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 第一二、节 第九章第九章 方药基本知识方药基本知识 护理系 鞠兴华 第九章 第一二、节 学习目标 掌握 中药的性能和用法。 熟悉 方剂的组成原则。 了解 常用中药方剂的名称和功效 。 第九章 第一二、节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中药基本知识 第二节 常用中药 第三节 方剂基本知识 第四节 常用方剂 第九章 第一二、节 o o 概念: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和治病的药物。概念: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和治病的药物。 包括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植物居多称。植物居多称“ “本草本草” ”。 o o 前人常将前人常将药物的药性称为偏性。也就是说古人认为中。也就是说古人认为中 药的药性就是中药的偏性。药的药性就是中药的偏性。 o o 中药性能是中医理论对中药性质和功能的高度概括。中药性能是中医理论对中药性质和功能的高度概括。 包括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将浮沉和毒性四气五味、归经、升将浮沉和毒性。 o o 药物治病的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利用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脏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脏 腑阴阳气血所发生的偏盛偏衰腑阴阳气血所发生的偏盛偏衰 。 一、中药的性能一、中药的性能 第一节 中药基本知识 第九章 第一二、节 第九章 第一二、节 续断续断补肝肾补肝肾 强筋骨强筋骨 第九章 第一二、节 oo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为四性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为四性 1 1、四气的含义、四气的含义 有四层意思有四层意思 o o 寒与凉同类,寒甚于凉;温与热同类,热甚于温寒与凉同类,寒甚于凉;温与热同类,热甚于温 o o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o o 在实际当中有的药物的寒热并不明显,标为平性在实际当中有的药物的寒热并不明显,标为平性 第九章 第一二、节 u u 大寒、微寒、凉性大寒、微寒、凉性 u u 大温、微温、热性大温、微温、热性 1 1、四气的含义、四气的含义 第九章 第一二、节 oo即是说,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是从药物即是说,药物的寒热温凉之性,是从药物 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主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主 要是要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的。 2 2、四气的确定、四气的确定 o o 是在患者服药以后,以中医寒热辨证为基是在患者服药以后,以中医寒热辨证为基 础,从药物对所治疾病的病因、病性或症础,从药物对所治疾病的病因、病性或症 状寒热性质的影响中得以认识的。状寒热性质的影响中得以认识的。 第九章 第一二、节 oo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为寒性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为寒性 或凉性或凉性 o o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为温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为温性 或热性或热性 2 2、四气的确定、四气的确定 第九章 第一二、节 发散风热药发散风热药 利湿退黄药利湿退黄药 平抑肝阳药平抑肝阳药 攻下药攻下药利尿通淋药利尿通淋药 凉血止血药凉血止血药补阴药补阴药 寒性药寒性药 2 2、四气的确定、四气的确定 第九章 第一二、节 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药 补阳药补阳药 温经止血药温经止血药 热性药热性药 2 2、四气的确定、四气的确定 第九章 第一二、节 驱虫药驱虫药收涩药收涩药化痰药化痰药息风止痉药息风止痉药 无明显规律性无明显规律性 2 2、四气的确定、四气的确定 第九章 第一二、节附子附子 干干 姜姜 肉肉 桂桂 热性热性 第九章 第一二、节 黄连黄连 黄芩黄芩 大黄大黄 寒性寒性 第九章 第一二、节 3 3、四气的临床意义、四气的临床意义 为中医的为中医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种治疗这种治疗 原则提供了药理或者药物学的基础。原则提供了药理或者药物学的基础。 “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 “ “阳虚生内寒,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内寒,阴虚生内热” ” “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 阴阳的偏盛偏衰阴阳的偏盛偏衰寒热变化寒热变化 第九章 第一二、节 五味五味 第九章 第一二、节 n n 五味的本义是指辛、甘、苦、酸、咸五种五味的本义是指辛、甘、苦、酸、咸五种 口尝而直接感知的真实滋味。口尝而直接感知的真实滋味。 “ “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 ” (徐灵胎)(徐灵胎) 1 1、五味的含义、五味的含义 n n 作为中药性能中的五味,不一定是用以表作为中药性能中的五味,不一定是用以表 示药物的真实滋味,更主要是用以反映药示药物的真实滋味,更主要是用以反映药 物作用在补、泄、敛、散等方面的特征性物作用在补、泄、敛、散等方面的特征性 。 n n 辛、甘、苦、酸、咸、辛、甘、苦、酸、咸、涩、淡涩、淡 n n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第九章 第一二、节 (1 1)辛:能散、能行辛:能散、能行 2 2、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o o 发散(含透疹等)发散(含透疹等) o o 行气行气 o o 行血行血 第九章 第一二、节 辛能散辛能散 生姜生姜 胡椒胡椒 辛辣辛辣 芳香芳香 第九章 第一二、节 桂桂 枝枝 紫紫 苏苏 羌羌 活活 防防 风风 第九章 第一二、节 麻黄:麻黄:辛辛 苦苦 第九章 第一二、节 辛能行(行气、行血)辛能行(行气、行血) oo行气药:行气药:橘皮、青皮、香橼、佛手、枳实、枳橘皮、青皮、香橼、佛手、枳实、枳 壳、沉香、木香、乌药壳、沉香、木香、乌药 oo活血药:活血药:郁金、姜黄、川芎郁金、姜黄、川芎 oo化湿药:化湿药:藿香、砂仁、豆蔻藿香、砂仁、豆蔻 oo开窍药:开窍药:冰片、苏合香冰片、苏合香 oo温里药:温里药: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胡椒肉桂、吴茱萸、小茴香、丁香、胡椒 第九章 第一二、节 缓急止痛缓急止痛(甘草(甘草 蜂蜜蜂蜜 饴糖)饴糖) 缓和药性缓和药性(甘草(甘草 大枣)大枣) p p 和和 p p 补补 (2 2)甘:能补、能缓、能和甘:能补、能缓、能和 p p 缓缓 补气、补阳、补血、补阴补气、补阳、补血、补阴 健脾、生津、润燥、温阳、助阳健脾、生津、润燥、温阳、助阳 和味和味(甘草(甘草 蜂蜜)蜂蜜) 和中和中(补虚药(补虚药 消食药)消食药) 调和药性调和药性(甘草)(甘草) 第九章 第一二、节 p p 燥燥 p p 泄泄 p p 坚阴坚阴 阴虚火旺阴虚火旺 - - 知母知母 黄柏黄柏 清泄:清热泻火清泄:清热泻火 降泄:降脏腑上逆之气机(肺、胃为主)降泄:降脏腑上逆之气机(肺、胃为主) 麻黄麻黄 杏仁杏仁 葶苈子葶苈子 代赭石代赭石 通泄:通利大肠(大便)通泄:通利大肠(大便) 大黄大黄 芒硝芒硝 番泻叶番泻叶 芦荟芦荟 大戟大戟 苦寒燥湿苦寒燥湿 黄连黄连 黄芩黄芩 苦温燥湿苦温燥湿 橘皮橘皮 厚朴厚朴 (3 3)苦:能泄、能燥、能坚苦:能泄、能燥、能坚 第九章 第一二、节 作用:作用:收敛固涩收敛固涩。亦即抑制正气耗散,阻。亦即抑制正气耗散,阻 止其脱失之势。止其脱失之势。 包括:敛汗、止咳、止泻、固精、缩尿、包括:敛汗、止咳、止泻、固精、缩尿、 固崩、止带、止血等固崩、止带、止血等 乌梅乌梅 五味子五味子 龙骨龙骨 牡蛎牡蛎 (4 4)酸和涩:能收、能涩)酸和涩:能收、能涩 第九章 第一二、节 作用:作用:软坚散结软坚散结 牡蛎牡蛎 泻下:在软坚基础上的通利大肠。泻下:在软坚基础上的通利大肠。 芒硝芒硝 适应证:癥瘕积聚、瘰疬瘿瘤、痰核等形成适应证:癥瘕积聚、瘰疬瘿瘤、痰核等形成 坚硬结块者;燥结便秘。坚硬结块者;燥结便秘。 (5 5)咸:能软、能下咸:能软、能下 第九章 第一二、节 作作 用:渗利水湿、利尿用:渗利水湿、利尿 适应证:水肿、腹水、小便不利、黄疸、适应证:水肿、腹水、小便不利、黄疸、 泄泻、痰饮、泄泻、痰饮、 带下等带下等 猪苓、茯苓、泽泻、薏苡仁猪苓、茯苓、泽泻、薏苡仁 (6 6)淡:能渗、能利淡:能渗、能利 第九章 第一二、节 3、五味的确定 确定依据确定依据 oo药物的真实滋味药物的真实滋味 oo药物的的功效药物的的功效 山楂山楂 o o 消食消食 o o 活血化瘀活血化瘀辛能行辛能行 甘能和甘能和 第九章 第一二、节 4、五味的临床意义 o o 增强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增强临床用药的准确性 麻黄麻黄辛辛宣肺平喘宣肺平喘 杏仁杏仁苦苦降肺止咳降肺止咳 五味子五味子酸酸敛肺止咳敛肺止咳 人参人参甘甘补益肺气补益肺气 咳喘咳喘 第九章 第一二、节 (二)升降浮沉(二)升降浮沉 第九章 第一二、节 1 1、升降浮沉的含义、升降浮沉的含义 p p 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 p p 升是上升,表示作用趋向于上升是上升,表示作用趋向于上 p p 降是下降,表示作用趋向于下降是下降,表示作用趋向于下 p p 浮是发散,表示作用趋向于外浮是发散,表示作用趋向于外 p p 沉是收束闭藏,表示作用趋向于内沉是收束闭藏,表示作用趋向于内 p p 升与浮属阳;沉与降属阴升与浮属阳;沉与降属阴 升 沉 浮 降 第九章 第一二、节 2 2、升降浮沉的确定、升降浮沉的确定 oo药物作用的升降浮沉趋向,是与疾病的病势趋药物作用的升降浮沉趋向,是与疾病的病势趋 向相对而言的向相对而言的 oo具有解表、透疹、祛风湿、升阳举陷、开窍醒具有解表、透疹、祛风湿、升阳举陷、开窍醒 神、温阳补火、行气解郁及涌吐等功效的药物神、温阳补火、行气解郁及涌吐等功效的药物 ,其作用趋向主要是升浮的,其作用趋向主要是升浮的 oo具有清热、泻下、利湿、安神、止呕、平抑肝具有清热、泻下、利湿、安神、止呕、平抑肝 阳、息风止痉、止咳平喘、收敛固涩及止血等阳、息风止痉、止咳平喘、收敛固涩及止血等 功效的药物,其作用趋向主要是沉降的功效的药物,其作用趋向主要是沉降的 第九章 第一二、节 p p 炮制:炮制:酒酒升;姜升;姜散;醋散;醋收;盐收;盐沉沉 “ “酒制升提,姜制发散酒制升提,姜制发散” ” ? “ “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 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 ” p p 配伍:配伍:从众效应;从众效应;引经药的作用引经药的作用 麻杏石甘汤麻杏石甘汤 p p 性味性味 ? 性性温热升浮,寒凉沉降温热升浮,寒凉沉降 “ “寒无浮寒无浮” ” “ “热无沉热无沉” ” ? 味味辛甘升浮,酸苦咸沉降辛甘升浮,酸苦咸沉降 “ “酸咸无升,辛甘无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 ” ? 3 3、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第九章 第一二、节 p p 药材质地药材质地 ? 质地质地轻虚升浮,重实沉降轻虚升浮,重实沉降 p p 入药部分入药部分 ? 头、梢、皮升浮头、梢、皮升浮 ? “根升梢降根升梢降”? 根、果实、种子沉降根、果实、种子沉降 “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 “诸子皆降,蔓荆独升诸子皆降,蔓荆独升”? 第九章 第一二、节 p p 利用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纠正人体利用药物的升降浮沉性能,纠正人体 气机的升降出入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气机的升降出入失调,使之恢复正常 p p 顺应气机趋向,因势利导,祛邪外出顺应气机趋向,因势利导,祛邪外出 4 4、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 第九章 第一二、节 (三)(三) 归经归经 第九章 第一二、节 o o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 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 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 o o 归经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一种性能。表示归经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一种性能。表示 药物作用对人体部位的选择性。药物作用对人体部位的选择性。 归归归属归属 经经某经所属的脏腑本身及其统属的器官某经所属的脏腑本身及其统属的器官 和循行部位。和循行部位。 1 1、 归经的含义归经的含义 第九章 第一二、节 2 2、归经的确定、归经的确定 以以藏象学说藏象学说和和经络学说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为理论基础 以药物所治病证为依据以药物所治病证为依据 风热目疾风热目疾菊花菊花清清肝肝明目明目 项背痛项背痛太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羌活羌活 藁本藁本 前额眉棱骨牙龈部位痛前额眉棱骨牙龈部位痛足阳明足阳明胃经胃经 白芷白芷 第九章 第一二、节 麻黄麻黄发汗解表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宣肺平喘 利尿利尿 肺肺 膀胱膀胱 牡丹皮牡丹皮清热凉血清热凉血 活血化瘀活血化瘀 退虚热退虚热 肝肝 心心 肾肾 2 2、归经的确定、归经的确定 第九章 第一二、节 oo麻黄麻黄膀胱经膀胱经脏腑脏腑 oo羌活羌活膀胱经膀胱经经络经络 oo泽泻泽泻膀胱经膀胱经脏腑脏腑 (利水渗湿,主治小便不利、水肿之证。膀(利水渗湿,主治小便不利、水肿之证。膀 胱气化失司所致贮尿或排尿功能失常)胱气化失司所致贮尿或排尿功能失常) 2 2、归经的确定、归经的确定 第九章 第一二、节 能够增强用药的准确性,提高临床疗效能够增强用药的准确性,提高临床疗效 3 3、归经的临床意义、归经的临床意义 黄芩黄芩 龙胆草龙胆草 黄连黄连 心 心 胃胃 肝胆 肝胆 肺肺 第九章 第一二、节 oo补阴药补阴药 沙参沙参补肺胃之阴补肺胃之阴 麦冬麦冬补肺胃之阴、补心阴补肺胃之阴、补心阴 百合百合补心阴、补肺阴补心阴、补肺阴 女贞子女贞子补肝肾之阴补肝肾之阴 3 3、归经的临床意义、归经的临床意义 第九章 第一二、节 治疗头痛治疗头痛 太阳经头痛太阳经头痛羌活羌活 藁本藁本 厥阴经头痛厥阴经头痛川芎川芎 少阴经头痛少阴经头痛细辛细辛 阳明经头痛阳明经头痛白芷白芷 3 3、归经的临床意义、归经的临床意义 第九章 第一二、节 (四)(四) 毒性毒性 第九章 第一二、节 1 1、毒性的含义、毒性的含义 p p 毒性是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是用以反映毒性是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是用以反映 药物安全程度的性能。药物安全程度的性能。 p p 广义的毒性:广义的毒性:即是药物偏性,凡药皆有偏即是药物偏性,凡药皆有偏 性,因此毒性具有普遍性。性,因此毒性具有普遍性。 周礼周礼:“ “医师聚毒药以共医事医师聚毒药以共医事” ” 张子和张子和儒门事亲儒门事亲:“ “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 毒谓之毒。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毒谓之毒。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 胜。胜。” ” 张景岳张景岳类经类经:“ “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 者,以气味之有偏也。者,以气味之有偏也。” ” 第九章 第一二、节 2 2、影响毒性的因素、影响毒性的因素 oo用量用量 砒霜砒霜 五加皮五加皮 关木通关木通 oo药材的品种药材的品种 关木通关木通 oo质量质量 乌头乌头 附子附子 oo采集采集 桑寄生桑寄生 槲寄生槲寄生 杜鹃花杜鹃花 oo贮存贮存 轻粉见光析出汞轻粉见光析出汞 霉变产生黄曲霉素霉变产生黄曲霉素 oo加工炮制加工炮制 朱砂朱砂 雄黄雄黄 附子附子 oo配伍配伍 oo剂型与给药途径剂型与给药途径 乌头乌头 附子附子 桔梗桔梗 oo个体差异个体差异 第九章 第一二、节 3 3、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oo凡是狭义的有毒的中药,就是在书上或者药典凡是狭义的有毒的中药,就是在书上或者药典 上注明了有毒的,用量越来越小;对于没有标上注明了有毒的,用量越来越小;对于没有标 明有毒的药物,用量越来越大,大到了超过了明有毒的药物,用量越来越大,大到了超过了 常用量的很多倍达到了中毒剂量常用量的很多倍达到了中毒剂量 o o 既然它是毒药,为什么还要用它,干脆把既然它是毒药,为什么还要用它,干脆把 这些药取缔了这些药取缔了 砒霜砒霜 升药升药 目前的几种观点目前的几种观点 o o 认为中药是天然的药,所以中药是无毒的认为中药是天然的药,所以中药是无毒的 红参红参 火麻仁火麻仁 第九章 第一二、节 正确的态度正确的态度 oo “ “有毒观念,无毒用药有毒观念,无毒用药” ” 内经内经:“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 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 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若毒药治病,先起如黍粟,病去若毒药治病,先起如黍粟,病去 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 ” 3 3、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第九章 第一二、节 思考题思考题 oo中药性能的含义是什么中药性能的含义是什么? ? oo中药性能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中药性能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oo什么是中药的四气什么是中药的四气? ? 四气确定依据及临床意四气确定依据及临床意 义分别什么义分别什么? ? oo中药性能的五味各有哪些作用特点中药性能的五味各有哪些作用特点? ? oo什么是中药的归经什么是中药的归经? ? 归经确定依据是什么归经确定依据是什么? ? oo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oo影响毒性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毒性的因素有哪些? ? oo正确对待中药毒性的态度是什么正确对待中药毒性的态度是什么? ? 第九章 第一二、节 二、中药的用法 (一)中药的配伍 配伍的目的:增强疗效、减轻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配伍七情: 单行 一味 如独参汤 相须 麻黄 + 桂枝 增强 相使 黄芪(主)+ 白术(辅) 疗效 配伍七情 相畏 半夏畏生姜 减轻 相杀 生姜杀半夏 毒副 相恶 人参恶莱菔子 配伍 相反 乌头反贝母 禁忌 第九章 第一二、节 二、中药的用法 (二)配药禁忌 1、配伍禁忌 十八反歌诀: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芜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诀: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佗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蓬石脂便相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河南轻工职业学院单招《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6届河南省郑州枫杨外国语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东省惠州市惠东燕岭学校九上化学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实验学校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医疗保障工作总结
- 窗口部门工作总结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滨州市部分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桦南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特斯拉供应商手册
- 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吉林:用水定额(DB22-T 389-2019)
- 威士忌餐吧策划书3
- 《应用语文(第三版)》课件 第三单元 特殊情境口语交际
- 果农电商合同协议
- 武汉网约车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DB1411T 65-2024 旱垣地高粱田间测产操作规程
- 数码印花操作培训课件
- GB/T 44808.2-2024人类工效学无障碍设计第2部分:考虑颜色视觉随年龄变化的颜色组合方法
-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