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职业防护课件_第1页
手术室职业防护课件_第2页
手术室职业防护课件_第3页
手术室职业防护课件_第4页
手术室职业防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手术室职业安全防护 孙 慧 *2 *3 当前护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病情危重病情危重 人为错误 争论争论 人员变动人员变动 时间压力时间压力 当前的临床条件令每位医 护人员都面临比以往更大 的压力。 工作量大,人员不足 频繁轮班,生活没有规律 病人及家属要求太高 连续超时超负荷工作 频繁应对各级检查 频繁轮班 责任压力 *4 手术室护士压力大的结果表现为 工作的疲溃感, 没有时间与家人、同事沟通 紧张、焦虑 自身健康不重视 体能透支 身心疲惫 倦怠 *5 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 1、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存在于患 者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呼吸气中 2、化学因素:主要是消毒剂、麻醉药和化疗药 3、物理因素:噪音、高温、光、电离辐射(x 线)、非电离辐射(电磁场、微波、超声波、 激光、紫外线等)及意外损伤 4、社会心理因素 *6 *7 诺尔曼白求恩是加拿大劳工进步党党员、国际著名的外科医生。为 了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于1938年初不远万里,突破重重阻挠 ,来到延安,同年6月进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带领流动医疗队活跃 在山西、河北两省。他总是不顾危险,亲临前线,就地施行医疗手术 ,从而大大减少了伤病员的死亡,挽救了许多战士的生命。同时,他 还帮助方兆元等八路军医 护人员提高医疗水平,为部队培养了一批 合格的医护工作者。1939年,在一次手术中,他的手指不慎被刀片割 破而遭感染,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他的形象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8 职业暴露的高危领域职业暴露的高危领域: : 我国文献介绍的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 NSI ( Needlestick injuryNeedlestick injury )的在 80%以上. 发生次数多于2次者.占60%以上。 35% 在病房 22% 在手术室 8% 在急诊室 7% 在重症监护室. *9 锐器意外损伤: 手术配合中常用的锐利器械较多,极 易损伤自己或误伤他人,意外损伤是 最常见、最危险的因素。 约有11.7%的手术室工作人员存 在着意外的血液直接接触,主要 是术前、术中意外的针刺伤、刀 割伤、污血溅到皮肤或眼睛里。 随即抽查哈尔滨医大附院:55名手术室护士,被锐器刺 伤经历的护士达100%.调查42位外科医生,其中40位有被刺 伤的经历,达95%. 被乙肝患者手术器械刺伤的有6人, 占总刺伤的14%. *10 病原微生物可通过受损的皮肤传播 超过50种的病原微生物可 通过血液传播 潜在致命性 不是所有的病原微生物都 能被检定和认知 *11 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艾滋病 肝炎(乙型、丙型) 登革热 白喉 单纯疱疹/带状疱疹 疟疾 隐球菌病 梅毒 弓形体病 结核 *12 B型病毒性肝炎 全球大约有二亿人有血清学 证据显示其被乙肝病毒感染 占 全球人口的30% *13 B型病毒性肝炎 全球大约有三亿六千万人患 有慢性B型病毒性肝炎 其中78%在亚洲 16%在非洲和 3%在欧洲 *14 B型病毒性肝炎 5-10%的被感染者转为慢性乙型 病毒性肝炎 其中20%的患者会死于肝硬变 6%的患者会死于肝癌 *15 C型病毒性肝炎 全球大约有1千万人患有C型病 毒性肝炎 *16 C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 不同于艾滋病和B型肝炎, C型肝炎病毒几乎都是经皮途径 传染的 *17 C型病毒性肝炎 由皮肤损伤而导致的丙肝发病率为3 -10% 死亡率为5-7% 50%的被感染者会发展为慢性肝炎 *18 C型病毒性肝炎 75-85%的丙肝患者为慢性肝炎 70%为活动性肝炎 其中大约 10 - 20% 活动性肝炎的患 者将 发展成肝硬化 其中 1 - 5% 患者会发展成肝癌 *19 *20 *21 *22 艾滋病的感染率 由皮肤损伤而造成的医护人员感 染艾滋病约为0.3% 美国的统计显示每年有超过36名 医护人员感染艾滋病 *23 被感染的风险 医护人员在下列情况具有极高的被感染艾滋病的危 险性: -接触大量受污染的血液或接触被血液污 染的装置 -进行静脉或动脉穿刺操作时 -持续,深部的皮肤损伤 -大约60-90%的针刺伤涉及: .注射器的针头 .头皮针 .留置针 *24 *25 *26 针刺伤后医护人员被感染致病的风险 B型肝炎:2-40%的机会被传染 C型肝炎:2-7%的机会被传染(其 中5-7%死亡率) 艾滋病:被传染的机会是0.3% *27 防护意识淡漠 的原因 护理教育课程没有开 设职业安全防护教育 临床各项核心制度 不健全 没有相应的法规 接受培训不充分 *28 标准预防 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均具传 染性,无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和是否接触非 完整的皮肤粘膜,都要采取防护措施 双向防护 *29 冰山图-综合性防护(UniversalPrecautions)原理 不要认为只有 在血液中检测到病 原体的个体才具有 传染性。很可能, 一个被感染的人看 上去和健康人一样 。 10-15% AIDS明确诊断 85-90% AIDS感染者 未被诊断 *30 易造成刺伤的器具 缝合针 手术刀片 注射针头 剪刀 克氏针 电刀 骨折碎片 敷巾钳等 手术室50%! *31 易造成刺伤的器具 肌肉皮下注射针头 32% 组织缝合针 19% 蝶型针 12% 手术刀片 7% 静脉导管针芯 8% 采血针 3% 安瓶3% *32 易发生的环节 发生在手对手传递器械的过程中. 操作过程中被同伴刺伤. 使用过的锐器放置的位置不当. 技术不熟练.年轻护士、实习医生. 手术组同伴之间配合不够默契. 未按操作规章进行.粗心大意. *33 易发生的环节 注射和采血 17% 回套注射针头 20% 清洗消毒医疗器械时 10% 处理医疗垃圾 23% 建立静脉通路时 16% *34 职业暴露的高危领域职业暴露的高危领域: : 刺伤发生在哪里 ? 近40% 发生在左手掌部 29%在右手掌 13%在左手背部 11%在右手背部 *35 手一旦被锐器刺伤 立即去除手套,放低手指使其下垂。 用健侧手挤患侧手,从近心端往远心端挤 压流出几滴血。 用生理盐水冲洗。 用碘酒、酒精或碘伏消毒受伤部位,包扎。 登记报告,采取措施,定期检查。 特异治疗:乙肝免疫球蛋白、疫苗 *36 行动 努力减少NSI 1 美国:2000年11月6日通过“针刺安全和预防法案” The federal The federal “Needlestick Safety and Prevention ActNeedlestick Safety and Prevention Act” 法定执行医院选择更安全的器械来预防锐器刺伤 Source : /media/oshnews/apr01/national-20010412.html 德国: 2004 介绍 “TRBA 250” 作为责任来保证医护人员预防锐器刺伤感染 2 法国: 1998.9推荐 GERES “Circulaire n 554” 法国部委就业和保健联合工作,在卫生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