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民政局救灾科工作总结_第1页
2017民政局救灾科工作总结_第2页
2017民政局救灾科工作总结_第3页
2017民政局救灾科工作总结_第4页
2017民政局救灾科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民政局救灾科工作总结 20州的减灾救灾工作,在省厅的指导下,在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州民政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的 工作计划 和省厅对市、州的年度考核目标任务,救灾科全体人员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奋力拼搏、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切实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 )有序开展 突发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 20坡、干旱、风雹等自然灾害,截止 200日,全州 625557人受灾,因灾死亡 3人、失踪 7人、被困31人,紧急转移安置 5610人,需紧急生活救助人口 4053人 ,需过渡性救助 374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灾面积 收面积 灾倒塌房屋 140户 372间,严重损房 1248户 3532间,一般损房 3730户 9428间。直接经济损失 动应急响应 2次,一是 1月 22日启动低温冰冻雨雪 天气应急响应,加强应急值守,实行 24小时 “零报告制度 ”;二是 6月 20日23时启动义龙试验区 “然灾害州级 级救灾应急响应,向义龙试验区下拨大米 被 400床、单衣 200件、帐蓬 100顶、折叠床 30张、折叠桌子 50张。今年,下达自然灾害救助资金 1172万元(上级资金 1090万元,州级资金 82万元)。将因灾困难群众9741户 38959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二)完成了 20150 2015州共需救助 人数 救助资金 中,需口粮救助 衣被救助 取暖救助 其他生活救助 春救助工作采取现金发放与实物发放的方式进行,以现金发放为主。央和省级 4830万元,州级 244万元,县级安排 采购冬春救助物资 购粮食 951吨、 20州冬春期间需救助 85968户 195002人,其中:需口粮救助 41124户 99971人,需衣被救助 13360户 26239人,需取暖救助 10017户 21091人,需其他救助 21467户 47701人。下达冬春救助资金 3276万元(中央、省 2935万元,州 341万元) ,县(市、新区)投入 完成救助台帐,预计在 1月底将第一批物资发放到受灾困难群众手中。州级储备救灾棉被 8542床、棉衣 4485件、单衣 2800件、帐篷 698顶、大米 50吨、折叠床 855张、折叠桌249套,救助资金 100万元。切实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确保灾民平安过冬,过一个祥和的春节。 (三)完成了减灾安居工程民房恢 复重建工作 按省政府工作部署,从 6月初安排部署因灾倒塌、严重损坏、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房屋进行排查统计。成立 入户调查,全州因灾倒塌和严重损坏需重建、因受地质灾害隐患急需避险搬迁房屋 1766户,其中:一般损坏维修 501户,严重损坏维修 185户,需重建 1080户,购房 6户,纳入易地扶贫搬迁 1入农村危房改造 958户。 今年 9月份以来,促请州政府层面先后召开 5次专题会议( 9月 30日动员部署会, 11月 11日调度会, 11月 25日会商会, 11月 25日,州人民政府班庭 源副秘书长组织州民政局、州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对 12月 8日,州政府常务会议对 0下发 3个指导性文件( 11月 3日,印发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 七届州人民政府第六十八次常务会议纪要(州府常议 2018号)、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减灾安居工程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州府办函 20173号),投入资金 级补助资金 2665万元,州级补助 级投入 截止 202月 30日, 1766户全部开工,完成了因灾倒损需修复、重建的686户;因地质灾害隐患急需搬迁避险的 1080户,已竣工或完成主体工程 912户,在建 按省减灾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在 2017年 5月底前完成。 (四)完成了政策性农房保险省、州政府补助资金投保签约工作 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再次核实确认政策性农房灾害保险统保农户数据的通知( 2015) 37号), 2015符合条件的666283户对象,按照每户 、州、县政府按 5: 1: 4分级承担,落实资金 户保额不低于 10000元。省级资金 级 导各县(市、试验区)人民政府同保险公司已签订保险协议。截止 201月30日,全州农房保险理赔 1737户,理赔款 众自愿参保 3345户(其中 缴纳保费 20据易地扶贫搬迁和脱贫搬迁再次全面开展排查,经入户排查符合范围 677368户 2709471人,于 12月 12日州民政局同中国人保财险 入资金 级补助 279万元,州级 56. 898912万元,县(市、试验区)匹配资金 (五 )履行和发挥减灾委办公室职责,全面完成了年度防灾减灾宣传演练任务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相关政策法规及文件、会议精神。 5月 9日,组织州、县(市、试验区)民政系统 分管防灾救灾工作的领导、灾害信息员学习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贵州省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管理办法、自然灾害统计制度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及灾情系统操作培训; 二是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贵州省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管理办法,修改完善印发 州府办发 2019号),州级采购救灾棉被 5000床、棉衣 3000件、帐蓬 300顶、储备救灾大米 50吨;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演练方式。 3月 24日在 “水库溃坝及山洪灾害防御演练 ”, 、 各县(市、区)别开展了 “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 ”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并在兴义三中举行防震救灾综合救援演练; 5月 26日在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演练 ”; 10月 26日,在兴义乌沙开展 四是开展灾情会商、评估工作。充分发挥减灾委办公室职能作用召开灾情会商会,开展义龙试验区 “然灾害经会商评估,灾情会商结论为: “然灾害造成 灾死亡 7人,失踪 1人,因灾伤病 4人,紧急转移安置 326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18280公顷,成灾面积 4461公顷,绝收面积 塌房屋 45户128间,严重损坏房屋 923户 2715间,一般损坏房屋 1154户 3565间。直接经济总损失 中房屋农作物损失 林牧渔业损失 业交通运输业损失 利设施损失 省煤矿损失 1000万元。纳省河流域百年一遇超标准洪水自然灾害。 (六)完成了州救灾物资储备库改造、拟建县级库选址和避难场所设置工作 一是投入 器改造,安装防盗监控设备、设施,防潮地堆 采购工作; 二是完成 成 三是新设置义龙试验区顶效镇马别社区国家级应急避难场所, 规划 四是完成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省级任务数为创建 3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完成了 18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申报工作。 11月14日,经国家减灾委员会和民政部严格审核评定, 谟县王母街道甘莱社区和油迈瑶族乡纳王社区荣获 20全国综 合减灾示范社区 ”称号。 (七)探索防灾减灾工作宣传方式,整合部门资源推进灾安居工程建设得到省厅肯定和认可 今年,在 痴、呆、聋、哑、疯、残 ”对象,因家庭困难无力重建、维修住房仍居住在瓦木结构危房的困难群众进行摸底调查,实施住房救助,在兴义整合民政、财政、住建、国土、农扶等部门资金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在兴义市、 质灾害应急处置演练,防震救灾综合演练和抢险救灾军地联合实兵演习。我们总结为率先实施 “困境房屋帮扶工程 ” 助力实现同步小康、整合资源创新机制 超前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探索应急演练新模式,提升减灾救灾软实力 到省厅救灾处的肯定和认可,特别是探索应急演练新模式,提升减灾救灾软实力工作得到省民政厅的认可和肯定,作工作创新在全省范围内交流学习。 二、存在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的安排部署,完成了救灾减灾年度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的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减灾委工作协调不畅,出现 “肠梗阻 ”现象。州减灾委办公室设在民政局,具体抓这项工作的任务又是州减灾中心,减 灾中心机构规格为正科级,州减灾委成员单位机构规格都是正处级单位,协调、调度、沟通不够通畅。 二是项目建设推进缓慢,县级物资储备库、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匹配资金不到位,项目难以落地。 三是救灾减灾人员少。减灾救灾涉及面广、部门多,工作量大,州减灾中心、救灾科仅 3人,整天面对日益繁重的防灾减灾、救灾日常工作,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导致深入基层督促指导力度不够,工作推进缓慢。 三、工作打算及建议 一是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按照部省合 作,积极配合省厅做好各项工作,并认真贯彻落实。发挥减灾委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推动健全统筹协调体制和属地管理体制,指导各县(市、新区)组建减灾委、成立减灾中心,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二是完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实施州级救灾物资储备库房升级改造,解决兴义市、义龙新区救灾物资储备用房,推进 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联创活动,创建一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三是进一步贯彻落实贵州省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管理办法,及时有效做好灾害救助工作 。一是落实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