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虚剂 ppt课件_第1页
补虚剂 ppt课件_第2页
补虚剂 ppt课件_第3页
补虚剂 ppt课件_第4页
补虚剂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节 补虚剂 凡以补益人体气、血、阴、阳,治疗各种虚证为主 要作用的中药制剂,称为补虚剂。 本类中成药主要具有补虚扶弱作用,主治虚证。根 据其功效与适应范围,本类中成药分为补气、助阳、 养血、滋阴、补气养血、补气养阴、阴阳双补和补精 养血等八类。 一、补气剂 四君子丸(合剂)局方 【药物组成】党参、炒白术、茯苓、大枣、生姜 、 炙甘草。 【功能】益气健脾。(恢复中焦脾胃运化受纳之功 ) 【主治】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主治证侯分析: 脾胃气虚 失运、失纳饮食减少,大便溏薄 气血生化不足面色萎白,语声低微 肢体失养四肢乏力 舌淡苔白,脉虚弱 四君子丸 四君子丸 方解: 君:党(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 臣:白术益气健脾燥湿 (苦甘温) 佐:茯苓渗湿健脾 使: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四君子丸 组成特点: 理中丸去干姜,加茯苓 证治要点:补气之基础方 面色萎白,食少气短 , 四肢无力,舌淡苔白, 脉虚弱 运用: 3现代运用: 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胃气虚者均可 用之。 2辨证要点: 面色萎白,食少神倦,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弱 1、本方是治疗气虚的常用方,亦是补气剂的基本方, 后世众多补脾益气的方剂均从此方衍化而来。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补中益气汤 组成: 炙黄芪,炙甘草,党(人)参,酒当归, 橘 皮,升麻,柴胡,白术,大枣,生姜。 补中益气汤 功效: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泄泻、脱肛、 阴挺,症见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 下坠或脱肛、子宫脱垂。 补中益气汤 方解: 君: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 臣:党参、白术益气健脾 佐:当归养血补虚(气虚日久致血虚) 陈皮理气和胃,使补而不滞 升麻、柴胡升阳举陷 佐使:甘草和中,调药 补中益气汤 配伍特点: 补气升阳;甘温除热 证治要点: 少气懒言,体倦乏力 或脏器下垂, 舌淡苔白,脉虚软无力。 珍珠囊: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 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 血生血,内托阴疮,为疮家圣药,五也。 黄芪 医学启源:升麻,若补其脾胃,非此为引不能补。 药品化义:升麻,善提清气,少用佐参、芪升补中气。柴 胡引肝气从左而上,升麻引胃气从右而上,入补中益气汤有鼓 舞脾元之妙,使清阳之气上升而浊阴之气下降。 升麻 药品化义:(柴胡)若多用二三钱,能祛散肌表, 若少用三四分,能升提下陷,佐补中益气汤,提元气而左旋, 升达参芪而补中气。 柴胡 补气药与升提药相配,为益气升阳,甘温除热代表方; 方中以黄芪配柴胡、升麻,尤善益气而升阳,体现了“ 虚者补之”、“陷者升之”、“甘温除热” 之法。 配伍要点 补中参草术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 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亦堪珍。 重在益气健运脾胃,为补气的基础名方。是治 脾胃气虚证的代表方。凡中气不足,脾胃运化 乏力而见面色萎白,气短体倦,食少便溏,脉 虚弱者,均可应用。 均具有益气补中,健脾养胃之功。用脾胃 气 虚而见面色萎白,少气体倦,纳呆,舌淡脉 虚弱等见证。 四君子汤 尤善益气升阳,“甘温除热”。临证尤多用治 气 虚下陷之脏器下垂证,久泻久痢证,崩漏证, 以及气虚发热证。 补中 益气汤 参苓白术散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 苡仁、砂仁、桔梗、甘草 【功能】补脾胃,益肺气。 【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运化无力: 食少便溏 脾胃气虚 气血生化不足:面色萎黄、四肢乏力形体、 消瘦、舌淡、脉虚缓。 湿浊阻滞 湿阻气滞:胸脘痞闷、苔白腻 气机升降失司:吐、泻。 【病机病机】 脾胃气虚,湿浊阻滞。 【治法治法】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方解 君:人参甘温益气,补气健脾 白术益气补中,健脾燥湿 茯苓健脾渗湿 臣:山药、莲子肉补脾益气,固涩止泻 扁豆、薏苡仁健脾祛湿 佐:砂仁行气和胃,化湿醒脾 桔梗宣肺利气,载药上行 大枣补脾养胃 使:甘草调药和中。 以四君子汤加渗湿健脾之品,虚实并治 输布精气养肺,体现“培土生金”之法 配伍桔梗意义:方中桔梗一是借其升浮之性, 与渗利药配伍,降中寓升;二则取其上行入 肺,以其宣利肺气 配伍要点: 参苓白术扁豆陈, 莲草山药砂苡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 枣汤调服益脾神。 一连人上山,四君子找豆根。 六君子丸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麸炒)、茯苓、半夏 (制)、陈皮、炙甘草。 【功能】补脾益气,燥湿化痰。 【主治】脾胃虚弱,食量不多,气虚痰多,腹胀 便溏。 香砂六君丸(片) 【药物组成】党参、炒白术、茯苓、陈皮、木香、 砂仁、姜半夏、炙甘草。 【功能】益气健脾,和胃。 【主治】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 满,大便溏泄。 启脾丸 【药物组成】人参、炒白术、茯苓、山药、莲子 (炒)、陈皮、炒山楂、六神曲(炒)、炒麦芽、 泽泻、甘草。 【功能】健脾和胃。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食积 薯蓣丸 【药物组成】山药、人参、地黄、白术(麸炒) 、 茯苓、甘草、大枣(去核)、当归、白芍、阿胶、 麦冬、川芎、六神曲(麸炒)、干姜、苦杏仁(去 皮、炒)、桔梗、桂枝、柴胡、防风、白蔹、大豆 黄卷。 【功能】调理脾胃,益气和营。 【主治】气血两虚,脾肺不足所致的虚劳、胃脘痛 、 痹病、闭经、月经不调。 二、助阳剂 桂附地黄丸(胶囊) 【药物组成】肉桂、附子(制)、熟地黄、酒萸肉 、 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 【功能】温补肾阳。 【主治】肾阳不足,腰膝痠冷,肢体浮肿,小便不 利或反多,痰饮喘咳,消渴。 金匮要略 不能温养肢体:腰膝酸软,下半身常有冷感 不能化气行水: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 为甚,舌淡而胖,脉虚弱 寒凝经脉:少腹拘急 【主治主治】 肾阳不足证 肾阳不足 【病机】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 【治法】 补肾助阳。 方解 臣:干地黄滋阴补肾 山药、山萸肉补肝脾而益精血 熟地黄甘润微温,善滋阴填精益髓;酒萸肉甘微温,既温补 肝肾,又收敛固涩;山药甘补涩敛性平,既养阴益气、补脾 肺肾,又固精缩尿。三药合用,肝脾肾三阴并补,又配桂 附,以阴中求阳,收阴生阳长之效,故共为臣药。 君:附子大辛大热,温阳补火 桂枝辛甘温,温通阳气 佐:泽泻、茯苓渗湿泄浊 丹皮清泄肝火 附子 补阳药与补阴药相配,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共 奏温补肾阳之效 王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法 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 助 而生化无穷”。 配伍要点:配伍要点: 右归丸 景岳全书 右归丸(胶囊) 【药物组成】肉桂、炮附片、鹿角胶、盐杜仲、菟 丝子、酒萸肉、熟地黄、枸杞子、当归、山药。 【功能】温补肾阳,填精止遗。 【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痠冷,精神不 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 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鹿狗兔归赴山中,吃熟鱼肉 不能温煦濡养形体:气怯神疲,畏寒肢冷, 腰膝酸软 不能固摄:遗精滑泄,遗尿 精气虚冷:阳痿、无子 不能温养脾土:食少便溏 【主治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证 肾阳虚 【病机病机】元阳不足,命门火衰,精血虚冷 【治法治法】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方解 臣:熟地黄滋阴养血,补肾填精,既补精 血的不足,又补阴以生阳 山萸肉补养肝肾,敛摄精气 山药益脾固肾 枸杞子补血养肝,滋肾益精 君:附子、肉桂温肾阳,补命火,暖下元 鹿角胶温阳补髓,养血填精之效 四药合用,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填精补髓,与桂、附 相伍,有“阴中求阳”之功 佐:菟丝子助阳益阴,补肾固精 杜仲温补肝肾,强筋壮骨 当归补血和血 阳得阴助,生化无穷。全方诸药合用,共奏温 补肾阳,填精补血,以培补肾中元阳之效 配伍要点:配伍要点: 菟丝子 五子衍宗丸(片、口服液) 【药物组成】枸杞子、菟丝子(炒)、覆盆子、五 味子(蒸)、盐车前子。 【功能】补肾益精。 【主治】肾虚精亏所致的阳痿不育、遗精早泄、腰 痛、尿后余沥。 药理研究显示:保护睾丸生 精功能,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 轴功能,有抗衰老、降血糖、抗 氧自由基、增强免疫等多种作用 。 济生肾气丸(片) 【药物组成】肉桂、附子(制)、牛膝、熟地黄、 山茱萸(制)、山药、茯苓、泽泻、车前子、牡丹 皮。 【功能】温肾化气,利水消肿。 【主治】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腰 膝痠重、小便不利、痰饮咳喘。 【注意事项】孕妇、湿热壅盛、风水泛溢水肿者慎 用。因其所含附子大热有毒,故不可过量或久服。 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宜低盐饮食。 青娥丸 【药物组成】盐杜仲、盐补骨脂、核桃仁(炒) 、 大蒜。 【功能】补肾强腰。 【主治】肾虚腰痛,起坐不利,膝软乏力。 【方义简释】方中盐杜仲甘温补虚,善补肝肾、强 腰膝,故重用为君药。盐补骨脂苦辛温燥补涩,善 补肾壮阳、固精缩尿;炒核桃仁甘温润补,善补肾 益精、强健腰膝。二药合用,可增君药补肾、强腰 膝之功,故共为臣药。 大蒜蒸熟性温,能温中补虚行滞,故为佐使药。 全方配伍,一派温补,共奏补肾强腰之功,故善治 肾阳不足,腰膝失于温养所致的腰痛、起坐不利、 膝软乏力等。 三、养血剂 血血 虚虚 证证 补 血 直接补血:补血药 间接补血 补气药:益气生血 补肾药:肝肾同源 行气药:使补而不滞 活血药: 祛瘀生新 配伍用药: 当归补血口服液(丸、胶囊) 内外伤辨惑论 【药物组成】黄芪、当归。(5:1) 【功能】补养气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 【方义简释】方中黄芪甘温补升,善补气生 血行滞,故重用为君药。 当归甘补辛散温通,善补血活血、补而不 滞,为补血要药,故为臣药。 二药相伍,气旺血生,共奏补养气血之功, 故善治血虚、气血两虚之证。 四物合剂 【药物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功能】补血调经。 【主治】血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气 短及月经不调。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营营 血血 虚虚 滞滞 全身 血虚不荣 头昏目眩,面色无华, 心悸失眠唇淡甲枯,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妇 科 冲任虚损 血海空虚 ,经水亏 乏,冲任 不固 血行不利 月经不调,脐腹作痛 主证分析: 四物汤 胎动下血,漏下 经少或闭经 方方 解解 君:熟地黄甘润味厚,滋阴养血 佐:白芍酸甘质柔,养血敛阴 川芎辛散温通,活血行气,调经止痛 臣:当归补血养肝,活血调经 白芍、川芎助君、臣以增加活血行血之效。 熟地、当归,相须为用,增强补虚止血之力,又 具活血行滞之功 本草纲目: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 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 熟地黄及其原植物 本草纲目:引李杲语:(当归)头,止血而上行; 身,养血而守中;梢,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 当 归 神农本草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 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珍珠囊:主补血气,滋肾水,益真阴。 白芍 本草汇言:芎 ,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 ,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治血有功,而治气亦神验也 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粘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 去一切风,调一切气。 川 芎 地、芍得归、芎之助则补血而不滞血; 归、芎与地、芍同用则行血而不伤血; 配伍要点:配伍要点: 全方配伍,补中兼行,补血不滞血,行血不破血, 共奏补血调经之功,故善治血虚所致的面色萎黄、 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及月经不调。是临证补血、调 经的常用基础方。 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四、滋阴剂 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八钱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 【功能】 滋阴补肾。 8:4:4:3:3:3 腰府失养:腰膝酸软 骨髓失养:齿牙摇动,或小儿囱门不合, 或足跟疼痛 清窍失养:头晕目眩,耳鸣耳聋 虚热内扰:遗精梦泄,手足心热,盗汗,骨蒸 潮热;口燥咽干,消渴、小便淋沥 不畅,舌红少苔、脉细数 【主治】肾阴虚证 肾阴虚证 【病机】 肾阴亏损,虚热内生 【治法】 滋阴补肾 王冰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方解 佐:泽泻利湿泻浊,并制约熟地黄之腻 牡丹皮清泄肝火,制药山萸肉之温 茯苓淡渗脾湿,助山药以益脾 君: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臣:山萸肉补养肝肾,敛摄精气 山药补益脾阴,益肾固精 君、臣“三补”之药相配,滋补肾、肝、脾, 三阴 并补,但以滋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其本 三三 补补 三三 泻泻 “三补”药与“三泻”药相伍,以补治本,以泻治 标,补中有泻,标本兼顾 “三补”药量大于“三泻”药量,重补三阴,以肾 为主。是一首滋阴补肾的著名方剂 配伍要点: 六味地黄益肝肾,山药丹泽萸苓掺 临床运用临床运用 1、本方是治疗真阴不足的常用方。 2、辨证要点: 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脾虚泄泻者慎用 3、现代运用: 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 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 、 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阴虚弱为主者,均可加减应用。 左归丸 怀熟地八两 山药炒四两 枸杞四两 山茱萸四两 川牛膝三两 菟丝子四两 鹿角胶四两 龟胶四两 【功能】 滋肾补阴 【组成】 景岳全书 阴精亏损,机体失养:头目眩晕,耳鸣,腰腿 酸软,形体消瘦 封藏失司:遗精滑泄 迫津外泄:盗汗 虚火上炎:口燥咽干,舌光少苔,脉细数 【主治】【主治】真阴不足证 虚热内扰 【病机】【病机】真阴不足,精髓亏耗,虚热内扰所致 【治法】【治法】滋阴补肾 填精补髓 方解方解 配伍要点配伍要点 : 纯补无泻;大量补阴药加少量补阳之品。 臣:龟胶 滋阴潜阳 鹿胶 峻补精髓 温补肾阳 君:熟地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佐:山萸肉养肝滋肾,涩精敛汗 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 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菟丝子、牛膝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 运用 1、本方是治真阴不足的常用方 2、辨证要点: 头目眩晕,腰酸肢软,舌光少苔,脉细。阴柔滋润 为主,久服常服每易滞脾碍胃,若脾虚泄泻者慎用 3、现代运用: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肾性肾炎、多发性 神 经炎属真阴不足者可用本方 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 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大补阴丸 黄柏炒褐色 知母酒炒浸炒各四两 熟地黄酒蒸 龟板酥炙,各六两 丹溪心法 【组成】 【用法】 上为末,猪脊髓,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服七十丸,空心盐白汤下 阴不制阳, 骨蒸潮热,足膝疼痛,盗汗, 相火妄动 遗精,舌红少苔,尺脉数 水不涵木、肝阳偏亢急躁易怒、心烦意乱 虚火刑金,损伤肺络咳嗽,咳血 【主治】【主治】阴虚火旺证 肾阴不足 【病机】【病机】 肾阴亏虚,相火妄动 【治法】 滋阴降火 大补阴丸知柏黄, 龟板脊髓蜜丸方, 咳嗽咯血骨蒸热, 阴虚火旺制亢阳。 知柏地黄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知 母、黄柏、茯苓、泽泻、牡丹皮。 【功能】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 精,小便短赤。 河车大造丸 【药物组成】紫河车、熟地黄、醋龟甲、天冬、麦 冬、盐杜仲、牛膝(盐炒)、盐黄柏。 【功能】滋阴清热,补肾益肺。 【主治】肺肾两亏,虚劳咳嗽,骨蒸潮热,盗汗遗 精,腰膝痠软。 麦味地黄丸(口服液) 【药物组成】熟地黄、酒萸肉、山药、麦冬、牡丹 皮、茯苓、泽泻、五味子。 【功能】滋肾养肺。 【主治】肺肾阴亏,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 鸣,腰膝痠软,消渴。 玉泉丸 【药物组成】葛根、天花粉、地黄、麦冬、五味子 、 甘草。 【功能】清热养阴,生津止渴。 【主治】阴虚内热所致的消渴,症见多饮、多食、 多尿;2 型糖尿病见上述证候者。 杞菊地黄丸 (浓缩丸、片、口服液、胶囊) 【药物组成】熟地黄、酒萸肉、山药、枸杞子、菊 花、茯苓、泽泻、牡丹皮。 【功能】滋肾养肝。 【主治】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 泪,视物昏花。 五、补气养血剂 八珍颗粒(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党参、当归、白芍(炒)、 炒白术、茯苓、川芎、炙甘草。 【功能】补气益血。 【主治】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 力,月经过多。 人参归脾丸 【药物组成】人参、炙黄芪、当归、龙眼肉、白术 (麸炒)、茯苓、远志(去心、甘草炙)、酸枣仁 (炒)、木香、炙甘草。 【功能】益气补血,健脾宁心。 【主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 失眠健忘、食少体倦、面色萎黄,以及脾不统血所 致的便血、崩漏、带下。 心 济生方 脾 气虚 【主治】【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 2、脾不统血证 脾不健运食少体倦 气不摄血便血,或崩漏 血虚:心失所养心悸失眠,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机】【病机】 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 方解方解 臣:当归甘补辛行而温,善补血活血,为补血要药 龙眼肉甘温,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白术甘苦温燥,补气健脾 君:人参甘温,补脾益气 黄芪甘温补升,善补气升阳,健脾生血。 二药合用,增加补之效,又能补气以生血 佐:酸枣仁养心血,安心神 远志安神益志 白茯苓健脾宁心安神 木香理气醒脾,使全方补而不滞 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酸枣仁 归脾汤用术参芪, 归草茯苓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 煎加姜枣益心脾。 人参养荣丸 【药物组成】人参、熟地黄、土白术、茯苓、炙黄 芪、五味子(酒蒸)、当归、白芍(麸炒)、肉桂 、 制远志、陈皮、炙甘草。 【功能】温补气血。 【主治】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 溏,病后虚弱。 十全大补丸(口服液) 【药物组成】熟地黄、党参、炒白术、茯苓、炙黄 芪、当归、酒白芍、肉桂、川芎、炙甘草。 【功能】温补气血。 【主治】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 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健脾生血颗粒(片) 【药物组成】党参、黄芪、茯苓、炒白术、山药、 醋南五味子、山麦冬、醋龟甲、大枣、炒鸡内金、 龙骨、煅牡蛎、甘草、硫酸亚铁。 【功能】健脾和胃,养血安神。 【主治】脾胃虚弱及心脾两虚所致的血虚证,症见 面色萎黄或(白光)白、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大 便不调、烦躁多汗、倦怠乏力、舌胖色淡、苔薄白 、 脉细弱。缺铁性贫血见上述证候者。 六、补气养阴剂 生脉饮(胶囊) 【药物组成】红参、麦冬、五味子。 【功能】益气复脉,养阴生津。 【主治】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阴津不足,津不上承:口渴 咽干舌燥,舌 苔薄而少津 【主治】 气阴两伤证 气虚脏腑经脉失于濡养:气短体倦,神疲懒言, 甚者气促气喘,脉虚 气阴两虚 【病机】 气阴耗伤。 方 解 佐:五味子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君:红参甘温,补气复脉、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臣:麦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 红参、麦冬合用,益气养阴之功益彰,气阴双补 。 本草正义:麦冬,其味大甘,膏脂浓郁,故专补胃阴, 滋津液,本是甘药补益之上品。凡胃火偏盛,阴液渐枯,及热 病伤阴,病后虚羸,津液未复,或炎暑燥津,短气倦怠,秋燥 逼人,肺胃液耗等证,麦冬寒润,补阴解渴,皆为必用之药。 麦 冬 药品化义:五味子,五味咸备,而酸独胜,能收敛肺气,主治虚 劳久嗽。盖肺性欲收,若久咳则肺焦叶举,津液不生,虚劳则肺因气乏 ,烦渴不止,以此敛之、润之,遂其脏性,使咳嗽宁,精神自旺。但未 久不可骤用,恐肺火郁遏,邪气闭束。必致血散火清,用之收功耳。 五 味 子 三药合用,一补、一清、一敛,共奏益气复脉养阴生 津之功,故善治气阴两虚所致的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气复津回,汗止阴存,气阴充养于心脉,则脉绝可复 生,故曰生脉散 配伍要点:配伍要点: 运用运用 3、现代运用: 对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的咳嗽 和心烦失眠,以及心脏病心律不齐属气阴两虚者,均 可加减应用。 2、辨证要点: 体倦气短,自汗神疲,口燥咽干,舌红脉虚。 1、本方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代表方。 人参固本丸 【药物组成】人参、熟地黄、地黄、山茱萸(酒 炙)、山药、麦冬、天冬、泽泻、牡丹皮、茯苓。 【功能】滋阴益气,固本培元。 【主治】阴虚气弱,虚劳咳嗽,心悸气短,骨蒸潮 热,腰痠耳鸣,遗精盗汗,大便干燥。 气 君 阴 消渴丸 【药物组成】地黄、葛根、黄芪、天花粉、南五味 子、山药、玉米须、格列本脲。 【功能】滋肾养阴,益气生津。 【主治】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多饮、多尿 、 多食、消瘦、体倦乏力、眠差、腰痛;2 型糖尿病 见上述证候者。 参芪降糖胶囊(颗粒、片) 【药物组成】人参茎叶皂苷、黄芪、山药、麦冬、 五味子、枸杞子、覆盆子、地黄、天花粉、茯苓、 泽泻。 【功能】益气养阴,健脾补肾。 【主治】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咽干口燥、 倦怠乏力、口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2 型糖尿 病见上述证候者。 参芪降糖胶囊(颗粒、片) 【药物组成】人参茎叶皂苷、黄芪、山药、麦冬、 五味子、枸杞子、覆盆子、地黄、天花粉、茯苓、 泽泻。 【功能】益气养阴,健脾补肾。 【主治】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症见咽干口燥、 倦怠乏力、口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2 型糖尿 病见上述证候者。 【方义简释】方中人参茎叶皂苷有类似人参的补气 生津止渴之功;黄芪甘温补升,善补气升阳、生津 止渴。二药相合,善补气健脾、生津止渴,故共为 君药。 山药甘平兼涩,善益气养阴、生津涩敛、补脾肺 肾;麦冬甘微苦微寒,善养阴生津、益胃润肺;地 黄甘苦寒而寒,善滋阴益肾、清热生津;天花粉微 甘而润,苦寒清泄,善清肺胃热、生津止渴。四药 合用,既助君药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又健脾益 肾,故共为臣药。 五味子酸甘而温,善滋阴益气、生津止汗、安神; 枸杞子甘补性平,善滋补肝肾、益精补血、生津止 渴;覆盆子甘酸微温质润,善补益肝肾、固精缩 尿;茯苓甘淡性平,善健脾利湿;泽泻甘寒清利, 善泄热利湿。五药相合,既助君臣药益气养阴、健 脾补肾、润燥生津,又泄热、渗利湿浊,使补而不 腻滞、不燥热,故共为佐药。 全方配伍,清补相兼,肺脾肾同调,共奏益气养阴 、 健脾补肾之功,故善治气阴两虚之消渴病,症见咽 干口燥、倦怠乏力、口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以及2 型糖尿病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