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 评价研究以聊城市为例 专业代码: 070702 作者姓名: 田康慧 学 号: 2007201939 单 位: 环境与规划学院 指导教师: 董 杰 2011年5月31日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日期 目 录1前言11.1 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的背景11.2 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12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 22.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22.1.1普遍性原则22.1.2 系统协调性原则22.1.3 综合性和层次性原则22.1.4可操作性原则22.2 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指标体系框架33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的设计33.1评价等级的确定43.2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4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53.4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计算54聊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计算与评价64.1聊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定量计算64.2聊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现状评价75提高聊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对策95.1正确处理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95.2建立土地承载力评价的预警机制95.3控制工业用地面积,保护耕地105.4提高聊城市的生态承载力106结语11参考文献12致谢13聊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摘 要土地资源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空间区域,一定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条件下,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人类各种活动的规模和强度的限度。本文在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标准化后的评价指标运用变异系数赋权法加权求和,并对其划分等级。最后依据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指标体系,对聊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并提出提高聊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方法对策。关键词: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评价;变异系数;赋权法AbstractThe bear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is to point to in a certain time period, certain space area, certain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land resources can carry human activities of the scale and strength limit. This paper in construct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using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weighted summation weighting method, and the division level. Finally based on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the index system of liaocheng city,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and put forward to evaluat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improving methods of liaocheng city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land resources; Index system; Evaluation;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eighting 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以聊城市为例1 前言1.1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的背景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土地资源利用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生产发展的要求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将对土地资源利用产生巨大的压力。由于缺乏土地资源承载力有力的监控评价机制,导致城镇发展规划失控、土地资源结构性紧缺与供给不足、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利用效率的低下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需要建立一套适合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从而为小城镇的土地合理有效利用以及经济的合理发展提供依据1。对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问题,国内外学者都有研究。全球的土地资源到底能够承载多少人口,国外学者早期就开始运用生态学、社会学、人口动力学等方法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研究。我国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推由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持完成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以后研究方法也在不断的创新,其中本文中运用到的变异系数赋权法就是后来所发展方法的一种。1.2 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关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国内外表述也不尽相同。但传统意义上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将土地仅限于耕地,把承载力简单的理解为“耕地粮食人口”的关系,以耕地为基础,粮食为中介,最终以人口容量为目标,并将城市看成一个独立、封闭的系统,其目的在于只是从土地资源中获得足够的粮食供给。从而影响了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应该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一个评价的指标体系2。本文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定义为:在一定的城镇发展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土地资源系统所能承载的人类各种活动的压力,包括生活活动的压力,生产活动的压力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从人类生产生活各方面进行评价,明确小城镇土地资源的承载情况,建立土地资源的预警系统,从而实现小城镇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2 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设计2.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为了对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具体、定性的评价分析,就需要建立一套综合的指标评价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和逻辑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指标,从而组成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指标体系的选取对于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起着关键作用,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1.1 普遍性原则由于小城镇不同的地域、规模、性质和发展模式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指标的选取应以具有普适性的指标为主,要能够反应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的本质特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情况的小城镇有所调整。2.1.2 系统协调性原则小城镇土地与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构成协调统一而又脆弱的整体, 选取的指标要能综合地反映影响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提高的各种因素,如经济系统是否高效,土地利用方式是否合理等。因此要选取具有较重要影响的评价指标,抓住问题的关键因素3。2.1.3 综合性和层次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是在指标筛选过程中尽量选取带有共性的代表性指标, 同时尽量用处理后的组合指标, 而较少用单一指标,使反映的问题更深刻也更具有实际意义。由于评判对象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可分解为若干较小的亚系统,亚系统又可分解为若干子系统。因此,土地承载力指标体系也通常有34 层构成,越往上指标越综合,越往下,指标越具体。层次分明,便于进行比较与评价4。2.1.4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应该可行、可量、可比。指标数据额可获得性要强。土地类的数据可以利用遥感识别和土地利用详查变更数据;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的数据来自地方统计年鉴。指标的计算简单,容易量化。各指标都能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以便于确定评价标准。2.2 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指标体系框架 指标体系框架是否合理,内容是否全面,层次结构是否清晰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质量的好坏。根据前文对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和指标选取的原则,本研究对表征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的选取如表1所示。3 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的设计在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需要根据预警需要设定评价等级,设计评价模型,然后将评价指标各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再根据变异系数赋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可进行加权求和计算,计算出小城镇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综合指数。据此,可以计算出聊城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指数,从而判断聊城市的土地资源承载状况。表1 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评价准则评价指标性质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D土地对生活活动的承载人口密度D1效益型居住用地面积D2效益型道路广场面积D3效益型公共设施面积D4效益型土地对生产活动的承载人均工业用地面积D5成本型人均耕地面积D6效益型公路里程D7效益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D8效益型人均工业生产总值D9效益型人均农业生产总值D10效益型土地对生态环境的承载人均废水排放量D11成本型人均固体废物产生量D12成本型人均绿化覆盖面积D13效益型3.1 评价等级的确定根据预警需要,为了更明确地评价最终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本文对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采用5等分级标准:分值在0100分之间,分值越高,表明土地资源承载力越强5。以60分为基准分,60分以上表示土地资源承载力满足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60分以下则表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具体分级如下:最终综合得分在80分以上,表示有很高的土地资源承载力,6079分表示有较高的土地资源承载力,4059分,表示中级的土地资源承载力,2039分表示有低级的土地资源承载力,19分以下表示有弱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见表2)。表2 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分级标准一览表分值承载力土地资源量生活用地规模生产用地规模土地生产效率生态环境状况 80100高充足合理合理高优良6079较高较充足较合理较合理较高良好4059中级基本满足不合理不合理中等轻微受损2039低级不足非常不合理非常不合理低一定程度破坏019弱严重不足极不合理极不合理极低严重破坏3.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设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中方案集为=, ;指标集为=,;方案对指标 的属性值为 ( i = 1 ,2 , , m ; j = 1 ,2 , , n) ; = 表示方案集对指标集的“属性矩阵”,俗称为“决策矩阵”。通常,评价指标有“效益型”和“成本型”两大类。“效益型”指标指属性值越大越好的指标;而“成本型”指标为属性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在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中,除“人均工业用地面积”“人均废水排放量”“人均固体废物产生量”为成本型指标外,其余均为效益型指标。对于两类不同性质的指标分别采用不同的标准化方法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6。这两类指标无量纲化方法如下:对于效益型指标,一般可令()() i = 1 ,2 , , m ; j = 1 ,2 , , n ,分别为 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于成本型指标,一般可令()( )i = 1 ,2 , , m ; j = 1 ,2 , , n这样无量纲化后的决策矩阵为= ,显然愈大愈好。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权重的确定是各个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的度量。权重确定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整个评价的准确性。由于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数据基础较丰富的基础上,因此可以采用指标数据本身提供的信息进行权重的确定。要客观反映聊城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发展状况,就要求对各评价指标有一定的区分,而变异系数方法确定权重可以突出各指标的相对变化幅度7。一组数据的变异系数是它的标准差除以均值的绝对值,即对数据:,记,=,=,即为的变异系数。对于所选指标,利用被评价对象的数据,各个指标都可以算出变异系数。如用表示的变异系数,则相应的指标权重为:=,这种方法是为了突出各指标的相对变化幅度,区别能力强。简便科学,又易于操作,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准确性。3.4 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计算土地资源承载力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开放的系统,其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各组成要素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贡献都非常的重要,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但同时每一个评价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对小城镇的土地资源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指标所占份额比较大,而具有较低影响力的指标所占份额比较小。因此,本文土地资源承载力是指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化以后的数值乘以它在整个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权重,进而得到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值。其中标准化后的指标值分数以及最终的综合评价值都位于0100分之间。最终将得到的综合指标值与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分级标准表进行对比,得出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高低。4 聊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计算与评价 4.1 聊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定量计算 聊城市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小城市,它属于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的范畴。因此以上述计算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模型为依据,以聊城市20052010年山东统计年鉴的指标数据为基础,得到了聊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各指标的数值(见表3)8。对各指标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表4中的标准值,然后再运用变异系数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值。最后,对各个年份的指标值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图1中的综合评价值。从而科学、合理的对聊城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表3 2004-2009年聊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值评价指标200420052006200720082009D16.306.546.326.356.396.44D216.0016.2014.8314.8315.9116.31D34.304.505.005.064.904.98D47.597.629.009.008.618.79D5166.6160.8234.2216.7243.6245.50D61006.7996.9996.9989.31015.31019.80D74570.04601.612788.313468.813973.514494.90D810057.212171.015286.318520.822443.924571.60D95410.86974.08942.510927.313197.014423.50D102581.22649.52976.23163.23366.64646.60D1132.134.034.139.050.054.80D120.330.470.940.970.891.16D135.825.766.105.506.166.99表4 聊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指标值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指标权重D10.00100.008.3320.8337.5058.330.00571D279.0592.570.000.0072.97100.000.01762D30.0026.3292.11100.0078.9589.470.02676D40.002.13100.00100.0072.3485.110.03203D593.15100.0013.3434.002.240.000.07405D657.0524.9224.920.0085.25100.000.00483D70.000.3282.8089.6694.75100.000.16590D80.0014.5636.0358.3185.34100.000.13646D90.0017.3439.1961.2136.39100.000.14458D100.003.3119.1228.1338.03100.000.09581D11100.0091.6391.1969.6021.150.000.09565D12100.0083.1326.5022.8932.530.000.16596D1321.4817.4540.270.0044.30100.000.03500综评值35.479038.535547.504553.348258.979265.47344.2 聊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现状评价从表4可以看出,各指标的权重值各不相同,并且变化的幅度较大,分布在0.00571到0.16596之间。其中土地对生活活动的承载的各个指标的权重值相对比较小,其权重值之和占10.8%;土地对生产活动的各个指标的权重值较大,其权重值之和为59.5%;土地对于生态环境的承载的各个指标的权重值之和位于二者之间,占29.7%。可见,土地对于生产活动的承载对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从聊城市土地资源承载的综评值可以看出,聊城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由2004年的35.4790到2009年的65.4734,总体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到2009年时,聊城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已处于较高的水平。其中20052009年基本处于直线上升的趋势,说明聊城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见图1)图1 聊城市各年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值变化示意图人口密度在2005年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在2006年回落之后,又有较小幅度的提升,从侧面反映了聊城市人口总量的变化情况。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是评价一个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必须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总量的丰富,只能够说明总体的实力,但不能代表人均之后的实力。总之,聊城市的人口总量处在一个稳定的缓慢发展的阶段,这与聊城市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是分不开的。生活服务型用地供给的逐年增加使得居民对生活需求的承载力在逐渐的提高,跟上了城镇化的步伐。但其中道路广场用地面积以及公共设施用地面积增长过快,超过了聊城市本地居民的需求,对土地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浪费。其中道路广场用地面积已达到了满分,说明了聊城市的道路广场建设良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城镇居民对于道路广场的需求。土地对生产活动的承载力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说明生产用地的规模比较合理以及有较高的土地生产效率。在各项指标中除了人均工业用地面积外,其他各项都为满分。通过近几年的土地调整,人均耕地面积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对于保证粮食的产量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同时在未来几年中,还是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另外,无论是人均工业、农业、国民生产总值,都有一个快速的增长,说明土地生产的效率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带动着聊城市快速向前发展。但是不足之处在于人均工业用地面积也处在快速增长的阶段,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面积,造成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土地对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处于良好的水平。聊城享有江北水城的美誉,是全国评选出来的适于居住的中小城市之一。尤其是近几年来,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大力组织植树种草,从而使得人均绿化覆盖面积基本上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为居民营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但是工业三废的排放量也是每年都有较大的上升趋势,成为土地污染的主要来源,土壤环境受到较大的破坏。5 提高聊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对策虽然聊城市在2009年达到了较高的土地资源承载力,但是最终分值为65.4734,而较高土地资源承载力在6079分之间,只是刚刚进入较高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行列,因此聊城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对聊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分析和评价,认为如果要提高聊城市土地资源的承载力,保持土地资源承载力不断上升的态势,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5.1 正确处理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制定年度计划不能脱离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聊城市的功能、产业结构、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土地利用现状等,预测土地需求。只有二者相互协调,相辅相成,才能够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整个城市的合理布局9。5.2 建立土地承载力评价的预警机制运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及时提供准确科学的信息是第一步。这样有利于定期计算出聊城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值,可以对聊城市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有一个动态的分析及预测,通过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判断,发出预警信息,有利于通过土地规划、土地年度规划等及时调整土地的供给量、结构和布局等。调控的重点放在生活用地变化量、工业用地面积的控制等,在某项指标严重超过警戒线时,应采取应急措施,紧急调控土地供应,从而稳定和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0。5.3 控制工业用地面积,保护耕地 聊城市位于华北平原上,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可利用率将近达百分之百。粮食的生产对于一个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近几年耕地面积虽然有所上升,但是与其他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可以通过土地整理,比如合并居民点来增加耕地的面积11。同时,经过上述计算分析,聊城市的工业用地面积以及道路广场的面积以达到了满分,近几年的最高值。因此,不合理的规划利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与聊城市目前的发展状况相脱离。因此,为了提高聊城市土地资源的承载力,一方面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工业用地的面积,尤其是滥占良田的现象。另一方面,目前聊城市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不高,也要加大对工业用地的内部调整,充分利用工业园区内的土地,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产出率。 再次要占补平衡合理利用。当前,聊城市正处在较好的发展阶段,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占用不少土地。如果在没有其他办法的前提下,可以占用一定量的耕地,但是必须承诺在其它地方通过土地的整理,将其它方式的用地形式转化为耕地,其目的在于保护耕地的总量不减少。其次,政府还需要采取措施控制居住用地和道路广场的面积。这两项都超过了目前聊城市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造成了与经济发展的不相符以及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应当严肃处理依靠个人或团体权利私自对其进行整修或改建,不合理的施工等。5.4 提高聊城市的生态承载力目前聊城市的绿化覆盖面积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是与我们对于生态环境认识的提高是分不开的。本人认为土地生态承载力是一定区域中为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性能稳定,满足区域生态效益所需的生态用地。在某种程度上生态用地是为了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不产生生态效益。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它通过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了土地、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大大提高了未来土地资源的承载力12。目前聊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处在不断的增长中,但是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首先可以通过启动聊城市宜居城市改造工程,大量增加居住区绿地、街头绿地、城市小型公园面积,大幅度提高现有绿地面积,提高环境的“宜居性”。其次,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对工业排污排废的检查力度,通过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建设再利用工程,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和形成规模化再利用能力。同时,在生活方面大力发展中心城市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水平。这样就会减少因为工业和生活废水对于土地资源的污染以及对于土地资源的占用。不仅可以提高聊城市可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同时也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和水平。6 结语目前,随着城镇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人们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小城镇的土地资源利用的方式也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工业用地、生活用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占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保密员考试及答案
- 2025年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及答案
- 小学体育招聘题库及答案
- 项目招商方案范本
- 2025年绵阳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商业租金砍价方案范本
- 辽宁沈阳音乐学院考试真题2024
- 货物托运方案模板范本
- 老式预制板施工方案
- 2025生产部门员工劳动合同
- 原生家庭探索课件
-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学习项目二探索旋律结构的规律》-课堂教学设计
-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 (共50张)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中国企业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5)-清华五道口
- 医院常用消毒液的使用及配置方法
- 2022英威腾MH600交流伺服驱动说明书手册
- 分期支付欠薪协议书范本
- Q-JJJ 9002-2025 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穿透式管理实施指南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题库(综合题)
- 2025至2030中国数字PCR(dPCR)和实时PCR(qPCR)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海堤生态化设计技术指南(T-CHES 139-2024)》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