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肌肉神经(精品)_第1页
课件肌肉神经(精品)_第2页
课件肌肉神经(精品)_第3页
课件肌肉神经(精品)_第4页
课件肌肉神经(精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3 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复合收缩 实验目的与意义 肌肉兴奋的外在表现是收缩。 当其受到一个阈上强度的刺激 时,爆发一次动作电位,迅速 发生一次收缩反应,叫单收缩 。单收缩曲线分为潜伏期、收 缩期、舒张期三个时期。 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的幅 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当肌肉相继受到两个以上同等强度的 阈上刺激时,因刺激频率不同,后一 次收缩会落在前一次收缩的不同时相 内,从而形成不同形式的收缩曲线: 1.几个分离的单收缩:刺激频率低于单 收缩频率,时间间隔大于单收缩时间 。 收缩的总和(强直收缩):刺激频率 高于单收缩频率,时间间隔小于单收 缩时间。 1)不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次刺激所引起 的收缩发生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内 ; 2)完全强直收缩:后一次刺激所引起的 收缩发生在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内, 各收缩不能分开,肌肉维持稳定的收 缩状态。 实验目的与意义实验目的与意义 n了解肌肉收缩过程的时相变化 n观察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 实验目的与意义 实验对象与器材 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及相关用品:同上次实验 RM6240B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屏蔽盒 屏蔽盒屏蔽盒 张力换能器 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生理记录仪及其软件的使用 RM6240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工作界面 开始示波 系统开始采集波形并实时显示 波形。 开始记录 系统开始将采集的波形在实时 显示的同时实时记录到硬盘上。 停止记录 停止记录采样波形。 记滴 弹出记滴对话框。 刺激器 弹出刺激器对话框。 1菜单条 2. 工具条 坐标滚动 改变波形的显示范围。 零点偏移 用于通道的零点调节。 波形放大、波形缩小、波形还原 利用软件改变通道灵敏度,对信 号放大或缩小。 波形图板 打开波形图板, 可对所选的波形 ,进行各种图形处理。如:可对波 形进行剪切,擦除,粘贴等处理。 3.刺 激 器 在此对话框中的参数设置可通过每一参数项右边的 上下箭头调节,也可通过键盘输入。 一般需要调节的参数为:模式、方式、强度,在做 坐骨神经动作电位时要选“同步触发”。 4. 记滴器 在示波菜单中,选择记滴功能,弹出如上对话框(此框可 用鼠标随意拖动)。选择“开始记滴”按钮,在“开始时刻”对 话框中系统自动记录这一时刻,并在“速率”框中自动显示当 前尿滴的速率。此时“开始记滴”按钮变为“停止记滴”,在需 要的时候,按“停止记滴”按钮停止。系统自动显示记滴时间 、滴数和平均速率。 如果需要记录波形,请先“开始记录”,再“开始记滴”。 5标记框 在记录波形时,当选择了适当的 标记组,通过空白框的下拉键可选择 需要的内容。需要加入标记时,点击 “打标记”即可在四通道波形上同时记 录下所加标记名称,或用鼠标右键在 任一通道的任意位置加入标记。 如果标记框内没有所需内容,可 点击“ + ”添加;或点击“ - ”删除。 如果删除了标记组中原有的内容,可 用“标记组”中“缺省标记组”恢复。 6. 控制参数区 鼠标在通道参数区各功能键上移动可看到各功能键的 功能显示,分别为通道模式、扫描速度、灵敏度、时间常 数、滤波频率、导联。用鼠标点击这些功能可调节各通道 的实验参数。 持钳打结法 单手打结法 外科手术结的打法 实验步骤 1. 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破坏脑和脊髓 剪去躯干上部及内脏 剥 后肢皮肤 分离两腿 游离坐骨神经 游 离腓肠肌 标本检验 2. 标本与仪器的连接: 将标本股骨固定在肌槽上, 结扎跟腱的棉线通过区别针 与张力换能器相连,神经置 于刺激电极上,用林格溶液 保持标本湿润。 刺激线接记录系统的刺激输 出,张力换能器接通道1。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3. 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打开主机、计算机, 将桌面上的“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 系统” 打开,并从“实验”中找到“肌肉收缩实验”。 在刺激器窗口中选择刺激为单刺激,点击开始示波、开 始记录,从零开始逐渐增加刺激强度(V),找出引起肌肉 收缩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强度),增大刺激强度,观察 刺激强度与收缩曲线高度(收缩幅度)的关系。 继续增大刺激强度,当肌肉收缩曲线的幅度不再随刺激 强度增大而增高时,记下最大刺激强度。 保存曲线。 实验步骤 4. 刺激频率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选择实验,将刺激方式改为连续单刺激,在阈刺激 强度和最大刺激强度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强度固定 不变,将刺激频率从1 HZ开始逐渐增大(一般不要 超过50 HZ),观察记录收缩形式的变化,分别记录 可使肌肉出现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 收缩时的刺激频率及相应曲线。 保存曲线。 关键技术 n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n标本与仪器的连接 n连续刺激时刺激强度与频率的选择 本实验需掌握的实验技术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及其软件的使用 手术结的打法 注意事项 n肌肉与换能器的连接松紧适当,连线要垂直。 n每改变一次刺激频率后,应休息0.5-1 min, 每次 刺激不要超过3-4 秒,以免标本疲劳。 n实验过程中应常用林格溶液润湿标本,以免影响 神经和肌肉活性。 思考与探索 n设计实验观察不同强度的连续刺激对强直收缩形式的影响 。 n试设计实验,测试腓肠肌的不应期。 n设计实验,观察刺激腓肠肌与刺激支配腓肠肌的神经其不 应期有何不同。 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观察与记录 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测定 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 实验4 实验目的及意义 神经兴奋的标志是产生动作电位,每条神经纤维动作电 位的产生都遵守“全或无”的方式。 神经干是由许多兴奋性不同的神经纤维组成的,因此, 神经干动作电位记录到的是多个兴奋阈值、传导速度和 振幅各不相同的动作电位的总和,为一个复合动作电位 ,不存在严格的阈强度,也不表现为“全或无”的特征。 在一定范围内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 而增大。 根据引导方法的不同(双极引导或单极引导),可分别 得到双相、单相动作电位。 实验目的及意义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有一定的速度。不同类型 的神经纤维其传导速度各不相同,主要取决于神经纤维 的直径、有无髓鞘、环境温度等因素,蛙类坐骨神经干 的传导速度约为35-40 m/S 。 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可发生周期性变 化,包括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 为了测定神经一次兴奋之后兴奋性的变化,先给神经施 加一个条件性刺激,引起神经兴奋,然后在前一兴奋过 程的不同时相内给神经一个检验性刺激,检查神经对检 验性刺激所作出的反应,来判断神经组织兴奋性的变化 。 实验目的及意义 n实验中所给条件性刺激和检验性刺激为两个 参数完全相同的阈上刺激,在不同时间间隔 内检查检验性刺激所引起的动作电位幅度的 变化,来反映部分神经纤维兴奋性的变化规 律: n相对不应期:检验性刺激引起的动作电 位幅度开始减小时两刺激间的时间间隔 。 n绝对不应期:检验性刺激引起的动作电 位刚好消失(且增加刺激强度也不能使 之产生)时两刺激间的时间间隔。 神经干兴奋后兴 奋性的变化 实验目的及意义 n掌握离体神经干动作电位的细胞外记录法及其 基本波形的判断和测量。 n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及其不应期的测 定方法。 n了解坐骨神经兴奋性的特点。 实验对象与器材 同神经-肌肉实验 实验步骤 1. 制备坐骨神经标本: n若神经长度足以搭过屏蔽盒中所有电极,则将神经从腘 窝处结扎,于结扎线远端剪断即可。 n若神经长度不够,将坐骨神经在腘窝处的两条分支(胫 神经和腓神经)剪去任一分支,继续分离留下的另一分 支,直至脚跟端。用线结扎,在结扎线的远端剪断神经 ,保留一小段线头(约1 cm)。 n将完全游离的坐骨神经干置于盛有林格溶液的烧杯(或 平皿)中备用。同法分离另一侧坐骨神经干备用。 实验步骤 2. 测量双相动作电位: 将神经干标本置于标本屏蔽盒内,使神经干与刺激电极 、接地电极、引导电极均接触良好。刺激电极与主机的 刺激输出相连,引导1接通道1,引导2接通道2。 打开系统软件,点击开始示波主菜单中“实验”下拉 选择动作电位实验自动弹出或在主菜单“示波”中找到 刺激器同步触发调节刺激为单刺激调节刺激强度 开始刺激记录波形,辨别刺激伪迹和动作电位,保 存曲线。 调换引导电极的位置,观察动作电位波形有无变化,改 变标本放置位置后,波形有无变化。保存曲线。 实验步骤 3. 测定传导速度: n开始示波开始记录选择实验同步触发开始 刺激记录上一个动作电位起始部位与下一个动作 电位起始部位之间的时间间隔(T)(单位:秒) ,保存曲线。 n测量引导电极1,2之间的坐骨神经干的长度,用 “S”表示(单位:米)。 n根据公式 V=S/T 计算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其中V 表示传导速度)。 实验步骤 4. 不应期的测定: 开始示波选择不应期自动测定试验同步触发 开始刺激 page up / page down 看相关波形 保存曲线。 计算坐骨神经兴奋的相对不应期和绝对不应期。 5. 单相动作电位: 用镊子将两引导电极(,)之间的神经夹伤 或剪断,观察动作电位变化。 关键技术 n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 n标本与仪器的连接 n曲线的记录与保存 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 本实验需掌握的实验技术 注意事项 n剥制神经标本时要仔细,须将神经周围的结缔组织去 干净,避免与金属接触和戳伤神经标本。 n神经干要伸直,防止弯曲、折叠和粘附。要与各电极 良好接触。盖上屏蔽盒的盒盖并接地,防止干扰。两 对引导电极间距离应尽可能大。 n神经干在空气中不可暴露过久,应时常用林格溶液润 湿,但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