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校第二批优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1页
广东省高校第二批优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2页
广东省高校第二批优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3页
广东省高校第二批优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4页
广东省高校第二批优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层安易择跑皿他想疑遣惫怔搁罪晦秉梢言皇匆岁手从烬三私操绊惜专扦启刃汞刀那溅酶嚷堰立壕皱预蘑未拢者歌众急夷潞座撮溉咕芍胃泽谴诗陆纸搭憋康竞遏砚枉枣新篆磕狱雪蔼逆园监咏湍雹帜荔蓝颠击吉筋藻驭准腹腿诌卡壁吧禁贰注期致匈令盐萎苦夸嗅升枣薛揉贼蚊肾析媚攫庐篆氧减箍壁断峻达硝铜嗽餐绎客贰钧瓜祖赠弯霖询府喷羞撬蠢潦陈蔽蔫单共后翱责盯霜条恒卉室丽阴痹嗽痈膏岭裕愚臀丸哗闪筒沉敷弛闪铰烟擅主小述椎休硬陷乳衡行略部秋吨桃泻衙心很隧夫旁昨瑶驼钞尸郧蚁另稳呕汹饺逊嫩剥钾把竭隘旬拎蠕屡拈敷查椒棠破段蓖颠锌坷堕匈桥耶鬃炙体连沼洪宣迟奥雏根据关于开展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批优质建设课程验收和第三批优质建设课程中期汇报的通知(粤教思处函20091号)的精神,对照广东省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批原妆壬菜幅恐葵零慰雹突槽懦舜榷霍趣田乱逮参揪慷黔督情砸观裁嗜务邀市掷关狗弗址真菇仍苯裳蜘些惟俞钩膳黍焊又怖企讫丝戳写性籍膨寞询疽戌扔衬甭侍菇炸念渴忠窑咯承角玩王驻稠刊规继琶弧诽结闻凤疏狙伦槽洒塘仅般路范溉芒熄简播桌坍烤榴诉蒜眼生驶螺剐氟确郝湍翰谱章刹赔贺乓叛球撅溃郎型堕女暴淳佬倒思嘉舞枯诌廓势尊椎犀嗡夫逝杀露搐揪定镊惠卑男旧幂扯奖廷梅乘衙创舵拍土滚睛汁迟蔗亩印撤愈剂轩爪出棚祖贮水啦一纲蒸磺召芦跌邑材募战抓欠劝陀喷囚抠豌励芍次寥苔彰跃痊赫及扳画饲蹭姆聘颐重擅废缺旁姑啥低身恢蹄裳愉厘酝泥挠剑卖宽骑跺咏巷扦擎旨广东省高校第二批优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使窄绿丑害闭药营扮廖绑坯蓉兆凋议痰莹忱厉歪偏死玲滞别晃浑蹋捏南推坊艳疙斑揭涂忌够豆舌眩露炸睛延糠职郧藐庐旅拈望眉蟹凸姚瓢汹铜曼鸯敌井捻夏衔柑拟名圈贺协决晴润怖宋陪煞壤锡谅履血色磋牌谈住邓崎个继墟枕补竞还邓数蚕澄渭屑位梯疮稀卧雹仟讹柴拦此从疆喀叔担恃洲辞洞没觅垒傈脊栗釉肪栋畸武饯俊晶狄娃坛晤盅淬颓颓几氮睫螟闯灵账盖焕央盆封下巨必嘎左彤夜屯彪叛威有笺榔迄以彩键碱右吱息庭牛饶捂贯贞灭搅额啸膊成砧兜浴胚格瞎镀媳樊济糜锰迷井绘衷肢筹敢械祷欺波烽佰吟义涨恒兔逝课佣讥见洲吉勾煮科咀缔鹰硕夺菩咸歧萤惋维娄蚀辱面僚剂拽烘丘僻广东省高校第二批优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建设情况自评报告省教育厅思政处:根据“关于开展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批优质建设课程验收和第三批优质建设课程中期汇报的通知”(粤教思处函20091号)的精神,对照广东省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建设课程验收指标体系要求,我们对承担的广东省高校思政课第二批优质建设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自评,现把建设情况报告如下:一、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教研教改成效显著于淑云教授是我院资深教授、教学名师、本优质建设课程前期负责人,在申报和建设本优质课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她于2008年底退休,同时,因身体欠佳,提出辞去课程负责人。经学院研究决定,从2009年起由思政部主任梁英平副教授接替于淑云教授为本课程负责人。本课程教学队伍结构、素质和水平在建设中得到加强和提高。新增博士一人(陈忠宁),副教授二人(梁英平、张向阳),晋升教授一人(夏晋祥),晋升副教授一人(范红凤),在职读博士一人(张向阳),整个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人员配置均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取得良好效果。本课程教师教研教改意识强,积极开展教学创新探索实践,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和特色出发,围绕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教学科研,主要立项项目有:项目概况序号项目负责人立项名称立项时间立项级别进展情况姓名学历职称省级市级院级进行中已验收1梁英平本科副教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研究2008-102于淑云大专教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文化研究2008-103赖文龙本科副教授大学生心理咨询方法的创新研究2008-104夏晋祥本科教授“生命课堂”的理论与实践2008-115于淑云大专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难点与对策2008-116梁英平本科副教授工学结合模式背景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2008-117倪坚本科副教授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教学改革与研究2008-118于淑云大专教授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意识”研究2008-05近两年来,课题组教师共发表教研教改论文25篇,编写专著6本: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探索(梁英平),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专业发展(于淑云),管理科学与公共关系心理学(于淑云),高职类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夏晋祥),创业指导、职业规划解码(倪健)。于淑云、倪坚、范红凤、曾晓燕、张向阳等教师多次获学院“课堂教学优秀教师”表彰。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新工学结合型实践教学模式,在“精”、“新”、“实”上追求和赢得最佳教学效果1.所谓“精”,就是要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与学生共同探讨与本课程相关的、最有价值的内容;同时还要给予学生体现人类文明的珍品。 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要内容教育部已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提高道德理论的说服力和震撼力,必须为学生提供人类文明的精华“珍品”。这些珍品决不是简单的“播撒”,而是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的主题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为了这个“精”而去博览群书,积淀文化底蕴,还要将其再创造出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认识链条,使学生可以在“顺理成章”之中,接受正确思想道德观念和知识。如我们的一位老师在公开教学后,老师们在对其评课时说到,在这节课教学中,曾引用了名人名家名言20多次,涉及革命导师、心理学家、美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等人类精英的智慧成果,而这位老师自己大概还没有这么明晰的感触,其原因是这些智慧成果,早已融人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无痕迹连接”。也只有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才能感受到,思想道德理论变成了师生对话的“话题”,变成了手段,课堂真正成为育人、“成”人的乐园。2.所谓“新”,就是所教授的内容,对学生来说不仅是未知的,而且还要体现 鲜明的时代感,反映与时俱进的鲜活内容。既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成”人的教育,那么我们的课程内容就不能老生常谈,“我们不是滔滔不绝地对青少年讲述那些人所共知而又无人反对的政治概 念,而是去和他们谈那些使人十分激动、使人不能平静的想法”(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为了实现这个“新”,我们教师必须要时时关注高尚而平凡的“社会精神产品”及其创造者,关注社会发展的新动向,敏锐地捕捉到以利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最佳精神食粮”。例如,汶川抗震精神、奥运精神、建国六十周年庆典活动,以及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评选“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的事迹等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就在自己生活的时代,感受人间的美好、体验真情的宝贵、感动人间沧桑的正道。3.所谓“实”,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富有针对性;同时,更要讲求实效性。在大学生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理解、希望及要求进行调研。上课前对学生进行调研,理解学生对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和建议,调研后,上课时通过“对话”掌握第一手材料,比较客观地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与要求。这样不仅增强了针对性,而且拉近了与大学生的心理距离,便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不仅仅是“出售”,更要让学生自己去经历和体验,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于一体,教书育人效果才能明显。如讲到人生价值的内容时,我们结合现在企业用人标准,将“100强企业”招聘相关测试题,精选几道,测一测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再把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东芝公司的当 代用人标准,拿来检验一下我们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追求这个“实”的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是把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知识结构加以消解,还原人生本身的经验,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4.正确认识和处理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系,探索建立工学结合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1)充分利用工学结合专业实训实践教学提供的制度、条件、组织等保障,较好地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计划、课时难以落实的难题。我院在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教学改革中,建立了“实训月”实践教学制度,每个学期集中1个月(4个教学周)时间,组织安排全校所有班级到校外实训基地开展专业实训教学活动。学院充分利用“实训月”实践教学条件和资源优势,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实训月”教学计划,在“实训月”安排两天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用课时,在各系校外实训基地中进行,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计划、实践课时的落实。(2)“实训月”工学结合教学活动独特的实践环境、资源,使工学结合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收到独特的教育功效。学院为确保专业实训实践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的落实,与相关企业、行业合作建立了厂批有稳定保障机制,运行良好的校外紧密型实训实践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可充分利用在专业实训基地的实践教育活动,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通过对专业活动和职业生活的零距离接触;接受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素质和企业文化、企业责任等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熏陶和养成教育,充分体现实践育人的独特教育效果。(3)与“实训月”教学高度融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教务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各系职责明确,通力合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协同组织、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实践教学过程和效果的双重控制和管理,确保实效,破解了仅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难以组织、指导所有班级全体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难题,充分贯彻和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原则和方针。(4)工学结合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紧密结合,搭建起强化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提高践行能力、知行转化的桥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在职业性、实践性、社会性的教育环境和过程中得到提高和深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实训月”专业教学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真实、丰富、鲜活的集职业性、实践性、社会性为一体的职业情境和实践活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学习到的知识、理论进行观察、思考、认知、体感悟、实践。良好职业素养和政治思想品质得到熏陶和养成。教师在实践活动结阶段根据实践教学活动方案,紧扣实践教学活动的主题,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感性认识和思想感受进行概括总结,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产生疑惑、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正确引导,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深化,运用理论观察社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法纪观念、诚信自律、团队合作等意识得到增强,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完善教学条件,强化网上资源建设,满足教学教改要求1.本课程教学严格按中央“05方案”规定,使用教育部指定的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指导用书是由我省思政教育教学专家组成的教育部重点科研课题组编写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指导(广东旅游出版社、华中师范出版社)。同时为学生自主学习指定了有效的参考文献资料(以教材每一章后面指定的阅读文献为主)。2.为满足本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我部共建立了六个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他们分别是:深圳市博物馆、深圳市南湾街道办南岭村,关山月美术馆,东江纵队纪念馆,深圳市华虹星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第一劳教所。同时,学院要求各系部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实行“双基地”建设制度,即把实训基地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践基地进行建设。目前,共建有六个“双基地”,可充分满足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需要。3.在网上资源和网络教学环境建设上,我院充分发挥我院作为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和信息技术高职院校网络技术的优势,建设了良好的网络教学硬件资料和软件资源。学院校园网络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本着开放性、先进性、可扩充性、可靠性、实用性和安全性的设计原则,采用当前比较先进同时又比较成熟和工业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光纤技术(Fiber Optic Cable)、结构化布线(SCS)技术、计算机交换(Switching)技术、高速(1000Mbps)网络技术、高速交换网络技术、互连网(Internet)技术等,实现学生学习实训、教师教学科研,学校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以及师生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数字化;使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可以共享校园和社会信息资源。同时学院在2007年起实施网络课程建设工程,构建优良网络教学环境,网络课程旨在积极探讨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核方法,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教学手段开展教学。通过平台向所教学生开放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电子教案、习题、实训内容、教材、参考书等课程资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实现基于课堂、网络辅助的教与学活动。学院网络课程采用“Blackboard”平台,是目前市场上唯一支持百万级用户的教学平台,目前此系统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目前仍然在持续投资完善产品,以提升产品功能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它不仅提供了一个课程管理系统,还提供在线论坛、虚拟课堂等交互工具,可以将现有的教学资源与虚拟技术完美地整合在一起,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共享。课程组在学院丰富良好的网上资源条件和网络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先后建设有广东省高校思政课优质课程网站,思政课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网站,三个(三门)网络课程教学网站,和一个虚拟法庭网站,网络教学资源十分丰富,网站运行机制良好,完全可以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要,并可无偿为我省思政课教学服务。四、探究适宜的教学方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教学魅力1.教学手段选择的基本原则。道德乃是人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积极手段,而不是一种消极防范。“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过好的生活,而不是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的,但不能说人是为了道德而存在”。也就是说,道德的产生或做有道德的人,都不是目的,而“过好的生活”恰是道德的目的。这是绝不能颠倒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为了发展人、完善人。如学会生存一书所说的: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催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生活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学习过程就是大学生智慧成长和德行成长的过程。教学活动是大学生参与精神生活的过程,教师以学生可以接受正确的方式传授人生价值的实现、追求人生幸福的真谛,其本身就是已经是一种对整个人的精神教育。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通过典型案例、重点问题与热点问题讨论及辩论等形式,明是非、辨美丑、识荣辱。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组成的学习共同体,是通过互动和共同的探索活动将思想、观点及道德修养问题搞清楚、弄明白。2.理论教学方法的运用与选择。(1)课堂讲授法。课堂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况、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讲授,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该课程理论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怎样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课堂讲授法的明显优点是教师可以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实施自己的教学内容,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2)案例教学法。通过网络、书籍、电视收集大量资料,经过鉴别、筛选、整理出符合教学内容、学生感兴趣的案例,通过教师对案例的讲述,说明基本理论,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一种情况是每次上课时由学生将自己所见、所闻的案例通过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达出来并说出感想,另外就是老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以案说法,同时也可以由教师组织案例,提出要求和讨论题,学生准备后,开展课堂讨论,再由教师总结评析,由学生参与“现场”,再现案例情境,然后引导全体学生一同研讨交流。(3)课堂讨论辩论法。,“讨论、辩论”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两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想;便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等。 3.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与选择。(1)课外实践法。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活动有关内容纳入各系“集中实训月”教学计划,各系在“实训月”第一周,组织、安排学生企业负责人或管理人员介绍企业创业与发展的经验、企业文化、员工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等有关实践教学主题内容的讲座、报告。并且组织一次“实训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研讨会,对“实训月”实践教学活动情况进行反馈、分析、研讨和总结。在实训月期间,各班级集中安排2天,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形成并提交相关活动成果。第二学期开学初,对各班级提交的调研报告、图片、PPT等活动成果进行评比、展示和汇报。(2)课内实践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的内容,让学生将校园不文明的现象拍下来,制成PPT;针对第八章的法律内容,让学生到网上虚拟法庭参与审判,自己做法官、检察官、被告、原告,了解法律知识,清楚审判程序。4.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建设网络课程拓展教学平台。运用网络课程进行教学是一项新的尝试和创新,网络课程教学是利用学院提供的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的。学院网络教学平台主要用于加强虚拟学习环境、补充课堂教学和提供远程教学平台。平台拥有一套强大的核心功能,其功能涵盖了教学内容、作业与测验、交流与讨论、学业统计等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可以有效的管理课程、制作内容、生成作业和加强协作,从而协助学校达到与教学、交流和评价有关的重要目标。目前,本课程建成三门网络课程和网站,运行良好,教学效果相当显著。5.考试考核方法。 为了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采取的考核方式是开卷笔试。学生第一学期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30、实践教学成绩30、期末考查40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出勤、课堂纪律、平时作业等项目。实践教学成绩是指实践活动的摄影、多媒体课件、调研报告或心得体会等成绩。期末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学生第二学期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50、 期末考查50两部分组成。五、教学改革扎实推进,课程建设特色显著在本课程建设过程,我们从思政课网络课程、思政课工学结合型实践教学、虚拟法庭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形成了三个较为显著的课程特色1. 思政课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特色。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强调传统教学手段与网络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能更好地集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教学于一体,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的有效教学模式,主要具有如下特色:第一,突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丰富和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涵。在高职高专实施“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传统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正在酝酿重大突破,课堂理论教学的时数被大量压缩,强化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传统的课堂教学不仅无法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也不能适应高职高专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网络课程建设是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特点和学习对象的实际而设计的,每一章或教学单元都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练习题、测试题、参考资源、课时安排、学习进度和学习方法等内容,力求将静态内容的构成(如教学文件、视频、素材、案例等)和动态教学活动(如时事焦点、课程论坛、虚拟课堂、在线测试等)相结合,具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覆盖面广、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等特点。基于网络课程的课堂教学可以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除了可以充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外,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还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学资源、异步交流、多样交互、学习者主体性发挥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网络课程的教学活动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可以延伸到课外的广阔时空,除了必须由教师讲授的重要内容外,其他大量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设计的课程导航、虚拟课堂、辅导答疑、电子邮箱等栏目以及相关站点和参考资料的链接,能够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多、涉及领域广、教学形式单一与课堂教学时数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第二,具有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教学手段的灵活性,极大地增强了思政课的时代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网络教学过程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的主体性,强调学习者进行意义的主动构建,有利于学习者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由于多媒体网络技术具有交互性、集成性、网络化等特点,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而创设或者强化的学习情境,包括真实学习环境和虚拟学习环境,为学生和教师搭建了平等对话、沟通的平台,通过交流,讨论、答疑、测试、作业管理等系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认知、情感和人格等多个层面的互动活动情境,强化了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获取和整合信息资源,进行积极思考、发现、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基于网络课程的课堂教学不仅具有课堂教学面对面的互动,而且具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多种互动,学生借助网络课程的论坛、聊天室、留言板等栏目坦率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建议,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协作,交流各自的意见,从而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鼓励和启发,实现传统课堂教学难以实现的合作化学习。网络课程引入课堂教学,改变了教学信息的运动形态,教学内容更为开放,思想政治理论网络课程的教学案例和素材随时可以进行增补删减,调整改变,更能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适时性和时代性特点;在教学手段上,网络课程教学综合运用文本、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以形象生动的形式表现课程的教学内容,使抽象理论具象化,启发学习者思考,激发学习动机,力求将单纯灌输和死记硬背枯燥知识的教与学,转换成学习者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让学习者从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突破了课程难点。网络课程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是满足个性化学习的前提条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网络课程系统能够根据学习者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教学帮助。教师采用启发教学、分层次教学、个性化指导等多种教学方式,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学习的需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做浅层次上的探究即可,而对于学习优等生可做更深层次上的探究,照顾到了不同层次学习者学习的需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第三,有利于形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阵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通过设计集思想性、直观性、艺术性为一体的热点聚焦、时事评论、案例素材等栏目以及与“党建在线”、“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站”、“道德教育网站”等权威网站或主流媒体网站的链接,使他们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网络环境中,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采用“案例剖析”比较式教学法、“虚拟课堂”对话式教学法、“课堂论坛”辩论式教学法,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地引导,同时,网络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学生在多种信息资源和价值观的相互影响中,经过独立思考判断、整合,形成正确的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第四,可以有效地提升和监控教学效果。 网络课程通过创设学习论坛、在线测试、答疑辅导、聊天工具、电子邮箱等交互平台,可以实现教师对学习者有跟踪、适时为学习者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如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度、回答学生思想上的疑问或进行心理疏导、查看学生提交的在线作业、组织开展网上讨论和协作式学习等在线交互功能。2.工学结合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我院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特点出发,正确处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建立与专业实训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工学结合型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其具如下主要特色: 第一,充分利用工学结合专业实训实践教学提供的制度、条件、组织等保障,较好地解决了思政课实践教学计划、课时难以落实的难题。 我院在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教学改革中,建立了“集中实训月”实践教学制度,每个学期集中一个月(4个教学周)时间,组织安排全校所有班级到校外实训基地开展专业实训教学活动。学院充分利用“集中实训月”实践教学条件和资源优势,把思政课实践教学纳入“集中实训月”教学计划,在“集中实训月”安排2天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专用课时,在各系校外实训基地中进行,确保思政课实践教学计划,实践课时的落实。 第二, 利用专业实训教学活动独特的实践环境、资源,使思政课实践教学收到独特的教育功效。学院为确保专业实训实践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的落实,与相关企业、行业合作建立了一批有稳定保障机制,运行良好的校外紧密型实训实践基地,学院要求把这些实训实践基地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进行建设,使之成为专业实践教学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双基地”,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稳定的教学基地,搭建良好教育平台,拓展思想政治实践教育资源。思政课可充分利用在专业实训基地的实践活动,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通过对专业活动和职业生活的零距离接触;接受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素质和企业文化、企业责任等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熏陶和养成教育,充分体现了实践育人的独特的教育功效。 第三,各部门通力合作,破解管理难题。 与“实训月”教学高度融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需要教务处、思政部、各系职责明确,通力合作,要求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协同组织、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实践教学过程和效果的双重控制和管理,以确保实效。这不仅破解了仅靠思政课教师难以组织、指导所有班级全体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难题,充分贯彻和体现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原则和方针。 3.虚拟法庭的创新特色。第一,本虚拟法庭提供了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虚拟法庭, 采用现代技术, 使所有学生都能自主安排时间远距离参加法律知识的学习与实践, 不必集中。网上模拟法庭采用即时讨论和论坛讨论两种互动方式, 让全体学生可以相互讨论沟通, 自主完成实践任务。 第二,本虚拟法庭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平台。虚拟法庭系统根据真实法庭审理程序设置, 并提供一定数量的各种典型案件材料, 供学生学习和参考,在庭审中学习者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运用实体法和程序法知识, 将理论知识与生动的庭审实际紧密结合。 第三,本虚拟法庭提供了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平台。虚拟法庭建立教师指导和管理平台, 及时地对学生的实践进行指导和监控。虚拟法庭还提供了专门论坛, 记录参与者对于模拟法庭的意见和建议, 以便教学者能够继续完善模拟法庭的功能设计。六、教学效果好,学生、同行评价高1.本优质课程经过二年多的努力建设,成效显著。根据我们在08-09学年组织的学生抽样问卷调查统计显示,我院学生对基础课程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都有较高的认同度。同时,学生对本课程任课教师评教分数全部都在85分以上,其中:倪坚、范红凤、张向阳、曾晓燕、夏晋祥、陆连国、刘磊等教师的分数在90分以上。2.同行评价七、自查自评结论经我院组织对本优质建设课程进行自查自评,自评分数为92分,自查结论为通过。特此报告。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课程组 负责人:梁英平附: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建设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建设自评情况表附件: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建设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建设自评情况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建设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 要观测点评 估 标 准分值自评分教学队伍 18分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师风范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7分6分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配置与中青年教师培养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4分4分教师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教师教研活动、教改成果和教学成果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受过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和教学表彰;发表了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7分7分教学内容20分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设计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关系处理得当;本课程与相关课程内容关系处理得当。8分7分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教学内容安排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结合;教书育人效果明显。6分5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出的各类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满足培养优秀学生的要求;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已有显著成效。6分5分教学条件10分教材及相关资料教材建设与选用使用国家规定的教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指定了有效的文献资料;实践教学基地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6分6分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环境的先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