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现状及重症患者抗菌治疗策略课件_第1页
多重耐药现状及重症患者抗菌治疗策略课件_第2页
多重耐药现状及重症患者抗菌治疗策略课件_第3页
多重耐药现状及重症患者抗菌治疗策略课件_第4页
多重耐药现状及重症患者抗菌治疗策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重耐药现状及 重症患者抗菌治疗策略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呼吸内科 陆志伟 感染性疾病始终是人类健康面临的一大挑战 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报道产ESBL-内酰胺酶的 病原菌以来,多重耐药已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 当前,全球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 检出率(%) 时间(年)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由MDR* 引起的感染或医院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 检出率(%) N=921例 我国由MDR*菌感染检出率同样 呈逐年上升趋势 1.Jaggi et 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Infection Control 2012, 1:23. 2.殷红莲等.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9):2422-2423,2425. 时间(年) *多重耐药菌,主要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入院患者中2-3%为重症患者,重症患者免疫功能相对低下,致使 感染发生率高 多重耐药菌感染易导致患者病情严重且治疗困难,仅对少数抗菌药 物敏感 常见患者类型有: 重症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 重症肺炎 重症腹腔感染 重症尿路感染 严重皮肤软组织感染 多重耐药菌感染易发生于重症患者 1.Margarita R et al. Respir Care 2012;57(6):979 990. 2.吴安华.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3(20):334-336. 多重耐药菌感染危害严重 MDR菌感染显著增加患者死亡率MDR菌感染显著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治疗费用(美元) 百分比 P4小时组28.5827.28 P值4mg/L)VPKP#感染患者14天死亡率(42.9%)显著高 于碳青霉烯类敏感(MIC4mg/L) VPKP感染(18.9%) Akova M, et al.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2;18(5):439-48. *MIC:最低抑菌浓度 #VPKP:产VIM-I型酶肺炎克雷伯菌 51.2% - 95% 18.9% - 48.0% 42.9% 面对CPGNs感染日益严重的现状,如何选择 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3 标准与规范 24 标准与规范 25 标准与规范 26 标准与规范 27 标准与规范 重症患者抗感染应广泛覆盖多重耐药致病菌 临床治疗重症患者感染,应选择能够广泛覆盖多重耐药菌的药物 1.Garrison MW et al.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2009;65:288-299. 2.Stephen P et 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2010;36:288-294. 抗菌药物 产ESBL大肠埃希菌 (n=958) 产ESBL肺炎克雷 伯菌(n=1495) 产-内酰胺酶流感嗜血 杆菌(n=1346)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 杆菌(n=582) 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 杆菌(CR-AB)(n=483) MIC90 (mg/L) %S MIC90 (mg/L) %S MIC90 (mg/L) %S MIC90 (mg/L) %S MIC90 (mg/L) %S 泰阁0.599.99292.40.522 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 3225.46422.2298.964N/AN/A 头孢吡肟6433.46442.10.598.8641.4324.2 亚胺培南0.599.8197.31100N/AN/A160 美罗培南0.1298.81686.10.12100N/AN/AN/AN/A 左氧氟沙星1616.71635.90.03100N/AN/A83.4 阿米卡星1693.83281.28N/AN/A6435.3 S% = 敏感率;MIC90 = 抑制90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泰阁 (替加环素) Tygacil(Tigecycline) 替加环素:甘氨酰环类的新型抗菌药物 简介 在9 位上增加甘氨酰 氨基 替加环素 :第一个甘氨酰环素类抗菌药物 增强了体外抗菌活性和抗菌谱(G+/G-/非典型病原体/厌氧菌) 避免了四环素类的耐药机制 通过与核糖体30S 亚单位结合、阻止氨酰化tRNA分子进入核糖体A 位 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1、产品说明书。 2、Zhanel et al. 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 2006;4(1):9-25. 泰阁泰阁 独特作用机制,有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独特作用机制,有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替加环素通过与核 糖体30S 亚单位结 合、阻止氨酰化 tRNA分子进入核糖 体A 位而抑制细菌 蛋白质合成 1.泰阁(注射用替加环素)产品说明书 泰阁泰阁 有效对抗四环素类两大耐药机制有效对抗四环素类两大耐药机制 替加环素有效对抗四环素类两大耐药机制-核糖体保护和外排泵机制 核糖体保护机制 外排泵机制 外排泵无法识别替加环素,不会将其泵出 排出蛋白无法识别或是排出蛋白诱导不足 结合位点不同,结合方式独特 具有很高的结合力 1.泰阁(注射用替加环素)产品说明书 2.Chopra I et al. Microbiol Mol Biol Rev. 2001;65:232-260. 泰阁不受常见耐药机制的影响 抗生素作用靶位改变 如青霉素结合蛋白的修饰与-内酰胺类抗生素耐 药相关(包括碳青霉烯类等) 抗生素酶的降解 与-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相关 DNA解旋酶突变 与喹诺酮类的耐药相关 3.Peterson LR et al.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08;32 Suppl 4:S215-222. 泰阁有效对抗多种耐药机制 泰阁对常见致病菌(包括耐药菌)抗菌活性强 泰阁药代动力学特性抗生素后效应(PAE) 替加环素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并具有中至长时间的PAE,因此 ,其PK/PD的评价参数为 4.Dilip Nathwani et al. Int J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25 (2005) 185192 对肺炎链球菌PAE为8.9h 1、体外试验显示,替加环素对各种金葡菌的PAE可持续3.4-4h,对大肠埃希菌(包括带有特定抗药性决定因子的菌株)可持续 1.8-2.9h 2、一项嗜中性白血球缺乏症小鼠大腿局部感染模型研究显示, 替加环素体内的PAE持续时间极长,对肺炎链球菌为8.9h 1 12 泰阁药代动力学特性分布 替加环素广泛分布于身体各组织 替加环素的稳定状态分布容积约为500-700升(7至9 L/kg),且其分布范围要超过血浆的分 布容积,可广泛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 根据临床研究观察(0.1至1.0 g/mL),替加环素的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71%至89% 1.泰阁(注射用替加环素)产品说明书 3.Peterson LR et al.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08;32 Suppl 4:S215-222. 组织/组织液 穿透率 组织vs.血清 AUC24比值 部位/组织 AUC0-12比值 组织/血清 胆囊a38倍23/14 结肠a2.3倍2.6/1.8 皮肤水疱液b比血浆低26%1.6/2.18 肺泡细胞b78倍134/1.73 上皮细胞衬液b比血浆高32%2.28/1.73 肺组织a8.6倍2.0/2.0 滑液b0.58倍0.3/0.3 骨a0.35倍0.4/0.3 a. 患者手术前接受单剂100mg静脉滴注;多剂替加环素用药数据并未评估 b. 健康人体接受首剂100mg静脉滴注,随后每12小时接受50mg替加环素静脉滴注 泰阁药代动力学特性代谢和排泄 代谢 替加环素在体内并不经过广泛的代谢 在接受14C-替加环素的男性健康志愿者中,替加环 素是尿液和粪便中发现的主要14C 标记物质,但也 可见葡萄糖醛酸苷、N-乙酰代谢产物和替加环素异 构体,每种成分不超过给药剂量的10% 排泄 双通道排泄途径,约有59%通过胆汁/粪便排泄消除 ,33%经尿液排泄 总剂量的22%以替加环素原型经尿液排泄 代谢产物没有任何活性 1.泰阁(注射用替加环素)产品说明书 3.Peterson LR et al.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08;32 Suppl 4:S215-222. 胆汁/粪便 尿 其他 泰阁肝肾安全性好 约有59%*通过胆汁/粪 便排泄消除 33%*经尿液排泄 *:8%经其他途径排泄 泰阁肝肾双通道排泄,安全性好 肾脏安全性良好,肾功能不 全及血液透析患者无需调整 剂量 肝脏安全性良好,轻中度肝 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老年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1.泰阁(注射用替加环素)产品说明书 安全性 良好 泰阁泰阁 常见不良反应轻微,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常见不良反应轻微,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全身各系统 不良事件 替加环素 (n=2514) 对照组a (n=2307) 全身 腹痛64 脓肿33 乏力32 头痛67 头痛85 心血管系统 静脉炎34 消化系统 腹泻1211 消化不良22 恶心2613 呕吐189 a. 万古霉素/氨曲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左氧氟沙星和利奈 唑胺。b. 替加环素治疗组患者的LFT 异常情况更常见于治疗期 后,而对照组患者更常见于治疗中 替加环素临床研究中的常见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的恶心和呕吐 1.泰阁(注射用替加环素)产品说明书 全身各系统不良事件 替加环素 (n=2514) 对照组a (n=2307) 血液和淋巴系统 贫血45 代谢与营养43 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32 淀粉酶升高21 胆红素血症31 BUN 水平升高43 伤口愈合欠佳53 低蛋白血症45 SGOT 水平升高b55 SGPT 水平升高b 神经系统 头晕33 皮肤及其附属结构 皮疹34 安全性 良好 替加环素广谱覆盖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 替加环素广谱覆盖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包括碳青霉烯类和糖肽类不能覆盖的 某些致病菌 泰阁 糖肽类碳青霉烯类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G+菌屎肠球菌 MRSA 其他G+菌 G-菌产ESBL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 不动杆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其他G-菌 非典型病原体衣原体属 NDND 肺炎支原体 NDND 厌氧菌脆弱拟杆菌 ND 产黑素普雷沃菌ND = 敏感/可能敏感;= 耐药; ND = 无数据 其他G+菌包括:链球菌属(A,B,C,G组)、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其他G-菌包括:淋病奈瑟氏菌、产气肠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奇异变形杆菌 Gilbert DN et al.热病.41版. 替加环素治疗重症感染的疗效显著 成功率*(%) *:包括治愈和改善 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非介入研究,纳入其他抗菌药物治疗失败和/或耐药菌感染的严重复杂腹腔感染和/或复杂性皮肤软 组织感染的住院患者,评估替加环素治疗严重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APACHE 评分 Eckmann C, et al. Chemotherapy. 2011 ;57(4):275-284. 替加环素治疗重症感染患者临床成功率高 cIAI:复杂性腹腔感染;cSSSIs: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MIS:多重部位感染;OSI:其他严重感染; ESBL:超广谱内酰胺酶;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感染类型感染致病菌 替加环素肝肾双通道,临床使用安全方便 代谢 替加环素在体内并不经过广泛的代谢,只有微量 的药物形成代谢物 排泄 双通道排泄途径,约有59%通过胆汁/粪便排泄 消除,33%经尿液排泄 替加环素排泄主要途径为胆汁分泌,肾脏排泄为 其次要途径 替加环素的代谢物不具有任何抗菌活性 泰阁产品说明书 胆汁/粪便 其他 尿 8% 33% 59% 替加环素对肾功能损害患者及轻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 无需调整剂量 肾功能损害 肾功能损害或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无需调整替加环素剂量 肝功能损害 轻至中度肝功能损害者(Child Pugh分级A和B级)无需调整剂量 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Child Pugh分级C级)维持剂量减半并监测其治疗反应 *说明书仅批准用于18岁以上成人 替加环素无需根据年龄*、性别、种族而调整剂量 泰阁产品说明书 耐药G-菌所致重症感染用法用量推荐意见 耐药病原体推荐方案 产超广谱-内酰胺酶的 肠杆菌科细菌 美罗培南,1-2g iv tid; 亚胺培南,500mg iv q6h; 多利培南, 500mg iv tid或1h、4h注入 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 科细菌 多粘菌素,2.5-5.0 mg/kg/天,分2-4次给药 替加环素,初始剂量 100mg iv,随后50mg iv bid 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 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多粘菌素E治疗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 鲍曼不动杆菌:多粘菌素E治疗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氨苄西林舒巴 坦,舒巴坦增至6g/天;替加环素,初始剂量 100mg iv,随后50mg iv bid* 可能的替换药物:美罗培南,1-2g tid,静脉给药3h;多利培南,500mg-1g tid ,静脉给药4h;亚胺培南,1g tid,静脉给药3h;联合非传统药物,包括利福 平、米诺环素、强力霉素、阿奇霉素# Peleg AY et al.N Engl J Med 2010;362:1804-13. *不推荐治疗血流感染,由于血药浓度低 #此类抗菌药物使用基于体外数据、动物模型、临床病例报告和小规模的研究 相关指南推荐 指南指南推荐 国际外科与急症学会 IAI治疗指南 推荐替加环素作为核心药物治疗院内获得性IAI,对抗MDR耐药菌感染 41版热病 对万古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的-内酰胺酶阴性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VRE) 具抗菌活性 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具抗菌活性 南非替加环素合理用 药指南 推荐替加环素治疗多种耐药菌感染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