3 m i n -5 m in . 5 . 3 . 4 测出 外热电偶及内热电偶的温度后, 降温 ( 与试验时降温速度相同) , 每降5 0 恒 温测量一个点, 至1 0 0 0 后完毕。 5 . 3 . 5 做出外热电偶与内热电偶温度校正曲线,以此为温度测量时的修正依据。 5 . 4 标准钻度物质的选定 5 . 4 . 1标准戮度物 质应属于晶体 或非晶体, 要 求其物理化学 性质 稳定, 无腐 蚀性 5 . 4 . 2 标准钻度的 物质有甲基硅 油 ( 硅油) 、 硼酥、 玻璃等, 其钻度范围为l l a “ s - i x 1 0 p a 5 。 5 . 4 . 3 标准翁度的物质须每隔2 年由省级以上的计量检验机构检定一次 5 . 5 灰样的制备 5 . 5 . 1 在 煤灰豁度 特性测定中,每 个灰 样样品 需要量为1 5 0 g ,其煤粉样量的多少视其灰分 含量的大小而定。 5 . 5 . 2 将足够量的 原煤在烘箱里 烘干 后, 磨制 成粒度 小于0 . 2 n i m的煤粉 5 . 5 . 3 取磨制好的煤粉于灰皿内然后将其置人高温炉中,升温至5 0 0 时恒温灰化 3 0 m i n , 继续升温至8 0 0 土 5 c, 至灼烧成灰 状 5 . 5 . 4 将烧成的灰 一式两份。 一份 作备用封存;另一份用糊精溶液湿润后压制成0 1 0 - 2 0 的 灰柱或r为5 m m的 灰球, 在室温下 晾干 或置于 烘箱里 低温 ( 4 0 一 6 0 c ) 烘干 后,再放 人高温炉中,以 8 0 0 c温度灼烧 4 0 m i n 取出,待用。 5 . 5 . 5 灰渣 ( 大块状)试样可破碎至 l o m m x l o m m x l o mm左右的渣块放在一起,待用 5 . 6 设备的调整和试验准备 图1 1 柑锅 捆绑法 1 一 毋 涡架 ; 2 一 刚 玉 增 祸 ; 3 -捆邦 丝 5 . 6 . 1 用 0 1 . 5的钥丝制作柑塌架 ( 其长度视炉管 口到炉膛恒温区距离而 定) , 然后用“ 1 . 0 的铝丝将增祸绑扎于柑揭架上 ( 见图1 1 ) , 5 . 6 . 2 将绑扎好的增涡架 悬挂在高温 炉内的 恒温区。 注意要 挂牢,以 免琳揭 在茹度测定时松动而 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5 . 6 . 3 将测量浆杆放人柑祸内, 调整浆头离柑塌底的高 度 ( 其高度由 标定钻 度计时确定) 。 5 . 6 . 4 固 定测量浆杆于勃度计测 量轴上, 启动 测量轴电 动机, 在测量 浆杆旋 转的情况下,移动钻度计测量头或炉子,使浆杆与增祸同心。 5 . 6 . 5 取下浆杆, 盖上炉 顶盖 并 将氧 化铝粉敷围 在炉顶盖 周围 5 . 6 . 6 检查温控设备、 电源开关是否完好, 供水管路、 送气管路是否畅通; 准备好试验所需的各类工具和绘图用品。 5 . 6 . 7 凡属试验损耗品, 均须有足 够的备 用品,并 在试验前检查是 否齐全 5 . 7 升温及熔样 5 . 7 . 1 接通电源, 调节 温度控制信号仪, 使铝丝炉以5 / m in - 1 0 c / m in 的速度升温。 5 . 7 . 2 当炉温升至4 0 0 一6 0 0 时, 分别打开氢气发生器 ( 或氢气钢瓶) 、 氮气 ( 二氧化 碳) 钢瓶的 开关, 调节 减压阀, 并保持适当的流 量比。 5 . 7 . 3 待温度升至1 0 0 0 时,向 增祸内投灰柱 ( 或灰球)1 - 2个, 观察并记录 灰柱 ( 或灰 球)的变形、软化、流动温度。 5 . 7 . 4 当炉温以5 1 r / m i n - i o l y / m i n 升至 灰样的熔融温度时, 减缓升温速度 ( 3 c / m i n 一 5 c / m i n ) , 开始向增祸内 投放灰柱 ( 或灰球) ,其投放速度视增祸内熔体反应强弱而定 ( 通 常以 熔体不溢出 增祸外为准) 。 5 . 7 . 5 待柑涡内熔 体液位高 度接近3 3 二 时, 用专用量具测量真实液位高度, 需要时可再 投放 l 一 2个灰柱 ( 或灰球) ,至液位高度为3 3 mr n o 5 . 8 高温a度特性的1m 9 定 5 . 8 . 1 勃度测定方法 将测量 浆杆放 入增祸内 熔体中,调 整测量 浆杆与 增祸同 心度。当 浆头 ( 或增锅)以一 恒 定角速度旋 转时, 在熔体勃滞力的 作用下, 钢丝产 生的 扭转角度 通过指示 仪表读出, 此读 数 可通过式 ( 4 ) 计算出与 各温度点对应的砧度值来 5 . 8 . 2 将测量浆杆徐徐放人柑祸内的熔体中,调整浆头与柑祸底部间距为 5 二 一7 m m ( 不 同钻度计,间 距不 同) 。将 测量浆杆连 接在测量 轴 。 5 . 8 . 3 在薪度小于3 p a - 、 时对应的温度 点 ( 或1 7 8 0 c ) 恒温5 m i n 后, 启动 测量轴电动机, 记录 该温 度时 仪表读 数、 并随时计算出 其l y i 度值.卜 5 . 8 . 4 降温1 0 一 6 0 1c ( 降 温幅度视 渣型而 定: 玻璃体 渣的降 温幅度约5 0 - 6 0 0 c ; 塑性 渣及结晶渣的降温幅 度约 1 0 一 5 0 v ) , 重复上 述测定直至凝固 点。 5 . 8 . 5 因 为煤灰耗度特性的测定取自 降温过程, 所以温度控制尤为重要, 偏差应小于5 。 5 . 8 . 6 各 点读 数取其三 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并及时绘制钻度特性曲 线图,若发现可 疑点, 须重新测fi t ,确 保测定值的 准确性。 5 . 8 . 7 测至 钻度大于1 x 1 0 4 p a “ s 时,测量 浆杆已 在熔体中旋转困难, 这时 关闭 测量轴电动 机,继续降温 5 一6 0 1c,观测熔体的凝固点温度。通常凝固点的确定以钥丝 ( 9 1 . 5 )伸进 柑竭内 熔体中, 扎探其坚 硬程度时的温度为准。 5 . 8 . 8 待炉温再次升至熔体 熔融温度时, 将测量浆杆迅速由增祸内 提出放人预置好的冷却 水中, 除净薪附在 浆头部位的 残渣。 5 . 8 . , 降 温并控制降温速度为 1 0 c / m i n - 1 5 c / m in 。待温度降至1 0 0 0 一 9 0 0 时,关闭 温控设备; 8 0 0 1c - - 6 0 0 时, 关闭氢 气发生器 ( 或氢气钢瓶调节阀) ; 5 0 0 一 4 0 0 时、关 闭氮气 ( 二氧化碳)钢瓶调节阀、循环水控制阀、 总电源。 5 . 8 . 1 0 测定结束 5 . 9 样品和废钥丝的处理 5 . 9 . 1 待炉温降至室温时, 从炉中取出 增祸, 将其剖析,观察 并记录 其结渣物理特性。 5 . 9 . 2 将试样贴上标签, 标出委托试验的单位名称、试样名 称,以及完成日 期, 然后留 存 1 年一2 年后处理掉。 5 . 9 . 3 柑祸架重 复使用l 一 3 次 后,与 绕在废炉管上的旧 钥丝以 及废测量浆杆一起, 送交 有 关单位回收。 6 试验结果的处理及误差 6 . 1 校核试验数据,打印试验报告 ( 见附录b ) o 6 . 2 绘制 高温煤灰钻度特性曲线图 ( 见附录c ) o 6 . 3 试样两 次测量均为降温过程, 其测量误差 ( 两 次试验相对于平均值的平行误差) 应满 足下述要求: a ) 玻璃渣: 误差1 0 0, 6 勃度值。 b )塑性渣:误差2 0 0 6 钻度值。 c ) 结晶渣; 误差 3 0 0, 6 勃度值。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 猫 度计 的 标 定方 法 对钻度计进行标定时,由已 知标准物质的猫度值及测定标准物质时的扭转角度 ( ,p ) . 依 据 公 式, = k = , 求出 测量 浆 杆系 数k。 a l 用硅油标定。 a l . l 取几种不同钻度的硅油 ( i p a “ s - - i x 1 0 0 p a “ s ) , 将其中一种放人增竭内 ( 液位为 3 3 mm) ,然后将增涡置人恒温器中,调节水温为2 0 土1 c , a l . 2 将连接在钻度计测量轴上的测量浆杆放人增祸 内,并调整浆头与柑祸底的距 离为 5 二 一7 mm( 不同勃度计的间距不同) , 启动电动 机, 测量 扭转角度 9 , , a l . 3按上 述方 法, 分 别 测出ap i , (p 2 , 、 (p , , 依 据式 ( 4 ) 计 算出k , 、 k , 、二 、 k ( 其偏差土 5 9 6 ) , 最 后取其 算术平均值k 为勃 度计 标定常数 a 2 用 硼酥 ( 或 纯玻璃) 标定。 a 2 . 1将硼醉 ( 或 纯玻璃) 破碎成 i o m m x i o m m x 1 o m m块状, 称取5 0 g 一 7 0 g ,待 用 a 2 . 2 当炉温升至8 0 0 时, 将硼醉逐块投人炉中钳祸内熔融。投人量视液位高度 3 3 m m为 准。 a 2 . 3 待炉温升至 乳度小于等于3 . o p a - s , 渴度小于等于1 7 8 0 时, 恒温3 m i n , 测量梦 值 然 后降 温, 每隔5 0 测定一个勃度值, 直至 测出其凝固点温 度。 a 2 . 4 炉子重新升 温, 重复上述 试验, 取相同 点两 次测定的 平均值, 依据式 ( 4 )求出k , , k 2 , 、 k , ,其 偏差 应小 于等于土 5 9 6 a 2 . 5 取k , . k 2 ,, 二 、 k , 的算术平均 x 作为 翁度计标定常数。 a 3 标定结束。 附录b ( 标准的附录) 试 验资 料 格式 b 1 试验报告格式 ( 单位夕 煤灰私度特性试验报告 委 托单位 委托 日期 年月口 样 品说明完成 臼 期年月日 分 析项 目样 品编号 气氛 煤 高温钻度 测试结 果 沮 度v 翻度 p a “ s 温 度r 娜度 p a “ s 温度r 乳度 y a “ s 温度 猫度 y a “ s 温度 默度 p a “ s 温度 钻度 p a “ s 竺 主骨审核试验 员 b 2 煤灰猫度一温度特性坐标纸 津 葬奉葬津 库 葬葬津 库 漆 幸 率葬 f 廿干 廿汗 砰 廿廿斤 汗 汗 汗 卜邢 土 业上业土业业土土 土 土业 阵 莽奉 拜 葬漆 库 葬葬库 阵 库 阵 牵葬 厂 j门一广l 仁广iir 下厂门一1州汀 曰一 门! 1 ! 吓 i 庄 m m 阵 叮印日日 州 集 其丰其 上其奥华华 集 比 巨 琪 阵年 若 甲俘 开 甲俘 开 年 若 甲 年阵阵唇钾 f p十 十干俘日 十f f 厂汁十 日 十甲f 干阵千尸 t p 吓 】 汗广 庄厂 ! 厅厂 汗 阵盯厂日 万 攀 攀 半 4 攀攀攀 攀 攀辜辜a f f十十干 日十十千 f 卜 十 十日 +. 干 尸 干 汗 干 厂 日干 门一11 下门日一门 i i门,厂门一 犷r 下广 n -i- m 田 日 阳日 f f 可厂叮厂 立 其 上 a 上 墓 其 上 土 上 止 业 甲年 释 年目 拜 若 用巨 三拜 月 甲阵乒 阵拜阵俘 拜 干升 田日 升 干日朴朴 干 干汗汗厂开 可 厂 f 厂) 正厂 i-i- tt厅厂 日 一 吓一 汗 一t l 一一 压 1 厅 而 的:生侧拐 1 5 0 0 1 5 5 0 1 6 田1 6 5070 07 5 01 8 0 )1 吕气 在 沮 度: c 图hi 煤灰钻温特性曲线绘图用纸 续表 7 9 5 附录c ( 提示的附录) 试 验 报 告 示 例 研究院、所 表 c l 煤 质 分 析 报 告 委托 单位 样品说 明 浙江北 仑 发电厂 ( 平朔2 m : 俄 罗斯)棍 煤 委托 1 期 完成 日期 分析项 i i 气绒 w种 高 温姚 度日侧 试 结 果 平朔9昆 俄罗斯 1 0 0 : 0 1 73 0 i一二 一 斗 流动一 平朔滋 俄w斯 8 1 厂2 ) 温 度 飞 ” 舫度 p a “ 温 度 钻度 p . “ , 温 度 飞 猫度 p a “ s 温 度 t 、 a 度 p a “ s 温度 y 孙度 、 5 温 度 r 猫 度 p . . “ 1 5 6 0 变 形 1 7 7 0 3. 0 1 7 4 0 2只 1 6 6 0 软化 1 7 4 0 1 9 9 . 8 1 7 1 0 3 8 . 2 1 7 1 0 1 7 2 0一 1 6 9 5 1 3 3 0 .0 i %f m 平朔91t 俄罗 助 以1 : 奴 6 8 0 1 6 5 01 6 4 1 1 61 8 . 79 8 61 . 0 2 4 4 0 0. 0 平4 1 混 俄罗斯 4 1 1 : 6 0 63 01 6 0 5 平 朔 混 俄罗斯 2 0: 8 0 6. 0 1 6 5 0 6. 7 2 1 3 9 . 0 1 5 7 0 1 5 3 8 . 0 2 4 0 21 . 0 5 4 0 2 0 4 8 1 . 0 1 6 1 0 凝 固 1 5 8 1 1 凝 f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