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荨麻疹的研究课件_第1页
针灸治疗荨麻疹的研究课件_第2页
针灸治疗荨麻疹的研究课件_第3页
针灸治疗荨麻疹的研究课件_第4页
针灸治疗荨麻疹的研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治疗荨麻疹的研究 n组员:朱欢欢,林玉敏,王鑫睿,李永红 ,徐瑞妤,傅艳倩,高锦雄,陈伟文,周 俊,朱校军,冯学烽 n定义:荨麻疹又称“风疹块”,“ 风团疙瘩”,是由一种皮肤粘膜 小血管扩张及渗透增强而引起 的局限性,一过性水肿反应。 n症状: 突然起病,风团搔痒,形态各异,此 起彼伏,或疹块突起,或连成片。可因气 候变化而加剧或渐减。急性患者消退迅速 ,按临床症状可分为如下几型。 1、风热型 主要表现:红色风团,皮肤奇 痒,脉浮数。 2、风湿型 主要表现:风团色淡或色白伴 有肢体困重,舌苔白腻,脉浮缓。 3、肠胃积热 主要表现:风团块,伴有脘 腹疼痛,便秘或腹泻,苔薄黄,脉数 n西医角度的分型: 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疾病可短 期内(数天至12周)痊愈者称为急性荨 麻疹; 若反复发作达数月(12月)以上甚至 经年不断者称为慢性荨麻疹。慢性者一般 全身症状较轻,风团时多时少,有的有时 间性,如晨起或临睡前加重,有的则无一 定规律。 n治疗: 中医上,主要使用针灸治疗的方法为主的 ,而相对于针灸来说,用中药治疗的方法 不多,一般以疏风养血,清热祛湿为主。 如消风散。 古籍上的一些方法:“治风先治血,血行 风自灭”, “透表和卫”、“清营凉血”、“疏肝 解郁”、“清心泻火”、“表里双解”。 n 西医治疗: 以去除致敏因素为主,用抗组胺药物为辅, 严重者可予以皮质激素治疗。 1 抗组胺药物: 2 肾上腺皮质激素 3 抗生素 4 降低血管壁通透性的药物 5 拟交感神经药 6 组胺球蛋白 7 局部治疗 现代实验针灸对荨麻疹的临床研究( 主要以慢性的为主): 慢性荨麻疹中医称瘾疹。慢性荨麻疹在人 群中发病率为0.13,女性约为男性的 2倍。在对慢性荨麻疹针刺疗效及免疫机制 临床研究过程中,重点对免疫指标IgE和血 清补体C3进行了血清同步检测。 实验一: (艾宙等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 及其对血清补体C3 的影响) n观察组(针刺联合仙特敏治疗组)50例 n对照组(单纯仙特敏对照组)42例。 n另有32例健康人与患者治疗前同时测定补 体进行对照。 n观察组 以毫针针刺疗法配合口服抗组胺药仙特敏。针 刺主穴: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均取双侧穴,行提插补泻手法,多补少泻。配穴 :兼阳虚畏寒者加肺俞、脾俞、肾俞;兼腹痛者 加足三里、天枢;兼烦躁失眠者加神门、印堂。 留针30分钟,隔日1次。同时服抗组胺药仙特敏 10 mg,每日1次。 n 对照组 服抗组胺药仙特敏10 mg,每日1次。 两组均嘱患者忌食海鲜、辛辣食物。治 疗1个月,停止针刺及服药治疗3天后进行 疗效评估。取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人( 与患者治疗前同时测定)清晨空腹时静脉血2 ml,离心成血清。测定血清补体C3 治疗结果 两组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 =4762,P005。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n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血清补体C3 水平与健康人 比较:9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血清补体C3水 平为0.8210.245 gL,32例健康人血清补体C3 水平为1.1800.208 gL,经t检验,P005,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提示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补 体水平低于健康人。 n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补体水平变化见表2 远期疗效:3月后对痊愈患者追踪调查。 观察组26例痊愈者复发1例,对照组17例患 者复发2例。 实验二 车建丽针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血 清水平IgE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 n临床资料 观察组20例:治疗前测血清IgE,1月内未 曾使用过抗组织胺和免疫调节剂; 健康对照组20例:为本院体检合格的健康 成人,无荨麻疹病史 荨麻疹患者血清IgE水平与健康组比较:结 果(IUm1):健康对照组20例为9458, 观察组20例为247214。 n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选取12例,其中 病程最长25年,最短3月。针刺取穴;合谷 、曲池、足三里、三阴交、血海,根据临 床症状随症加减;外感风邪型加大椎、风 门;脾胃湿热型加天枢、中脘;气血亏虚 型加脾俞、气海;冲任不调型加肝俞、关 元。均双侧取穴,行提插补泻手法,多补 少泻,留针30 min,隔日1次,治疗1月后 测血清IgE水平。 结果 针刺前后血清IgE水平检测及自身比较( )经临床检测,1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经针刺 治疗前血清IgE水平为197169,治疗后为 11143,有一定的降低,针刺前后自身比 较有显著差异,从而证明针刺有提高机体 免疫功能的作用。 n现代的针灸治疗方法: (一)埋线疗法: 以清热利湿,活血驱风,疏通经气,散风止痒为 主 穴位选择: 风池,曲池,血海,脾俞,大肠俞,足三里,风 市,阳陵泉 风府,合谷,肩禺,胃俞,膈俞,三焦俞,箕门 ,三阴交 方法:以泻法为主,以上两组穴位交叉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