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QX/T 21-2004 农业气象观测记录年报数据文件格式》是一项由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标准,旨在规范农业气象观测记录年报的数据文件格式。该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农业气象站对于年度观测数据的整理与上报,确保了不同地区、不同站点间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根据这项标准,农业气象观测记录年报主要包括了温度、湿度、降水量、风速、日照时数等基本气象要素以及土壤湿度、作物生长状况等相关农业气象指标的信息。为了便于计算机处理和分析这些信息,标准规定了详细的文件结构与编码规则。比如,每个观测项目都有固定的字段长度,并采用特定字符集表示;年份、月份等时间信息则按照YYMMDDHH的方式进行编码,其中YY代表年份后两位数字,MM是月份,DD为日期,HH指小时(如果适用)。
此外,《QX/T 21-2004》还定义了数据质量控制码,用于标记数据是否经过了质量检查及其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追踪数据来源及处理过程,提高数据使用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此标准不仅促进了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标准化建设,也为科研人员利用历史资料开展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4-10-20 颁布
- 2005-02-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7 21of 21皿1范围12定义13文件的命名及其说明.34文件的结构及其说明.35各数据块格式规定,.5附录A(规范性附录)数据结构.16附录B(资料性附录)作物生育状况观测记录年报表(农气表一1)27附录C(资料性附录)土壤水分观测记录年报表(农气表一231附录D(资料性附录)土壤水分观测记录年报表(农气表一236附录E(资料性附录)自然物候观测记录年报表(农气表一3)54附录F(资料性附录)畜牧气象观测记录年报表(农气表一4)57 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科研的基础。为实现对其信息化管理,特制定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年报表数据标准格式。本标准参照现行农业气象观测规范,按照农业气象观测内容与使用要求而制定。本标准中无特殊说明时,所有数值部分按农业气象观测规范中的规定表示小数的数值,相应乘以100(小数两位时)或乘以10(/J、数一位时),使小数以整数表示。本标准中用字母“T”表示字符,为固定长度;用字母“C,表示汉字,其长度为固定长和不固定长。凡文中长度数字前加“最多”字样的,表示为不固定长汉字型。长度数字前没有“最多”字样的,表示为固定长汉字型。本标准中日期表示方式为月、日,字段长为4位,前两位为月份,后两位为日期。位数不足时,高位补空格,当月、日记录缺省时相应位补空格。日期为起止日期时,字段长为9位,前4位和后4位均为月、日,中间位为“一”,月、日记录缺省或位数不足时,其处理同日期表示。本标准由国家气象中心、天津市气象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本标准起草人:高鹰、宋超辉、刘爱霞、刘小宁、郭军、郭发辉、花灿华。 21据格式和各项目内容的有关细则。标准数据格式适用于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的收集存储、传输、信息化处理等,实现农业气象资料的规范化管理和信息共享。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年报表包括以下五种:作物生育状况观测记录年报表(农气表一1);土壤水分(烘干称重法)观测记录年报表(农气表一2;土壤水分(中子仪法)观测记录年报表(农气表一2;自然物候观测记录年报表(农气表一3);畜牧气象观测记录年报表(农气表一4),2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发育期计算公式如下: 93 X 100 %“(1)93一91式中:W土壤重量含水率(%);91盒重,单位为克(g) ;9:盒与湿土共重,单位为克(9);93盒与干土共重,单位为克(9)。管水不与地下水相连接)情况下,土壤所能保持的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是植物有效水的上限。of 算公式:仁。.。.。.(2)式中:R土壤相对湿度(%),取整数记载; 21壤重量含水率(%);f田间持水量(用重量含水率表示)。of 位体积内的干土重,以克每立方厘米表示。M X 100V X (100+W).(3)式中:P土壤容重,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位为立方厘米(;M钻筒内湿土重,单位为克(g);W钻筒内土壤重量含水率(%)。度)的土壤中总的含水量,以水层深度毫米表示,取整数记载,计算公式:v=(4)式中:v土壤水分总储存量,单位为毫米(P地段实测土壤容重,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h土层厚度,单位为厘米()。算公式:u=一(5)式中:u有效水分储存量,单位为毫米(萎湿度(重量含水率表示)。使植株失去膨压。称凋萎系数。of 消除仪器本身的系统误差,建立的土壤容积含水量与中子记数比之间的关系方程。Q=a+(6)式中:Q土攘容积含水量;R中子测量记数与标准记数之比;a,b用最小二乘法求出的系数。 鸣虫、两栖动物或第一次听到其叫声。鸣虫、两栖动物或最后一次听到其叫声。of 度)内,牧草对地面的投影面积(长度)占总面积(长度)称“文件类型为文本文件。一个文件由一个站年的农业气象观测记录年报表数据构成,即:“作物生育状况观测记录年报表(农气表一1),“土壤水分(烘干称重法)观测记录年报表(农气表一2,“土壤水分(中子仪法)观测记录年报表(农气表一2,“自然物候观测记录年报表(农气表一3)”及“畜牧气象观测记录年报表(农气表一4)”打头,由15个字符组成。 I I i i 留字);文件的结构及其说明任何一个报数据和附加信息三个部分构成。. 1台站参数台站参数为文件的第一个记录,由10个字段组成,依次为区站号、经度、纬度、拔海高度、观测年份、省市自治区名称、台站名称、地址、质量检查状况码及档案号。其字段长依次为5T,6T,5T,6T,4T,9C,20C,30C,3T,8T,两位为区号,后三位为站号,字段长为5T,5位为经度,其中1数不足时,高位补空格。最后一位“E”或“W”分别表示东、西经,洲洲洲2)前4位为纬度,其中1数不足时,高位补空格。最后一位“S或“N”分别表示南、北纬,字段长为5T,1位为拔海高度参数,实测为“o,约测为“1。后5位为拔海高度,单位为,0. 1 m。当高度为约侧值时,在原测值上加50000,字段长为6T,测年份, i .台站所在省市名称,字段长为9C,兀)台站名称,字段长为20C,凡)台站所在地址,字段长为30C,4. a, a2 a,)从左到右分别为台站、省和国家三级质量检查码,由3位(”时,表示该数据块缺省无记录;块标识符为B, C,Z,均有记录时,1严格按照作物生育状况观测记录年报表、土壤水分(烘干称重法)观测记录年报表、土壤水分(中子仪法)观测记录年报表、自然物候观测记录年报表、畜牧气象观测记录年报表的顺序分块排列。每一块数据均为独立的数据实体,块与块之间无任何联系,若某块数据全年无观测,则该数据块作缺省处理。以下可分为若干个记录,一个记录可由若干个字段组成,一个字段可由若干个字符或汉字组成。其块结束符为“!,段结束符为=,记录结束符为“,字段结束符(又为字段与字段间的间隔符)为“”。其年报表封面的部分项目,由一个记录若干个字段组成,无段落标识符。全年所有资料录人以后的一个记录,由6个间号“?”组成,作为一个站年数据的结束。1当某数据块缺省无记录时,其块名中的“y用“=”表示,且块结束符“! ”不能省略。该数据段段标识符和段结束符“= G 不能省略。该记录结束符“”不能省略。为字符型或固定长汉字型,则该字段高位用“空格,+卜足;若为4 21该字段用实有的汉字位数表示。存在时:若为字符型或固定长汉字型,则该字段的相应位均补“空格”;若为非固定长汉字型,则该字段至少用一个空格表示,且字段间的间隔符,. I”不能省略。物生育状况观测记录年报表(农气表一1)”中的所有数据,分为11个数据段,第一个数据段为年报表封面部分内容,无标识符,长状况、生长高度、密度、产量因素、产量结构C(标识符中”时,表示缺省无记录斌为“0时,有记录但无说明准为其他字符,一个记录10个字段组成。字段排列顺序为“作物名称,、“品种名称”、“品种类型、熟性、栽培方式”、“台站长”万“抄录员”、“观测员”、“校对员”、“预审员”、“审核员”、“寄出日期”,每个字段长依次为4C,20C,20C,16C,16C,16C,16C,16C,16C,8T,寄出日期(: 4T) , 2T),2T),其中月份和日期位数不足时,高位补空格。育期(月、日)”、“生长状况(类)”、“生长高度(、密度(株、茎数/m),“产量因素”、“产量结构”栏内容,共有16条记录,各记录的规定如下:第1育期一名称”、“产量因素一发育期”、“产量因素一项目”、“产量因素一单位”、“产量结构一项目”、“产量结构一单位”。每条记录为13个字段,依次为作物生长各个阶段,育期一始期”、“发育期一普遍期”、“发育期一末期”,每条记录13个字段,每个字段为8T,前1和日位数不足时,高位补空格。第10条记录为“生长状况(类)”,13个字段,长高度(, 13个字段,每个字段为714条记录依次为“总株茎密度(株、茎数/m)与有效株茎比的总株茎密度(株、茎数/m)”一2,“有效株茎密度(株、茎数/一3,每条记录13个字段,每个字段为7T,第15量因素一数值”、“产量结构一数值”每条记录13个字段,每个字段为7T, 211. 3 要田间工作记载”栏内容,记录条数按项目多少而定,最多20条,每条记录4个字段,依次为“项目”、“起止日期”、“方法和工具”、“数量、质量、效果”,字段长依次为5C,9C,22C,38C, 个字段,依次为“播种到成熟天数”、“地段实产一实收面积(m,)”、“地段实产,“地段实产一每平方米产量(,“县平均产量资料来源”、“县平均产量(kg/,“与上年比增减产百分比”,字段长分别为3T,8T,9T,7T,20C,8T,41. 5 测地段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栏内容,多至每条记录10个字段,其顺序为“观测日期(月、日)”、“灾害名称”、“受害期(起止月、日)”、“天气气候情况”、“受害征状”、“植株受害程度(%)”、“器官受害程度(%)”、“灾前灾后采取的主要措施”、“对产量的影响情况”、“地段代表的灾情类型”,字段长分别为9C,4C、最多36C、最多62C,最多36C,4T、最多20C、最多25C,8C, 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调查”栏内容,多至每条记录13个字段,其顺序为“调查日期(起止月、日)”、“灾害名称”、“受害期(起止月、日)”、“灾害分布在县内那些主要区、乡”、“本县成灾面积及其面积比例(单项和各种作物)”、“作物受害征状”、“植株、器官受害程度”、“灾前灾后采取的主要措施”、“灾情综合评定”、“减产情况”、“其他损失”、“成灾其他原因分析(地形、品种、播期、栽培方式、前茬、发育期、土壤状况、品种类型、熟性、管理等)”、“资料来源”,字段长分别为9C,4C、最多36C、最多50C、最多120C、最多120C、最多20C、最多20C、最多50C,8C、最多30C、最多50C、7 测地段说明”栏内容,多至一自然段为一个记录,所有记录总长度最多280C,5. 1. 8 要”栏内容,多至一自然段为一个记录,所有记录总长度最多250C, 田生育状况观测调查”栏内容,根据本栏的实际内容,分为上半段与下半段。当时表示上、下半段均有;当时,表示只有上半段。上、下半段记录数(16条)相同,各记录组成如下:记录1:共6个字段,字段长分别为:“生长水平”为4C,“观测调查地点”为最多25C,“作物品种名称”为最多19C,“产量(kg/为5T,“播种日期”为4T,“收获日期”为4T,记录2:“发育期”为4个字段,每字段长6C,记录3;“产量因素一项目(单位)1,4个字段,每个字段长8C.记录4:“产量因素一项目(单位)2,4个字段,每个字段长8录5:“产量因素一项目(单位)3,4个字段,每个字段长8C,记录6:“产量因素一项目(单位)4,4个字段,每个字段长8录7:“观测调查日期”,4个字段,每个字段长4T.一记录8:高度(个字段,每个字段长4T.记录9:“密度仁株(茎)数/m z1”个字段,每个字段长7T.记录10;“密度株(茎)数/m 24个字段,每个字段长7T,记录11:“密度株(茎)数/4个字段,每个字段长7T,记录12:“生长状况(类)”个字段, 21录13:“产量因素一数值1,4个字段,每个字段长7T,记录14:“产量因素一数值2,4个字段,每个字段长7T,记录15:“产量因素一数值3,4个字段,每个字段长7录16:“产量因素一数值4,4个字段,每个字段长7T,记录17至记录32为下半段记录内容,有关规定与记录1一记录16相同。5. 1. 10 长量测定”栏内容,最多10个记录,每个记录22个字段,依次为“测定日期(月、日)、“叶面积(一单株平均”、“叶面积(-1 m,“叶面积(叶面积指数”、“植株鲜/干重(g)“植株鲜/干重(9)一干叶片”、“植株鲜/干重(9)一鲜叶鞘(叶柄)”、“植株鲜/干重(9)一干叶鞘(叶柄)”、“植株鲜/干重(g)”、“植株鲜/干重(g)”、“植株鲜/干重(g)、英)”、“植株鲜/干重(9)一干穗(铃、荚)”、“植株鲜/干重(9)一鲜整株(茎)合计”、“植株鲜/干重(9)一干整株(茎)合计”、“植株鲜/干重(g)“植株鲜/干重(B)“植株鲜/干重(g)”、“植株鲜/干重(9)一生长率(%)”、“灌浆速度旧期”、“灌浆速度一含水率(%)”、“灌浆速度一千粒重(g)灌浆速度g/千粒d).,,每个字段长均为71. 11 育期间农业气象条件鉴定”栏内容,每一个自然段为一个记录,共壤水分(烘干称重法)观测记录年报表(农气表=2所有数据,分为14个数据段,第一个数据段为年报表封面部分内容,无标识符,其他数据段标识符与内容如表3表3 标识符中,时,表示缺省无记录;二为“0时,有记录但无说明,二为其他字符时,有记录且有说明。1无段落标识符段本段为土壤水分(烘干称重法)年报表封面部分内容,由一个记录段落标识符。字段排列顺序为“作物名称”、“品种名称”、“品种类型、熟性、栽培方式”、“地段类别”、“台站长”、“抄录 21“观测员”、“校对员”、“预审员”、“审核员”、“寄出日期”,每个字段长依次为8C,20C,20C,11C,16C,16C,16C,16C,16C,16C,8T,寄出日期(, T) , T),T),其中月份和日期位数不足时,高位补空格。测日期(月、日),栏内容,共有2条记录。x=1时,第一条记录4个字段,记录跨年年份及观测次数,前两字段为前一年的年份和观测次数,字段长依次为4T,2T,后两字段为当年的年份和观测次数,字段长依次为4T,2T; x=2时,第一条记录2个字段,记录当年年份及观测次数,字段长依次为4T,2T。第二条记录为每次观测的日期,字段数为第一条记录中观测次数之和,字段长均为8T,5. 2. 3 壤重量含水率(%)栏内容,z=1时为10条记录,x=2时为5条记录,每条记录字段数与5. 2. 2中观测次数相同,字段长均为4T,5. 2. 4 壤相对湿度(%)”栏内容,x=1时为10条记录,x=2时为5条记录,2中观测次数相同,字段长均为42. 5 壤水分总贮存量(栏内容,x=1时为10条记录,x=2时为5条记录,2. 6 壤有效水分贮存量(栏内容,x=1时为10条记录,二=2时为5条记录,段长均为42. 7 下水位深度(m)栏内容与“干土层厚度(栏内容两条记录组成。x=1时,为2条记录;x=2时,只有地下水位深度;x=3时,只有干土层厚度。字段数与5. 2. 2中观测次数相同,字段长均为42. 8 物发育期”栏内容,记录数与5. 2. 2中观测次数相同。当x=1时,每条记录2个字段,依次为作物汉字说明和日期,字段长分别为10C, 8T;当x=2时,每条记录4个字段,依次为主要作物汉字说明、套种作物汉字说明、主要作物日期、套种作物日期,字段长分别为T,8T。本段中的8T”意含两个日期,分别为前后两个日期的月、日,当只有一个日期时,则前4位补足空格。5. 2. 9 透深度(”栏内容,记录数与5. 2. 2中观测次数相同,每个记录2个字段,分别为渗透深度(日期。长度分别为3. 2. 10 水与灌溉(mm,m/”栏内容,记录数与5. 2. 2观测次数同,每条记录最多33个字段,最少1个字段。当两次土壤湿度测定期间有降水或灌溉时,最后3个字段的顺序为“降水量(,“有无灌溉”、“灌溉量”,字段长分别为5T,1C,5T,其中“有无灌溉”内容为“、”时为有灌溉,当内容为空格时为无灌溉。最后3个字段前的所有字段为两次土壤湿度测定期间的降水或灌溉日期,依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字段长均为9C。当两次土壤湿度测定期间既无降水又无灌溉时,该记录为“空格、间隔符、回车换行”。11 壤水文、物理测定值”及“农田冻结解冻日期(月、日)”栏内容,共有4条记录,前3条记 21别为“土壤容重(岁、11,田间持水量(%)”、“凋萎湿度(%)”,每个记录10个字段,分别为深度(0102030 3040 4050 5060一70 70一80 80一90 90每个字段长均为4T;最后1条记录为“农田冻结解冻日期(月、日)”,6个字段,分别为“冻结一表层”、“冻结一10 “冻结一20 “解冻一表层”、“解冻一10 “解冻日期,每个字段长均为4T, 壤水分变化评述”栏内容,每一个自然段为一个记录,共有记录总长度最多380C,13 测地段说明”栏内容,每一个自然段为一个记录,共二条记录,14 要”栏内容,每一个自然段为一个记录,共3 壤水分(中子仪法)观测记录年报表(农气表一2所有内容,分为一个数据段为年报表封面部分内容,无标识符,其他数据段标识符与内容如表4,表4 标识符中二为“=”时,表示缺省无记录挤为“00,有记录但无说明;1无段落标识符段本段为土壤水分(中子仪法)年报表封面部分内容,由一个记录11个字段组成,无段落标识符。字段排列顺序为“作物名称”、“品种名称”、“品种类型、熟性、栽培方式”、“地段类别”、“台站长”、“抄录员”、“观测员”、“校对员”、“预审员”、“审核员”、“寄出日期”,每个字段长依次为4C,201C,16C,16C,16C,16C,16C,16C,: 4T), 2T)2T),其中月份和日期位数不足时,高位补空格。壤重量含水率(%)”栏内容,当z=1时为72条记录,z=2时为实有记录,每条记录21 21一字段为测定日期,字段长为4T,第2字段至第21字段依次为土壤重量含水率(%)“。一10,10203040一50,50一60,60一70,70一80,80一90,90一100,100- 110,110120 130,130140150 160170,180190内容,每个字段长均为3T,5. 3. 3 水日期(月、日)与降水量(栏内容,当x=1时为72条记录,x=2时为实有记录,每条记录4个字段,分别为两次土壤湿度测定期间的第一次降水日期、第二次降水日期、第三次降水日期、降水量,字段长依次为9C,9C,9C,3. 4 壤相对湿度(%)”栏内容,当x=1时为72条记录,x=2时为实有记录,每条记录21个字段,第一字段为测定日期,字段长为4T,第2字段至第21字段依次为土壤相对湿度(%)0102030,40 5070800,90 100110 120,120130140- 150,150- 160,160180190200,栏内容,每个字段长均为3T,5. 3. 5 壤容重(g.“田间持水量(%)”、“凋萎湿度(%)”栏内容,共计20条记录,每条记录3个字段,分别为容重、持水量、湿度,字段长均为3T,5. 3. 6 壤水分总储存量(栏内容,当x=1时为72条记录,x=2时为实有记录,每条记录21个字段,第一字段为测定日期,字段长为4T,第2字段至第21字段依次为“土壤水分总储存量(0- 10,10304050一60,6070,7080,80一90,90一100,10 110- 120,120- 130,130140150160一170,190内容,每个字段长均为3T,5. 3. 7 壤水分有效储存量(栏内容,当二=1时为72条记录,二=2时为实有记录,每条记录21个字段,第一字段为测定日期,字段长为4T,第2字段至第21字段依次为土壤水分有效储存量(0 103040一50,5060一70,7080一90,90100110120,120130,130 140,140150 160,160180190内容,3. 8 定方程”栏内容,共计8条记录,每条记录1个字段,字段长为263. 9 壤水分变化情况评述”栏内容,每一个自然段为一个记录,共有记录总长度最多280C,5. 3. 10 测地段说明”栏内容,每一个自然段为一个记录,共11 要”栏内容,每一个自然段为一个记录,共,条记录,所有记录总长度最多280C,5. 4 然物候观测记录年报表(农气表一3),按报表顺序要求分为8个数据段,第一个数据段为年报表封面部分内容,无标识符, 21虫、两栖动物物候期文观象标识符中工为“=”时,表示缺省无记录;时,有记录无说明减为其他字符时,一个记录7个字段组成,无段落标识符。字段排列顺序为“台站长”、“观测员”、“抄录员”、“校对员”、“预审员”、“审核员”、“寄出日期”,每个字段长依次为16C,16C,16C,16C,16C,16C,: T) , T) , T),其中月份和日期位数不足时,高位补空格。本植物物候期(月、日)”栏内容,最多14个记录,每个记录共分20个字段,其顺序为“木本植物一中名”、“木本植物一学名”、“木本植物一芽膨大期一花芽”、“木本植物一芽膨大期一叶芽”、“木本植物“木本植物一芽开放期一叶芽”、“木本植物一展叶期一始期”、“木本植物一展叶期一盛期”、“木本植物一花蕾出现期”、“木本植物一开花期一始期”、“木本植物一开花期一盛期”、“木本植物一开花期一末期”、“木本植物一第二次开花期”、“木本植物一果实或种子成熟期”、“木本植物一果实或种子脱落期始期”、“木本植物一果实或种子脱落期末期”、“木本植物一叶变色期始变”、“木本植物一叶变色期全变”、“木本植物一落叶期始期”、“木本植物一落叶期末期”。第1和第2个字段长分别为4C, 40C,4. 3 本植物物候期(月、日)”栏内容,最多14个记录,每个记录14个字段,其顺序为“草本植物一中名”、“草本植物一学名”、“草本植物一萌芽期”、“草本植物一展叶期一始期”、“草本植物一展叶期一末期”、“草本植物一开花期一始期”、“草本植物一开花期一盛期”、“草本植物一开花期一末期”、“草本植物一果实或种子成熟期一始期”、“草本植物一果实或种子成熟期一全熟期”、“草本植物一果实脱落或种子散布期”、“草本植物一黄枯期一始期”、“草本植物一黄枯期一普遍期”、“草本植物一黄枯期一全枯期”。第1、第2字段长分别为4C,40C,后12个字段长均为44. 4 鸟、昆虫、两栖动物物候期(月、日)”栏内容,最多5个记录,每个记录5个字段,第1字段为“候鸟、昆虫、两栖动物一动物名称”,字段长4C;第2,3字段为“候鸟、昆虫、两栖动物一始见”、“候鸟、昆虫、两栖动物一终见”,字段长均为4T;第4,5字段为“候鸟、昆虫、两栖动物一始鸣”、“候鸟、昆虫、两栖动物一终鸣”,字段长均为44. 5 象、水文现象(月、日)”栏内容,共有3条记录第1条记录为2个字段,依次为“初见积11 21“初见积雪日期”,字段长分别为4T,5C;第2条记录为“霜、雪、雷、闪电、虹”的记录,顺序与报表同,共有13个字段,分别为“霜一终霜”、“霜一初霜”、“雪一终雪”、“雪一开始融化”、“雪一完全融化”、“雪“雪一初次积雪”、“雷一初雷”、“雷一终雷”、“闪电一初见”、“闪电一终见”、“虹一初见”、“虹一终见”的日期,字段长均为4T。第3条记录共有13个字段,分别为“严寒开始”、“土壤表面一开始解冻”、“土壤表面一开始冻结”、“池塘湖泊一开始解冻”、“池塘湖泊一完全解冻”、“池塘湖泊一开始冻结”、“池塘湖泊一完全冻结”、“河流一开始解冻”、“河流一开始流水”、“河流一完全解冻”、“河流一流水终止”、“河流一开始冻结”、“河流一完全冻结”的日期,字段长均为4T.“初见积雪说明”和“初见积雪日期”为上半年从元月起第一次积雪;“雪一初次积雪”为下半年7月起第一次积雪。5. 4. 6 要观测植物地理环境”栏内容,最多为9个记录。每个记录7个字段,依次为“中宕”、“种植年代”、“地理位置”、“拔海高度(m),“地形坡向”、“土壤质地”、“鉴定单位”,字段长度依次为4C,5T,25C,5T,2C,3C,11C,5. 4. 7 要事项记载”栏内容,整段文字为一记录,记录长度最多50C,5. 4. 8 候分析”栏内容,整段文字为一记录,记录长度最多620C,5. 5 牧气象观测记录年报表(农气表一4)”中所有数据,分为巧个数据段,第一个数据段为年报表封面部分内容,无标识符,其他数据段标识符与内容如表6,表6 丛密度虫害等灾害标识符中二为“=”时,表示缺省无记录;”时,有记录但无说明睁为其他字符时,有记录且有说明 215. 1无段落标识符段本段为畜牧气象观测年报表封面部分内容,由一个记录7个字段组成,无段落标识符。字段排列顺序为“站长”、“观测员”、“抄录员”、“校对员”、“预审员”、“审核员”、“寄出日期”,每个字段长依次为16C,16C,16C,16C,16C,16C,8T,寄出日期(, T) , T) , T),其中月份和日期位数不足时,高位补空格。草发育期(始期/普遍期)(月日)”栏内容,最多6条记录,每条记录18个字段,顺序为“牧草名称”、“学名”、“科名”、“返青(出苗)”、“分葵始期”、“分粟末期”、“展叶始期”、“展叶末期”、“分枝(新枝)形成始期”、“分枝(新枝)形成末期”、“抽穗始期”、“抽穗末期”、“花序形成始期”、“花序形成末期”、“开花始期”、“开花末期”、“果实(种子)成熟期”、“黄枯”第1字段长为6C,第2字段长为30C,第3字段长为3C,5. 3 草生长高度(长度)(栏内容,记录数是一条记录为“观测日期(月、日)”,最多为24个字段,每个字段长为4T;第二条记录开始为“生长高度(长度)”,最多27个字段,第1至第3字段分别为“牧草名称”、“学名”、“科名”,字段长分别为6C,30C,3C,第4字段到最后一个字段为“生长高度(长度)”,字段长均为3T,5. 5. 4 草产量、灌丛密度”栏内容,最少9(7)条记录,最多58(7)条记录,即含年内的最少1次,最多8次“鲜重”、“干重”、“干鲜比”等观测记载(每次记载7条记录)和“灌丛密度(株丛/)等观测记载2条记录,各记录内容与字段数等规定如下:第1条记录为“测产日期”,1个字段,草名称”,6个字段,字段长均为6C,为各牧草的汉字名称。第3条至第6条记录依次为“鲜重”、“干重”、“干鲜比”、“灌丛产量(kg/,每条记录10个字段,为各牧草(固定为6个字段)和“灌丛”、“杂草”、“总产(kg/、 再生草”的数据,其中“总产(kg/)”字段长为5T,其他字段长均为4T,第7条记录为“主要草种株数”和“千株鲜重(g),2个字段,最少9条记录时的第8条记录和第9条记录,最多58条记录时的第57条记录和第58条记录),为两段“灌丛密度(株丛/ )”的观测记录,每条记录9个字段,顺序为“灌丛密度(株丛/,“其他”、“合计”和“测定日期”栏数据,每个字段长均为4T,其中“灌丛密度(株丛/”固定为6个字段。多于9条记录时,第1条记录至第7条记录为第1次观测数据,第8条记录至第14条记录为第2次观测数据,第15条记录至第21条记录为第3次观测数据,第22条记录至第28条记录为第4次观测数据,第29条记录至第35条记录为第5次观测数据,第36条记录至第42条记录为第6次观测数据,第43条记录至第49条记录为第7次观测数据,第50条记录至第56条记录为第8次观测数据,其内容和有关规定与第1条记录至第7条记录相同。段”、“放牧场”栏内容,共计9条记录,记录顺序为“测定日期(月、日)”、“地段“地段一低草层高度”、“地段一覆盖度”、“地段一草层状况”、“放牧场一高草层高度”、“放牧场“放牧场一采食度”、“放牧场一采食率”,每条记录最多8个字段,字段长均为4T,生草层高度(栏内容,最多10条记录。第1条记录为“测产日期(月、日)”,第2条记录为“测高日期一月、日”,最多8个字段,每个字段长均为4T;第3条至最后一条记录为“再生草层高13 21米)”,其字段数与前两条记录字段数相同,5. 7 草及家畜气象、病虫等灾害”栏内容,有每条记录7个字段,顺序依次为“灾害名称”、“起止日期”、“天气气候情况”、“受害症状(情况)”、“受害程度”、“周围受害情况”、“防御措施及效果”。字段长依次为6C,9C、最多62C、最多38C、最多25C、最多38C、最多25C,测地段、放牧场观测点说明”栏内容,1条记录,15个字段,顺序为“地段所在地、所属单位(个人)”、“在测站方向”、“距站(m),“拔海高度差(m),“地形、地势,、“地段面积(,“地下水深度(m),“土壤状况”、“草场类型”、“主要共生牧草种类名称”、“放牧场观测点地址”、“在测站( ,距站(m),“拔海高度差(m),“其他”。字段长分别为最多30 C,3 C,4 T,4 T,8 C,3 T,3T,14C,14C、最多30C、最多30C,3C,4T,4T、最多20C,畜膘情调查”栏内容,最少8条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职场晋升路径解析分析报告
- 中医健身学发展史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智慧物流与仓储管理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创新报告
- 中医理疗学试题及答案
- 中医三伏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智能家居行业生态构建与用户市场细分研究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机械热加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堤灌维护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不动产测绘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R-R-BMS-986397-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含答案)
- 网约车停运损失赔偿协议书范文
- GB/T 7477-1987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
- GB/T 3923.2-2013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2部分:断裂强力的测定(抓样法)
- GB/T 23764-2009光催化自清洁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 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清单
- 领导科学概论课件
- 宁波市区成品住宅装修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程
- 邢者打板手法系统学习笔记版
- 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
- 新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词汇表(word精校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